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

第439章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第439章

小说: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翼情况不妙。”从松平定直的角度来看,幕府军左翼的情况还能让人接受,但右翼可能崩溃的前景让他产生了一丝担心。“这些浪士果然无用。”

  “的确无用的很,但现时只能依靠他们了。”渡边丹后守却经验更为老到。“旗本队的残余整编完成了吗?让他们赶快整顿,整顿好了立刻增援足轻队。”还没等传令的军使退下,渡边又掉头看向松平定直。“松平公,旗本队尚不能用,但收拢浪士迫在眉睫,老夫身边还有一百马逥众,不过这还不够,还请松平公把身边的马逥一并交与老夫调度。”

  松平定直在最初的一刹那一度有些犹豫,但好在他立刻想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没错,不论此战胜负,幕府必然元气大伤,这个时候作为总大将的自己连半个身边人都没有折损的话,即便是亲藩也没有办法交代的。

  既然想明白了,松平定直便点点头:“一切拜托丹后守了……”

  两人的马逥立刻出发,拦截并试图重组退下的浪士们。只是相当一部分浪士们逃跑时慌不择路,并没有选择返回江户町的方向,而是仅直向偏离江户的方向逃去,最终,真正能被本阵派出的马逥拦截下来的不过二千多人罢了。即便是这两千多人,也一个个手无寸铁,面带惊恐之色,根本没有可能立刻就驱其上阵。

  但日军右翼的藩士队已经被惊涛骇浪般袭来的龙骧军彻底击溃,若再无兵力阻击的话,恐怕不待日军左翼实施突破,夏军就要先从右翼达成包抄了。

  不得已,这两百多马逥逼迫着浪士们重新返回战场。

  至于浪士们缺少的武器吗,自然是到战场上把他们自己丢弃的再重新捡回来。

  马逥们当然想完美的执行命令,可死里逃生的浪士们又怎么可能重蹈死地,于是吵吵嚷嚷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配合马逥众了。

  “我是赤穗藩的内岛内助,我愿意重回战场。”内岛的言论得到了马逥们的好评,但他也不是无欲无求的。“在下不求别的什么,只是拜托几位大人能事后向松平侍从和渡边丹后守两位大人进言,使得赤穗藩再兴。”

  在大岛的带头下,一部分浪士想起来自己这些年的苦难,于是一咬牙也表示愿意返回战场,但是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上了战场也不够夏军塞牙的,于是马逥众便不管不顾用武器驱使着浪士们悉数返回战场。

  然而强迫的结果却是使得浪士们毫无组织,少数幸存的浪士队队长、大将、组头等御家人根本无法重新掌握队伍,一团散沙的浪士们就这样被重新抛入了不归路。

  “拦住他们!”当一个又一个藩士队的溃兵从面前经过的时候,立功心切的马逥队长如是命令道。“告诉他们,马印、靠旗我们都记住了,若是不回去跟夏寇厮杀,合战结束后,一并禀报幕府,给予严惩。”

  相当一部分的溃败藩士被收拢了起来,但是部分亲藩的藩士却不卖出身伊予松山藩的马逥们的仗,是的,区区御家门装什么老大,我们还是御三家的人呢。遏止不住这些大藩藩士逃亡的队伍虽然看起来有三千之众,但士气却几乎为零。

  “夏寇来了。”隐约间,夏军整齐的阵列如城垣一样出现在重上战场的幕府军面前,看看杀气腾腾的对手,再看看毫无斗志的己方,不知道是谁突然喊了一声。“逃啊!”

  这支混杂的幕府军当即崩盘了,即便手足无措的马逥们斩杀了一个个逃兵,可溃散的势头怎么也阻止不了,甚至有个别的马逥还在阻挡逃亡的过程中被溃兵们砍倒、砍伤。

  两个面如死灰的马逥队长对视一样,各自长叹一声,也不再管那些浪士、藩士,驱马冲向夏军。在他们的带头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百九十多名马逥众如螳臂挡车般冲向自己的归宿。而刚刚还表态要马逥众上报复兴赤穗藩的内岛却嘟囔着“这下没人报告了,不能白牺牲”的字句加入了溃逃的队伍。

  “完了。”用千里镜遥眺到这一幕的日军本阵里,松平定直的脸不用涂抹白粉都如高家一样雪白。“这下彻底完了,该死的浪士,混蛋!”

  渡边丹后守冷静的听完了松平的咒骂声,这才缓缓开口:“侍从大人,大势已去,马逥众是挡不住夏寇多久的,一旦夏寇奔袭本阵,还未整顿完毕的旗本队是根本无法抵御的,所以,为了避免总大将失陷,还请松平大人同意本阵立刻后撤。”

  “撤退?不,足轻队还在奋战,也许我们还有机会先攻陷对手的本阵。”

  看着还心存侥幸的松平定直,渡边丹后守苦涩的摇了摇头:“虽然足轻队还在奋战,但是,侍从大人你且看,夏寇即便出击,依旧在阵线上保留了一定的机动兵力,这说明,夏寇还有余力,既然如此,足轻队又怎么可能先行实现突破呢?”

  “可足轻队还在奋战,我们总不能看着他们白白陷于夏寇之手吧。”

  “来不及了。”渡边指着右翼。“两百马逥众已经完了,若不现在撤退,恐怕你我都要搭进去。”渡边知道松平定直在担心什么。“请侍从放心,战败的责任肯定由在下承担,到时候,幕府最多勒令侍从隐居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松平有些感动的冲着渡边丹后守微微一礼:“老大人说得对,剩下的旗本都是幕府的中坚,既然战败已经不可避免了,绝不能再让他们损失了,所以,撤军吧……”

  第471章 东征日本(十四)

  一项对怠政的将军纲吉在战事打响后就一直盛装坐在江户城的评定间里,也许他是等着胜利消息传到时臣下对他的欢呼称颂。可是作为日本实际统治者的将军这么坐等捷报,幕臣也好、交参大名也罢,自然都要陪着,于是偌大的评定间内外几乎座无虚席。

  陪着面无表情的将军大人坐在内间的老中、若年寄以及大廊下(御三家、前田家、越前松平家)、大广间(家格十万石以上外样大藩)、溜之间(注:亲藩中高松、桑名及谱代中彦根、会津等大藩)这样级别的大名们想当然的不苟言笑,但评定间外间的帝鉴之间、雁之间、柳之间、菊之间的中小大名以幕府大目付、奉行众之间的表情就要生动许多,不过因为生怕殿前失仪导致改易,因此同样鸦雀无声,连带着整个表(注:与奥相对,系谒见将军及觉行各种仪式的地方,也有部分侧近、杂役居住)区的气氛压抑之极。

  仗肯定短时间内分不出胜负来,但人坐久了自然有些生理上的反应,但独裁者静坐不动,下面人只好煎熬着,有些实在熬不下去的不由自主的出现了颤栗和摇晃的动作,可是幕府的高压犹如绞索悬在头上,使得他们只能强忍着自己的欲望,当然脸红脖子粗是肯定的。

  好不容易终于听到一声“将军更衣”的天籁之音,又和所有人的一起伏地恭送了将军退下,这些再也坚持不下去的大名、重臣们在边上人深表同情的目光中直接冲了出去……

  释放了,解脱了,带着满足后的轻松,这些生怕将军已经回转的大名和重臣又匆匆赶回评定间。好在将军纲吉并非是一个勤力的人,长时间的等待让他也吃罪不小,现在借着尿遁不知道在哪里休息,因此才给了所有的大名和重臣以喘息的机会。

  将军不在,内间的老中、若年寄和大大名们自持身份不便开口,自然继续保持着缄默,可外间的气氛就截然不同了,不少坐得比较近的大名便交头接耳议论起城下正在进行的那场大战来,说得热烈,声音自然愈来愈高。

  “让外间轻一点。”声音隐隐传入内间,老中榊原伯耆守面色不豫的吩咐一声,当即便有跪坐在角落的书院番头走了出去,片刻之后,一度喧嚣起来的外间仿佛被扼住喉管的鸭子一样瞬间失声了。“记下,再有喧哗以殿前失仪处置。”

  因为前次夏军水师炮击境内而专程到江户来讨要扶持的水户藩主德川纲条听到榊原的话两眼一翻:“榊原大人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了,想来外间的大人们也是焦心城下的战事罢了。”

  “水户大人,谁都关切城下的战事,但这里是江户城,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撒野的。”

  榊原伯耆守一语双关的话让纲条脸色一厉:“伯耆守大人倒是弁舌的本事倒不小,怎么就没有说退夏寇呢?眼下可不是夏寇来江户城撒野了吗?”

  榊原伯耆守冷笑道:“夏寇愿意重蹈元寇覆辙,在下又怎么可能去阻挡呢?”

  由于松之廊下骚动动摇了武家喧哗两成败的法度,因此德川纲条并不怕把事情闹大:“原来榊原大人这么有信心,居然肯定能击败来犯的夏寇,那我们还在这里等什么呢?不如回去高卧好了,反正大局已定。”

  榊原伯耆守也不甘示弱的反唇相讥道:“幕府有三万大军,三倍于夏寇,水户黄门难道还认为这样的优势还不能压倒夏寇吗?”

  黄门是中国古代官职黄门侍郎的简称,不过天皇朝廷是没有黄门侍郎这个官名的,因此榊原伯耆守口中的黄门其实是指的水户藩藩主世代承袭的权中纳言、中纳言的日本朝职。

  “三万大军,真是好多啊。”纲条夸张的作出惊讶的样子。“但是那群浪士真的能打吗?”

  榊原伯耆守双目一瞪,正要开口,看到形势不妙的纪州藩藩主德川纲教开口阻止道:“好了,两位大人都不要再说了,大敌当前,还是精心等待松平侍从的好消息吧。”

  从家格上来看,纪州藩同为御三家,从辈份来说,纲条和纲教是堂兄弟,而且纲教又迎娶了将军纲吉的长女鹤姬,在纲吉嫡长子德松离世又成为第六代将军的候选人,因此他又足够的份量调解德川纲条和榊原伯耆守的口角。

  既然纲教开口了,纲条自然不能再说什么,只好跟气鼓鼓的榊原伯耆守一样静坐发呆。

  但这种诡秘的情景没有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