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匈奴皇帝 >

第134章

匈奴皇帝-第134章

小说: 匈奴皇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馆既下,崔钧命陨,那雁门算是拿下了,境内诸县面对夏军兵锋再无抵抗之心。刘渊派万俟槿、独孤盛、达奚伶等将四面出击,将剩下的县邑全部拿下。

    雁门境内诸县,兵少无将,闻阴馆城破,最后的抵抗意志被消磨殆尽。夏军之至,毫无压力的接收城池,雁门境内的世家势力,比起太原可弱了不止一筹。而刘渊对太原诸多豪门士族的处置他们亦早有耳闻,纵使心有抵触,亦不敢正面对抗。

    该欢迎欢迎,该纳粮纳粮,不敢有丝毫推搪。尤其万俟槿那一支,这些时日攻伐雁门,杀人无数,凶命赫赫,各县豪族更是不敢轻慢。

    十一月,随着最北边的强阴县被万俟槿率军拿下,雁门郡彻底沦陷于夏军铁蹄之下,纳入刘渊之手。而整个并州,也仅剩西边的朔方郡、上郡南部与东南角的上党郡,其余为夏国全据。

    留下万俟槿领三千骑驻守汪陶,弹压地方,达奚伶率军两千,镇守阴馆,刘渊领大军归太原。

    ……

    入冬之后,并州大地笼罩在一片寒霜之中,道路难行,近万步骑,跨过雁门郡内山脉,走山道南入太原。常年处于北疆,早已习惯了严冬的酷寒。今岁比起往年,倒不是特别寒冷,一路纵览山川,刘渊心情格外地好。

    “丧子之痛,确实难熬,威考公可曾怪孤?”唤崔烈至王驾之上,刘渊轻声问道。

    崔烈兴致不是很高,但见刘渊审视的目光,忍住心头悲伤答道:“小儿迂腐顽固,有其志,自戕而亡,哪里怪得着大王。大王宽容,全其尸身厚葬,臣已然感激!”

    “如此便好!”刘渊对崔烈应答,看起来好像很满意。

    “你叫什么名字?”见崔钧之子被崔烈抱在怀中,刘渊来了兴趣,将其搂至身旁,含笑问道。

    刘渊很清晰地感受到崔烈身体一个颤抖,老眼死死地盯着刘渊,刘渊则不管,捏了捏身旁稚童的嫩脸。

    “崔浩!”三岁小儿,有些懵懂,看了看自己祖父,又看了看一脸温和的刘渊,吐字道,声音清脆得很。

    摸了摸小崔浩脑袋,刘渊看向崔烈:“威考公之孙,可爱得紧呀,有此子承欢膝下,可抚慰心中创伤啊!”说完便将崔浩还给崔烈。

    “孤闻威考公另有一子,在长安做着议郎,亦可传书唤至身边奉养啊!”淡淡地,刘渊又道一句。

    见崔烈有些紧张,刘渊哈哈一笑:“孤玩笑罢了!”

    而后表情恢复严肃问崔烈:“雁门拿下,然这大郡该由何人治政,恢复民生,着实令孤伤脑筋呀。孤缺乏治政之才,威考公,可有人选推荐?”

    抱着崔浩,崔烈沉思一会儿,方缓缓答道:“小儿州平履任雁门之前,尚有两任太守,其中一人,名为郭缊,大王该有印象吧!”

    “郭缊!”刘渊嘴里咀嚼着这个名字。脑海中回忆起这个人来了,多年前,夏国未建之时,可有与之携手对抗鲜卑之旧事。

    ……

    冬日,滹沱水岸,河水已然断流结冰,岸边有着片片竹林,竹林之外,有一座安宁的乡聚。数百人口扎堆,是个大乡,乡里有一处清幽的院落,乃大汉前雁门太守郭缊之居所。

    多年前,因宦官故,郭缊被罢官,遂复归故里阳曲,这一晃便是经年。刘渊领数百北军将士而来,顿时打破了乡聚的宁静,寻一农夫问路,直扑郭宅。

    院外偌大的动静,郭宅里人哪儿不知,一阵鸡飞狗跳,郭缊被惊动前来查看。在仆固怀荌的带领下,侍卫们毫不客气地占据郭府内外,刘渊踏入府们之时,郭缊一家老小几十口,已经被赶到院里聚集。

    “不得无礼!”小骂一声仆固怀荌,刘渊对着当身直立的郭缊一拱手:“在下刘渊,见过郭使君!”

    “乡间鄙夫,当不得夏王敬称!”听刘渊自报名号,郭缊便知是夏王亲临。

    听出了郭缊语气中的那点排斥,刘渊倒是不在意,自顾自地步入正堂中,寻客座坐下。

    “不知夏王纡尊降临寒舍,有何贵干?”郭缊见状亦进内入座问道。

    “无他!延请阁下为我大夏雁门太守!”刘渊伸手在大腿上蹭了蹭,直接道明来意。

    郭缊闻言,眉头稍紧,想都没想,直接委婉回绝:“在下于家耕读,早已习惯乡间岁月,无心仕途,只怕要令夏王失望了!”

    对郭缊的反应似有所料一般,刘渊不管,继续说道:“雁门方纳入孤手,百姓受战乱之苦,亟待休养,民间多有念郭公当年之仁政善举,郭公不可拂民意,寒民心呀!”

    郭缊听刘渊之言,眼中闪过些什么,看着他,不说话,但那表情就一个意思。任你说些什么,不动摇。

    “哈哈!”刘渊见状,突地笑出了声,起身步至堂外,走到一个清秀的小童面前,蹲下:“这是郭公之子吧,叫什么?”

    “郭淮!”还未等跟出来的郭缊答话,那小童便直接答道,对刘渊倒没有多少畏惧之意。

    刘渊闻言眼中异色一闪,从怀中掏出一把镶玉匕首,后边的郭缊见了顿时心中一紧。只见刘渊将匕首放到郭淮手中,含笑道:“汝日后可为孤之大将!”

    说完不管郭淮小脸上的疑惑与惊喜,转身问郭缊道:“郭公可要好生思量一番呀!”

    “哎!”见着旁边小儿把玩着刘渊递给的匕首,郭缊叹一口气道:“还请夏王,再容吾考虑考虑!”

    “孤在此住下几日,就等郭公好消息了!”
………………………………

第200章 “日”常生活

    难得闲时,刘渊干脆在阳曲周边游览起来。阳曲此地,北、东、南三面环山,县内山岭、丘陵占据了半数以上,耕地资源稀缺。也正是依靠滹沱水,阳曲方能成邑,中西部河谷平川,与仆固怀荌策马飞驰,受地势影响,并不尽兴。

    “大王,前方山林中有黑貂活动的痕迹!”一名骑士飞马来报。

    在这寒冬之际,万径人踪灭,动物们都窝在巢穴中避冬。在并州,在这阳曲,竟有黑貂出没。刘渊心中惊讶,正自百无聊赖,兴趣上来了。

    拾起马身上的宝弓,对身旁的仆固怀荌道:“孤许久未有行猎了,今日便好好松松筋骨!”

    刘渊这一行两百余骑掠过河谷,零星的外出觅食的动物也俱被惊退,仆固怀荌眼尖,对刘渊示意一指,放眼望去,远处有一灰兔,正于枯草中撅着屁股往里钻。

    刘渊直接上弦拉弓,瞄了几个呼吸的时间,手指一松,利箭飞出,没中。灰兔方“受惊”,猛蹬几下腿,窜出枯草,越过几块山石,消失不见。

    在旁的仆固怀荌,正想叫声好,见到这么一副景象,面露尴尬之色。反倒是刘渊,一脸的无所谓,轻笑一声:“这小兔可爱得紧,放它一条生路!”

    “呿!”说完催着战马,率先朝前奔去。

    傍晚时分,刘渊狩猎归来,“满载而归”,得了两只貂。

    原本刘渊估计,郭缊那边怎么也要“矜持”些时日,方会应他所请。谁料就在第二日,“保护”着郭家宅院的隆頡便来报,郭缊应邀了。

    “有君在,雁门,孤可放心了!”面对郭缊,刘渊做足了“礼贤下士”的姿态。也不给郭缊多少准备的时间,派了百名夏骑“护送”郭缊往雁门上任。

    “传讯万俟槿、达奚伶,郭缊乃孤亲定的雁门最高行政长官,他们务必要配合其治政,恢复雁门民生。还有,郭太守的安全乃重中之重,命达奚伶遣精悍之士,‘贴身保护’!”悄悄地,刘渊对隆頡下令道。

    隆頡明显领会到刘渊的意思,干脆答道:“臣这就派人传王令!”

    郭缊之任雁门,算是解了刘渊一桩心事,至于其之后干得怎么样,用不用心,坐观便是。比起太原,雁门的损伤倒是小些,恢复起来,该快些。过个一年半载,就该给他刘渊缴赋纳税了。

    太原有常林,雁门有郭缊,对于新隶属于夏国的并州二郡,刘渊充满了期待。

    再无什么波澜,至晋阳,入夏王府,这冬月,已然过半。冒着小雪,万年公主,应该叫刘夫人,与张让亲自出门迎接。

    出征在外,枕边无人,刘渊甚是寂寞。在太原彻底稳定下来后,传令美稷,由张让护送万年公主与一些夏宫侍女来太原。

    原本是想将何后一并唤过来,在太原试试母女共侍的滋味,可惜何后方生产不久,哪里经得住这长途颠簸,遂作罢。怀胎十月,何后果真給刘渊诞下一王子,尚未取名。

    对于自己的生养能力,刘渊自己都有些惊讶,不过这王室之开枝散叶,于国于己,总是有利。

    “闻大王归来,妾身已经准备好浴汤,为您洗尘!”见着刘渊,万年公主媚眼明亮,目露秋波,带着些惊喜,向刘渊盈盈下拜。

    冒着严寒,行百多里路,却也甚是疲乏,刘渊上前扶起公主,温善道:“夫人有心了!”言罢,避过他人目光,悄悄地在其娇臀上用力裹了一圈,手感出奇的好,比起当初又翘了几分。

    万年的脸蹭地一下红了,面上的红润很明显地由浅变深,很是羞涩地瞄了刘渊一眼,心慌意乱地跟着刘渊入室。

    刘渊的小动作小而快,旁人无从察觉,倒是近身的张让瞥到了。在刘渊目光扫视周边时,快速地底下头,眼观鼻,只是这心中,对刘渊时而表现出的“浪荡”又多了些体会。

    张让却不知,“大庭广众”之下的诱惑,有时候更让刘渊感到刺激。

    温室之内,雾气弥漫,一个巨大的木桶中,刘渊闭目靠在桶壁,感受汤浴的温暖与舒适。万年裹着抹胸,身披薄纱,轻坐在刘渊大腿上,替刘渊按摩擦拭。从来都是婢女如此伺候她,如今她服侍起刘渊来,显得手生,揉捏轻重不一,但刘渊对这种生涩,依旧享受。

    经过开发,当初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已然绽放开来。

    “大王!”

    “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