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大宋-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说的好。”张浚忍不住抚掌高呼。
张通古嘴角一抽,王秀的强势让他心有余悸,他并没有奢望大宋行朝全盘接受,但王秀的生硬态度让他不爽,又有些无力下口的感觉,口吻生硬地道:“还望王相公三思。”
“称臣就别提了,遣返挞懒也不要妄想,府州路早就归了陕西,至于岁赐还是可以商量的,增加个一两万钱也行。至于倡议北上河东的大臣,简直就是开玩笑,你能深入淮南,怎么不让我去燕山、上京”
。。。
757。第757章 国策不可率意1
王秀的回答让王伦一阵抽缩,外事场合哪个不是温文尔雅,有那么直白的,简直不给人一点回旋余地。 就算当年女真人蓄意南征最后时刻,粘罕仍然很客气地招待大宋使臣,只是在吃饭时说下次不那么招待了。
虽然,南北战争打的非常残酷,高层的来往却文质彬彬,一切都围绕着遮羞布来讲,就像斡离不呵斥贵妇,那是你家太上把你卖给我的,我有凭证在手。
“我可不想刚出东华门,就被士民指着脊梁骨骂。”王秀目光冷峻,慢悠悠地端起青瓷茶杯,滤了滤茶叶,细细地品了口,畅快地舒了口气。
张通古不是傻瓜,他当然知道他的条件,绝对没有人敢答应,王秀说的都算轻的,搞不好刚出东华门就被人宰了。
哦,那也是说说出东华门,江宁的皇宫大内布局一如开封,尚书礼部在宣德门外,出入不可能经过东华门。
王秀的单刀直入,显然是让他无法获得更大的利益,尽管他很不喜欢王秀,却更不喜欢大宋行朝,话说到这个份上,王秀的强势姿态非常明确,要么打要么和,没得商量。
他却犯难了,王秀再次不按常理出牌,真的强硬起来他还不好办了。作为女真人所器重的汉官,他对整个国内的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不要说契丹、奚族等番族,就是女真人的厌战情绪,也在逐年递增不减。
应该是随着大宋行朝不断强大,金军每次出兵无不无功而返,更遭到巨大的损失,连女真族马军也动紥死伤数千。
不仅女真贵酋对战争态度发生变化,连底层的吏士和百姓,也开始厌恶连年的征战。每次男子出征,家里都要杀猪埋葬,代替出征的男子丧礼。
连和兀术告别时,也不见兀术有打过淮上的意图,他才漫天要价,希望能吓住大宋行朝,让女真人看到南征的希望。
作为女真人的大臣,他算是很合格的。
王秀对张通古压根不屑一顾,他吃定这厮了,敢在他面前漫天要价,尼玛,活的不耐烦了,逼急了他真要杀人的。
王伦却碍于情面,见张通古脸色阴晴不定,索性做了个老好人,浅笑道:“今日时辰不早了,各位也都困乏了,还是暂且休息,明日再说不迟。”
张通古有了台阶下,自然是干笑两声,沮丧地道:“不错,人上了岁数真是不行了,怎能像王相公年轻力壮。”这话有讥讽王秀年轻的味道,却也全然没有刚才的霸道,已经有了些许退让。
王秀懒得理会这厮,邦交讲究的实力,还有在战争顶点的外交手腕,张通古之流,还不具备高超的外交手腕,他不屑地笑道:“也好,壮士暮年也算豪情万丈。”
张通古嘴角一抽,刚端起茶杯的手一抖,险些把上好的团茶溅出来。
王伦去送张通古,张浚却转身看着王秀,淡淡地道:“文实果真要打”
“打”王秀怪怪地看了眼张浚,就像看个怪物,转身进了大堂。
张浚很不甘心,跟在王秀身边,急促地道:“初战失利,但北军实力犹在,虏人战线拉长,我们完全可以反戈一击。”
王秀淡然一笑,进屋拿起茶杯喝了口,历史上赵构对张浚评价还真得体,果然是志大才疏,连这点猫腻也看不出来。
大宋行朝的发展到了关键时刻,战略取向是向南、向西两个方向,决不能和强悍的女真人硬拼。
当然,并不是大宋行朝拼不起,现在已经有了和女真人决战的底子,要真拼命还不知鹿死谁手。
但是,他奉行的是利益最大化,没有绝对碾压实力前,他绝不会对最强者下手,以免玉石俱焚,让土鳖捡漏。
打仗就是拼战略指导,拼综合国力不假,但战术运用也或不可缺。大宋行朝蒸蒸日上不假,却仅仅能和女真的军事力量抗衡,还达不到稳胜的程度,尤其是马军处于劣势,新式装备仍不成熟,一些战术编制仍在摸索。
就如同新军制刚颁布实施,都司和军司之间,就缺乏一个指挥环节,造成都司无力指挥数目庞大的军司,应急下设置了行营。
打女真人需要强大的国力,稳定的后方,战略战术完备,支撑的技术成熟的强大马军军团,应该说是以马军为核心的混成军团比较恰当。
所以,他在对南海实施征伐,获取大量发展资源的同时,对河西起了异样的心思,好多的良马啊汉唐之所以军威显赫,就在于西北养马百万,组建了一支可供消耗的马军。
大宋建国的马军,虽说比不上汉唐,却也不算弱了,那时候还算间接控制部分产马区域,顶峰时组建了五万人的马军,羊山之战是大宋唯一一次和契丹的马军对抗。
四万大宋马军击败六万契丹马军,斩杀统军以上将帅十五人,获得首级两万余,促使了萧太后加快谋取南北盟好的决心,但大宋马军也没逐日下。
张浚见王秀不言不语,心中极为不快,他和王秀是同年,人家已经是副相了,他还在九卿中混资历,人比人气死人,。
眼看王秀还在卖关子,怎能高兴起来,不由地生硬地道:“文实,难道是再次盟好”
“嗯,盟好那是必须的。”王秀回过神应了句,回答的非常坚定,没有半点商量余地。
张浚脸色一变,双目瞪着王秀,厉声道:“文实,朝廷在沿河有禁军二十万,打就打了,何必再跟他们谈,索性把往昔的屈辱盟约废除了。”
“我也想啊”王秀放在杯子,淡淡地道:“但欲速则不达,德远兄稍安勿躁。”
张浚嘴角一抽,盯着王秀道:“真不知文实在想什么,虏人毁约在先,朝廷已经保住颜面,占了个理字。”
“当然要打,还要强势的打才行。”王秀对张浚的理论不屑一顾,什么占个理字,在刀枪面前理算个鸟。
这场仗肯定要继续打,就算别人愿意停止,他也要打下去,不是为了什么不现实的北伐,而是另有自己的谋划。
。。。
758。第758章 国策不可率意2
燕京大兴府,一处并不起眼的杂货铺后院。
“知燕山房事陈明见过大人,未曾远迎,还望大人恕罪。”一名身材并不魁梧,相貌极为普通的灰衣男子,正向秦敏拱手行礼,态度是不亢不卑。
秦敏满脸笑容,伸手虚抬,温声道:“启叔兄何必多礼,你我都为朝廷效力,彼此同袍就不用客气了。”
他南下大兴府第一件事,来见机速局燕山府路房知事,陈明是刚刚上任的使臣,让他非常重视这次会见。
机速司使臣干的隐秘勾当,往往都是单线联络,平时很难相见,也就是他和几名高等使臣横向联系,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相互的配合,也是王秀对他的忠告。
一个人是受命令而行动,还是甘心二做事,关系着做事情的成败几率,断不能有任何的大意。
陈明给他的印象很不错,第一眼就是很平庸的商人,绝对是为了几贯钱斤斤计较的老抠。
但是,如果仔细去看的话,却能隐隐发觉,那市侩笑容背后的锐气,往往一道眼神不经意给人心颤感觉,这种人是天生的间谍,同时也是一把隐藏的利剑,随时能要了你的命。
同样,秦敏给陈明的印象也不错,温文尔雅却大气自如,对待下属非常和蔼,没有摆上官的谱,要知道这位大人可是进士出身,是非常清要的文人。
更让他认同的是袍泽的称呼,绝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把后被交给你,生死与共的好兄弟,他也不矫情,很自如地直起身子,侧身道:“大人请。”
二人坐下,秦敏也不磨叽,开门见山地道:“虏人南下势头甚猛,现在他们有立太上制衡行朝意图,太上快到燕山了,不知启叔兄准备如何了”
陈明眉头微蹙,沉声道:“大人,恕在下之言,虏人看押太上甚严,燕山房使臣各有任务,恐怕无法完成。”
秦敏何尝不明白,但有些事不去做实在不行,不得不道:“放心,有十余名精壮好手配合,朝廷那边也会派人过来。”
“大人,虏人主力南下,的确是有利的时机,但四方关卡众多,恐怕很难行事,最终反而会暴露我们。再说,太上一行已经停留外面半年,左右有打套司十余人,还有沿途军州土兵护卫,想接近都困难。”
陈明非常不情愿,他终于朝廷不假,却不是莽撞之辈,凡事要量力而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蠢货行径,不仅对家国事没有好处,反而会引发诸多不良后果。
秦敏知陈明不太愿意,他何尝愿意去做不想做的事,不得不强笑道:“尽力而为。”
“大人放心,在下必然竭力而为。”陈明似乎察觉秦敏的苦衷,他也是心思敏捷的人,听出尽力而为的意思,既然是尽力就好,很干脆地接下任务。
“哦,一切以使臣安危为重,断不可逞强好胜,你们的主要任务是打探军国大事。”有些话不能明说,秦敏点到为止,相信陈明会明白的。
陈明眼前一亮,看向秦敏的眼神有了敬佩,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还有,江龙臣要调任西机速局,主持兴庆一代的事务,要不要设下酒宴送行”秦敏轻松地笑道。
“那是自然,要去就去燕山府最好的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