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大宋-第1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59。第1559章 岳飞的妥协
第二行营都统制刘錡也得知王秀被困,他是相当的恼怒,没想到金军明着进攻南皮,妄图分割第一、二行营是假的,实际上是为了创造战机,为袭击王秀而来。
现在倒是好了,他手中可用兵力只有王德、牛皋,刘正彦的振武军东调,还要留有备征军和一个上旅防备乐寿,实在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是在尴尬的境地,他也没有浪费时间,亲临前线指挥两个军反击,又抽调校阅乡军万余人火速南下,能做的只有这些,也算是竭尽全力了。
此时,以观津为中心,乐寿、南皮为两个支撑点,南北双方进行主力的接触,大有爆发决战的可能。
王秀被围困,河北战场前方最高指挥官,显然成就岳飞,宗良作为最高文官,坚持宣抚处置司的决策,竭力避免主力决战,他们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分歧。
岳飞敏锐地捕捉到战机,决然道:“兀术剑指南皮实在观津,这是我们的好机会,立即以南皮为支撑点,趁着他们主力投入观津,调动四个军反击,必然能一鼓作气败活女。”
不可否认,他的观点很有创意性,更有实战的可操作性,金军声东击西看是诡异,其实也把兵力分散,只要宋军坚持牺牲部分,完全能集结主力正战,把金军分割为三大块,哪怕无法歼灭对方,也有希望给对方重创。
宗良的目光冰冷,如果目光可以杀人的话,岳飞不知要死多少次,完全把王秀当成诱饵,甚至是牺牲品,借着牵制合鲁索、高升重兵,全力向北迎战活女,就算打赢了又能怎样?王秀绝地必死无疑。
他咬了咬牙,厉声道:“太尉,大人困守孤城,难道太尉不去营救,反而借机北上贪功,让大人凭借区区两个军支撑,难道朝廷会坐视不理?”
话说的相当尖锐,直白地指出岳飞有篡权之心,并隐晦地指出岳飞不要做太出格的事情。
岳飞脸颊突然变色,他内心深处不愿文官节制,甚至不愿武官凌驾他之上,王秀亲临前方节制诸军,已经令他感到非常不快,每每都有排斥的念头。
但是,天地良心所在,他并没有置王秀于不顾的念头,根据不断传来的官塘,金军看是兵力浩大,实际大多集中在合鲁索手里,突入观津的不足万人。
王秀拒城而守,外面又有数千禁军列寨支援,短期内根本不会有失陷的危险,相反拖住了金军半数以上主力,坚守下去不是太大的问题。
既然,兀术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想要力图扭转战局,他何不将计就计,以观津为稳固的中心,在外线发动一场大规模反击,至少能重创活女,死死咬住金军迫使兀术决战。王秀的安危很重要,相对整个家国的大势,那就轻了许多,哪怕是无法救出,也算为国尽忠。
他深深吸了口气,决然道:“原计划出兵不便,我将亲率大军北上,必须要击溃活女。”
宗良咬了咬牙,实际他也明白,岳飞的作战计划正确,兀术两线突击的目的,就是要搞乱宋军战线。
如果,宋军全力救援王秀,南皮恐怕会失守,两大行营会被斩断联系,第一行营就要向海边或运河收缩,第二行营将成为主力,团结在王秀身边,独立对抗兀术的反击。
如此,可以说宋军最大的军事集团,被金军所瓦解,就算十一行营达到了作战目的,也无法对金军构成致命威胁。要是确保整个战场不陷入被动,只能果断地集中兵力迎战,真正击退金军,才有可能稳定整个战局,说句实在话,要是排除观津被围困的因素,岳飞执行的军事行动,才是最原版的王秀策略。
王秀的策略无非是集中,分化北方势力只是比较现实的策略,也是最适合大宋行朝发展的。不过,要是能够抓住机会歼灭金军主力,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客气。
“太尉,再犹豫恐怕会失去战机。”徐庆见岳飞和宗良相持不下,果断地递了句话。
“如果太尉反击,能有几分胜算?”宗良敏锐抓住关键,只有迅速击败活女,才能让王秀尽早脱险,也就是说第一行营是关键所在。
岳飞没有任何犹豫,朗声道:“不能限定时间,一切要看战场变化,我要尽可能集结力量。”
宗良陷入沉默,第一行营三个军,加上靠近的振武军,禁军兵力达到六万余,单方向上应该说略占优势。只是,金军活女部主力多是马军,宋军虽依靠轻型辎重车列阵,也有一支齐装满员的马军,却形成不了绝对优势,还要在西线进行作战,叹了口气道:“把后方两万乡军拉上来。”
“地域有限,粮草也不足以支撑,让他们分成几路护卫粮草,向第二行营供给粮草。”岳飞明白宗良做了最大妥协,既然人家做出了妥协,自已也顺着坡下来,毕竟宣抚处置判官,有着单独上奏的权力。
话说,并不是说你兵多就能占优势,战场的空间就那么大,投入的兵力是有限的,就算你分层次投入,有可能前方打的热火,后方在十几里外看热闹,要是超出预备兵力的极限,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正常情况下十万人每日用度万金,要是打仗的话,可就不是这个数字了。万金并非简单的钱财,而是要换成粮草、柴炭、草料、饮水、甲仗等等,外加上辎重转运部队的分层次供应,十余万人列成大阵,光是供应就让人晕了。
所以,每次大战都要经长期准备,各部都要储存三十天的补给,每名吏士都要携带三天军粮。
再加上宋军的技术化程度不断增高,辎重压力不言而喻,两万乡军调入战场,根本就是自寻烦恼。
宗良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岳飞,校阅乡军护粮给第二行营,就是加强永靖军北部的力量,可以说是妙笔,可以对观津实现有限武力威慑,对于改善王秀防御很有效,笑道:“那就好,最好是能保护联络通道。”
第一三六一章 王秀病了?
王秀看着宗良,风淡云轻地道:“兵家在势不在于形,这场仗怎样打,并不在于老将,也不在于参军,而是就势北上,我看博州大捷是好,虏人已经在浚州反击,恐怕他们声东击西,还要做好万全准备才行。”
“相公,何必等虏人反扑,末将节制两大行营克日北上,必能拿下大名,进兵河间。”岳飞信誓旦旦地道。
王秀眉头紧蹙,脸色变的很不好看。
“太尉,此言不妥。”虞允文虽说身份较低,却也是管勾机宜文字,实际相当于王秀的内政助手,权柄是相当高的,可以和大将们直接对话。
“哦。”岳飞瞥了眼虞允文,心中颇为不屑。他对虞允文的贸然插话颇为不满,你就只是管勾机宜文字,那也仅仅是正八品阶官,完全不对等的节奏,他可是带有节度观察留后的大将。
虞允文得到多年的历练,又岂能不明白岳飞不快,却还是正色道:“虏人绝不敢在京东大动干戈,太尉此去还请放心,一切要稳住阵脚,听从宣抚处置司令,大军齐头并进,才是稳妥举措。”
王秀暗赞虞允文得当,给岳飞提了个醒,让这厮遵从他的调度,不要妄自侥幸边功,这才是能独当一面人物的心机。
岳飞尴尬地捻须颔首,两个行营出动战事,绝不是小事,他要真敢私自率先发动,恐怕仕途也到头了,如今可不是行朝刚刚南迁那会了,不由地道:“李成从河东东调,虏人要从大名反扑,恐怕王子华孤军难支。”
王秀不以为然,摆手道:“王子华是老将,些许虏人还不在话下,再说振武军在后,太尉也不会坐视不理。”
被看破了心思,岳飞颇为尴尬地笑了,道:“王相公说的人是,李成不足为虑,就怕王子华忍不住。”
“放心。”王秀就不给岳飞机会,不就是想要自主的机会,你要真有了机会,恐怕两个庞大的行营会不受节制,这并非不可能的,而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岳飞有几分不悦,却又无可奈何,王秀似乎识破他的意图,一点机会也不给,真是让人郁闷死了。
王秀也不愿让岳飞过份压抑,温声道:“此战干系重大,东西各部需要协调一致,第一、二行营为重中之重,为决战所用,切不可出现东西进退失措的失误。”
岳飞一怔,王秀分明是拿太宗第二次北伐说事,东路曹彬进退失措,导致被契丹人反击大败,潘美的西路不得不全军撤退,话说的委婉,却不乏告诫意味。最新最快更新
决战所用又让他心动不已,这就等于给他个承诺。
虞允文玩味地看了眼岳飞,心下知道王秀的底线,用岳飞是稳定军心。
“末将铭记在心,必然稳妥进兵。”岳飞也是大将,自然会吸取教训,也会记下王秀给他的好处。
“嗯,如此,我就放心了。”王秀随意地笑了,本来就是岳飞的,先给个承诺让对方办事,还得让其承情。
待岳飞退下,虞允文谨慎地道:“大人,东部干系甚大,岳太尉前去,还需北侍军都参跟随。”
“无妨,岳鹏举素来豪爽,急公好义,身边汇集不少能人志士,只要派出副参跟随便可。”王秀毫不在意地道。
虞允文听着不对劲,他本意是认为两大行营,汇集北侍军马步军精锐,岳飞恐怕难以节制,配上完整的参军班子,还是非常必要的。却没想到王秀竟然说急公好义,汇集能人志士,这话就让人品味了。
自从朝廷逐步让公使钱归公,杜绝了地方守臣大将聘请幕僚,只是随着朝廷岁收增多,官员俸禄超过神宗时代,让他们手中有了闲钱,造成仍有部分人聘用幕僚。
这些幕僚可以作为顾问,也能发挥很大作用,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有些文人幕僚,往往唆使武将争权夺利,更被朝廷所忌惮的是,有些人胸有大志,不甘寂寞啊!
“哦,浚州那边还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