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清-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成合围,反倒容易被日军各个击破。周宪章就把目光落到了台南东北部的阿里山地区。
阿里山山高林密,地域辽阔地势险要,可以容纳千军万马,有利于大部队分进合击。于是周宪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合围圈。
在一般的指挥官眼中,章军据守的台南地区,包括嘉义、太保、义竹、高雄这一个狭长地带,是章军的内线,如要在内线合围日军,章军就只能在这个狭长地带中做文章。
而周宪章却打破常规,把辽阔的阿里山地区,也纳入了章军内线范畴。
章军并没有在阿里山地区驻军,日本人也没有进入这一地区,其重要原因就是,整个阿里山地区,被视为荒蛮之地,这里虽然地域辽阔,但是,人烟稀少,物资匮乏,难以支撑大部队作战。
更为重要的是,阿里山地区的邹族人,对外来人员,不管是客家汉人还是日本人,都是非常排斥,在他们看来,不管是来自大陆的客家人,还是来自日本人,都是外来入侵者!邹族人绝不会容纳日本人,但也不会接纳章军。阿里山是个独立王国,王国里的邹族人,不欢迎任何外族人打破他们的宁静的生活。
所以,日军发起乙未战争后,并没有把阿里山地区看成是战区,日本人的意图是,武力征服平原地区,对于山区的原住民,再根据情况,实施怀柔或者讨伐策略,分而治之,对于邹族的征服,不在战争范围内。
所以,一般人看来,阿里山地区,既不是日军的内线,也不是章军的内线。
然而,在日军强大的压力下,周宪章所部章军局限在台南一隅,形势上处于绝对劣势。即便能够在局部战役中占到便宜,从大局上看,也很难在台南支撑太久。
周宪章要想方设法与日军尽早在内线决战,而内线有没有决战的条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辽阔的阿里山地区也纳入章军的内线。
这是一个极为冒险的策略。
章军对阿里山地区完全不熟悉,不仅不熟悉地形,也不熟悉民风,而阿里山地区的邹族人,对汉人有着与生俱来的敌对情绪,以往,他们就不服从大清国的管辖,现在,大清国地方政府已经土崩瓦解,阿里山邹族更是自成一体。章军贸然进入山区,弄不好立脚不住,反倒会被邹族人赶出来。
不过,周宪章还是打算冒险一试,道理很简单,邹族人虽然对章军不见得会友好,但对日本人也不感冒,反正,这个地区不是章军的,也不是日本人的,邹族人处于夹缝中,根本就不可能保持中立,他们总是要选边的,不选章军就会选日本人,章军还不如早一点进入这个地区,争取邹族人的支持,要是晚了一步,让日本人站了先,那就追悔莫及了!
第143章 吴先生
当然,周宪章也不敢贸然把大部队拉进山区。一则,阿里山地区虽然地域辽阔,但非常贫瘠,养活不了那么多军队,二则,周宪章对于这一地区情况不明,尤其是当地土著的态度不明确,万一要是坏了事,章军几万人陷在里面出不来,那就更麻烦了!三则,阿里山地区可以作为战略迂回通道,但不能作为决战的主战场,这里沟壑纵横,山高林密,日本人也不会傻到把大部队放进山区里作战。
所以,周宪章干脆把驻守嘉义的独立旅四千多人拉进了阿里山,独立旅将隐藏在大山中,伺机而动,一旦日军攻到了台南,隐藏在大山里的独立旅,就成了敌后的一支奇兵,可以攻击日军的后路,也可以直捣台北,端了日军的老巢,到时候,是南援还是北攻,主动权全在周宪章手里。
本来,周宪章对于这次转进,心中也是没底,只是想着走一步看一步,可在特战队里面,发现了一个孟侬,周宪章的顿时有了信心。
从大林到阿里山,一路上,周宪章和孟侬一直呆在一起,仔细了解阿里山的民情风俗、地势险要。对邹族人的情况,了解了个大概。
原来,阿里山邹族人有几十个部落族群,散布在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大山里,这些族群依山而居,保持着松散的联盟关系,平日里部落间互不统属,各有各的地盘山寨,每个族群有自己的酋长。而部落联盟则推举一位大酋长。一般来说,大酋长的人选,总是来自最大的部落。大部落人口兴盛,地盘也大,大部落的酋长担任联盟大酋长,具有号召力,而其他的小部落,则是要向大酋长进贡。遇上重大事项,如部落间发生冲突,则由大酋长评断,大的祭祀活动,也是由大酋长主持。
近些年来,以玉山为中心的卡那富人逐渐兴盛起来,他们占据了阿里山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域范围,人口也占到了邹族的一大半以上。卡那富人占据的玉山一带,也是阿里山地区最为富庶的地区,所以,这十几年来,阿里山地区邹族人的大酋长,都是卡那富人担任。
孟侬的族群是达邦人,是达邦首领阿巴尼的儿子。
达邦是个小部落,人口不到卡那富人的三分之一。不过,相对于其他部落而言,达邦也算是个大部落了。而且,达邦部落的首领阿巴尼为人谦和,有学识,在阿里山地区有着较高的威望,他还是邹族部落联盟的大祭司,在阿里山地区有相当的号召力。很多时候,如果卡那富人处事不公,欺负其他部落,小部落就请求阿巴尼出面与卡那富人交涉,因为阿巴妮一向公正,提出的解决方案总是能兼顾各方,卡那富大酋长一般都会给阿巴尼面子。
阿巴尼思想比较开明,乐于接受山外的新生事物,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治理台湾的时候,诚邀各地土著参政议政,阿巴尼还作为阿里山邹族代表去过台北,与刘铭传共商治理台湾的大计。
刘铭传走后,继任巡抚劭友廉不思进取,放弃了刘铭传治台策略,很多政务难以展开,阿巴尼在台北呆着也没啥意思,就回到了玉山老家。不过,他让他的儿子孟侬进了台北的新式学堂,这使得孟侬眼界开阔,不仅学习到了很多西方科学知识,也结识了不少汉人官员士绅,这使得他与中国大陆有着很强的归属感,而不像很多山区里的原住民,对大陆来的客家人有着很深的戒心。
丘蓬甲就是孟侬结识的好友之一。所以,当丘蓬甲筹建台湾民主国的时候,孟侬就说服他的父亲阿巴尼,组织了一百多个精壮达邦族人,参加了丘蓬甲的民主**,与日军作战,结果,在战斗中,达邦族人相继战死,只剩下了孟侬一个人,要不是章军来的及时,他就要和吴蓬甲一起,死在八卦山上了。
孟侬把周宪章视为他的救命恩人。
这一次章军进山,孟侬自告奋勇,担任向导,带着特战队进了阿里山,因为有孟侬做向导,沿途原住民族人对章军很是友好,特战队没有遭遇任何骚扰阻击,进展顺利,不少村寨还为特战队提供粮食,而特战队按照周宪章的要求,凡是村寨提供的粮草,一概付钱,谁要是胆敢强抢当地居民的财物,一概枪毙。所以,特战队所过之处,受到了邹族人的热烈欢迎。如此一来,后续而来的独立旅行进就更加顺利了。
按照周宪章的计划,章军应该在达邦人聚居区集结,那里处在阿里山西南地区,邻近台南和高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0月2日,特战队抵达玉山脚下。山路却被当地邹族人堵死了。
这是一条夹在一道石壁间的小路,号称葫芦口,小路蜿蜒崎岖,两旁是高耸入云的峭壁,数百邹族人守在峭壁之上,吹响了螺号,张弓搭箭,刀枪出鞘,恶狠狠地瞪着下面的章军官兵。章军官兵稍一靠近,上面就是乱箭齐发。
这条石缝里的小路貌似凶险,不过,在章军特战队的眼里,也算不得什么。特战队里不乏飞檐走壁的行家,而且,个个都是神枪手,只要周宪章一声令下,特战队立马就能肃清上面的阻击者,拿下这个关口。
不过,周宪章严令部队,不得对上面的邹族人发起进攻。章军必须避免与当地原住民发生任何冲突,这不仅仅是要争取原住民帮助章军与日军作战,更为重要的是,周宪章要为战争结束之后的建设做好民意准备。要把台湾建设成章军的基地,就必须获得台湾原住民的支持,在周宪章眼里,这些原住民其实就是他的子民。
不过,章军并不慌张,按照这一路上的经验,只要孟侬一出面,一切障碍迎刃而解。所以,特战队原地宿营,孟侬带着两个随从,前往葫芦口与当地土著交涉。
郭二杆闲着没事,见到路边有一座小庙,进去一看,神像颇像是太上老君,当下肃然起敬,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磕头毕,就听姚喜在身后说道:“我说郭二杆,你他娘的就是个二杆子,见到什么乱七八糟的鬼怪都要磕头。”阿里山邹族人信仰原始,信奉的神灵也是五花八门,章军进入阿里山地区后,一路上见过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神像,什么鸟兽鱼虫,连石头都有,章军弟兄们来自大陆,信仰虽然也很杂,但也不至于见着鸟兽鱼虫也磕头。所以见着邹族人的神庙,大家都是当稀奇看,谁也不当真。
“你他妈的嘴巴放干净一点,这是太上老君!”郭二杆喝道。
“屁个太上老君。”姚喜喝道:“你小子看仔细了,那是个凡人!”
郭二杆定睛一看,只见神像的上方,有一行汉字,上面写着“吴凤之位”。
郭二杆不由得大为恼怒:“妈的,这些蛮子整天装神弄鬼的,一路上的小庙里,不是兽就是怪,好不容易见着一个人形的,还他妈的是个凡人,赚了老子三个头!要不是大哥有令,不准损坏蛮子的东西,老子一把火就把这个泥胎给烧了!”
就听身后响起一声呵斥:“你小子给他磕三个头,是你的福气!”
郭二杆头也不回,“叭”的一个立正——那是周宪章的声音。
周宪章没有穿他的呢料军服,也没穿马靴,而是和士兵们一样,穿着粗布军服,腿上打着绑腿,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