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1259章

权倾大宋-第1259章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鲁索也是相当的纠结,一场艰难而又激烈的大战就是眼前,不能不拿出十二分精神来应付,更乐意承担巨大的责任,却知道他力量远远不够,宋军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第1596章 决战之心计

    他是稍加沉吟,立即派出四个猛安的马军,由两翼杀了出去,对进攻中的宋军进行包抄,标准的两翼抄掠的战术。

    当然,王德也是经验老道的大将,他选择的是李成所部六个军阵靠左突破,虽说比较冒险,却胜在稳妥,能够和清朔军进攻部队相互增援,也能得到清朔军本阵的支持。

    甚至,他是亲自上阵,把都指挥位置放在最前面,就近便宜节制,最大限度防止金军突袭可能造成的溃败,战场上这种姿态不容易。

    战斗打的相当激烈,宣武军面对的是三千马军,尽管对方实力不如宋军,王德也没有大意,自己的部队以车兵在前,步军两翼护卫,马军这留在后方候命,并不具备和金军机动作战能力,只能结成军阵阻挡马军的抄掠。

    金军显然意识到问题所在,他们在宋军两翼进行短促猛烈的袭击,迫使宋军不能快速的挺进,有些警戒部队被迫撤入轻型辎重车保护范围内,让金军步卒做好了充足准备。

    王秀用单筒瞭望镜看的清清楚楚,被战场上的形势搅的心中不安,金军依然的反击,说明对方困兽犹斗,忧虑地道:“我们是不是发动的太早了。”

    张宗颜摇了摇头,道:“虏人以签军做肉盾,他们的马军自然能伸缩自如,我们却要忌惮许多。”他也很无奈,人家能拿签军不当人,他们却不能拿吏士白白牺牲。

    北侍军都参军跟随王秀,这个现象较为奇特,却非常好解释,王秀作为宣抚处置大使,在没有北侍军都指挥情况下,实际上统率全军。

    岳飞不过是副都指挥知杂,能够设立行辕主持前方军务,已经是王秀给于的最大便利,把副都参军配给算是极限。

    “嗯,看来只能从两翼想办法。”王秀认同张宗颜看法,正面进攻只能是攻坚,两翼却是永恒的经典打法,没有人能全面照料到战场,总会有缺失所在。

    “想必,岳太尉也看到了,王相公不用担心。”张宗颜笑眯眯地道。

    王秀没有任何表示,战场上他不便随意驳斥都参军,虞允文却道:“恐怕,只能让十一行营出兵。”

    王秀不置可否,现在刚刚开战,就要动用最强大的突击力量,显然是不能忍受的。军阵战和整个战场不同,十一行营的高速闪击,放到整个战场上有着绝对的战略意义,可以让金军各地兵马陷入恐慌,又能截断对方的供应。

    双方决战的战场,说白了就是阵地战,十一行营无法发挥自身优势,充其量只能作为尖兵突击,用于阵地上的损耗,作用反倒不用马军灵活,过早投入战斗绝非上策。

    张宗颜偷看眼王秀,稍加沉吟道:“骁骑军对虏人左翼发动进攻,擒戎军向北运动,必然不能吸引虏人注意。”

    “是个好主意,不过,擒戎军不忙北上,而是掩护骁骑军北翼,太尉去知会岳太尉商议。”王秀淡淡地笑了。

    张宗颜一脸的黑线,本意是挑唆王秀拿过指挥权力,搞了半天还要他去找晦气,早知道就不说了,无奈只好派人知会管勾行军参军,让他接替自己的位置。

    待张宗颜去了,秦敏笑眯眯地道:“决战时这能将相离心,实在有点过了。”

    王秀莞尔一笑,淡淡地道:“不过,他的建议还是不错的,正面对阵实在不妥,第一行营也该动动了。”

    当岳飞见到张宗颜前来,也相当的诧异,没想到王秀让都参军来建议,就算这厮掩盖的非常好,说是王秀想到策略,让其前来商议,也感到太突然了。

    不过,第一行营骁骑军出兵,正合他的打算,道:“都参说的很好,既然王相公有意,那就让第一行营出击。”

    张宗颜差点被憋死,感情自己歪打正着,竟然又说成王秀的主张,把人情给了别人,真是左右不是人,只得苦笑道:“那在下先回去禀报。”

    岳飞拱拱手送走张宗颜,才对徐庆道:“让牛伯远发兵,给我狠狠打虏人左翼。”

    徐庆脸色犹豫,道:“第一行营为掩护第二行营,现在出动为时尚早。”

    “有封子玄在,无妨。”岳飞看的非常透彻,三个行营相当于相对独立战区,只要有一个行营还在,宋军就不会动摇,第一行营夹河列阵,适当的出击无妨大局,只要保留相当的人力,他的北上高粱河计划,就还有实施的余地。

    徐庆也不好说话,只能发布军令,快马传令第一行营开始发动,又道:“清朔军要有杨二在,又是一番景象。”

    “中举,可惜啊!”岳飞心下叹息,他们一起走过来的人,也是内外有别的,像张宪和王贵、徐庆、杨再兴等人,要不是同乡要不就是原从,他最喜爱徐庆最欣赏杨再兴,可惜猛将竟然意外战死,实在让他心痛不已。

    他甚至仔细研究过观津之战,认为王秀完全可以坚守,杨再兴根本无需冒险,只要徐徐推进也能成功,牺牲完全可以避免,又不能去指责宣抚处置大使,只能在心头憋了团火。

    至于徐庆话外之意,明显的排挤牛皋,他却没有放在心里。牛皋是调拨到他帐下的大将,实际关系并不是太近,又是其派遣杨再兴救援,既然无法怨恨王秀,自然落在牛皋身上,人非圣贤,必然内外有别。

    却说,王贵接到了军令,当即就兵分两路,骁骑军集结六千骑,展开对金军左翼的轮番进攻,两千骑团结擒戎军北上,向燕山府东门方向运动。

    都参军李道大为吃惊,劝谏道:“都统制,王相公严令各部不得僭越,一军北上恐怕不妥。”

    “措大而已,岂知兵。”王贵相当的不满,应该说对王秀的发泄,他认为兵进高粱河不仅雪耻,还能够打乱金军部署,岳飞的命令很含糊,让擒戎军北出掩护,至于怎样北出,他作为行营都统制,自然有权利做出决策。

 第1597章 决战之失误和机遇

    这是行营都统制的权利,按照大宋军制规定,行营级别在战时,实际上就是方面军,有很大的决策权力,战场绝对指挥权。一般战事也就是以行营为最高指挥机构,河西击溃辽军,也不过是第九行营,侍军司实际上就是统筹协调。

    要是放到平时边事,行营就是最高指挥机构。

    “可是。。。。。”李道大吃一惊,王贵要和王相公对着干,他可不想触晦气。

    “没有可是。”王贵抬高嗓门,杀气腾腾地道。

    李道感到王贵的戾气,心下更加吃惊,不明白王贵为何执意北上,而不是全力进攻左翼,不由地道:“两军全力攻伐,成败就在谁能坚持,现在岂能分兵?要说侧翼分兵,十一行营两个马军军司,比我们更加合适。”

    “太尉,我们只有三个军,还要担负主力侧翼牵制,要是分兵北上,先不说虏人轻骑截断,单是策应就有心无力。”

    “不用多说,我自有道理。”王贵已经不耐烦了,刚才李道的反对,让他起了一抹杀机,要不是无法斩杀都参军,面对偏俾将校,恐怕早就按耐不住了,都统制决定的事情,还用得着你来呱噪。

    李道摇了摇头不再说话,他明白多说无用,只能找机会退下,让管勾行军参军火速禀报。

    合鲁索真的是眼光老道,他不断发出军令,让郦琼、李成坚持,当迟滞宋军进攻时,派出由三千汉军组成的重步兵。

    这是一支精锐部队,由山南汉人组成的精兵,都是历次战役死里逃生的签军,重新组织起来,给予相当的地位和待遇,进行严格的训练,具备了相当的战斗力,被装备俘获宋军的步人甲,充作高级炮灰使用。

    这支部队直接对清朔军反攻,他们固然无法撼动整个清朔军,只是那四千出击兵马倒了大霉。

    清朔军的出击部队,说白了是三千步卒加上三百余骑,保护七百重骑兵不断打击金军,他们依靠轻型辎重车,以弩箭作为防护手段,基本不怕马军的围攻,甚至有能力让轻骑兵反击,倒是把迫近的马军打的狼狈不堪。

    不过,对于军阵来说,最头疼的敌人是步卒,他们身披重甲持盾牌,十余人或数十人分散前进,对防御方来说相当有危险,往往会被他们靠近。

    已经有过不少战例,金军面对宋军强悍的军阵,马军往往无能为力,只能两翼抄掠进行疲劳战,来回抄掠拖垮宋军。

    当战车和轻型辎重车大量装备,马军很难突破严阵以待的宋军,反倒是被战车掩护的弩箭,打的不敢靠近。

    轻重步兵组合成为选择,逐渐贴近军阵肉搏战,取得的效果很不错,以至于不少马军迂回到侧后方,下马进行步战,才有机会破了军阵。

    这一记杀招不能不说不毒,只要迫使步军军阵散去,重骑兵就必然撤退,清朔军的进攻随之瓦解,宣武军的两个旅镇也将陷入孤立状态,只要不想被歼灭,必然要退下去。

    王德作为军都指挥,既然出动两个旅镇,肯定是随军而行,金军对清朔军的反击看在眼中,为了避免被动,令军属车兵营全力突击,力图推进到金军前沿军阵面前,建立稳固的防线,让马步军取得进攻阵地。

    同时,八十八旅镇建立稳固的通道,确保辎重和援兵能及时送上来。大规模的交战,并不是一窝蜂地厮杀,而是由多兵种构成的层次战,每个出击部队都会担负相应任务。

    双方投入战场兵力不算大,不过却相当的火爆,清朔军出击部队危机四伏,却依然在拼命。

    那些重步兵首先遭到弩箭的猛烈打击,既然是前出第一轮进攻部队,配备也是最精良的,装备大量梨花矢。

    成片成片的重步兵倒在血泊中,很多人被火药爆炸严重饶伤,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