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牦牛牛粪晒干做燃料。
苦活脏活累活都是他们的活儿,使用的工具简陋落后又笨重,还用木犁、木锄这类笨重的东西,穿针引线用的是骨针,可怜!
而吐蕃人不干活也不是不干,女人干活为多,骑着马来回巡视,有动作慢一点的就是一皮鞭过去。
吐蕃人的鞭术高明,打得汉人奴隶皮开肉绽,看着他们满腔怒火,愤怒难平的样子,打得更是欢快!
这些以前是大唐精英,现在沦为奴隶的唐军军人们当中的少数人将满腔怒火压在心头上,想的是万一有什么机会,一定会将吐蕃人的施予百倍奉还!
而大部分人麻木不仁,甚至开始信奉吐蕃人的神佛,用宗教去麻醉自己。
无它,见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
这里天苍苍野茫茫,四周都是大山,进来难出去也不易,夏秋之季吐蕃人对他们看守非常严厉,编成一组十人,以连坐方式管制,一人出逃就杀其余九人。
冬天,让他们逃也不敢逃!
在那个年代冬天里出外,就算给足衣被和食物外加燃料,也走不远,无情的透骨北风能将人冻成冰棍!
至于救援?当初薛仁贵雄姿英发,十万唐军精锐都打不下吐蕃,败阵之后,必有个回气期,无法指望唐军这么快杀回来。
吐蕃人使用汉人奴隶非常多,吐蕃人丁少,游牧为多,会种地的少,所以掠夺汉人人口劳役是其国策,而汉人奴隶一进吐蕃,几乎没有回归的可能。。地形太过恶劣了。
侦察兵回来后将此地情况画出来过一千帐,人口密集,控弦之士不下三千,是少见的大部族!
其分布广阔,攻打这边,那边有时间聚众来战,不好对付。
不过,此部族也有明显的弱点,他们的大帐设在山坡斜面上!
从雪山下到山区中的平原之间是斜坡,部族贵人们的大帐均设在山坡上,他们的营帐又大又豪华,色彩鲜艳,特别醒目。
贵人们居高临下,俯视自己的领地,与众不同,但也方便了冯小宝们去攻。
如此就不必穿过人口密集的营帐区,沿山边雪线而去,直取部族大帐!
大帐区域的边缘有护栏,但形同虚设,贵人的部属居住在大帐周围保护他们。
“有多少人呢?”有人问道。
“大概一千骑有吧!”毕竟侦察兵隔得远,难以看清。
观察他们的巡逻警戒较为松懈,也是,作梦也想不到一小支唐军会摸到这里来!。。
第一二二节 不要辜负
与吐蕃人隔了一座山,当天晚上,冯小宝的军队集中在山的空地上,每个人吃着战地口粮饼子和各式乱七八糟的肉干,还有茶叶或者干菜,没有热食。
与其他军队相比,他们的肉类较多,营养充足,所以战斗力很强。
他们已经尽可能地将出发点放置在最近的地方,所有马匹都上嘴套,以防它们嘶叫。
太阳慢慢吞吞地从东边探出了一点头皮,微弱的光线总算让人可以勉强看见自己的手指。
所有的骑兵上马,开始向着吐蕃大帐匀速跑起来。
还利用这一当儿,骑兵们争取时间,松开马嘴,给它们喂养珍藏的黑豆黄豆饲料。
六百骑齐装满面,每个人都是双马,河西马现在空着,先骑抢来的吐蕃马和其它马行军。
吐蕃人的防备松懈至极,从出发点到大帐边缘足有十二三里路,走了一半路途之后才发出警报。
他们相当迟钝,因为他们没想到居然有其它部族攻击自家!
直到现在,他们还没有认为是唐军。。。根本不可能深入吐蕃内地,唐军现在的服饰迷惑了他们,还以为是哪一个不长眼的或者有仇怨的部族过来仇杀来者。
距离还有三里地!
吐蕃人乱哄哄地纷纷上马,看上去人数真不少,好在事发仓猝,他们装束混乱,要不衣甲不整光着上身,要不骑着光肚子马,装备不全。
唐军开始换马。
他们换乘到河西马,从一匹马换到另一匹马,根本不用下地,直接过到鞍上,动作娴熟无比。
当中一百骑没用弓箭,他们取出火把,一个接一个,在随同前来的马车上火炉点着,这是准备放火用的。
河西马先是小跑,然后骑士们听令尽速冲刺,马蹄声踏地的响声如同山洪暴发般轰响整个原野,震动人的耳膜,大地震动得愈来越厉害。
距离一里地!
此时足有三百多骑的吐蕃人按捺不住,没等更多的人聚集,就冲上前来阻挡。
唐军纷纷取出骑弓,不用管马缰绳,纯属双腿控马,双手开弓搭箭,动作一气呵成,潇洒顺溜,尽显骑射能力。
队伍中连杨成献、程伯喜也不例外,他们现在骑射与游牧民族有得比。
用得多,手熟耳。
任谁一个多月来差不多天天接战的高强度作战,也能办得到。
吐蕃人也取出弓箭,进行反击。
双方对射,弦声不断,箭枝破空的声音不绝于耳,密集的箭枝在空中穿棱,交错而过。
吐蕃人部族的弓箭不成,算不上强弓硬弩,而且本来装甲不多,现在匆忙间只靠一层皮肤来挡箭,对付身有铁甲,马有护甲,箭用三棱铁箭头的唐军,结果可想而知。
双方距离八十多步远,第一排百多骑连人带马扑地,大片的鲜血喷油,前面倒地人马成为活的屏障,受伤乱动的马匹将后面的人马绊倒,队伍大乱!
而唐军大队中坠地者寥寥无几,身披皮甲的战马哪怕挨箭,顶多轻伤,不影响机动力。
唐军马术精湛,绕过倒地的一大堆吐蕃人,侧边的唐军继续射箭,其余唐军赶路,等他们走光,侧边的唐军跟随开拨。
吐蕃人又挨了一击,唐军箭枝将第二排的吐蕃人给射倒一片,难以冲前交战。
没有了这批人的阻挡,唐军前面就是吐蕃人的主帐,而那里只聚集了稀稀疏疏的骑兵,更多的骑兵在匆忙赶来中,但队列已经无法聚集。
唐军冲到了主帐边上!
箭如飞蝗,吐蕃人哗啦啦地倒下一片。
一枝枝火把被唐军借着马力,狠狠地砸在了华丽的大帐上,他们还火上添油,扔出了一个个装满火油的瓷瓶。
凉州产黑油,燃之即起,是为猛火油。
眼看着大帐火起,火舌吞噬那精美大帐蓬,部族首领巴力扎欲哭无泪!
直到现在,他还以为是另外一个部族前来攻打自己,因为对面的骑兵有几个操着满嘴正宗的吐蕃腔调在那里喊打喊杀。
巴力扎怒极,在二十余骑的护翼下,拍马上前,大叫道“你们是哪个部族的,胆敢攻打我部,我是巴力扎,噶尔赞聂多布大相执政官是我的姑夫”
他的话传到了大叔博尔扎耳中,他正伴随着冯小宝与唐甜冲锋,急将巴力扎的话告知冯小宝。
“姑夫?你不知道不要辜负么?”
等的就是你!我们不要辜负你!
三张两石弓一齐张弓,在五息的时间内,每张弓射出了八箭!
箭啸可怖,大爆发!
巴力扎震惊地看着护翼着他的二十骑在那么刹那的时间内象被秋风扫落叶般一片片树叶般地落下,飞快地,面前就剩下他光秃秃的一个人。
这下巴力扎也慌神了,奋力扭转马头,双足一夹,正欲逃开,倏地锐风入耳,后心剧震,低头望去,足足三支血淋淋的箭头从前胸各处突出!
太凶残了!
三枝两石弓箭齐齐击中他,不死就要辜负天理了。
巴力扎这一死亡,主帐附近的人们并没有慌了神,象给捅了马蜂窝的马蜂般奋勇当先,不管不顾地进行反冲锋!
他们的主子身份高贵,他这一身死,部属也难逃一死,除非是干掉凶手,将功赎罪。
大家箭来箭往,一通箭射过去,吐蕃人倒下了大半!
此时唐军队形变化,分成四队人马,向着吐蕃人的各处营帐冲杀。
没有头人带领的吐蕃人分散而战,有如添油战术,给唐军一一射杀。
“保持队形,保持队形!”
唐军的带队长官声嘶力竭地吼叫着,却在混乱中队形散开乱战,先用弓箭,当拉不开弓箭时就用马刀砍杀,他们到处乱窜,反正就是不让吐蕃人聚集起来,还得砍断汉人奴隶的铁链绳索,分派兵器给他们使用。
“是我们的人,我们的部队来了!”
那些汉人奴隶们惊喜万分,力气神奇般地回到了他们身上!
上千只被铁链锁住的猛虎破押而出的时候,吐蕃人的噩梦进入了它的最**!。。
第一二三节 战俘
此地正是唐军战俘集中营,唐军在大非川战败,被俘者过万。
他们勇武有力,是极好的奴隶,正是缺乏劳动力的吐蕃人所急需的,因此各路贵人们睁大眼睛争抢唐军战俘,他们用一切力量,用上各种各样的狡计,甚至要打架才弄到一些汉人战俘充当奴隶。
吐蕃的贵人中以巴力扎因为是噶尔赞聂多布大相的亲戚,又近大非川而占优,获得整整三千多的唐军战俘。
初来乍到的他们因为生活的不习惯和给吐蕃人折磨死了上千,统统丢到山涧喂了兀鹰。
活下来的则饱受折磨,人人都吃透了苦头,现在被解救,自由了,自然不会对吐蕃人客气。
他们首先配合着新来的唐军击杀了一切抵抗分子!
吐蕃人起初还有点勇气去抵抗,但是失去了统一指挥,各自为战,难以抵抗有组织的唐军骑兵的冲击,更何况,唐军战俘有如魔鬼附身,拿到兵器后的他们奋不顾身,用尽一切办法杀死吐蕃人、打死他们、咬死他们!
好吧,那就干开了,唐军战俘们神经质地将一个吐蕃人砍了又砍,砍得他面目全非!
又一个战俘什么都不用,单用拳头将地上的一个吐蕃人的脸捶成了圆饼,鲜血是圆饼的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