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匈奴皇帝 >

第237章

匈奴皇帝-第237章

小说: 匈奴皇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睢阳,观摩完新组建而成的虎豹骑,曹操喜悦而归府。这几年,与袁绍交好,好不容易从其手中抠出了些良马以充战马,共得两千五百余匹。作为中原霸主,于此方面,倒是拮据地很。

    骑军,在天下诸侯的军队体系中的比重地位,越发高了,深受重视。刘夏就不必提了,袁绍这些年于河北,也是苦心编练精骑,以应对夏军。

    当初曹操不过六百虎豹骑,与孙坚淮南一战,被孙策统率江东铁骑应对,两败俱伤。在中原,曹操也开辟了些马场,行马政,但养出来马,也就能做驽马,无法用以作战。天下马源,刘渊占据大部分,袁绍得其一,其余人都只能在双方牙缝里抠出些。

    “袁本初,也太过小气了!费了诸多财货,就换来这么点马匹!”一边走,心里一边吐槽。不过这有,也比没有好。

    “恭迎父亲回府!”一入府门,长子曹昂迎了上来。

    “子脩啊!”跨步入堂,观曹昂一直亦步亦趋跟着自己,偏头问道:“有何事?”

    俊朗的面上流露出一丝犹豫,曹昂抬手请命:“闻父亲欲西讨胡夏,儿子请求随军出征!”

    “咦?”曹操闻言止步,转头盯了曹昂一眼:“孤未下过命令,表明心意,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不敢直视曹操眼神,曹昂低着头,有些紧张答道:“是儿观父亲兵马调度,心里有所猜度!”

    “哦?是吗?”再次瞧了眼曹昂一眼,曹操表情一敛,淡淡道:“你也长大了,是该替孤分担一些了。孤若西征,你可随军,权当历练!”

    “诺!”眼中带着喜意,曹昂告退。

    打量着长子的背影,曹操嘴角挂着笑意,对曹昂一贯以来的表现,他是很满意的。其余诸子尚未长成,对曹昂的培养,曹操是费了不少心思的,欲以之为嗣。

    偌大的魏侯府中,广厦千百,一处院落之中,一名十来岁的少年,正拿着一卷《太史公书》品读着,他叫曹丕。没了卞氏,还有张氏、刘氏,曹操是不缺儿子的。

    “君上,西边有消息了,史阿与祝奥二人失败了,受缚,被刘渊杀了!”程昱过堂落座,对曹操禀道。

    闻讯,轻摇两下头,曹操表情没有多大变化:“刘渊护卫严密森严,谋刺失败,倒有所料。只是可惜了那些壮士!”

    “刺杀之道,终究是小道,难登大雅之堂啊!仲德,日后此等无用之宵小之举,就不要多费心思了!”想了想,曹操吩咐道。

    “臣明白!”程昱应道,不过面上依旧露出一点狠意:“不过,天下崩坏,欲成大事,行些非常手段也无可厚非。若真能一举刺得刘渊,付出再大代价,亦不足惜!”

    “此言倒也不差!”曹操语气淡漠道:“此事,仲德你自己把握吧!”

    “诺!”

    “君上!”想到了什么,仲德欲言又止。

    “仲德有话直说!”难得见程昱有这般纠结的表现,饶有兴趣地看向他。

    “恕臣直言,文若他们,心念汉室,力求伐夏!”咬咬牙,程昱起身拱手道:“以臣之见,伐夏于君上并无好处。胡夏据关中天险,四塞之固,只要派军守备关隘,便可阻关东讨伐之军!力行伐夏,实乃费力不讨好!”

    “以当今天下的形势,诸国分立,汉室已然式微,天子于邺都亦不过一傀儡。君上统治中原,士民之心汇聚于一身,已然不需要行此‘大义之举’!”

    听完程昱奏言,曹操轻笑一声,身体前倾,眼中泛亮光:“依仲德之见,孤当如何?”

    程昱将心中想法道出:“刘夏、袁赵皆不可图!南面刘、孙二方,相向攻伐,可以用以兵事。刘表华而无实,孙氏颓势南挡,以臣之见,北守南攻,以图荆扬!”

    “仲德对刘、孙评价有失偏颇啊!”曹操抚须叹道:“荆州在刘表的治理下,也算兵强马壮了,此人倒是老而弥坚,骤不可图。孙策,继先父之遗志,深得士心,江东最近可有起复之象!”

    见程昱还欲出言,曹操伸手止住,沉声道:“孤自知仲德一心为孤!然孤若统兵南下,这北面如何应对夏、赵。刘表、孙策皆不足惧,然夏赵二方,可是不会放任孤肆意南侵以肥自身!”

    “再者,当年太原之事,袁绍大失颜面,以他的性子,是难以放下的。尤其刘夫人之事,袁绍深恨刘渊,比起孤,他袁绍伐夏之心更加坚决!”曹操阴阴一笑:“诸侯伐夏,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旦战起,他袁绍比起孤承受的压力可要大得多!你觉得刘渊会任由我等攻打吗?塞外十万铁骑,一旦入河北,那袁绍。。。。。。”

    听曹操这么一说,程昱眼神一亮:“君上的意思是?”

    “如今南方刘孙之间,纠缠不清,于孤无忧。孤据中原四战之地,面对胡夏,反而安全。伐夏,能破之则破之,不能破,亦可保存实力。他日北方战争,必是一场旷日持久之大战,孤料,夏赵之争必是重中之重!胡夏,是好打的吗?绝不是!孤正欲辅他袁绍与刘渊流尽了血,到时候,孤,方可放心南下!说不准,还可北上呢?”曹操冷声道。

    “君上英明!”程昱不由眉飞色舞。

    

………………………………

第339章 贾逵

    一队骑士,奔驰于河东大地,由南往北,人皆着黑衣,乃夏帝之忠犬,黑衣缇骑。领头的手执长枪,枪头上挂着两颗头颅,正是刺驾头领史阿与祝奥的首级。

    受张让提议,将此恶贼首级传视国内,以震慑宵小之辈。关中已然走遍了,只剩下河东、并州了。两颗头颅,是经过腌制的,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也损坏地差不多了,面目全非,散发着恶臭。

    安邑城外,一场简单的送别仪式正在进行,太守王泽为子王昶送行。

    “文舒,你业已及冠,此前长安,万事小心!”王泽抚着微白的胡须,盯着爱子,叮嘱道:“帝都不比安邑,没有父辈的照看,侍候君前,不可肆意!当与你从兄文平相互扶持!”

    王昶聪颖,年少知名,在刘渊面前都是挂了号的,这些年勤习文武事。其父王泽、伯父王柔,都是夏国为高权重的封疆之臣,在夏国他是不怕没官做的,不过至今未出仕。

    年纪虽然不大,处事老道而大气。但王泽对其还是比较放心的,但儿行千里,也忍不住多几句嘴。

    “请父亲放心,儿子明白!请阿翁、阿母,保重身体!”对王泽与在旁欲泣的王母,行跪拜大礼。

    起身上马,在几名侍从的护卫下,向南奔去。

    此次,是刘渊重建羽林卫,下诏召全国文武适龄子嗣,入长安,为羽林郎。这一,是为培养刘夏的官二代、将二代,;这二,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送质于长安。

    王昶,自然在受召范围之内,收拾行装,告别父母,入长安。

    。。。。。。

    “府君大人,贾县令来了!”回府,还未完全沉浸入案牍之中,便闻家仆来报。

    抬首,放下手中笔,王泽整了整衣装,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没过多久,贾逵入堂,提袖拱手,对王泽躬身一礼:“下官见过府君,不知府君唤下官何事?”

    “坐!”王泽伸手淡淡道。

    打量着气度不凡的青年俊杰,面色沉稳地落座,王泽不发话,表情平静地端坐在那儿。沉吟片刻,王泽问道:“那些招摇过市的黑衣缇骑,你有所闻吧!”

    提起此事,贾逵脸色微变,迎着王泽目光,应道:“确有所闻!”

    “梁道啊,吾也不绕弯子了!你与那刺驾的祝奥,究竟怎么回事?”王泽语气有些严厉,带给贾逵一些压力:“此事甚大,性命攸关。朝中张让那阉宦,言你与那祝奥交情甚厚,吾闻陛下对此事未有表示,但吾清楚,一旦其给你定了性,丢官事小,只恐你误了一家性命啊!”

    对贾逵之才情,王泽是很欣赏的,到任河东后,一直有所提拔。全郡治理,多有听其建议,委以重任。

    稍显激切地望着座下贾逵:“梁道,你给我交个实底,与那祝奥,是否如传言那般!”

    能感受到王泽的爱护之心,闻其言,贾逵面有惊容,肃声道:“回府君,年少时,祝奥尝救过下官性命,交情却也深厚。不过自下官出仕大夏后,便断了联系!”

    眉头稍皱,王泽起身于堂上徘徊几步,叹了口气,指着贾逵叹息道:“你回去,立刻就此事写一道请罪书,具陈详情,不得有丝毫遮掩,吾替你呈于陛下,为你求情!”

    “下官区区一县令,陛下国事繁忙,总不至于着眼于我这微末小吏吧!”贾逵苦笑一声。

    王泽遥遥头:“那你可就太小看你这县令了,大夏处用人之际,陛下这些年一直着力于简拔人才。你贾梁道之名,陛下心里可记挂着!”

    “那下官倒是受宠若惊了!”表情微肃,望着王泽,很是郑重一礼:“季道公爱护之情,下官感佩于心,他日必有厚报!”

    “你去吧!”

    “下官告退!”

    。。。。。。

    一路回府,贾逵表情有些凝重,他心里自然不像在王泽面前表现地那般淡然。

    撇开夫人柳氏,一个人独处于书房,重重叹了口气。祝奥之事闹得这般大,牵扯到此事之中,一个不察,便危害到身家性命,贾逵怎么不惊。

    “大人!”府中管事入内,悄声唤道。

    “何事?”心情正不妙,贾逵语气有些生硬。

    “这几日,府外有些人监视,小人忧是否有歹人作祟!”

    眉头一皱,心里一沉,稍一思索,贾逵便明白,此大概是那黑衣卫了。苦笑一声,自己还真“上达天听”了,轻出一口气:“不必管他,吩咐府中上下,近日给我老实地待在府中,不得轻出!”

    “诺!”

    “大人!”又一名管事入内。

    心里不知怎地,涌起一股不耐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