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皇帝-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试探性地追击,自己依旧稳守城池。
做出了那么大的动静,撤是要真撤的,但暗地里袁绍还是有吸引夏军出来,趁势夺城的想法。但见须卜赤弇还是亲自缩在城中,只派点杂鱼出击。打了个伏击,果断真撤了。
与须卜赤弇交手,让袁绍真的头疼。
太行山中,已经开始飘雪,不大,但也让袁绍加紧撤军的速度了。再拖拖,若是被困在山中,结果绝对不妙。与自然,与天数斗,袁绍还没有那个自信。
还未彻底进入冀州境内,袁绍收到了一个令他震怒无比的消息,比起夏骑侵幽冀还要。
天子刘协,暗命董承串联皇汉老臣,准备在他回邺都后,对他发难。消息怎么来的,袁绍自然有自己的情报特务机构。
“传孤令,让显甫统禁军,给孤将董承等人先行捉拿下狱,容孤回都处置!至于天子。。。。。。单独囚禁宫中,不准接见任何人!”还在山道之中,袁绍冷冷吩咐道。
“子远,你说得对,这少年天子,真给孤找麻烦了!”眼中闪过杀意,袁绍沉声对许攸道。
………………………………
第378章 邺都之乱
在刘协蛰伏数年的过程中,低眉顺眼,尽付大权,什么都配合着,从不给袁绍找麻烦。虽然对刘协有戒心,但落到实处,对他的控制与警惕其实是不够的。
看住天子,一向是由袁尚负责的。多年下来,简单的控制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袁绍出征之前,让其加强监控,袁尚倒没有太过在意,有军队在手,他并不觉得刘协能翻起什么波浪。
虽然困于邺宫,外边的臣子,还是有机会入宫的。宵禁还未开始之时,董承如以往一般觐见。
“陛下,消息只怕走漏了!”一张嘴就是让刘协脸色大变之言。
心里一个咯噔,刘协死死盯着董承:“怎么回事?”
“陛下恕罪,臣御下不严,有家奴窃得臣与议郎王服密议!”
刘协依旧冷着脸看着董承,心里一慌,董承赶紧详细禀来:“臣见其行迹可疑,已捉拿杖毙之,但恐怕其已经泄露出去了!”
“什么时候的事情?”
“一个时辰之前!发觉此事,臣立刻入宫告知陛下!”
深深地盯了惴惴不安的董承一眼,刘协面露狠意。忍了这么久,各种示弱,各种消除袁绍戒心。眼看袁绍势力越来越大,整个朝廷只知袁而不知刘,刘协忍不住了。他自知再让袁绍积攒人望,消除大汉影响,他逊位之日不久。尤其在天下不止他刘协一个皇帝的情况下。
此次袁绍西征,邺都空虚,幽冀又让夏骑搅了个翻天覆地,刘协自觉机会来了。原本是打算趁机发难,解决袁氏,掌控邺都,君临朝廷。但仔细考虑过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毕竟袁绍重兵在外,只要袁绍还在,夺取一个邺城,是没有作用的。
权衡过后,想要等袁绍回都之后,防当年诛除董卓旧事。若能干掉袁绍,尚有重整河山的机会。
此本为险计,比起董卓,袁绍更得人心,根基更是厚得没边。成功的可能性不足两成,但刘协依旧愿意试一试,拼一把。
谁料,这计划还未成行,董承这边就出了岔子。让刘协怎能不气。
“陛下,事有不妙!”董承跪倒磕了几个头:“此事皆老臣之谋,与陛下无关。袁绍回都,臣自担着!”
看着董承的模样,刘协表情没有一丝动容,顿了片刻,方道:“从你进宫后,朕就脱不了干系了。再者,袁绍他们会想不到有朕的动作?”
“不管了,直接发动吧!先将邺都控制住!”一咬牙,刘协坚定道。
看董承还跪在那边,刘协当即呵斥道:“还愣着干什么,立刻传讯种辑杀禁军将领苏由,入宫护卫。吴硕控制城防军,封闭邺都诸门,统军进攻赵公府,擒拿袁绍家小。你那边集中起各老臣部曲,配合二人!”
“臣立刻就去办!”见刘协极其冷静地吩咐,董承纵使心中发慌,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左右一个死,豁出去了,立刻去办。
韬光养晦这么多年,刘协暗地里积攒了不少势力。似种辑、吴硕都是受其暗谕,主动投靠袁绍父子,小心翼翼地接触那敏感的军权。而借二人,在邺都军中,总能洗脑几个皇汉死忠。
邺都的军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镇守宫城的禁卫军,主管城池防御治安的城防军,还有城外的大营。邺城大营,大部分军力都被袁绍带到西边了,不过即使如此,仍有三千之众,由后将军郭援统领。
种辑在禁卫军,吴硕在城防军,这是刘协布下的最大的暗子,如此彻底启动。
卫将军府,这是袁尚的府邸。由董承府流露出的消息,在第一时间送往袁绍那边时,主事的统领亲自过府禀报袁尚。
入府之时,袁尚还在与一众冀州世家子们聚会。受逢纪等人的影响,对士族子弟的拉拢他是不遗余力的。这么些年下来,袁尚自己是积累了一定的威望,至少在很多世家子看来,袁尚成为世子的机会比终年在外的袁谭、袁熙二人大。
惊闻变故,袁尚立刻酒醒了,第一反应竟然兴奋。在邺都,太平淡了,刘协若要闹事,这是给他立功的机会。到此时,他仍旧不认为凭董承那些无兵无权之人,能翻了天。
快速召审配、董昭、阴夔赵国重臣过府,简单解释了一遍。
“公子处理失当啊!”闻讯审配当即道:“空穴来风,其必有因。董承等人若真想谋害赵公,必有准备。不管此事是否当真,公子当迅速调集军队控制宫室全城,将天子,将邺城掌控在手中。将一切祸乱,泯灭于萌芽。”
“正南公说得有理!”阴夔当即赞同,问袁尚道:“公子,何时得知此讯。”
“有两个时辰了!”袁尚也回过味来了,自己好似有的大意了。
“请公子立刻进宫,调动禁军,先将皇宫控制住。臣与诸公,掌控城池!”审配也不顾袁尚的面子了,语气很是严厉。
“好!我立刻带人入宫!”袁尚按下了心中的小九九,从速动身。
然其方出府门,便受袭击。董承统领五百余各家聚集的私兵部曲伏击袁尚,人数虽然不多,战力虽然不高,但还是打了袁尚一个措手不及。
从看到董承带着那一干杂兵开始,袁尚便明白了,董承乃至刘协真想作乱对付袁绍,他不傻。
“传令苏由,率禁军控制皇城,但有作乱者,一概格杀。通知尚书令,董承等人真反了,令其迅速掌控城防军!”焦急之间,袁尚将自己下意识的决定吩咐下去。
“去赵公府!一定要保证公府安全!”深吸一口气,袁尚望着带人冲击己方的董承。
杀意阵阵,拔出剑,亲自带人突击眼前的各府杂兵。袁尚虽然只有两百卒,但都是真正的精悍之士。捱过受袭的阶段后,在袁尚亲自带人进攻后,那帮乌合之众,坚持不过两刻钟,便告溃散。
董承狼狈而逃,往寻吴硕而去,他要看看城防军的情况,吴硕究竟能不能掌控城防部队。他攻袁尚,果然是失败了。望向南边的宫城方向,心中担忧不已,不知刘协与种辑进展如何。
邺都动乱之时,袁绍还在太行山道艰难行军。前一日方得董承等人要谋算自己,第二日便得到邺都已然生乱的消息,还是刘协亲自站出来领导的动乱。
………………………………
第379章 无力回天
袁绍这边,相隔一夜便得知邺城的状况,刘协这提前发难的动作,还真让他刮目相看。他的禁军,城防军,竟然都隐藏着属于汉帝的力量,还不小。那向他效忠的种辑、吴硕,这些年是如此的“竭诚效忠”,说反就反了。
“邺都局势倒底如何了?”袁绍没有气急败坏,平静地看着信使。
“臣下出城时,董承、种辑、吴硕等人皆叛,邺都已然大乱。公子正调动兵马镇压,命臣飞速报与赵公。”其人埋头答道。
“也就是说!”袁绍表情沉凝:“你也不知具体情况?”
“赵公!从邺都至此,最快亦需耗时两日。两日的时间,邺都到底发展到如何形势,却也难知!”只有许攸与几名心腹臣子在,闻其言,许攸禀道:“为今之计,当从速回邺,只要赵公在,邺城必安!”
“令文丑,命其率所部三千兵,为前军,轻装前进,火速回邺都!”袁绍也没有犹豫:“传令大军,加快速度,尽快出山!”
袁绍的第一反应是自领一部,率先回邺。但稍作考虑后放弃了,邺城天子的发难,令他措手不及,邺城的局势该是失控了,具体发展的什么程度,他不清楚。
统治河北多年,袁绍有自信平复,底气就来源于他掌控的大军士民。如今,他是不愿意贸然脱离大军的。
。。。。。。
邺城全城士民,人数足有七八万,在如今的天下,唯一可与之相比者,也就长安了。但此时的邺都,却是混乱一片,刘协的发难,终究是难以掌控住偌大的全城。缺人、缺兵、缺名望,哪怕他是天子。
两日的时间,从邺都逃亡出城者,足有半数。想要控制偌大邺都,仅凭刘协手底下那些人,力不能及。
在受君命讨贼开始,在城防军中有一席之地的吴硕便果断袭杀邺城的城防将军吕旷与吕翔兄弟,结果杀掉吕旷却逃了吕翔。袁绍的城防军可不是那么容易控制住的,反行一露,吕翔一逃,心知让其聚起军队反应过来,必然被扑灭。
迅速清理麾下死忠于袁氏的军官,统领着不足一半的城防军直扑赵公府。赵公府的防卫自然是严密,但公府规模太大,占地太广,袭击的又是城防军士,被其一战而攻入。
在其后在袁尚带人过府,收缩护卫,挡住两千余吴硕军士的进攻。如审配、阴夔等死忠袁绍的重臣士族,也率家中部曲护卫赵公府。
以吴硕的能力,却是难以彻底稳定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