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春秋狼烟 >

第52章

春秋狼烟-第52章

小说: 春秋狼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赏,贵族子弟不用打仗就能够随随便便得到高位等等,这些都是阻碍晋国发展的因素,我虽然清楚,但无力改变,感到痛心啊!下一步我将要在赵氏的封邑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将不同于以往,我希望他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各个方面。如果没有一个得力的人选去推行那么我的改革将会流于形式,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用你的主要原因。你对今后的改革有没有信心?”

  阳虎想了想,“感谢主公对我的信任,阳虎定当竭忠尽智以报效主公。”

  “好………”赵鞅听罢高兴的说道,“你应该知道我们赵氏的封邑已经占到晋国国土的三成以上,可以说在赵氏的封邑上改革就等于在晋国改革,望你能够不遗余力、大胆改革,以达到中兴赵氏的愿望。”

  阳虎重重的点点头。

  随后赵鞅道:“只是你的人缘太差,今天的场景你也看到了,各位家臣对你的反对很厉害啊!这令我有所担心。”

  “阳虎以前在鲁国时所作的事情确实令各国为之震惊,各位家臣对我不信任有情可原。但是今天主公能够收留我阳虎,这令我感激不尽,晋国地大物博非小小的鲁国所能比,阳虎定会将这里作为展示能力的场所。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望主公看我的行动。”

  听完阳虎的话,赵鞅直接说道:“好一个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这么说在鲁国的所作所为是因为的主公不肖了?”

  说这话的时候,赵鞅明显是带有情绪的。

  阳虎听罢,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赵鞅于是话音一转,继续交代道:“不过你有此宏愿很好,你到了晋阳之后,我将会从人力物力上给予你大力支持,望你能够放开手脚,大胆改革。过完惊蛰我将安排史黯同你一起前往晋阳,协助你进行改革。史黯为人低调,会成为你的好帮手的。你先下去收拾一下吧。”

  阳虎离开赵鞅的书房,回到自己的住处,说是收拾一下,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准备的,阳虎本来就是从鲁国逃出来的妻子儿女都在反叛的时候被杀,只有他一个人只身逃了出来,赵鞅说是让他收拾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阳虎走后赵鞅让人将史黯请到了书房。

  赵鞅示意史黯坐下后,“史黯你到我府里有十多年了吧?”

  “不多不少正好十年。”

  “十年了,时间也不短了,家里一切都好吧!”

  “感谢主公关心,家里一切都好。”

  “是这样的,今天我在众家臣面前宣布启用阳虎为宰,大家的意见都很大,这个我也看到了,但是下一步赵氏的改革就需要阳虎这样懂得治理国家的人,我想让你协助阳虎一道前往晋阳推行我的改革。切记,不管阳虎做什么事情,你都不要阻难,一旦发现他有不轨的行为可直接发书信给我。这个你明白吗?”

  史黯听罢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明白。”

  “好,你下去准备一下,同亲人们告个别,过完惊蛰你们就前往晋阳。”

  “诺,臣告退。”

  一个聪明的主公一定懂得搭配的人,赵鞅在用阳虎推行的改革的同时有没有放松对他的防备,毕竟这个人太具有危险性了,稍有不慎就会弄出点动静来。

  惊蛰过后,阳虎等人前往晋阳按照赵鞅的要求开始在赵氏的封邑内进行改革。

  一个逃亡在外的人,一个品行极差的人,竟然会再次被中用,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疑惑了。

  


第十章 拿捏有度


  为了确保这次赵氏的改革能够一举成功,在阳虎和史黯前往晋阳之前,赵鞅与阳虎利用节后仅有的一段时间,夜以继日讨论着改革的内容和步奏,这一段时间二人之间犹如一个人般,在许多问题上都能够达成共识。

  使得赵鞅对阳虎这么一个佞臣,奸臣,能臣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此后赵鞅常想如果阳虎是一个正直的人,或许以他的能力成就一番功名绝对不成问题。

  但想象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不是你想就能成功的。

  晋阳。

  晋国赵氏的改革就要从这里开始了。阳虎果然是一位敢作敢当,雷厉风行的人物,到了晋阳之后,即刻推行赵鞅的改革思路。为了能够顺利推行改革,一上任阳虎就把七个不积极推行改革的人员给杀了,其中一个还是赵氏的宗亲。

  告状的信札犹如雪片般飞向绛都,但依然挡不住阳虎推行改革的脚步。现在阳虎要认真推行赵鞅的改革之路了。

  一是丈量土地,实行租种。

  由于此前,赵鞅曾在晋阳进行过土地改革,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阳虎到了之后为了将晋阳的经验迅速推广到整个赵氏的封邑,即刻带领人马对晋阳、潞地、百泉等赵氏的封邑以及邯郸周边的土地进行丈量。丈量结束之后,阳虎即刻发布文告,以租赁的形式将土地租给没有土地的百姓种植,每年按照土地的多少进行收税。由于赵氏的土地广阔,于是按照以一百二十步为宽,二百四十步为长为一亩的标准向外租种,而且赋税极低。

  二是奖励军功,按功行赏。

  赵鞅曾在铁之战中说道:“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以这个为基础,阳虎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规定,规定每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每户必须出一名男丁参加军队,杀敌五人以上将取消该户中一人的奴隶身份,使其成为自由人。如果在特别艰苦的战争中战胜敌人的,原来是上大夫的封赏一县的土地,下大夫封赏一郡(当时郡比县小),普通士人封赏田地十万亩,平常百姓和从事经商的人,将给予更加优厚的政策,使其生产买卖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

  这个命令的颁布,大大鼓舞了人们参军的积极性,对于那些奴隶来讲更是绝好的消息,只要能够多杀敌,不但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由人,而且还可以将家人也变成自由人。于是乎通过这次变革,赵氏的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

  三是推行郡县,垂直管理。

  由于晋国政出私门,世卿大夫的子弟不用打仗就能够得到很高的职位。为了改变这一弊端。赵氏改革规定,对于因功得到封赏的士大夫实行郡县制管理,取消过去的世袭制度,郡守、县令直接对赵鞅负责,由赵鞅任免。如此一来,赵鞅就可以通过任免的形式牢牢抓住了封邑上的官员。

  除此之外,赵氏还进行多项改革。

  经过阳虎在赵氏封邑上的改革,原本荒凉的晋国北部一下子活泛起来,为了进一步扩大改革的效果,让更多的人受到赵氏改革的丰盛果实,阳虎还派人前往各国散布消息,宣传赵氏的改革。一时间整个中原大地都在传诵着赵鞅改革的事情,许多没有土地的百姓纷纷扶老携幼前往晋阳、百泉等地。

  人口可是资源啊!人都跑光了,国君还领导谁呢?为了防止人口流失,许多国家不得不出台政策,限制出境。但既是这样,依然阻挡不了平民百姓逃往晋阳的趋势,不到一年的时间,晋国赵氏封邑上的人口就大量增加起来。

  人云亦云,看样学样,是国人的通病。

  眼见赵氏改革取得丰厚的成果,韩氏、魏氏以及智氏等都紧跟着赵氏的脚步在自家的封邑上进行改革,以求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改革的效果却不尽相同,许多人只是学到了皮毛,并未学到实质,依然挡不住百姓继续向赵氏封邑上流入。

  改革从来都是与矛盾相生相伴的。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矛盾自然也随之产生。首先是邯郸的赵籍趁机劫持前往赵氏封邑的各国百姓,以至于周边的百姓都不敢经过邯郸。为了对付赵籍的抢劫,阳虎在请示赵鞅之后,开始在晋阳组建军队,从前来投奔的百姓中选拔将士,很快就组织到了近万人的部队,专门用来护送各国前来投奔的民众,并多次打退赵籍的抢劫。

  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在组织军队抗击敌人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阳虎的私欲也慢慢膨胀起来,开始在晋阳军官中发展自己的私人力量,并擅自将晋阳金库的钱拿出来网罗人心。

  阳虎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尤其善于拉拢和蛊惑。时间久了,一些新提拔的军官只知阳虎,不知赵鞅。

  事情到了这一步,赵鞅若再不出手,赵氏就该换姓了。

  半年后的一天,赵鞅命人儿子赵无恤请到书房。待赵无恤来了之后,赵鞅将一封书信交到了赵无恤的手中,“你好好看看。”

  赵无恤拿起书信看罢大惊,原来这封书信是史黯写给赵鞅的,信上说阳虎私自动用晋阳金库的钱财笼络军官的事情。

  “你如何看待此事?”赵鞅不动声色的问道。

  赵无恤道:“阳虎此举无疑是想将晋国变成当年的鲁国,由自己独立掌控,看来他的尾巴又要翘起来了,父亲大人绝不可掉以轻心,应早做决断。”

  “说确切点,应如何早作决断,是派兵杀了他还是叫人跟他对质,当面揭穿他的罪行。要知道他可是我赵氏中兴的关键人物,若不是他在晋阳积极推行我的改革思路,我们那有今天的实力,你可知道通过阳虎的努力,当下赵氏封邑上的人口是原来的二倍还多,这些可都是阳虎的功劳啊!”

  “父亲所言极是,但儿臣在想,现在若不对阳虎加以管控,我怕他会犯鲁国的错误,进而谋取我赵氏的基业。此人可是不折不扣的治国之奇才、丧国之诡才,一旦给了他机会将会将赵氏乃至晋国搅得天翻地覆。”

  “既然阳虎是你推荐的,那你说说应怎么处理此事。”赵鞅又把问题推给了赵无恤,他想借此机会试试儿子在棘手问题上处理才能。

  赵无恤稍作思考,“要处理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需将阳虎召回绛都,直接把密信交给他,随后以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