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877章

权倾大宋-第877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哥说笑了,你我要被留下,那整个朝廷水军,哦,整个大宋禁军恐怕没有几人能幸免。”张过不怀好意地坏笑,切牙道:“小弟倒是为殿前司那帮贼厮鸟们担忧,两期考绩不合格,将被降两级裁入厢军,三期不合格,就地削职为民。不知道有多少世将子弟要到厢军中。无论如何,禁军都裁减五层,不能养一批废物,实在让人痛心啊!”

    面对张过的幸灾乐祸,李长昇翻个白眼,不以为然地道:“武人,不能上阵,不能运筹帷幄,养之完整章节(8)(6)(k)(l)

 第五七九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24

   李长昇一怔,不想有人叫出他的名号,第一个反应就是暗道不好,他们三人似乎真是太背了,遇到了认识自己的人,万一传到王秀那里,那可就不了。在小丰乐楼和别人发生冲突,无论怎样理由,面子总不好看啊!

    他吸了口凉气,急忙转首看去,顿时吃了一惊,快步上前作揖,正色道:“末将见过刘大人。”

    怎么刘豫这只老狐狸在此,今日真他娘地霉气啊!张过亦是心下倏然,暗自叫苦不已,要是换成别人还好说,单单这位刘大人真是让人头疼,他急忙躬身作揖,沉声道:“末将见过戎兵。”

    来者正是刘豫,正如张过头疼的一样,这厮卸任知杭州事,在王秀的非常好意下,吏部南曹考功上中,得到两府的重视,直接除尚书兵部侍郎,成为尚书省有数的几位实权派之一。

    更恼人的是,这厮恰恰主持军法、学堂、职方等事务,管辖正在筹建的都虞候司、正在改组的职方司,还有迅速组建完毕的讲武院,那是绝对的大权在握,执行新军制的核心人物。可以说他们撞到老虎嘴里了。

    却见他笑呵呵着走了过来,跟着一名四十上下的中年人,那也不是位好混的人物,赫然是直龙图阁,兵部职方郎中李光,最要命的是,这厮协助刘豫组建兵部都虞侯司。

    李光可是绝对的强硬人物,铁面无私的吓人,绝不会介意拿他们开刀的。

    刘豫扫了眼成蛟,笑道:“要不是和李大人吃酒,真要和状元公失之交臂了。”

    无论怎样说,李长昇是大宋开国以来,甚至是天下开科取士至今,唯一一位文武状元,风头绝不是盖的,人家有傲人的资本,也有让尚书侍郎礼遇的资历。

    李光注视李长昇,正色道:“使副是状元,文人从戎,怎么当众群殴?改之也是进士出身,文人从戎,以为军法节制不了你嘛?”

    张过在大中建炎二年武举被拿下,连个同进士也没有捞到,但他奋发图强,投身水军又苦读不已。没有再参加武举,而是直接参加大中建炎三年的进士科,得了赐进士出身第二,虽说是乙科进士,那也算是响当当的名士。

    尽管他和李长昇军中名头很盛,却不敢与李光辩解,杀人他绝对不眨眼,但要对上军法头子,那可就没胆了。

    成蛟听张过称对方戎兵,当真大为吃惊,这可是兵部侍郎的别称,能和兵部侍郎吃酒的,身份也绝不简单,他拱手道:“大人,此事是末将一人所为,与二位兄弟无关。末将气不过这帮小厮蔑视将校,给他个教训,算是为出生入死的袍泽出口恶气,不当之处请大人处置。”

    “处置?你一个部将,还不用本官亲自来吧!定是小厮先招呼几位书生,你们脸面搁不下去,是否?”李光冷冷地道,完整章节(8)(6)(k)(l)

 第五八一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26

   吴何尝不羡慕,哪怕赴行在也可以,经过兵部讲武院培养的将帅,绝对领先一步,无论是资历还是别的,没有资格接受培训的将校,升迁上必然吃了暗亏。(шщш。щuruo。舞若小說網)

    新军制规定,未经讲武院的将校,无论任何理由,都不得升迁都校,也就是说没有选拔上,在下一批就必须经过层层考试,有人一辈子要止步将校。当然,新设军都指挥使是都校,但也并非绝对让都校担任,也就是说高等将校领遥郡刺史,也能担任军都指挥使,但他绝对没有再上升的潜力。

    他的资历够不上军指挥使,但搞个统制官还是可以的,嗯,按照新军制,应该是旅指挥使才是。

    当然,能去江南领略风情,也让这些西北汉子向往,那里的美酒、美人、美景令人向往啊!他也不能免俗。

    “胜捷、骁骑两军内定军指挥使、旅指挥使、营指挥使、队将全部赴行在。太尉,末将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曲端何尝不明白吴的失落,前途定然受到影响,他淡淡地道:“但讲无妨。”

    “太尉拒朝廷调遣将校,有三不妥。”吴急促地道,他把曲端当成靠山,自然不希望靠山出事,自己还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

    “三不妥,哦,说来听听。”曲端眉头一挑,他似乎察觉些许不妥。

    “其一,连年战事,军制混乱,各地将校编制庞大,朝廷供养不足,改制是必然。各处大臣纷纷奉行朝廷旨意,新军制顺应将帅心意,不可违背。其二,朝廷新军制势在必行,无讲武院出身,将帅无法升迁,但没有侍卫马步军大小学校操训,也很难继续升迁,各地将帅纷纷前往行在。太尉只让两军将帅去行在,忽视侍卫马步军大小学校,误了陕西将帅前程,流言纷起,极易对太尉不利。其三,太尉身为朝廷大将,公然抵触朝廷旨意,使宣抚司不能节制都统制司,恐怕会引起两府猜忌,此非大将善终之道。”

    吴见曲端沉默不语,认为对方听进去了,至于他能劝说到怎样的效果,只能听天由命了,一咬牙道:“王相公推动军制,两府几乎没有阻拦,太尉以为两府会坐视?先不说两府诸公,单单王相公的手段,恐怕就不是常人能比。”

    “王相公,哦,在朝守丧五年,外放出自杭州。”曲端很不在意地道,他算是很客气了,要不是王秀有保荐的情分,他早就直呼名讳了,他眼中的王秀是个温文尔雅的人,有点领兵的小手段,根本谈不上尊重。

    “太尉这样看王相公,那就大错特错了。”吴的将才不如曲端,也不如刘,但政治眼光绝对不差。不然,历史上也不会为吴家打下蜀川的江山。

    “王相公自利国发迹,哪一次不是赫赫战功,更兼杀伐果断,连碧眼相公也毁在他手中。再说,王相公那是以退为进,精忠王事再尽笑道,居中朝控制外廷,可以说名利双收,王相公声望如日中天,又对太尉颇为赞赏。”

    曲端吸了口凉气,这句话相当有杀伤力,他再看不上唐重、王庶,也无法和王秀乃至两府抗衡。他心有很不情愿,却有点沮丧,寂落地道:“唐卿,容我三思。”

    他是准许两军将校前往行在,但分派去侍卫马步军大小学校的将校吏士,却一直压着不办,却没想到朝廷雷霆之怒,还有陕西六路将士的前程,万一闹大了,不用朝廷发话,光是西军将士就能让他喝一壶。

    不能不说,吴的话如雷贯顶,王秀表面上温文尔雅,实则杀伐果断。从前他不愿去深想,现在细细品味还真是,从镇压方腊的狠毒到扳倒碧眼贼,又在危难中斩杀折彦质,率十万大军征战,人家的能力绝对在他之上,更兼对他颇为友善,要真是惹怒了王秀,那也是他自找没趣。

    行在大内后湖泰和亭

    “张相公的病情怎样了?”朱琏坐在软椅上品茶,黛眉间有一丝淡淡地惆怅。

    张去为站在亭外,谨慎地道:“娘娘,奴臣见张相公有好转,但气脉虚弱,仍旧不能下床,请罢枢密使差使,说是以免误了朝廷大事。”

    “病的这么重,你都看在眼里?哦,医官怎么说的?”朱琏放下精致的青瓷杯,请辞差事,说明病的不轻了,她再也不能等闲视之。

    张去为揣摩朱琏心思,慢悠悠地道:“张相公年迈,殿中省御药说,恐怕支撑不了太久。”

    朱琏若有所思,昨天王秀的密奏,说新军制推行阶段,张叔夜可能借病避事,但张去为带殿中省御药探望,看来真的有病,她有点拿捏不稳了,道:“明天,你带翰林医官去。”

    御药和翰林医官是不同的,御药那是外官,翰林医官属于入内内侍省翰林院。是宦官系统的医官。

    还去啊!张去为暗暗叫苦,这可不是好差事,名为探病实为窥探,以张叔夜的老道,自然能悟出其中道理,见面不免尴尬,想想张伯奋送他的表情,让人情何以堪啊!

    张去为下去,张泉请孙傅、秦桧到来。

    “娘娘,各路禁军九百五十名将校,三千二百吏士全部到齐。”孙傅例行公事地禀报。

    “嗯,陕西的来全了吗?”朱琏神情怡然地道。

    孙傅神情肃然,闭口不答,脸色却极为不满。

    秦桧是主管兵部的,只得道:“陕西曲端上奏,虏人盘踞河东,党项对横山虎视眈眈,暂不能汇集将校南下。”

    “曲端是腹背受敌啊!孙相公如何看?”朱琏不满之意溢于言表。

    “朝廷旨意,两府决断,岂容大将作梗。”孙傅决然道,口吻中显露出杀机,他是优柔寡断不假,但对防范武将却异常坚决,没有半点犹豫。

    是非上,他还是很坚决的,不能容许将帅专横跋扈,由于牵连唐重、王庶,他提出大将作梗,掩饰唐重、王庶二人无力节制曲端,把非议推到曲端身上。

    。。。

 第五八三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28

   兵部讲武院在江宁城南左掖门拐子城内,很简单的建筑布局,无外乎一片讲学用的简易青砖校舍,还有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住所,四个人一间屋子,不能不说条件甚为艰苦。

    也是,大宋被女真人蹂躏一番,行朝才经过短短五年发展,虽说是势头迅猛,但仍然是百业待兴,朝廷赋税勉强稳定,用钱的地方还很多,不是太紧要的地方,能省几贯钱就省几贯,这也是没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