建设盛唐-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只是放过一个杜孝升
“到来我境,心怀叵测,当诛!”
说什么都不行,朝廷派来的官员说了不行,兄弟们劝说也不成,总算是唐甜出面,要他给他的孩子们祈福,才允许那些没沾过唐人鲜血的部族成为奴隶,留下一命。
唐军的侦骑四出,自吐蕃人的后方派出斥侯,追寻他们行进的踪迹,然后按图索骥,找到吐蕃人的宿营地。
今天,他们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猎物,一伙吐蕃人,焚破了我们一个偏僻小镇,烧杀抢掠,弄得浓烟滚滚。
不过,这里的地形开阔,人口较少,吐蕃人以为做此坏事,无人知晓。
可是他们没想到唐军有“望远镜”!
经过多年,唐军中的“望远镜”数量有所增多,对于一些比较老练成功的老斥侯,给予他们望远镜,他们一般有空时,就会驻于高处,四处张望,结果给他们发现了荒漠中的烟幕。
追寻过去,发现了吐蕃人在镇上休整。
得,大军徐进,到达三十里徐停下。
不赶夜路,容易伤马,且草原开旷,十里二十里的动静在夜晚听得分明。
天亮时出发,三马轮换,急行三十里。
到达小镇边发起冲锋时,一半的吐蕃人还在梦乡之中起不来,昨夜他们睡得很晚,因为他们狂欢,喝酒吃肉,还有做唐人妇女的坏事,精疲力尽,今天起得也晚。
换作他们在高原就不同了,睡得晚,起得早,那是很辛苦的生活。
现在多好,不劳而获,杀上一阵,什么都有了,尽管放松。
这个小镇的不知道是哪个土豪,有个酒窖,酿出的酒一般般,不过也胜过吐蕃人的青稞酒青稞酒其实吐蕃人也很少饮,毕竟粮食产量太少,喝得吐蕃人昏昏沉沉,非常好睡觉。
而且唐军自后方来,带来了一些迷惑性,吐蕃人自以为然地认定是什么部族经过,但。。。有耳朵伶俐的人听出马蹄声的不同,浑身一颤,狂呼大喊起来。
顿时炸了营一般,衣衫不整,惊慌失措的吐蕃人纷纷找马,拿马持弓,还有的急着推醒同伴,醒不来时用箭头刺他们几下,迷迷糊糊给同伴带上马匹,老半天都上不了马,上得了马的则在马上东倒西歪,嘴里还说着胡话,别说战斗,跑路都不成。
很快他们就清醒过来,剧痛醒酒!
狂奔的战马发出的滚滚的马蹄声象闷雷般震颤了吐蕃人的心魂,唐军如同潮水般从各个方向涌进了小镇里。
吐蕃人没有组织的弊端尽显无遗,本来昨天他们攻破小镇,小镇破损的门和墙没有封闭,让唐军很容易地突进来,
进来后就展开了有条不紊的屠杀,射死吐蕃人,撞飞吐蕃人,砍死他们。
雪亮马刀挥过,带起了一蓬蓬飞迸的血泉!
纵马而来的唐军骑兵,马匹如水流般弥漫而过,留下的是一地尸体。
吐蕃人败局已定,唯一组织起来抵抗的上百骑兵,给唐军象秋风扫落叶般统统砍杀殆尽后,余者四散。
所有的吐蕃人酒鬼都在迷糊中,稀里糊涂地给送到了地狱中,地府判官问是谁杀了他们时也讲不出一个所以然。
逃出去的吐蕃人冲到镇外,他们看到的是面带冷笑的唐军的游骑兵!
一声令下,刀箭齐下,他们逃无可逃!
成建制的抵抗消失,唐军士兵们分散开来,逐屋肃清残敌,将藏在各个地方的敌人给找出来,一一砍死。
例牌的,不用下命令的“没有俘虏”!
只要沾过唐人鲜血的吐蕃人,他们必死无疑。
找到他们罪证易如反掌,他们昨天杀害镇民的尸体的还没来得及清除,那些给解救出来的女人恐惧的表情让大家知道昨夜吐蕃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得知遇救,女人们歇斯底里地哭号着,跑去尸堆里找寻亲人的下落。
有点黑色幽默的是这个小镇里汉民不多,大部分都是胡人各族聚居,甚至有些人还会说吐蕃话幸存胡女说出来,然而高原上的吐蕃人一到,算他什么话,男的统统杀死了事!
冯小宝在沙、肃、甘、凉四州采取伏击返程吐蕃人和偷袭吐蕃人营地的方法,频频得手,而且他不讲胃口,哪怕是百来人的小部族也照吞不误。
他的参谋们久在四州勘查,地形非常熟悉,对于吐蕃人入侵的来龙去脉非常清晰,在各处山口、交通要道对吐蕃人进行了凶猛的打击,每战必不留活口。
他那残忍名声在吐蕃人耳边传诵,吐蕃人大起恐惧,入侵四州的部族渐少,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主持沙、肃、甘、凉四州战事的吐蕃西大将伊莱云丹的注意。。
第三百九节 伊莱云丹的追杀(一)
一处还冒着烟雾的吐蕃营地,吐蕃人尸骸累累,遍地是箭矢和吐蕃人劣质刀枪。
远处有大队吐蕃人马到来!
打头的吐蕃将军高举右手,充满杀气的声音凄厉的狂喊一声停下的命令后,随即停下命令给迅速传递,忽的一声,大队骑兵猛的齐拉缰绳,一齐停了下来,数千骑同时勒马减速,队形居然严整不乱,果然是训练有素的精兵。
数名吐蕃骑兵滚鞍下马,径直去查探情况。
很快,他们到达了下令停下的贵人伊莱云丹面前禀报道:“体温尚热,不久前的事!”
伊莱云丹三十许人,高瘦个头,生得高鼻鹰目,眼窝深深,不大类似吐蕃人,但他的头发胡须却是吐蕃人,应该是个混血。
不知道是不是射雕手的缘故,他的眼光特别锐利,看人一眼,就象利箭扫射。
他的马匹是一匹高大的大宛马,马鞍前带了两把弓,一把大的硬弓,足有二石五,另一把小一点的也有二石,马鞍后则是四袋箭。
他听过汇报,然后,伴随着他的命令,一小群的斥侯匆忙向四周出动,找寻冯小宝部队的下落。
他们带了狗,能够嗅味而去。
不止是人与狗,还有:“契尔丹,放鹰!”
“是的主人!”他旁边的鹰奴点头道,随即一头矫健的飞鹰直冲蓝天!
飞鹰取的方向是吐蕃人判断唐人离开的方向,不久后,飞鹰返回,鹰奴伸出了戴有皮套的左手,飞鹰扑腾翅膀,慢慢地落下。
这是一头不大的灰鹰,但非常灵动,当鹰奴对它作出询问时,它懂得敲击旁边的铜铃:一下、二下、三下!
“三千人!这是唐人的主力部队!”鹰奴由此作出判断,扔给飞鹰一块肉以作犒赏。
“追!”伊莱云丹下令道。
大军隆隆起动,直追而去。
……
正所谓你有“天然眼”,我也有加强眼,吐蕃人五千大军出动,隔得老远,凭经验那是肉眼应该发现不了的,却给唐军后队发现了。
唐军有制度的,行军暂停时,望远镜是不能停的,得有人拿着它上到高处了望,东瞄瞄,西看看,反正又不耗电,不看白不看!
结果发现后方一堆烟尘,很轻很淡,肉眼看不清,但望远镜却发现得了,只是距离老远和地形阻碍,看不清什么。
唐军摸惯人家屁股的哪还怕别人来个以彼之道还治其身,立即派出斥侯去侦察,正正好遇到了吐蕃人派出的同行。
两边斥侯都是十数人,大家人数相差不大,马上干了起来!
一般地,斥侯没有杀敌的任务,但当人数多过同行或者相差不大时时不妨交流一下,从中可以许多信息,例如敌人的装备情况,斥侯的马、箭、刀、训练基本上是最好的;还有对方的士气,象冯小宝的军队士气一向不错,不错的士气导致对方不敢轻侮。
打起来立即问题来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能打的敌人!
双方射箭,我方射杀对方五人,对方射死我们三个,然后五对五的拼刀子,各死二个伤二个。
谁都不干了,哪怕还有小队,双方默契地收拾了已方的损失,各自归队。
实力来源于对等,如果不对等,那败阵方吃亏,因为他们不可能顾及自己的伤员,会让对方来补刀。
接报的唐军由此得出“吐蕃人的帐兵来了!”
有多少呢?
答案很快由伏于高处的拿着望远镜的家伙揭露,他急冲而下,大呼小叫地道:“很多吐蕃人!起码半万!都是帐兵!”
顿时唐军哗然,冯小宝头一个夹紧了尾巴。。。马尾巴道:“撤兵!撤兵!”
现在不属于必战之境,没必要与优势敌人硬拼,跑路为上。
唐军在他的带领下,逃的是干净利落而又气势磅礴。
打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集体逃跑,跑得还挺壮观,路上嘻嘻哈哈,秩序良好。
吐蕃人大至,他们战马扬起的烟尘飞得老高,号角声在唐军左后翼和右后翼及后方不断响起,让唐军的神经开始紧张,快马加鞭猛跑。
吐蕃人则如跗骨之俎般,死死地咬在了他们身后。
跑,一直跑了两天,还是无法摆脱他们,甚至有一回,因为地势阻碍而拐个弯跑路时,最严重的事情发生了。
吐蕃人追上来了!
看到他们兴奋地赶马狂奔,冯小宝冷然一笑,和唐甜、大叔博尔扎带上毒蛇之吻紧急出动。
他们的马匹是最好的,高速自吐蕃人侧边掠过,相隔百步,冯小宝三人首先发箭。
吐蕃人惨叫三声,立即三人滚地葫芦般掉落马下,不知死活。
双方马速很快,一下子就到了八十步距离,在吐蕃人还没有开弓时,唐军齐齐拉弓放箭,绷绷绷绷!三十余箭射出,就有三十骑左右或马或人挨箭,立即惨叫声大作。
有射空的,但没有重复的。
再来,又是三十骑左右人仰马翻,情景混乱!
吐蕃人一惊之下,前面的勒住马匹,马后的照撞上去,自相践踏,马撞踩人,损失了几十骑!
有一名吐蕃百夫长自恃其勇,执弓急追,冲得过前,只听得对方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