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凉人崛起 >

第356章

三国之凉人崛起-第356章

小说: 三国之凉人崛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夜,马越亲率三千凉州羌骑披星戴月赶往渭南。

……

马越不知道,天下间还有更坏的事情等着他。

河东郡临近黄河的渡口边,数座连营的篝火映得夜幕发红,关羽有些不安地立在山岗上望向对面,粗略一算,河对岸驻扎的军士不下五千,整个临晋驻防军士才有六千。关羽心底有些没底,他不能放这些敌军渡河。

“将重弩架在山头,瞄准河中。”关羽眯着眼睛,如果要打,最好在敌军船渡到一半,重弩钉船板……关羽突然想到如何防范敌军搭成战船渡河了。在凉州时马越曾说以重弩射城墙,重矛尾端系麻绳,军士借力攀爬。

关羽不禁想到,如果两架重弩系同一根麻绳,扎在两艘战船上,是否能让其在涛涛的黄河中相撞?

“寻铁匠来,打制重铁矛,尾部砸出铁钩!”派遣重兵把守河畔,他的想法未必用的上,敌军已经在赶制战船了,若敌军渡河,那就只能面临一场硬碰硬的战斗了。

时间在两军对峙下转瞬即过,一连十日,关羽数着对岸的船只数量,大船三艘,走軻数十架……这样的数目已经差不多足够渡河进攻了。

而关羽这边的铁索矛也锻好了三十支,他没有再令匠人多做打造,而是在河畔洒下铁蒺藜之类的陷阱来防止敌军上岸。他只有十架重弩,再多的铁矛他也用不到。

第十三日夜,对岸人影憧憧,关羽知道,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水战要开始了。

“弩上弦,弓上箭!”关平在军列中压低声音吼着,拱手已经站成三列,在河畔的高地上正对着敌军攻来的方向。敌人只能由这里上岸,临晋以北的岸边地势太高,以南是并渭水入黄河的河口,水流湍急,走軻稍有不慎就会被卷入浪中。

关平打碎火油的封盖,浇灌在弓手阵列前提前挖好的土沟。

弓手三列,两列弓手采取交替射击火箭压制,第三列为弩手抛射。对岸的船只动了,骏马在河畔凉州军阵穿梭,军令一道道被下达,关平看了马背上发号施令的父亲一眼,垂手将火把引燃火油。

“嗖!”

极快的速度,一条火舌在地面喷起,满眼,整整六百步的火油道冲天燃起。火光耀出关平那张年轻又坚毅的脸。

关羽率领数百名骑兵在侧,挥手间,传令兵已然奔出。

敌军的三艘战船向着对岸驶来,堪堪渡河过半时,数声尖啸在关羽阵地的小山岗上猝然响起,接着便见到数支巨大的长矛激射而出,矛尾小环上系着麻绳在空中形成数条长线。

五对铁索矛激射在河岸中,船上的汉军当即被惊地大呼小叫,谁都没见过这样的怪东西,明明是由弩射出来的,却有长矛般地箭矢。

重重地铁矛在空中飞出百步,带着尖啸声急速下落,猛地将穿上一名汉军钉在船板上,尽管那汉军手上握着盾牌大橹,却根本未能起到一丝防御作用,盾牌直接被贯穿,整个人死死地钉透在船上。

矛上的绳索悬挂着直到河里。

这些飞矛没能起到关羽想象中的效果,两支飞矛系着绳索在空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精度,十支长矛仅仅有两支扎在船上,倒是绳子挂在走軻上不少。

关平估测时机差不多,敌军船只立岸只有百步了,抽出环刀喝道:“引火……射!”

弓手齐刷刷地将长弓上的裹着麻布占满油脂的箭矢伸到燃烧的火油上引燃,接着便仰天抛射。

数百支燃着烈火的箭矢从天空上坠落,纷纷钉在战船与走軻上,仿佛天降火雨。

“引火,射!”

第二列的弓手与第一列调换位置,开始准备第二次抛射,而与此同时,弩手纷纷仰射而出。

关羽皱着眉头,等待着敌军靠岸的时刻,他要在他们还未整备队形时率领骑兵发动冲击!

第五卷本初之战第十六章营中起火

京兆尹。

“马校尉,说起来,袁某还是要称你一声贤侄的。”袁术将华阴飞马传来的书信放在几案上轻轻压好,脸上带着别无所求的满足模样伸了个懒腰,说道:“大名鼎鼎的马三,服软了!”

在袁术对面坐着的是马岱,横眉冷对看着袁术,怒道:“我叔父答应你什么了!”

“你叔父求我好好照顾你。”袁术脸上带着标榜试胜者的笑容,抚平身上的衣袍笑道:“让出长安城,约我在霸陵一叙。”

袁术心里此时此刻稳操胜券,两万汉军入益州,虽遭伏击却不伤根本。如今马越出凉州,他当即回师经由秦川古道直奔三辅,还扣下马岱这个质子。比起马越,刘焉什么都不是!

从前在洛阳,他便数次与马越交手,除了当初孙坚助阵之时能与马越打个旗鼓相当之外统统劣势。凉州马老三,算是他袁术的宿敌了!

此次入三辅,他便要与马越约战。闻名天下的小袁将军不是小人,也没打算以马氏的一个小辈相挟,马岱尽管叛变兵变被擒,这些日子饮食起居供应上反而硬生生地被他提高到与袁术这个将军同样的层次上。

袁术要的,就是布下堂堂正正之阵,击败马越,一雪前耻!

“给他回信,七月中旬,霸陵一叙。”

大军开拔,直奔长安旧都而去。

马岱行军中仍旧有一匹骏马,只是没了兵器,身边又被许多军士缓缓围绕,便是勇冠三军的猛将都冲不出去。这一路所见所闻,对年轻的马岱而言一切都是新奇的,若是袁术落在自己手里,一准直接杀了完事,或者剁下手臂拿给袁绍对其震慑。

‘这大致就是叔父所说,中原与凉州的不同吧’,马岱这样想着,一面还在心头暗自学习袁术的行军布阵。袁术尽管对上自家叔父总吃败仗,但其人文韬武略皆是人中翘楚不可小觑,单凭这一手行军来看,就知道是久经战阵的老革。

五军共进,精锐的汉军被袁术置于前后两军,分别命亲信大将纪灵与张勋督着,左右侧翼则是两个来自宛城归降的黄巾旧部,两个首领一个叫刘辟,一个叫何仪。前后左右四军皆是方阵,其间枪矛步骑弓皆备。驻守中军的则是来自洛阳南军,最精锐的兵团。无论如何行进,是跨越山地还是走过平原,马岱从未见过这支军队因为布阵而造成混乱。

四军随时根据地形状况而变换行进序列,有时后军为前军,有时前军为左部,但无论如何行进,始终都保证着中军的稳固。

这样的阵型,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面临威胁时的生存几率。

七月上旬的最后一日,临近长安城,大军停驻,袁术命刘辟率部入城检查城中驻防情况,以及城内凉州人的居住情况。

袁术不傻,他要看看马越是否已经对他布下埋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三辅这个地方城外都没有现成的大营可以屯驻,韩遂蹦跶的欢的时候将三辅攻破了不下三次,次次抢夺掠杀,城外大营根本难以防卫凉州羌骑的侵袭,为了防止凉州骑兵再度出关,整个三辅的城池军营都在城内。

偏偏袁术的兵力又太多了,新设大营耗资过巨。事实上,袁术深知他的兵马在三辅是一部孤军,没有辎重能够送来,一切都要他自己想办法。所以他必须入驻长安城,开库府粮仓才能保证士卒的最大战斗力。

在他预计里,七月中旬在霸陵约见马越之后,两边就要摆出阵势开战了。

洛阳的支援他暂时就没有想过,这一次他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打败马越,不需要袁本初的阴谋诡计!

刘辟在下午回还,报告长安城内的凉州驻军在前些日子便撤走了,城中凉州面孔不多,四座军营空置,可以驻军。

大军,入城。

他们不知道在入城时,躲在城中住宅的男人们,正用一种看猎物的目光注视着他们。

……

七月十七,霸陵。

平坦的山岗上,这片土地名叫白鹿原,距离长安城三十里。霸陵也是汉孝文皇帝的陵墓。

零零散散的游曳骑兵在这里奔驰而过,互相搜索着对方可能部署在这里的大部敌军,稍待,双方各列阵型于两端。五百步骑打着旗号自长安方向而来,接着有步卒端着几案、胡凳、蒲团、甚至还有时令水果置于其上,这才退下。接着骑兵分开,袁术领四名护卫迈着雍容华贵的步子端坐在蒲团上,等待着马越。

远处,地平线上扬起一面大旗,接着山坡上驰来十骑覆盖在甲胄中的骑士,领先的骑士身材高大,解下战斧捂着铁护面取下兜鍪,露出一张英武桀骜的脸,自身旁骑从手中接过旗杆,独自一人奔马而来。

数百步的奔驰中,袁术看到马越手中马字大旗的重木杆都没有丝毫偏歪,就这么直挺挺地举到临近十步,马越缓慢的勒马,最终将旗杆猛地掷于地下。

噌地一声,钝头的旗杆插入地面近尺深,稳稳地插在身后。

马越将兜鍪在马背上一挂,轻拍马臀,骏马自顾自地撒欢跑去。

袁术就这么看着马越大刺刺地拉过胡凳,一屁股大马金刀地坐在自己对面。

“公路兄,许久未见,益州征途可顺?”马越脸上带着满不在乎的笑容,他是故意单骑前来的,与袁术相谈关于侄子被俘的事情,若他领着大队人马像袁术这样反倒没了气势。

袁术拱拱手,笑道:“君皓别来无恙,经年未见,英武依旧,真是令人羡慕。”

“公路兄率大军,御万众,岂不比区区英武来的豪迈?”马越笑笑,拿起几案上一只胡瓜咬上一口,抬头说道:“咱们老相识,也别客套了。公路兄打算如何才将小侄放回凉州?”

袁术笑笑,小声说道:“这事容易,只要大名鼎鼎的马君皓与我打上一场便可。”

“这么简单?”马越站起身来拍拍手,握着拳头说道:“来吧公路兄,我让你用兵器。”

袁术站起身来后退一步说道:“且慢,我说的不是这个!”

马越心里在笑,单打独斗,凭着一身铠甲,就算袁术用上腰间那柄将军剑都不是自己的对手。面上却装作一本正经地坐回胡凳,问道:“那公路兄说的,打一场是什么意思?”

袁术一摆衣袍,昂首说道:“布下堂堂正正之阵,你我两军对垒,你有多少人,有就用多少人和你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