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匈奴皇帝 >

第106章

匈奴皇帝-第106章

小说: 匈奴皇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势危急,强忍着伤口的疼痛,曹操下令:“加快速度,酸枣就在前方!”三百多败军,跑得更欢了。

    徐荣领军追亡逐北,此一战,曹操几乎全军覆没,而他损兵不过千数,可谓大胜。一路至阴沟,曹操早已渡河北逃。在水岸边,远远地便能望见酸枣城池的轮廓,徐荣不由笑道:“那曹操,逃得倒是挺快的!”

    “传令,撤军!”徐荣打望了一会儿,果断下令道。

    手下校尉张济满脸兴奋问徐荣道:“将军,将士们战意高涨,我们何不趁势渡河,攻取酸枣。若是能将那些叛军一举击溃,荣立大功,您将成为相国麾下第一大将呀!”

    徐荣淡淡一笑:“为将者,当审时度势,击溃曹操,已然大胜,给了关东叛军以震慑。追击至此,酸枣那边必有防备,再行渡河强击,得不偿失!撤,回成皋!”

    “将军英明睿智,有名将之姿,属下佩服!”张济在一旁表现叹服的模样。

    对于张济的吹捧,徐荣并未感多少欣喜,无言率军回归。关东诸侯,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区区小挫,其绝不会罢休。接下来,厮杀只会越来越残酷,徐荣心有预料。

    只要关东群雄一心发力,有“天下世家”的支持,关东叛军将会有源源不断的兵源、粮食、军械,董军势难抵挡。可惜谁教其各怀鬼胎呢,每思至此,徐荣又未感太大压力。

    曹操大败归来,其凄惨模样可惊到酸枣诸侯,曹军兵士战斗力于酸枣义军中是属上等的。然即使如此,五千甲士,又有卫兹领军相助,却依旧大败而归。

    董军的战斗力当真如此强悍,几个诸侯脑中都不由得打了个问号,由此愈加坚定止步不进的决心。讨董,还是看其余人的吧,袁绍、袁术兄弟都还未有什么大动作了。

    刺史、郡守、将军们,此刻也无心嘲笑曹操之“愚鲁”了,整个酸枣,数万联军士气霎时间跌落了不少。见着盔甲散乱,污血染身,狼狈不堪的曹操,只有张邈与鲍信出言安慰:“孟德,还是好生休养,把伤养好,来日吾等一齐进军,攻灭那徐荣!”

    “天子都已经被迁至长安了,雒阳已经被董卓毁了,尔等匹夫,还待来日进军?”曹操闻言,突兀地哈哈大笑几声,转身离去,嘴角不屑之意甚浓。

    “这曹孟德太过无礼了,他自己轻敌冒进,大败而归,却将气撒在吾等身上!”刘岱拍了拍桌案,气愤道。

    其他人,都没接话,讨了个无趣,刘岱有些讪讪。

    一直到第二日,零零散散的败兵归来,总计不过不过千人得存。其余不是逃散,便是被董军所杀,徐荣够狠,不留俘虏,一应受俘曹军将士,尽皆殒命,汴水都几乎被染红。

    令曹操感到庆幸的,要数夏侯兄弟安然归来了。“吾失五千甲兵,不足惜,若失妙才、元让,悔之晚矣呀!”见着夏侯二人,曹操难得地喜不自禁,几乎是泣泪道。

    “主公!”也许是为曹操情绪所染,夏侯惇与夏侯渊也是感动不已。

    “卫兹何在?”

    二人闻言表情一滞,沉默了片刻,不眼不语,曹操见状表情沉了下来,指着夏侯渊:“妙才,你说!”

    “主公,卫子许,他撤退不及,战亡了!”夏侯渊语气低落答道。

    “徐荣此贼,吾必杀之!”曹操恨声道。卫兹对他起兵的帮助,不可谓不大。放完狠话,曹操眼珠一转,立刻吩咐道:“命人于酸枣城外设冢,吾要祭奠卫子许与阵亡将士!”

    午后,于酸枣城南的一处矮坡上,千余残余将士,人人戴孝,于此祭奠。曹操拖着箭伤,亲自向西遥拜。

    “众位随吾举兵讨逆,将士之殇,皆奈吾曹操无能!”说完曹操便连磕了三个头:“然,董贼不死,天下不宁。吾必继承诸君之余志,攻伐讨董,匡扶汉室,廓清天下!”

    说完又磕了三下响头,曹操这一番表演,于城中的诸侯们而言,无甚动容。但败归的千余士卒,军心却由此而振,快速地恢复过来,彻底被曹操收心,若有忠诚度甚么的,估计至少90+。

    荥阳一败,曹操大败亏输,赔本赔到姥姥家了,但也让曹操彻底认清了大汉形势,看清了那所谓勤王讨董“豪杰”们的真面目。休整几日,曹操向张邈等人告辞,欲投投袁绍讨董。

    张邈等人也不挽留,以其兵少,一齐给他凑了千名精壮之士。曹操带着心底最后的一点期待,领军向河内进发。
………………………………

第159章 厚葬王德

    美稷东南地界的一片翠林之中,一场颇为盛大的入殓仪式正在进行,夏国的贵族重臣们几乎都在,刘渊亦带着他的几个儿子亲自驾临。如此盛大的仪式不为别人,只为战死的前后军将军,王德。

    刘渊也是闲暇之余突然想起了王德,后将军之位,在夏国已是高位了。虽然王德之死,在夏国并未掀起甚么波澜,毕竟是汉将,并不为胡族贵族大臣们所重视。

    对于王德,生前刘渊早有不愉,其见识一般,能力一般,还不自知。将其放在后将军之位上,亦不过是为了安抚在夏国境内数量渐增的汉人夏兵。如今刘渊想到了王德之死,虽然死矣,就再为他效忠一次,心血来潮之下,便有了这场盛大的下葬仪式。

    他王德何德何能,都能受到刘渊如此重视,何况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刘渊此举,实乃收夏国诸臣之心,传播出去,他人对他刘渊的印象恐怕又要贴上“爱才,惜才”的标签了。

    不说其他,就还在河东须卜赤弇麾下的曹性、成廉二将,只怕闻讯后心中会安稳得多。

    千里迢迢的,王德的尸身自然没有拉回美稷,故设一衣冠冢。墓碑之上,乃刘渊亲笔题字,足见“荣宠”。王德之子王顺与一干王德姬妾,于墓碑之下披麻戴孝,泣不成声。

    结束后,回宫途中,刘渊又独唤王顺至车驾上。这个十五少年,长这么大也就见过刘渊一两次,还是遥遥眺望。面对刘渊审视的目光,极其很是紧张、忐忑,王德一死,只剩下他们孤儿寡母于美稷,着实彷徨。

    王顺一张普通地不能再普通脸,刘渊看出了他的紧张,轻轻拍拍他肩膀,吓得其不禁一颤。温和一笑,刘渊和声道:“汝父随征战,为孤尽忠,‘力战而亡’,死得壮烈。日后汝当于家中好生学习兵法韬略,成为将帅之才,将来为孤征战,不堕汝父‘威名’!”

    听刘渊如此勉励自己,王顺下意识地点了点头,称诺。

    “汝还未有字吧,孤給你取一个,就叫子忠吧!”看着王顺那张稚嫩的面庞,刘渊突然又高声道:“后军将军王德,壮烈殉职,为国尽忠,着其子顺,承袭其爵,加封食邑五百户!”

    刘渊此令一下,顿时引得一众随行大臣侧目,不少人都对王顺这个少年投以羡慕、惊讶的目光。而王顺闻谕,先是一呆,随即下车趴伏在地:“多谢大王,王子忠必竭诚效忠于大王!”

    说完,猛磕九个头,一直等到刘渊车驾走远了,方才起身,丝毫不顾忌身上的脏污,眼中有些许兴奋的色彩。袭王德之爵禄,至少在美稷,他依旧有安身之所。而在刘渊心里留下了印象,日后必不会却建功立业的机会。

    而车驾之上,刘渊身体随着马车行进的颠簸轻微晃动,眼睛极其有神,流露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目光,似是能说话。

    河东永安县城南的夏军大营中,一片热闹的景象,“嘿哈”的操练之声不绝。校场之上,夏军正于令旗的指挥下,一板一眼地习练者。刀兵、枪兵,合两千余人,这都是须卜赤弇受刘渊令组建的夏国第一支步军。山贼盗匪收降了几批,黄巾余孽降服了一批,还有强征了一些汉人,方组建完成。

    训练了数月,如此终于成了一些气候。“司马大人,练兵之才,令属下叹服!”曹性与成廉分列两侧,看着校场中成型的军队,出言赞道。这两千步卒,可是归他们两个统领。

    “可惜军士们多持木刀、木枪,训练效用总是不足呀!”成廉叹道。

    “我已向大王申请了一批军械、甲胄,用不了多久,他们便可换装完毕,真正成军!”闻成廉之言,须卜赤弇依旧盯着场中卖力训练的军卒,淡淡道。

    “你们抓紧训练士卒,但有懈怠者,以军法论处!”突地,须卜赤弇冷声道。

    “诺!”二人一齐抱拳。

    望向西边,须卜赤弇神采奕奕,似是在思索着什么。曹性二人摸不着头脑,也向西张望。

    “我受令驻军于此已有近半年了,西边的蒲子城还在汉军手中!”须卜赤弇又意有所指,缓缓道。

    曹性闻言,稍微带着点试探问道:“司马大人,是想对蒲子城动手了吗?”

    双手抱怀,须卜赤弇点了点头:“到时候,你二人领步军,当为陷城主力,好好表现。”

    “属下必不让大人失望!”曹性、成廉二人声音很齐整。

    “战场,方是练兵的最佳场所!校场,可训不出杀气来!”俄而,须卜赤弇冷酷的声音飘到曹、成二人耳中,令二人忍不住心中一颤。

    ……

    “大人,白波军来使!”方归永安府衙中,便闻手下来报。

    须卜赤弇顿时一皱眉,眼中异色一闪,对其吩咐道:“带他进堂!”

    “杨奉!”须卜赤弇盯着已经成为夏国与白波军往来交际使者的杨奉淡淡问道:“说吧,郭太派你此来又有何事?”

    听出须卜赤弇语气中的强硬,杨奉立刻禀道:“须卜大人,郭将军派末将前来,不为其他,是再想求取一批战马!”

    瞟了其一眼,须卜赤弇疾声道:“开年,不是才与你交易一千马匹马吗?”

    “先前我军与牛辅于董池陂大战,苦战一场,方小败之。我军趁势向南,欲攻略安邑,大意之下,为其麾下李傕、郭汜所迫,骑军损失殆尽,由此郭将军只得派末将厚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