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175章

权倾大宋-第175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重点介绍美人重要,情何以堪,实在让人情何以堪啊

    同时,王秀出兵歼敌两千余人,一次袭寨、一次设伏被写的惟妙惟肖,简直是兵圣在世,孙武转生形成了强烈的对。本来渐渐淡出开封那群闲人视野的王秀,再一次人气飙升,立马蹿升到新高度,诸如仙真转世,太门人,蓬莱散仙的扯淡话,每天都是头条头版,让某些人心烦。

    那些小报是无孔不入、唯恐天下不乱,好博取人们的眼球,增加订阅量,赚几个养家糊口的骚铜,管你心烦不心烦。不服,你来咬我啊连蔡公相也曾经被搞的狼狈不堪,哪个不长眼的对小报下手,那还不得被骂死啊

    “里面有猫腻。”王黼阴着脸道。

    “小二还在利国监,还望三哥搭救。”吴家家主的连哭丧着,跟死了亲娘一样。

    王黼那双碧眼闪烁,他总觉得传言背后,有几双大手在操控,利国监事王秀的地盘,徐州又是蔡耕道的天下,蔡京、李邦彦甚至太子的态度都非常玩味,让他不能不慎重对待。

    有人再利用这件事,抬高王秀身价,又把他给逼出来,或是借刀杀人,或是龙虎斗,他能看出几股政治势力的影子。

    “这几年,小辈们也太过分了,前年在利国监出事,今年又捣鼓一出事,你那两个败类。哎,让我怎么说。”王黼真不知说什么好,他全然忘记自己是个败类,只是他败的层次高。

    吴家家主唯唯诺诺,倒是吴夫人哭喊着,大呼小叫道“我家二哥绝不会通匪,一定是蔡家的构陷。”

    王黼何尝不明白,但他也毫无办法,王卿苧已经到达开封,四处宣扬利国监的困境,说王秀的战绩,有了盗匪头目的供词,连赵佶也大为震怒,要不是看在他的面,恐怕开封府早把吴家封了。

    “大人,外面有利国监来人,要求见吴家家主,说是带来二公子的家书。”一名管家快步进入客厅,气喘嘘嘘地道。

    “我儿的家书,快叫进来。”吴夫人急忙抹了泪,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喊。

    管家打个冷战,急忙退出去,王黼府邸的家仆都知道,这位大姐的骄横,连王黼也不得不让三分,在府邸夫人还要强势,没人敢得罪她。

    不多时,进来一个风尘仆仆的老头,赫然是吴记工坊的杜管事。

    在蔡京的府邸,蔡京这位老于世故的宰相,看完几方小报的字,有看过蔡耕道的书信,闭目沉思一阵,嘴角划过一抹冷笑,对侍立一旁的蔡绦道“你怎么看”

    “吴家胆大妄为,王黼当死。”蔡绦谨慎地道。

    蔡京轻轻一叹,似乎对蔡绦的回答很失望,但他并没有多说,淡淡地道“静观其变。”

    “这是大好机会啊”蔡绦不甘心地道,是痛打落水狗好时机,为何轻易地放弃

    “王黼圣眷正盛。”蔡京不咸不淡来了句,不再说话,闭目养神。

    蔡绦目光茫然,不知老爹是何用意,他不由地陷入沉思。

    东宫

    赵桓放下小报,畅快地笑道“也该王黼这厮倒霉,竟然摊这档子破事,大快人心啊”

    张启元看了眼一旁的耿南仲,没有说话,老神常在,这一年多他较低调,但在赵桓心目日益重要,他也越发看重赵桓的潜力,越来越尽心辅佐。

    耿南仲也放下小报,正色道“正是扳倒王黼的大好时机,殿下断不可错过。”

    王黼公然支持赵楷位,从隐晦到了公开,现在已经肆无忌惮。他在宣和元年刚刚担当两府执政,对赵楷的支持从暗转到前台,想要博取拥立之功、

    第一件大事是太子出生,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赵佶惊喜交加,大宋朝开国至今还没有当朝皇帝得嫡孙的,他是第一个啊人总得有个喜庆头,蔡京看准了他的心思,更存有讨好赵桓心思,立即表请风皇太孙为校检太保、常德军节度使,爵封崇国公。

    皇太孙是嫡长皇孙,又是皇后所生的太子的正妃所生嫡子,虽然是皇孙,但地位决不下其他庶出的皇子,甚至庶出皇子地位还要高许多,封个国公爵位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王黼是铁了心打压太子,全力支持赵楷成为储君,又忌惮蔡京讨好太子,立即秘密奏请,说以皇子之礼封东宫子,则是以东宫为天子。赵佶立马的拉长了脸,对蔡京充满了厌倦,堂堂的公相,竟敢利用他交通太子,把他这个天子当什么了要是蔡京和太子勾结在一起,对他绝对是一大威胁,立即下诏降皇太孙为高州防御使,等于同时打击赵桓和蔡京,让朝廷的一些人看清了风向,加入支持赵楷的行列,又消弱蔡京的权柄。

    

    。。。

 第二二六章 利国风云6

    第二二六章 利国风云6

    果然,道的人还挺多的,还没有两天,赵野立马公然吹捧赵楷,说什么“复道密通蕃衍宅,诸王谁似郓王贤”。  Ыqi不过,这厮也算有点心眼,留下点余地,只是说郓王诸王贤能,并没有提起太子,你怎样理解都行,反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一般地滑头。

    王黼真不是一般人不假,他人生的很俊美,也有几分才气但要说扳倒太子,他在手段还差了一筹,但他后面有梁师成,那可是搞阴谋诡计的老手啊

    在梁师成暗策划下,王黼义无反顾挡在前面,充分发动群众舆论,利用那些各大名楼的小娘子,在东京开封掀起了一股织字风潮。

    一时间,东京的仕女们从首饰道衣裙,逐渐开始风靡韵字为饰,一直到男女的服饰多织成韵字,还换着花样把衣衫称作“韵缬”,果实曰“韵梅”,词曲曰“韵令”。

    “韵”与“郓”同音,梁师成利用民间相信谶语的心理,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以民间力量慢慢动摇国本,试图从民间制造支持赵楷的民意基础。

    先从那些小娘子们开始,带动整个开封的女子赶潮流,这招不能不说拿捏的非常到位。更可怕的是,梁师成隐身幕后,除了王黼谁也不知他是主谋,赵野玩的更高

    当时,王秀在利国监收到细君的书信,细君提到她们姐妹有非常喜欢,他明白王黼的伎俩,也不能不夸赞一声,这厮别看别的不行,歪门邪道的功夫钻研的很透彻,他也被梁师成瞒了过去,应该说对详细历史的不知。

    张启元在王秀手里吃瘪几次,但他能走到这步也是睿智之人,又岂能不明白王黼用意,但他不认为是大好时机,反倒是怀疑是王秀搞出的蛾子。

    赵桓看了眼张启元,淡淡地道“张卿家怎么看”

    张启元暗自吸了口气,像是做出决定,慢悠悠地道“臣以为这事有点古怪,殿下应该坐山观虎。”

    耿南忠脸色很不好看,张启元对他很恭敬,没有任何违背,甚至为他拾遗补缺,怎么这次唱起了反调

    赵桓却大为怪,兴致勃勃地问“哦,坐山观虎斗”

    “是坐山观虎。”

    “这倒是新,卿家说来听听。”

    张启元对耿南忠一笑,道“殿下,吴家是贪图小利,也仗着王黼胡作非为,但交通梁山贼寇似乎有点牵强。嗯,本来也有这种可能,利之所在也是难免的,但这是发生在利国监,败露在一个花花太岁身,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耿南忠眼皮子跳,细细一想,里面还有几分猫腻,张启元竟然能看出来,真是不简单,他目光满是忌惮。

    赵桓脸色一变,张启元说的很明白了,他在不明白那可真是傻瓜。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怎么会承担家族重任这可是掉脑袋的买卖,难道吴家家主秀逗了

    利国监,王秀是知监事啊这可是个人物,算是外放了也能整出点动静来,没看到这几天开封小报像打了鸡血,连篇地对蔡耕道和王秀夸赞吗又是歼敌数千,生擒八百,又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更多的是王秀率军出击的神话。

    按照张启元的思路,很可能是吴浩明得罪人了,被别人联合起来利用,想到了这个点看到了目标,看样子是蔡京不甘心被王黼阴了,要反戈一击。

    赵桓面露喜色,搓掌笑道“那还得加个斗字为好。”

    张启元淡淡一笑,道“殿下,我看未必都得起来。”

    “难道王黼。”耿南忠刚开口,忽然觉得不对。

    “王相公春风得意马蹄疾,又岂能在意区区小事,太师历经四朝,还有什么看不明白”张启元看了眼赵桓,见他没有任何表示,又道“一切以剿匪为重啊”

    赵桓默然不语,他恨极了王黼也不待见蔡京,真希望这两人狗咬狗一块完蛋,可惜这仅是梦想而已。张启元说的不错,都是天子的宠臣,京东战事正酣,赵佶绝不会允许朝廷有大的变故,算吴家交通盗匪,赵佶也不会让他殃及王黼。

    “王秀在利国监备战,已经成为朝廷的焦点,无论怎样,官家都不会抹了他的面子。”

    赵桓叹了口气,道“无论怎样说,王秀都是立了功的。”

    张启元嘴角一抽,自己似乎忘了王秀破敌这茬,原本以为这家伙远离政治心,要消停几年,他能后来者居,却没想到老天都帮这厮,那帮横行河北、京东的盗匪难道是吹出来的怎么那么不经打

    不过,他转念一想,一场大战即将打响,宋江那群贼寇要能破了利国,把王秀给宰了。想到这里,他心里有些别扭,急忙压下了胡思乱想,沉声道“徐州危机,王黼被鄙人摆了一道,肯定暗阻挠各地支援徐州剿匪。殿下,应奏请陛下令京西大军火速增援。”

    赵桓用欣赏地目光看着张启元,足智多谋又兼有公心,他越发地喜欢,温声道“卿家说的是,明日我奏章。”

    耿南忠吃味地看了眼张启元,脸是带着微笑,但眼却又多了几分忌惮。

    张启元和耿南仲离开,赵桓来到朱琏的寝宫,见朱琏正在织锦,一旁放着一叠小报。急忙走过去要拉朱琏的玉手,笑眯眯地道“娘子,你身怀六甲别太操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