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948章

权倾大宋-第948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职方司的兵要,从摊粮城向西,是可以避开瀚海的,沿途也有几处供水点,足够抵达沙州所需,想要追击非常困难,他们完全很容易在水井下药阻碍追兵。”

    邱云来到封元对面,脸色颇为凝重,正色道:“他们怎么突围?定州乃至摊粮城,全在我们手中,他们想通过并不容易。”

    “这才是关键所在,我最忧虑的地方。

    ”封元眉头紧锁,双目散发出浓浓地担忧。

    “四哥是说。。。。。”邱云双眼圆瞪,吃惊地看着封元。

    “虚名而已,我本不想不想北上,却不能不防嵬名仁孝西逃。”封元摇了摇头,一脸的决然。

    “再给我三百精锐,我为四哥军锋。”邱云目光闪烁,立即站出来求战。

    “有你打的仗,不要急。”

    就在高平苦战高台寺城,却听到令他非常惊讶的消息,夏军两万余人,沿唐徕渠北上反攻定州。

    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讥笑,反攻定州能有何用,简直是作死的行为,当即下令猛攻高台寺城,要在最短时间拿下。

    同时,他对封元也咬牙切齿,天武军是北上了不假,却没有来高台寺城,而是直接向兴庆逼近,侧翼部队甚至出现在高台寺城西部,显然没把他放在眼里。

    作为心高气傲的人,尽管理智上明了封元的做法,换成他也会这样,却从心理上接受不了,暗暗记下这账。

    曲端对封元的判断有些不敢相信,北方的局势尤为复杂,在金军和草原各部交错监视下,李仁孝突围显然很不理智。

    不过,这不妨碍他从战略上考虑问题,沙州还在党项人手中,李仁孝要能成功破围,可以沿着瀚海和草原边缘,快速向沙州撤退,未尝没有一线生机。

    “沙州不过是河西关外孤城,有能有何作为?更何况要突破虏人、草原部族围剿,风险还是很大的。”曲端仍有几分迟疑地道。

    “虏人突袭河西,却没有拿下凉州,必会认为吃了大亏,嵬名仁孝若归顺朝廷,甚至远走西州,必然让朝廷迅速稳定定难各州,要能抓在手中,不吝为一颗好棋子。

    ”封元回答的十分肯定,尽管只是判断,却不妨碍他看清本质。

    张昇却不以为然,讥笑道:“军主不用大惊小怪,不要说顺州在我手中,就是草原蛮人,也会阻拦嵬名仁孝,他断不敢轻易涉险,也就是虚张声势和朝廷讲条件。”

    封元对张昇很不感冒,甚至怀疑这厮怎么当都参军的,从大势上看任何事都可能发生,定要做好万全准备,绝不放过任何的可能,做到未雨绸缪,这是作为行军参军的基础。

    曲端看了眼封元,玩味地笑道:“虽说是可能,却也不能过份担忧,让第六行营戒备就是。”

    封元明白曲端并未全信,也是有情可原的,宋军在省嵬城一线,驻扎第六行营主力部队,再不济也能进行阻拦。

    只是,他强烈预感李仁孝会拼死一搏,第六行营要防备女真人,还有那些虎视眈眈地草原各部,恐怕力所不逮,又道:“恐怕第六行营既要防范又要拦截,兵力不敷使用,生羌已经展开对定州反扑,末将愿率天武军北上。”

    “呵呵,子玄有心了,不用太担忧,他们就算夺路而逃,虏人也要抓棋子,也不会那么容易。”曲端非常自信地道,他就不行几十万大军,还能让李仁孝给跑了。

    张昇瞥了眼封元,不满地道:“朝廷让我和虏人避战,一旦局势无法控制,如何是好?”

    封元知道曲端和张昇都不愿多事,里面的问题牵扯太多,只得道:“虏人又何尝不是避战?嵬名仁孝去留非同小可,恐怕第六行营无法阻止,我愿率天武军,由高台寺城北上。”

    他的话两层意思,宋军顾忌不轻易挑衅,恐怕金军也不敢轻开战事;只是李仁孝的掌控与否,关系到西北局势稳定,掌握在女真人手中,就能让大宋对西北统治不稳,掌握在大宋朝廷手中,可以迅速平息守旧大族长异心,可谓双刃剑。

    “也好,你率军北上,重新回归西北行营,可以派出探马监控北部。”曲端是无不可地道,反正天武军没有作战任务,让他们重新归高平节制,也能尽快拿下高台寺城。

    封元出了大帐,心中极为的气恼。

    本书来自

 第一一零零章 夏殇之追杀

    ??

    封元却不管那些猫腻,他在北上过程中很慢,就想让高平尽快拿下高台寺城。

    当然,王宗尹还是给他面子的,简雍也归入天武军历练,给了个新编的营做指挥,每个军都有新编的临时性部队,这种指挥只是在西侍军挂个名,战事结束就会撤销,区区小事情,就算将帅间有猫腻,也不会驳了面子。

    面对曲端的新军令,他是立即精神百倍,立即传令各部火速北上,并亲自调车兵、马军组成先头部队,沿着高台寺城和兴庆之间,冲开夏军的警戒拦截,直接杀了过去。

    由于李仁孝的北上,整个兴庆都被抛弃,只是为了确保大军顺利撤退,兴庆东部和南部的防御部队,有些还是夏军的精锐,是下了大本钱的。

    不能不说,这些部队的确顽强,他们做了坚决的抵抗,尽管已经军心涣散,却为了生存,不得不边战边撤,力图向被撤退,无形中成了护卫李仁孝的殿军。

    可惜,封元是何等人物,抓住战场的瞬息,认准夏军防御薄弱点,以五个步军营撕开通道,天武军的马军和车兵潮水般涌过。

    李仁孝经过艰苦的战斗,总算是越过定州城北部,因民众行军速度太慢,夏军不得不停下来和宋军作战,也损失了两千多精锐。

    就算他们拼死阻拦宋军,还有三万余百姓被截下,陷入了绝对困境,进退不能,他连续苦战无法打开宋军防御。

    景波是干嘛吃的,他手上有整整一个上旅,还是经过加强的旅镇,战力几乎媲美军司,怎能让夏军如意,李仁孝无可奈何,只能在王枢的劝说下,黯然率军北上。

    不过,他的部队前锋,已经和金军建立接触,从金军那里传来让他振奋的消息,金军愿意接纳他们,为他开辟西行路线。

    “陛下,不能再拖了,这几日行军速度太慢,南朝尾随兵马越来越多,再不轻装突围,恐怕会被他们包围。

    ”移讹非常为难,带出的不足四万兵马,经过连续作战损失数千。

    这才刚刚过了定州,按照百姓蜗牛般地速度,迟早要被宋军追上,再下去他无法想象后果,只能硬着头皮劝谏。

    “国相。”李仁孝连续几天的作战,已经到了心力憔悴程度,说话有气无力。

    幹道冲也是为难,抛弃跟随生民固然无法想象,只是被这些人拖累,每天行军十余里,迟早要被宋军追上,不得不叹道:“陛下,携带百姓也不是办法,看来南朝已经有了警觉,抛弃他们更不是仁主所为。”

    “哎,我又如何不知,只是他们跟随,又怎忍心抛弃。”李仁孝摇了摇头,无奈地叹息。

    说实在的,通过几天的血战,他算亲眼见到战争的残酷,甚至有点恐慌,生怕被宋军拦截。只是,他深知民心的重要性,他和耶律大石不同,作为帝王的他抛弃追随者,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要是一开始就轻车简从,那也就没有什么。

    移讹脸色严肃,沉声道:“陛下,现在军情紧急,断不能有妇人之仁。金军大将高升声称支援,谁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万一他和南朝勾结,陛下将无路可去。”

    幹道冲嘴角一抖,惊讶地看了眼移讹,沉声道:“女真难道会有企图?”

    移讹无辜地看了眼幹道冲,暗道你身为国相,还能看不出来,难道赶路赶傻了。他作为有经验的大将,自然能看出来金军的架势,那绝对是进攻的部署,想想就能明白,一个过气的君主,凭什么让人家保护逃脱?其中味道就令人三思了。

    幹道冲回过味来,难得的一阵尴尬,自己是怎么了,急躁的连常识也忘记了,危难无盟友啊!女真人在河西和大宋行朝激战,却不代表他们没有利益共同点,李仁孝恰恰就是。

    “这话怎么说?”李仁孝也是战栗不已,他似乎也明白了点。

    “我军要分兵阻拦追兵,还要分出人力护卫百姓,万一高升发难劫持陛下,或是劫持家眷,当如何是好?”幹道冲进入状态,分析的是很有条理的,不愧是两朝国相。

    李仁孝实在无法承受,长长叹道:“二位先去拿个主张,待定了后再说。”

    移讹心下很不高兴,沉声道:“陛下,没时间考虑了,或许一两天内,南朝就会纠集大军到来,到时候悔之晚矣!”

    “你说该怎么办?”李仁孝心情烦躁,忍不住抬高嗓门。

    放到平时,嗓门提到这个层度,移讹早就战战兢兢,惶恐不安,不敢面对李仁孝。

    可是,今个是面临生死存亡,一步错全军覆没,不要说生死,连嫡亲宗族也会灭亡,他昂首决然道:“当务之急,陛下趁南朝尚未集中力量,高升观望之际,率领精锐甲士火速直驱摊粮城,以大队为疑兵,奇袭摊粮城。”

    “他们在摊粮城守军并不多,我们又不需要斩夺关口,只要遏制他们的守军,让大军通过山口即可。”

    “嗯,都统军说的不错,事不宜迟,还请陛下速断。”幹道冲勉强赞同,与其大家死在一起,不如选拔精锐冲出去,只要手里有兵,就能得到土地和生民。

    “要是陛下脱困,便能立于不败之地,就算高升有不轨之心,也不得不有所忌惮,有他的威慑所在,南朝也会收敛,说不得还能逃出不少人。”

    “让我再想想。”李仁孝实在矛盾,让他抛弃皇后,舍弃臣民,抉择实在太难了。

    当幹道冲、移讹暂时出去,罔氏从后帐慢慢出来,来到李仁孝身边,慢慢坐在粘毛地毯上,柔声道:“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