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匈奴皇帝 >

第231章

匈奴皇帝-第231章

小说: 匈奴皇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柔心中苦笑,美稷周边夏国百姓,不论胡汉,在本地最晚者也待了十数年了,早习惯之。刘渊一声令下,强制迁徙,背土离乡,怎么会心甘情愿。

    “南征将士家属,第一批五万余人,已然准备好南去。能与兄弟子侄团聚,百姓们欣然欲往!”王柔只能这么道来。

    闻言,沉吟许久,刘渊声音有些冷:“那些贵族呢?”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刘渊语气森寒,令下方二人身形一颤,兰稚与王柔对视一眼,屈身禀道:“大部分贵族爵臣还是愿意随大王南迁的,只有少数人见识浅陋,不明大王之宏图大志。其辈不欲离开故土,愿请命为大王守卫河套!”

    “大王,老臣以为,我大夏臣民大肆南迁,必然导致河套空虚。河套毕竟是大王的根基之所,不容有失,留其为大王戍边,保留后退之路,并非不可!”兰稚试探建议道。

    “若让彼辈替孤守卫河套,只怕孤在长安再难心安,这北境别想安宁了!”刘渊当即冷声道,满满的不信任。

    兰稚闻言默然,表情有些尴尬,腰弯得更低了。


………………………………

第330章 迁都

    也觉得自己语气有些过硬了,刘渊顿了顿,低头扫向兰稚。如今的兰稚已过六十,年逾花甲,头发已尽数发白,老脸有些萎缩,看其为自己所慑,弓着身子,心里微叹。

    算上自己,兰稚已是“四朝”老臣了,早年时分,作为一个合格的老狐狸,也有触怒刘渊的行为。不过自刘渊大势成后,此人立刻投入刘渊“怀抱”,尽心做事。

    刘渊南征北战,坐镇后方者一向为兰稚与王柔,王柔虽然受刘渊重用,但真正能镇住场子的还得看兰稚。这些在外攻伐,后方得以安稳,兰稚是尽了大力的。

    “兰卿勿怪,孤并非针对你!”刘渊让自己语气温和些,伸手让其入座:“兰卿年事已高,入座叙话!叔优也一样。”

    “谢大王!”对刘渊这破天荒的安慰之语,兰稚不禁心生感动,太难得了。

    “闹得欢的有哪些人?”平复心情,刘渊问道。

    “比较坚决的有伊氏、次氏、昆氏。”兰稚操着苍老的声音答道。

    “昆氏?”刘渊眉头一皱,眼中冷意一个闪。

    “好了,你们退下吧,继续推进迁都事宜,其他,孤自解决!”

    “诺!”

    。。。。。。

    “什么?大王来了?”在夏宫美人昆渔处,得侍女报告,昆渔有些惊讶,随即满是喜意。

    匆匆忙忙命人稍微打扮几下,喜迎而出。刘渊归来,自然会先去王后刘芷、夫人兰妧等人那边。她虽然出身匈奴贵族,但受宠程度显然不能与前面几人相比。

    她也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求刘渊闲暇之时能够想起她,以求君露。刘渊这突兀地前来,着实令她又惊又喜。

    “臣妾,参见大王!”带着儿子迎了上去。

    “起来吧!”刘渊审视着这个颇为靓丽的美人,草原美人自有其风韵。

    转头看向刘琅,对其咧嘴一笑。小王子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抱着母亲大腿,有些畏惧地看着刘渊。

    “琅儿,快拜见父王!”见儿子反应,生怕引得刘渊不虞,昆渔有些着急地将刘琅推到前面。

    看向刘渊:“许久不见大王了,琅儿有些认生,望大王勿怪!”

    刘渊表情舒缓下来,蹲下身子,将刘琅拉至身前,轻声问道:“知道孤是谁吗?”

    “你是父王!?”在母亲的鼓励下,刘琅清脆的声音响起。

    闻声,刘渊露出了笑容。

    “孤饿了!”起身,看向昆渔,刘渊舒了一口气,淡淡道。

    “大王安坐,臣妾这便吩咐人备膳!”昆渔连忙道。

    夜至,一家三口齐坐进食,倒是显得颇为温馨。昆渔显然很兴奋,不断为刘渊夹菜,斟酒。

    “孤要迁都南去长安了,你可愿意随孤而去啊?”刘渊突然出声问了句废话。

    有些疑惑地看向刘渊,昆渔当即柔声道:“臣妾自然是愿随大王,心中无限向往!”

    喝了口酒,刘渊似乎是随意道来:“可是美稷诸贵族氏族,多有不愿动身者,这其中,你父兄可是牵头的!”

    闻言,昆渔手中拿着的筷子一抖掉落在地,脸色微白。

    深夜,一场激战过后,刘渊沉沉入睡。昆渔则睡不着,光着的身子紧贴着刘渊,伏在刘渊胸膛上,玉指轻柔地在刘渊胸前滑动。

    动作之间,有春光外露,美目之间,有沉重的忧色。脑中不断涌现出刘渊之言,看来父兄的表现,已经触怒了大王了。有必要唤父兄,嘱咐一番了,昆渔暗下决心。

    。。。。。。

    刘渊归美稷不久之后,便下诏令,迁都长安。上下彻底动员起来,至于那些不愿随驾南迁的贵族,刘渊也同意了,听从其建议,令其为王守护草原。不过不是在河套,而是在龙城,若论祖地大后方,再没有比龙城更适合的了。

    上下合计数十氏族,三千余户,尽数被刘渊强制派往龙城。不是要苦守祖制嘛,那就到龙城那苦寒之地,守卫祖地,替他刘渊为历代匈奴单于“尽孝”。

    在昆氏府中,昆渔长兄昆述表情凝重地望着老父昆赫:“父亲!伊氏、次氏他们都已上路,上千甲士严密看守啊!”

    昆赫神情间有些疲惫,也不禁生起些畏惧,刘渊,还是如以往那般强硬啊。这么多年以来,刘渊对内的手腕软了些,令他们有些放松了。如今王令一下,他们这些老族,依旧没有什么反抗能力,甚至生不起激烈反抗的心思。昆赫老眼迷离,脑中又回忆起了当年刘渊对国内贵族的狠辣手段,此次,还算是轻的了。

    “多亏了你妹妹啊,当初将她送入宫内,是明智之举啊!”良久,昆赫叹道:“吩咐族人准备着吧,随大王南迁!”

    “到了汉地,我匈奴,还是匈奴吗?”昆赫自问。随即苦笑:“现在何来匈奴,唯有大夏啊!”

    。。。。。。

    “二位大人,大王正于殿中等候!”崇德殿外,贺兰当阜与乌樾联袂而来。

    二人自卸任都督之位已有几年了,一直待在美稷,刘渊南征,征调任用了诸多战将,对二人却弃之不用。二人也心知,刘渊这是要慢慢消除二人的影响。毕竟作为漠中与漠东的第一任都督,影响远非继任者能够相比。

    如今刘渊迁都,他们自然要跟着去长安,这也是他们复出的机会。大丈夫,当建功立业之时,却被勒令圈居于城隘,度日如年啊。

    “臣,拜见大王!”

    抬眼望着二人,刘渊放下朱笔,命二人起身:“这三年,待在美稷,可是难熬?”

    “领军多年,心力交瘁,臣只当修身养性!”贺兰当阜应道。

    “委屈二位了,不过此次南迁,还需二位为孤保驾啊!”

    “臣必尽力!”

    “如今的大汉,虽则四分五裂,但局势已有明了之象。天下枭雄,各据一方。我大夏虽鼎立西北,但四面皆敌,孤料,接下来便要迎来大汉诸侯的反扑了。河北袁绍,中原曹操,此二人当为孤之大敌,不好对付。他日,必需二位出力!”刘渊叹道。

    乌樾与贺兰当阜互望一眼,都难掩喜意,刘渊这是真要启用他们了。

    建宁二年四月,一切准备妥当,刘渊携后妃子嗣、贵族大臣,正式踏上了南迁长安的路途。王驾之上,望着前后近十万人,刘渊心中感慨:此一去,便再难有后退之余地。


………………………………

第331章 称帝

    刘渊正式迁都长安,胡民大规模南下,这影响还是不小的。这是夏国内部的重要变迁,同时也向天下诸侯宣布,他刘渊,是要在关中扎根了。

    此事再次将天下诸侯的目光聚集于长安。问讯,动作最大的莫过于曹袁二人,不约而同地向西边增派兵马。

    这个时候,都开始将目标放在西边的刘渊身上,一者讨胡夏,收复失地,是为大义;二者,不能再放任刘渊再那般顺利地发展下去了。

    若没有刘渊这个变数存在,大汉的接下来的历史进程依旧会以北方袁曹相争为主。然如今的情势,有刘渊这个标靶在,袁曹二人非不智之人,又有诸多的大才相辅。自然不会轻易相争斗,让刘渊这头饿狼渔翁得利。

    在寿春击退孙坚,曹操难得地有些志得意满,毕竟江东猛虎,纵横南北,也就他曹操能让其吃这么大的亏。以于禁为都督,辅以史涣与汝南李通,再任满宠为九江太守,曹操领军北归睢阳。

    “孤在外征战,有文若总理睢阳,使孤无虞后方,文若有大功啊!”唤来荀彧等谋臣,曹操笑容满面。

    休兵许久,曹操所控之域,彻底安稳下来,恢复民生发展,民心稳固,荀彧是出了大力的。

    闻曹操赞誉,荀彧自是宠辱不惊:“都是臣该做的!”

    素知荀彧谦逊,曹操不以为意,顿了许久,表情有些凝重,沉声对诸臣道:“如今大汉,四分五裂,互相攻伐,到如今天下六分,势力强大者莫过于那刘渊与袁绍。接下来,孤当如何应对这复杂的局势!”

    曹操语气中满是忌惮之意,底下众臣,也表情也俱严肃无比。如今的曹操,手握中原数州,带甲十万,可称强魏。但同样,势力也暂时扩充到一个瓶颈期。南面刘表与孙坚二人,根基都已经夯实,以外力破之,实在不易,且以中原猛士作战于水乡,是以短击长也。

    益州的刘范,虽未竖子,但此时除了刘渊与刘表,根本无其他势力可攻之。北边的袁绍,可以为盟,而不可图之。

    这些一一分析,由荀彧禀道:“君上,如今于我军而言,可图者,只有刘渊,哪怕胡夏强悍!”荀彧之言,曹操显然也很认同。

    眼中迷离之色一闪,曹操吁一口气:“当年在上党之时,袁绍曾与孤言,守望相助,如今看来,曹袁联合,是应有之义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