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661章

权倾大宋-第661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项人不是没有人才,作为宗室亲王的察哥,虽说是贪婪成性,喜光蓄美色,却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将。

    他不了解王秀的部署,也没有判定宋军的战略部署,却不防他从战略角度观察。

    放宋军深入西平府,等于让他们进入了内线防御圈,那位于夏军第二道防线软腹部,宋军要有强大的马军,很可能给盐州方向造成极大威胁,决不能让人危险存在。

    整个战争的关键点,王秀设计到了,察哥也看到了,就看谁棋高一着了!

    李良辅却不那么认为,自西平府奇袭盐州,需要强大的马军部队,根据前方的情报,宋军西侍军有限的马军,分散在东、西路,光是两路投入的马军,就是整个西侍军的八成,中路不可能有强大马军。

    第七行营的广锐军,曾经号称大宋禁军最强悍马军,鼎盛时期备甲万五千骑,声势颇为浩大,连捧日天武也难望其项背。但是,那都是过去了,广锐军重组号称马军,却缺乏战马沦为步军,并不受到重视。

    所以,宋军实施中路突破,完全会既定策略,没有奇袭盐州的可能性,从南朝摆开的阵势来看,绝对是东攻、中守、西策应,宋、夏地形避不开的开战方式。

    

 981。第981章 夏国前景和任家前途

    

    就在夏君臣吵闹不休,李仁孝也有迟疑之际,忽然传来占领凉州的宋军,竟然对肃州发动大规模攻势,马军竟然有两万余人,从合罗川通过北方传来的消息,至少也有近一个月,现在还不知怎样局面。复制址访问

    对于李仁孝是重大打击,宋军刚刚占领凉州不久,就组建强悍的马军,这还不能让他吃惊,因为大宋的马军太少,就算是强悍的西侍军,战马资源也不算多,备选的马军将士却不少,只要得到战马,这些人就是真正的马军。

    他吃惊地是,宋军有能力对甘肃军司进攻,这可是不好的苗头啊!西凉战马甲天下,宋军快速推进,夏军完全没有料到,整个西凉被完整地攻陷,大半战马资源失去。

    这意味着什么?只要给宋军充足的时间,他们完全可以利用战马,组建数万人的马军。兴庆可真的危险了。

    别的不说,单凭两万余马军,也能对河西造成极大的威胁,他无法指望援兵了。

    一波吃惊还没过去,另一波就来了,宋军第五行营奔袭神堆驿,三千骑的宋军马军突然出现,来自银州的夏军部队措不及防,还没等展开战斗队形,就被如狼似虎的宋军冲散。

    当年,党项人优势就在马军,现在依然是,只是养兵五十万难以为续,夏军的步军占了多数,却仍然以马军为主力,每战必然战马奔腾,让宋军艰难支撑。

    今个,是风水轮流转,七千多银州兵遭到毁灭性打击。宋军第一波进攻,就以五百重骑兵冲乱夏军队列,两翼以骑射不断打杀,不到两个时辰,他们的负担兵首先溃退。尽管夏军的七百余马军,进行了一场英勇抵抗,却无何奈何地全军崩溃。

    那绝对是一场屠杀,三千人对七千六百人的绝对残杀,战场为之赤红,尸横遍野,夏军将校丧胆,萧合达更加沉默,纷纷闭门自守,还有一些人直接投降算了。

    宋军主力稳步前进,夏军北地的部队正在南下,夏州静观其变,银州、石州等地一片乱麻,部分夏军北遁地斤泽,所幸的是静州防线逐步增强,北地三军司先头部队抵达。

    夏国内吵翻了天,以幹道冲为首的文官认为,静州以东一片糜烂,西凉又被宋军占据,夏军失去半数良马补充,已经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应当趁着还有讨价还价资本,赶紧和大宋行朝讲和,哪怕是上表称臣也在所不惜。

    党项曾经是大宋的藩属,世袭的定难军节度使,就算是元昊称帝,也奉行对契丹和大宋称臣。

    但是,以晋王察哥为首的部分党项大族,却认为初战失利并不可怕,当年宋军蚕食横山大部,不也是挺过来了,只要万众一心,没有过不去的坎。

    现在,夏军左厢仍有数万正兵,北地三军司马军正源源不断南下,他们还有翻本的机会,奴颜乞降寄人篱下过日子,似乎有点太早了点。

    他们是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双方差点撸袖子打群架,要不是李仁孝及时弹压,恐怕就闹大笑话了。

    李仁孝是初步控制局面,毕竟刚登基根基不稳,往昔在众人面前的谦虚,让某些人认为他荏弱,不把他放在眼中。

    想想那些趾高气昂的大族长,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任得敬得到他的信任,究其深层次原因,也会因为这些大族势力。

    为何?任得敬是原大宋知西安州军州事,投降党项献女,才成为静州都统,可以说没有任何根基,又被党项大族所排挤,这种人最适合大用。

    他下诏任得敬驻扎兴庆,嵬立啰暂时主持盐州防线事务,这招玩的很妙,任得敬率军进驻兴庆,李仁忠的计划被破坏。不过,李仁忠也算是枭雄,竭力拉拢任得敬。

    连续几日来,李仁忠和任得敬不断地偶遇,相互间小酌两杯,却也算是甚为相得。

    时下,宫中传出李仁孝和太后的某些事,民间流传很快,

    李仁忠自然也知道,想探探任得敬态度,要是传言属实可不好玩了,皇太后和当今天子,想想都让人臆想翩翩。

    不过,任得敬对宫闱密事不感兴趣,没有表露任何或愤怒或质疑,多是谈些风花雪月,李仁忠也拿捏不准。

    夏政权内忧外患,任得敬召唤族弟任得仁,兄弟任得聪、任得恭,侄子任纯聪到府中议事。

    “大哥,如今行朝咄咄逼人,大夏风雨飘零,咱家兴衰存亡全系你一人身上,还望速速决断。”任得聪忧心重重地蹙眉,对于夏国内忧外患的前途,他并不十分看好。

    当年,任得敬献城降夏,他并不甘心认同,认为要是能坚持到援兵到来,任得敬可是孤臣,必然受到朝廷重用,说不得任家会去东南繁华地,再不济也能熬上九卿,好过把女儿献出去当贰臣强。

    这回倒好了,任家刚刚有了几分起色,兄弟们逐渐掌握大权,可大宋行朝就征伐党项人了,气势如虹的攻势,让他非常的担忧。

    无它,只因党项人就算是亡国,大宋行朝为了安抚党项各部落,维护占领区的统治,也会给大族长一生富贵,甚至还会让他们统领部族,仍然会高高在上。

    他们这些贰臣的命运,可就不好把握了,历朝历代对贰臣都是毫不留情,大宋行朝也不例外,担忧越加强烈,不得不提醒任得敬,为任家留下一条后路,免得到时候玉石俱焚。

    任得敬岂能不明白他兄弟的意思,他知道没有回头路了,对于大宋行朝来说他是叛逆贰臣,是四十六旅镇全军覆没的凶手。他在大宋官场上呆了十余年,对官风好恶一清二楚,士大夫们可以容忍贪污,甚至自己欣赏政治对手,并以此为乐,却决不能容忍贰臣,他绝无生理,只能死战到底。

    任得仁眼瞪了任得聪,厉声道:“不过是一时失利而已,大夏尚有数十万大军,据山川关隘险峻,胜败尚不可知。”

    

 982。第982章 任得敬的奸猾

    

    任得聪瞥了眼任得仁,讥笑道:“南朝西军几乎倾巢而出,吐蕃助纣为虐、北面又是战火频频,大石更是无耻透顶,在沙州西部集结重兵,女真人更不用说了,说白了就是拦住草原狼,让大夏和南朝火并。”

    “那也未尝没有一战之力。”任得仁眉头微蹙,心中有些发虚,任德聪说的不是没道理,希望是有却不算大。

    “好了,你们别再争执了,让你们商量事,不是让你们内讧,还没到山穷水尽程度。”任得敬不耐烦地道。

    任得聪与任得仁、任得恭、任纯聪愕然看着任得敬,现在大兄或伯父是主心骨啊!

    “大伯之意,朝廷会有变化,咱们家当如何是好?是该有点变通时了。”任纯聪年纪不大,为人却很奸猾,不大却精光四射的小眼珠,不停地游动。

    任得敬眼前一亮,反问道:“你以为如何?但说无妨。”

    任纯聪偷看眼他父亲任得恭,稍加犹豫,谨慎地说道:“南朝倾兵而攻,看来是定下灭国之策,从先帝进攻平羌城,就落入他们的圈套,就是被张启元给蒙了。现今,不能再心存幻想了,女真人更加靠不住,他们是让咱们北地三军司南下,一旦放开草原胡人,兴庆将危在旦夕。”

    “南朝自秦凤、环庆北上,大军来势汹汹,新主威望不高,恐怕那些大族长们心怀异志,如今大伯手握重兵、太后又稳居内宫,如何自处,自有大伯定夺,侄儿不敢妄言。

    任得聪和任得恭、任得仁听到太后稳居内宫,脸色都很难看,不约而同瞪了眼任纯聪,暗骂这厮真是糊涂。

    任得敬的脸色铁青,不住捻须沉思,几人眼巴巴望着他,都不敢言语。

    很显然,女儿能得到李仁孝的“孝道”,对他地位的稳固,是非常关键的,也是他博弈重要筹码。

    但是,内宫关系是不够的,要想在朝廷站稳脚跟,必须要有战功才行,党项人历来重视战功。如今,夏军仍有战胜的可能,看是咄咄逼人的宋军,尚且不是当且心腹大患,兴庆的汹涌暗流,才对他构成隐患。

    濮王李仁忠刻意接近他,透出挑唆意味,让他逐渐摸清了李仁忠不可告人的目地。

    “嵬名仁忠利令智昏,竟然想用太后事挑唆,真是小看了我。”他嘴角闪过一抹讥笑。

    任纯聪偷看任得敬脸色,揣测大伯的心思,他做人非常投机,大伯和妹子能位居人上,他也有出人头地的日子,怎能不上心谋划。

    “先看看那些大族长们的态度。”任得敬不能不顾忌,那些大族长可不是壤茬,他们个个手握重兵,举动干系重大,影响他彻底效忠谁的决断。

    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