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蕃也有夏天,热起来同样很热,只有大唐来的丝绸制成的衣服才能够显示出权贵们的与众不同,一到夏天,他们穿起丝绸,而其它吐蕃人还穿着厚厚的皮衣顶多是袒露一边手臂,热得直抓痒痒,那种优越感格外不同。
吐蕃人以肉食为多,吃的青稞较粗,难以消化,地方苦寒蔬菜难种,不喝茶的话肠胃经常不适。
高原不产茶,来源都靠大唐输给,大唐卖出茶叶这是战略物品,吐蕃人必须以金银来换,吐蕃的达官贵人不缺少茶喝。
说到酒,大唐产的西海酒在短短时间里征服了整个吐蕃,这才是酒,够劲,吐蕃人自产的青稞酒那是糖水!
就连现在大伙儿开会的金帐,也是去大唐订购买来的!
吐蕃人做不来用金箔贴帐篷的业务,只好从大唐那里买了。
贸易一开,没有黄金万两也有铜钱十万贯以上的贸易额,得到好处的吐蕃上层谁都不想动这只会下蛋的金鸡,奈何也有的部族首领不爽的。
他们没有什么东西参与贸易,得不到什么好处,就利用那个做贸易的大唐边将冯小宝身份来攻击长巴约,说他是唐奸、唐粉!
冯小宝敢做贸易,也敢杀人,杀了不少的吐蕃人,他这边刀子,那边银子,或许这样才不受朝廷的疑忌。
采尔马特就是其中之一,这家伙打打杀杀一把好手,部族上下都是能打的,而生产贸易则完全没有水平,要他们去摸山坡指收集冬虫夏草还不如去砍人来钱得快。
他站起来吼叫道“通湟县那里有大量的农田,马牲弥山!长巴约受令攻打那里,却按兵不动,他不是奸细还有谁是,他与唐军勾结,唐军居然跑到了他的地盘上开设买卖店铺去收货!”
此时此刻是万万不能认的,长巴约站起来大声分辩道“根本没有这种事,唐军到我的地盘上做买卖?笑话!我之所以不打通湟县,是因为我与他们斗将斗输了,只好不打,我高原汉子说话算数的”
该认什么,不该认什么,长巴约有分寸。
双方争论,好好的讨论对唐战略变成了谁是奸细,结果给论钦陵一拍桌子道“不要吵了!”
大家只好停止,论钦陵手指都伦、瓦伦丁道“你们说说看!”
他这是包庇了长巴约!
但真的是吗?
都伦将与吐蕃在西线上接壤的松州、茂州、岷州、河州等诸州情报说了一下“他们都加固了城防,积极训练府兵,备战非常紧张,我军若是进攻,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损失。”
“好了,大家都知晓三线军情了,本相决定,开春解冻之后,保持对西域善耆的压力,以小部游骑兵侵拢沙、肃、甘、凉四州,不打坚城,只可野战,集中三万人马以上,攻打扶州,给唐人一个教训!”
得,通湟县是唐军的重要补给点,论钦陵竟然不理,放过了通湟县,长巴约的生意只怕更加红火了!
想到了长巴约得到的财货还有漂亮的胡姬唐人不卖唐女之外,其她的胡女一样卖,采尔马特叫将起来道“唐人在通湟县搞什么山地步兵师,聚众不知道有多少,想的是来攻打我们城堡,大相不可不察,万一给他们训练出来,只怕我们山地之险也是无用了!”
这家伙知道得不少啊,长巴约和参与贸易的部族首领恨得牙痒痒的,要是给论钦陵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就断了财路。
论钦陵嘴里掠过一丝高明莫测的笑意道“训练多少山地兵都是无用,只要我们击破他们骑兵,山地兵就是白白训练,他们敢出去?我方骑兵即可消灭他们!”
“大相说得对极了!”德高望重的叔父论迷古赞同道“我方与唐人交战的重点在于他们的骑兵,只要消灭他们骑兵,唐军根本不敢来攻我国!”
“要想方设法消灭他们的骑兵!”
会议开过,人员散场,论钦陵与论迷古走出金帐,旁边无外人,论迷古嘿嘿笑道“刚才散会时,采尔马特对不攻打通湟县很有意见啊!”
论钦陵淡淡一笑道“采尔马特是名猛将,可惜没什么头脑!”
“不错!大相调动唐军往扶州一线,那里有什么好的!不动通湟县,那是目前不合适时机,他也看不出来!”
“等到秋天!”
“到了秋天!”
叔侄俩相视一笑,到了秋收季节时,那就去感谢唐人为吐蕃人种的庄稼,以刀与箭去感谢!
与此同时,在鄯州大营处,刘仁轨与冯小宝商量军务,冯小宝斩钉截铁地道“要想方设法消灭他们的骑兵!”。
第三百三节 杯葛(一)
“我们分两方面攻略吐蕃,以骑兵对付骑兵,消灭他们的骑兵,再以山地步兵攻破他们的关隘,缺一不可。”冯小宝分析道。
“重点在于消失他们的骑兵!”刘仁轨深为赞成。
“因此必须集中大队骑兵进行合练!”冯小宝提议道。
“然也!”刘仁轨点头道。
刘仁轨担任洮河道大总管,执掌一道军事大权,他得老友李谨行的推荐,重用冯小宝,与冯小宝一起商量军务。
冯小宝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他统领唐军一个标准的重兵集团,包括山地步兵12500人,骑兵6000人以前是3600人,辎重兵3000人普通的重点集团是10002000辎重兵,这里朝廷接受了冯小宝的提议,加强了辎重兵
冯小宝的部队特点是山地步兵多,还有辎重兵也增多,但冯小宝并不满足,他要求朝廷另外准备工程兵,暂时没有纳入编制。
他的山地步兵精擅步兵作战,无论是山地步兵还是骑兵都建立有“教导团”,方便扩编,所以新到的纳入编制的山地步兵可以很方便地从那里得到军官,进行山地训练。
山地步兵是新出现的队伍形式,作为先行者冯小宝的部队,只要派到新的山地步兵师里的官兵,普遍得到了升职。
走在山地步兵的训练营地上,看到一副热火朝天的训练场面,刘仁轨满意地点头。
他批准依照冯小宝的训练大纲去训练新的步兵,一开始就是身体素质的训练,再有就是放开肚皮去吃,多练多吃,很快就有了底气,之后开始艰苦的爬山攀岩训练。
训练非常辛苦,不停地跑步和负重跑和力量训练,然后对练兵器,忙得不可开交。
刘仁轨曾经在通湟县训练基地的士兵食堂里呆过,对那里的伙食大为满意,主食如米面、馒头、胡饼是任吃管够,再有肉量提升,牛羊马肉天天换着来吃,最为人称道的是那锅汤,将带皮肉骨头加药材用煤炭进行熬汤,每天早上开始就来熬汤,整个厨房都是阵阵的香味,喝起来极助食欲,那些从训练场下来的大兵们一口气喝干一锅汤都有可能。
至于有一股味道的奶酪,冯小宝以为不受欢迎,岂料大兵们照样是有多少就吃光多少!
他们不傻,奶酪虽然味道可以不合大家口味,可营养就是营养,吃多一点,营养好一点,身体就会好一点,未来可能活命的机会就会大一点,为什么不吃呢!
通湟县县境很大,所有的人都在忙碌,忙着练兵、生产,通湟县里没有乞丐,凡游手好闲的人统统给送去挖煤,整个县是一副积极上进的场面。
刘仁轨参观过通湟县,不禁道“小宝,我要是当县令的话,只怕要三个才可以顶你一个了!”
“刘公过奖了!”
“生产是为了胜利,山地步兵是为了攻坚,但没有骑兵的胜利,生产保不住,山地步兵也不能出动!”冯小宝指出道。
“嗯,要想方设法消灭他们的骑兵!”两人达成共识。
他们都精确地看出了双方胜负在于骑兵对战,一场骑兵大战少不了,因此骑兵大部队合练势在必行。
训练骑兵对战,训练各种战术,冲锋和后撤,小队战、大队战,还有骑兵的补给等等,都要在合练中得到锻炼,解决问题。
冯小宝的骑兵有六千人,等到战事起来,他还可以召集六千骑兵,那些都是归属他的牧羊人,半牧半兵,实力非同小可。
而刘仁轨辖下有一万八千骑兵,先是进行小队战,之后本队战,再就是两万四千骑兵大规模对战。
与冯小宝没来的平行空间的唐朝历史相比,现在唐军的骑兵更多,素质更好,最主要的是北方三大产马地陇右、河套和东北都在汉人的手里,朝廷花了极大的力量去提升产马数量,武则天将凉州唐家的养马经验昭示各养马场,减少了马瘟,产马数量大大提升。
骑兵满万看不到边,打起来真的是盛况空前!
大家骑射、骑战、追逐和反追逐,包围和反包围,打得不亦乐乎。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冯小宝得李谨行的说话,刘仁轨对他重点照顾,允他以副手的身份参与二万多骑兵的合练中,还教他如何用兵。如此他对于大兵团作战有了心得体会,这份经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得到的,许多高级将领直到四五十岁才可以指挥那么多的部队!
冯小宝不仅指挥二万四千骑兵,还动员他的六千游牧兵一起参与作战,总共三万人的部队,出动时那是铺天盖地,遍是军队,军旗蔽野,灰尘弥漫,壮观无比。
冯小宝指挥部队进攻和防御,他的参谋部更是跳上跳下,拼命记录骑兵大规模对战的经过情形,努力地积累经验。
练了几回,冯小宝练得上瘾时,突然给喊停了!
“为什么不继续?”冯小宝惊奇地问道。
“我们没钱了!”刘仁轨简单回答。
“朝廷不是说尽力支持我们打仗吗?怎么会没钱了?”
“没钱就是没钱了!”刘仁轨苦笑道。
大军出动,人吃马嚼,箭枝使用,马匹走损,还有参训人员奖金,成本肯定高过呆在基地里,练得越多,花的钱越多。
所以刘仁轨写了奏折,向朝廷要钱。
结果呢,给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