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之下,那电话员的位置无疑是极为安全的,他不但坐在一个入地的坑室之中,而且在他们的头顶,还有临时用枕木加固的护顶,而大尉也在那里,那时炮台的指挥部,曾经这只是一个步兵垒,现在却变成了海军军人的炮垒。
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的瞬间,阿列克谢心头一颤,紧张的看着抓起电话的大尉。
一放下电话桥川大立即吼了起来。
“目五号炮垒!方位……”
随着一声炮响,眼镜蛇堡打出的俄军射的第一炮弹目标五号炮垒山腰处爆炸,炮弹准确的击中正在向山顶和山后跃进的进攻部队。落在山腰处重磅炮弹剧烈的爆炸,就像是风暴似的在山腰间席卷着,倾刻夺去十数名东北军战士的生命,突然的炮击甚至让战士们愣了愣神,就在这时更为密集的炮弹落了下来。
相比于东北军炮弹使用苦味酸或者***之类的高强炸、药,尽管俄国人炮弹装填的是含水火棉炸、药,但其炮弹依然杀伤力十足,硝烟中炸碎的躯体被掀至半空,然后落在松软的土地上。突如其来的炮火让进攻部队的攻势为之一顿,尽管俄军的反击炮火并没能阻遏他们的进攻,但却依然给他们的进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炮击!向纵深炮击……”
遭到俄军纵深炮火攻击时,连长们立即从电话员的身上取过电话,大声的呼喊着,尽管在激列的战斗中,这种背负着电话线车跟随冲锋的方式非常不便,而且电话线总会被炸断,但依然有几部电话幸运的将呼喊传递至后方。
就在后方远程炮火调整以压制俄军的炮火时,正面的进攻部队已经到达距离六号炮垒顶部不及百米的位置,原本撤到避弹所的俄军官兵已经迎着落在身边的炮弹返回了阵地,在残存的工事内用步枪阻止正在进攻的东北军部队。
进攻部队立即借助各种掩护与其展开激烈的对射,并不断的将手榴弹朝着俄军的阵地上甩,并借着爆炸的硝烟掩护,以逼近俄军的阵地。就在战斗越来越白热话的时候,在俄军阵地上一处凹陷地堡内,满面硝烟的水兵们凝视着越来越近东北军,看着越来近的敌人,他们的目光中露出了嗜血的目光。
“大家作好准备,即便是死,也不能让中国人小瞧了我们!”
海军军士发出命令时,他那满是硝烟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狞笑,在他的们的身边,两枚重型水雷赫然摆放在两道钢轨上,这些水雷都是经过特殊的改装的,它们被折除了瞬间发撞击引信,换上了拉发延时引信,现在它们的目标不再是军舰,而且沿着山坡进攻的中国人。
就在几个小时前,根据长官的命令,他们将水雷带到了这里,在之前的炮击中,即便是所有人都撤出的时候,他们仍然不顾一切在这里安装着投掷水雷的滑道。
投放轨并不是标准的舰上滑道,而是用市区内的电车轨道铺成的只有两米多长的轨道,装药超过五百公斤的水雷就放置在木制的滑车上,或许这滑车极为简陋,但是那黑色的水雷泛着的幽森的冷光,却在提醒着人们,其蕴藏着的杀伤力。
“……五、四……”
盯视着那些越来越近的敌人,正倒数着计时的军士一挥手,一名水兵立即拉发水雷上的拉火绳。另一名水后立即拉下钢轨上的刹车卡栓,装在滑车上的水雷随即顺着轨道滑了下去,随后另一枚水雷则被推至前方,等待下一次投掷。
钢制的,球型的水雷在滑出地堡之后,就像是“皮球”似的在山体上滚动着,并发出金属的撞击声,几乎不会有任何人觉得这球形的物体会有什么危险。
“铛、铛……”
冒着迎面飞来子弹和四周不断落下的炮弹,在近七十度的山坡上仰攻的进攻部队的官兵,在听到头顶上传来的金属撞击声时,他们抬起头只看到一个黑呼呼的圆球从山头滚了下来。
“什么家伙?”
尽管距离尚有百米之远,但正在指挥部队的东英机还是看到了那个黑色的圆球,那圆球看起来没有任何危险,他甚至看到一个战士差点被其砸倒了,难道说俄国人是想用那东西砸……
就在这个念头冒出来的时候,那黑色的圆球距离更近了,东英机看到到圆球中冒出的黑烟。
“炸弹……”
就在他惊恐的发出一声尖叫,正欲趴倒时,水雷爆炸了,半径百米之内战士甚至不及躲藏就被猛烈的冲击波夺去了生命……
“轰!”
在那剧烈的爆炸中,随着一阵地动山摇,升腾至半空中的黑烟瞬间弥漫了山腰,那硝烟几乎将整个六号炮垒吞噬……
第209章牛刀小试(求月票!)
地动山摇!
尽管那地动山摇的剧烈爆炸将大山完全吞噬,数以百计的士兵在爆炸中瞬间气化于爆炸的灼焰之中,但战斗的号角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尽管那些由滑车投掷的顺着山坡丢下来的重型水雷威力极为惊人,每一枚水雷爆炸都会席卷方圆百米以内的生命,但却无法战胜军人们的意志,在不惜一切代的意志中,那看似威力强大的实则数量却相对有限的水雷,并未能阻挡六号炮垒的陷落,在六号炮垒陷落后不到六个小时后,五号炮垒也跟着陷落了,至于两座炮垒之间的那道以“树堡”为核心的防线,更在六号炮垒尚未沦落时,既然靠陷落。
在幕色再一次被朝阳的撕破时,在已经变成一片焦土的五号炮垒上,到处都是一片断垣残壁,那曾坚固非常的堡垒被炸成了一堆瓦砾,就连忙那重达数十吨的重炮也被炸飞至数十米外,数以千百具尸体散落在这片焦土上。此时,战斗已经结束了,在那断断垣残壁中,早已经成疲惫不堪的战士们或躺在那,或坐在那,而另一边数百名满面尘土的俄罗斯军人则神情紧张的看着这些敌人。
投降并不是可耻的,至少对于这些群士兵来说,他们已经尽力了,他们曾不惜一切的去阻挡中国人的进攻,但是最终他们的抵抗还是被瓦解了,但他们足以为之骄傲了,在他们的阵地前方,躺下了近一千五百名中国、军人。
“长官,我们赢了……”
焦土上那面弥漫的硝烟之中,一群战士发出一阵阵抽泣声,在他们的面前,一名肠子都被炸淌出来的军官躺在血泊中,血在他的身后淌出一条数十米的血路,这名军官在曾拖着断肠继续冲杀了数十米。即便是到死的时候,军官的双眼依然死死的盯着五号炮垒的山顶。现在,他那不甘的灵魂也许可以满足了,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面赤旗插在那里,在旗杆的旁边,疲惫不堪的旗手默默的吸着烟,他的眼睛朝着后方的俄军要塞投去。
在他们的正对面,还有更为坚固的堡垒,那些要塞堡垒与这孤零零的炮垒不同,那是更为坚固的大型要塞,那才是海参崴要塞真正的防线,至于现在,这刚刚攻下的炮垒,甚至是只是不值一提的“小试牛刀”。
五六号炮垒的占领,使得东北军获得了进攻海参崴要塞的良好跳板,得以在两山设立观察哨的同时,又撕破了海参崴的第一道防线,若是能再顺利的撕破第二道防线,那么整个海参崴就等于向他们敞开了大门,至于中间的那些独立的炮垒,根本就是不值一提堡垒。
铁丝网!
在五号炮垒与眼镜蛇堡之间,一片绵延的铁丝网散布冰原上成了阻挡东北军进攻最有力的武器,对于进攻部队而言,这些看似简陋的铁丝造成的威胁甚至大过机枪,对于俄军而言,机枪是罕见的,但是铁丝网却是极易布设的,而且是极为廉价的障碍。
相比于其它的人工障碍,铁丝网即便是遭遇爆炸,也几乎不会给他造成太多的影响,往往在一场炮击之后,战场上总是还残留着大量的铁丝网,即便是残存的铁丝网仍然会阻挡战士们的脚步,令他们成为敌人的靶子。
作为最早研究铁丝网障碍物应用的的军队,东北军对铁丝网障碍可谓是研究极深,毕竟这种廉价的障碍,于东北军看来是加强要塞防御最高效的障碍物,尤其是对于机枪数量众多的东北军而言,那些缓慢的于铁丝网中挣扎的敌军,根本就是再好不过的靶子。
也正是因为对铁丝网障碍的研究极深,使得他们非常清楚铁丝网会给进攻部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于是没有任何例外的老虎钳成了制式装备,既可以用来修补已方的铁丝网,又能用来剪断敌军的铁丝网,有了考虑钳至少他们不至于像南北战争时的士兵一般,途劳的用枪托或者军刀砍砸着铁丝网,同时作为靶子被敌军一个个的打翻在地。
即便如此,老虎钳也只是一种应急装备,作为铁丝网的运用者如何摧毁铁丝网,同样也是摆在东北军面前的迫切问题,最终军工部门给出了一种似乎极为简单的武器——爆破筒,也就是一款可单兵携带的轻型爆破器材。。实际上就是一根和玻璃酒瓶粗细差不多粗细的铁管,装填的是苦味酸与硝酸铵的混合炸药。爆破筒靠的就是爆轰进行破坏,此物对雷区和铁丝网及三角桩等构筑的障碍物效果奇佳,爆破筒简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用于连接另一节爆破筒,储存时此端用一薄金属帽加以保护。简体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用于旋接引信,也可以连接另外一节爆破筒。如此相连甚至可以连出一根十几米长的爆破筒,在战斗中将其塞进铁丝网中,既可以摧毁铁丝网,也可以引爆附近的地雷,从而形成一条长达十几米的通道。
尽管对于爆破筒的使用,可以说极为熟练,但面对那些复杂的铁丝网,爆破筒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其使用还需要派出工兵深入前沿,更为其使用带来了众多不便,为了解决战场上的铁丝网,现在前线的战士们总是能想到一些看起千奇百怪的方式。
战壕中,一门不知从什么地方,也许是从博物馆中,也许是从某座旧式军械库内翻出的一门前装火炮的炮管直指前方,而在炮尾炮手正瞧准着前方,而在那炮口处那足有一尺大小的钢钩,看起来是分外的醒目,而在那钢钩的尾部在炮口的下方,还有一个大木桶,木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