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皇帝-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中的声音一时消寂,只剩下刘渊的脚步声。径直走上丹墀,落座。王座底下,摆着三张小座,刘珩三兄弟自觉地立于其旁。
三兄弟年岁长了,王室子弟,比起一般孩童成熟地不是一点半点,刘渊又颇为严厉。这些年读书习武,气质养成,身上愈显贵气逼人。
其余几个年岁小的王子、公主,则于偏殿内跟着刘芷等王妃、夫人宴请众臣女眷。
“拜见大王!”众臣一齐拜倒。
“平身,入座吧!”大手一挥,刘渊清冷的声音吐出,带着威严。
只是一身劲衣,并未盛装出场,外边披着件宽袍。低头环视一圈,殿里殿外,几乎都是匈奴的贵族们,只有殿角一端有些汉臣,除了以王德为首的几名“汉将”,其余多为汉人士子。
王柔是地位最高,爵位最重者。不似“胡人”衣服之华丽,虽则锦缎制成,但胡族风格浓烈。汉臣们多深衣广袖,保持着“纯粹”。
待诸人落座,伸手一指,旁边侯着的侍女赶紧弯腰斟酒。刘渊单手举杯相邀:“诸位,我夏国之鼎立,皆乃诸位全力相助。在座诸位,随孤南征北战,血战沙场者,数不胜数。各位所立之功勋,孤心中都有数,在此,孤敬诸位一杯,请!”
刘渊相邀,在座众臣哪里敢怠慢,赶紧举杯迎和:“谢大王!”随即一饮而尽。
“如今,我夏国征服漠南,威震塞北,草原诸位族莫不臣服。用不了多久,匈奴故地,鲜卑旧域,都会慢慢纳入孤之掌握。但孤尤不满足,南边大汉,那广袤的土地,无穷的城池与财富,那将是孤接下来之目标。而你们,觉得自己的爵位够高了吗,满足于现在的食邑了吗?诸位,愿随孤继续征战天下否?”
刘渊头一次如此不加遮掩地对所有人吐露对大汉的野心,殿上众臣或多或少也都知晓些,只有王柔等汉臣犹有些不自在,心中叹息。
“誓死追随大王!”
虽然这只是“走个流程”,但刘渊对众人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眼见天色黯淡,殿里殿外灯火通明,但在场数百人,都静悄悄地,不敢做声。
刘渊不由再次举杯:“如此良辰美景,切莫辜负,诸位,今夜尽兴!来人,上歌舞!”
一口喝下,刘渊开了头,整个宴席的气氛便朝着轻松氛围发展而去。乐舞之声响起,觥筹交错,高声交谈,好不快活。
仆固怀荌等粗汉虽封爵拜将,却还在向真正的贵族转变着,上了酒桌,又有刘渊发言放任,自然敞开了喝。与万俟槿二人牵头,拼酒拼得厉害。
“珩儿,珝儿,琤儿,你们替孤下去,敬诸位一杯!”见着枯坐于旁有些不适应的刘珩三兄弟,刘渊突然淡淡吩咐道。
三兄弟闻言都是摸不着头脑,但还是听话地起身,端着小盏酒,往殿中的众臣而去,准备一个个敬过去。当然,他们年纪小,浅尝辄止,意思一下就够了。
尝一口酒,望着三道小背影,刘渊眼神中流露出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意味。
………………………………
这两天没空写
这几天在上海出差,太忙,没空更了!
………………………………
第139章 灵帝驾崩
东胜围场,一场春雨过后,暖阳微露,刺破云彩。碧空如洗,蔚蓝的天空显得十分高原,苍穹之上,刘渊豢养多年的金雕正展翅翱翔。
无垠的草原之上依旧弥漫着些许雾气,土壤还未干透,遍布的草皮上,挂着些许水滴。一匹匹战马于其中驰骋,溅起无数草屑。
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扩充,西河西北,五原南部,以及朔方东部的广袤草原,已经尽被刘渊化为猎场。狩猎,练兵,阅军,尽付其中。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正是春搜之时,刘渊领亲军于此行猎,王妃、王子,勋贵、大臣皆携亲属同至。侍卫军与右军将士演练战阵,磨练战术。
见多了军队勇士的演武,纯搜结尾,刘渊突然想看看随行的贵族子弟们“表演”,他想看看夏国的下一代们,成长得如何了。
那一张张朝气勃勃的脸上,都泛着激动之色,在父辈的熏陶之下,大部分人从小便有建功立业的志向。能有机会在刘渊面前露脸,自然是卖力地表现。
此时,一场别开生面的比拼正于演武场中展开。刘珩、刘珝、刘琤三个大点的王子,与一众年纪相仿的贵族子弟正上演着“马球大战”的戏码,虽然跨着幼马,但精气神十足。
兰晖、乌麟都参与其中,二人有怨,斗得是不可开交。打出真火,小小身板上竟然添出了不少伤痕。
见着王兄们“龙争虎斗”,坐在母亲怀中的几个小家伙都有些“不安分”起来,嘴中叫好声不断,眼中含着羡慕之色。
刘纾小丫头更是跃跃欲试地想要下场,被卞氏轻一环,便动弹不得。苦着一张小脸,转向刘渊,眨巴几下眼睛,那表情中满是希冀。刘渊看了她一眼,噗嗤一笑:“好好待在你母亲身边!”
然后对一旁侍者吩咐道:“稍后给公主找只温顺的小羊羔,让她嬉戏。”
听刘渊这话,虽然没马骑,刘纾还是换了张笑脸。“挣脱”卞氏的怀抱,跑到刘渊身旁,一脸讨好的模样,还用小脸在刘渊袖袍上蹭了蹭。刘渊呵呵轻笑几声,爱怜地摸摸其小脑袋,干脆任其坐在腿边。
旁边几个女人都忍不住将目光瞥向刘纾,刘芷、妫媶、兰妧,还有一众贵妇,又看向表现淡定,“人畜无害”的卞氏,心里都忍不住嘀咕起来。
贵族们饶有兴趣地观看场中争斗,刘渊亦是看得津津有味,重点放在他那三个儿子身上,几个人的表现也都看在眼里。
年纪当真不大,但相互之间已经有别苗条的倾向,以刘珩与刘珝相争最为激烈。作为兰妧的儿子,其天然与兰晖等人亲近。而刘珩也不差,身边一样跟着不少贵族子弟,马球之争,以双方最为激烈。
相比之下,刘琤则显得不起眼多了,卞氏所出,先天地便不被一直胡族子弟所亲近,身边只得几个汉臣儿跟着。但依旧努力地表现着,跟着刘珝与刘珩相争。
刘渊贴到座靠上,摸着越发浓郁的胡须,瞳孔中三个儿子身影不断跳动,脸上笑容依旧如沐春风,只是心中想法甚多。
正当刘渊琢磨着什么的时候,一侍卫军官匆匆跑上看台,对隆颉禀报着什么,而隆颉得息,也是迅速步至刘渊身边,对刘渊耳语片刻。
所有人都注意到,刘渊的表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股沉凝挂在脸上。
“传令,收拾行装,回美稷!”刘渊突然起身满面严肃命令道,不容置疑的语气中透露着些激动。
场中还在比拼着马球的贵族子弟们很快收到了影响,都不自在地张望起来,见到刘渊已然离去,旁边的大臣们也都开始动身了,都没什么兴趣继续拼下去。
只有刘琤,趁他人分心,一马越出,只一击终于进了一球。只是没有人为其喝彩,喘几口气,心中也不免露出些许失望。
众人散去,刘琤直接下马,跟着亲随寻卞氏而去。
。。。。。。
月明星稀,崇政殿上却是灯火通明,殿中挂着一幅大汉舆图,这是刘渊费了多年心思,耗费重资,托人绘画的。其余州郡隔着太远,不够清晰,但幽并,雍凉这些刘渊重点关注之地,倒是显得十分祥尽。
城邑、道路、主政官员、民族分布,甚至有些兵力驻防都标志其上,可见刘渊是花了不少心思的。而此时,刘渊的目光只是紧紧地盯着一座城池,雒阳。
背手仰望着高高挂起的舆图,刘渊大脑中各种想法不断涌现。身后站着四人,兰稚、王柔、须卜赤弇、乌樾,一个老臣,一个汉臣,两个有战略眼光的众臣。
“大汉皇帝驾崩了,大将军何进诛杀上军校尉蹇硕,扶皇子辩登基。何进如今秉朝政,掌军权,已然权倾朝野。说说吧,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过了一会儿,刘渊终于出声问道。
几人互相望了望,兰稚出言试探道:“大王是否想趁汉廷新皇初立,举兵南下?若是如此,还望三思,其有何进这等实权人物镇压,只要雒阳不乱,应当不会给我们太大的机会!”
“后汉以来,汉廷一直都是外戚与宦官轮番掌权,如今外戚得势,逼得急了,宦官自然会反击!”闻言,刘渊淡淡道,转向王柔:“你说是吗,尚书令?”
被刘渊点名,王柔立刻恭声答道:“大王此言不差,阎宦之辈,必不甘失势,雒阳的争斗只怕才刚开始,大汉想要让新君即位这段时间平稳过渡,难!”
“一群阉人,能成什么事!又有何惧!”旁边的乌樾满是不屑出声道,吸引了众人目光。对刘渊拱手一礼:“若臣是那大将军,手握军权,直接出兵斩杀那群阉宦,将威胁清除,岂不轻松?”
“这。。。。。。”王柔有些不知如何接话了,若是何进足够果断狠决,也不是没可能!
听到乌樾之言,刘渊点头“轻赞”,只是眼神中闪过一道阴冷之色。就凭其此言,乌樾,还得防着。
“乌樾此言有理,但一切都还是猜测,孤有预感,雒阳将有事发!”故作高深,刘渊意味深长地道一句。
看向一直未有发声的须卜赤弇:“赤弇,可有兴趣随孤南下?”
“臣,遵令!”
………………………………
第140章
刘渊在美稷蠢蠢欲动,悄然南下,暗暗调集兵马,准备在接下来的雒阳剧变中从大汉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而此时的雒阳,处在一众特殊的平静之中。灵帝之死,对百姓并未有多大影响,生前不曾加恩于黔首,死后也不会有人感念。朝中众臣则更没有多少人挂怀“先帝”,在新的朝廷局势下,如何攫取利益,获取权力,才是重心。
新皇登基,主少国疑,何进秉政,大权尽操于手。在大部分人看来,大将军乃天子嫡舅,握军权,掌外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