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医匡九合 >

第366章

医匡九合-第366章

小说: 医匡九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库登巴下意识地大喊了一声:“都躲到墙垛子后面,不可冒头!”
  整个城墙上顿时一阵慌乱,兵卒们仓促之间挤作一团,求生的本能让他们全数躲到了墙垛子后面。
  团山军的火枪手们立刻整队,排成了一字长蛇阵,只要有鞑子露头,立刻便响起夺命的枪声!
  负责指挥“立定射击”的木头嘴角浮出一丝笑容,心知张大人这一战术大获成功。
  其实团山军的线膛枪只有六百把。张力将线膛枪手平均分散到步兵队中。故而别看团山军打枪的动静挺大,其实百分之九十都是无效射击……自生火铳根本射不了一百六十步。但是鞑子不知道呀,只要有一枪打中了鞑子,他们便以为所有的火铳射程都是这么远。再有零星敢露头出来的鞑子。自然有射击技术精湛的线膛枪手收割他们的性命……
  不远处督战的张力眼见形势已经完全掌握在团山军手中,于是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大量的由牛车、马车牵引的火炮从阵后快速趋前,迅速来到了战场第一线。火铳手火力压制住敌人了以后,炮兵便没有后顾之忧。
  刚才还被超远射程火铳打得恼火万分的鞑子,猛然间又听见了一阵阵地动山摇的火炮声。
  大炮的目标只有一个……海州卫城的城门。
  如此近的距离。万炮齐发,也只齐射了两轮,城门便被炸出了一个大豁口。原本厚重的城门对于实心炮弹的防御力还是很高的,最多被打出一些弹坑,还散不了架。可是团山军火炮用的尽数都是开花弹,城门最脆弱的那些地方,譬如榫卯之间,便遭了秧。
  伊泽一声令下,大量团山军的步兵从被炸开的城门蜂拥而入,而此时木头带队的线膛枪手也开始跟随步兵杀入城中。
  城墙上的库登巴眼见城门失守。立刻也急红了眼,将所有兵力尽数从城墙撤下,要在巷战中与团山军作殊死一搏。
  不得不承认女真人果真还是射术了得,在巷战这种有利于射击的战场,他们还是给团山军步兵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可是团山军由于有木头带领的线膛枪队伍,往往可以定点狙掉敌人的弓手。更致命的是,这些线膛枪手专门盯着披甲的女真人打,身上衣服甲胄等级越高的,死得越快……譬如库登巴,他刚从马道下城墙。便被不知什么地方飞来的一发弹丸,正中太阳穴……
  团山军是从海州卫南门杀入的,库登巴阵亡之后,女真人见势不妙。便从北门骑马逃窜。一时间也有不少汉军旗抢了马匹想要跑路,这尼玛让女真勇士们大为光火,直接开杀……
  没有马匹便逃不掉,看着弃城而去的女真人,汉军旗的头头们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在崩腾。说不得,也只好放手一搏。然而很快汉军旗就发现这巷战也没法打了。团山军压根就不前冲杀,而是离着二三十步就呼啦啦地扔来一堆黑乎乎的物事,而后“轰隆”一声巨响……就没有然后了……
  当张力进入海州卫城的时候,整个城池已经安静了下来,大量汉军旗二鞑子跪地求降,团山军安排了不少人来看管俘虏。
  让俘虏们铁山堡挖矿……现在只是一句口号,其实现在团山军治下已经有好几座铁矿、铜矿和煤矿,俘虏亦或者作奸犯科的罪犯去处很多,自有军法处的人负责安排。
  顺带一提,团山堡现在的煤矿主要用作能源,张力已经让戈希梦推广蜂窝煤,这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科技条件。反倒是煤矿的深加工,譬如提炼焦油什么的,眼下绝无可能。
  张力入城以后第一时间并没有去守御官厅,而是径直来到了海州卫城城墙之上。站到城墙上极目远眺的张力一时间心情有些激动,毕竟这是团山军第一次攻下坚城要塞。
  这一仗的胜利全靠线膛枪的火力压制,打得城头的守军不敢冒头,自然也不敢操炮对射。近万名火铳声齐射的动静相当骇人,其实有效射击也不过那六百把线膛枪而已。
  当然,这些所谓的“机密”,敌人永远都不会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线膛枪装备部队以后,张力这种“火力压制”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直到所有团山军兵士都换装线膛枪……
  这一天,应该不会太远。因为现在团山堡兵工厂已经开了三处分厂,分别在宁远、锦州和金州。在张力的计划中,海州、盖州、复州三卫也是要开兵工厂分厂的,以后量产线膛枪和米尼弹的速度会成倍提升。(未完待续。)


第427章 国贼

  当团山军攻下海州卫城,辽阳、沈阳的后金鞑子紧闭城门,一日数惊的同时,关内的战局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洪承畴、祖大寿统帅五万蓟辽军在延庆州围住一部两千余人的蒙古鞑子,正准备大开杀戒之时,金国十余万满、蒙、汗大军发动了反包围,双方在延庆州发生激战。
  由于是遭遇战,蓟辽军压根也不是建奴大军的对手,而且黄台吉将所有的怒火尽数发泄在蓟辽军身上……仗只打了大半天,蓟辽军全军覆没,死伤无数,投降者无数……
  洪承畴和祖大寿等人尽数被捉,整个宣府震动,京师震动,天下震动……
  说起洪承畴与祖大寿被擒,其实纯属巧合。两人本已带着亲兵向南逃窜,可惜却被一个人给出卖了。这个人就是一直在祖大寿麾下郁郁不得志的堂弟祖大乐。
  洪承畴被擒之后,表现得悲愤莫名,慷慨激昂……当出卖了他的祖大乐满面笑容的来劝洪承畴投降的时候,他那瘦小的身体在一阵颤抖之后忽然爆发出了极大的力量,宛如一只猛虎一般扑向祖大乐,若非被身旁的建奴卫兵拦住,祖大乐的脸上已经挨上了耳光。尽管如此,洪承畴嘴里“卖国贼”三字的谩骂也如连珠箭一般滔滔不绝地射向祖大乐,骂得祖大乐面红耳赤的转身离开,不敢面对他“义正言辞”的羞辱。
  然后,当蓟辽军中一些执意不投降的将领逐一被押出去受刑的时候,洪承畴饱含热泪,拍着每一个人的肩膀,激动的说道:“各位先走一步,且在九泉之下稍候,本总督随后即到,与各位一起朝见我大明朝的历代先帝!”
  几句话勉励得眼前的那几个誓死不降的人越发的视死如归,几只手一起紧紧的握住了他,异口同声地对他说道:“我等不负大人的期望。不负大明天子,不负大明百姓……”
  洪承畴向着他们一揖到地,哽咽泣道:“各位生而为人,死而为神!”
  洪总督总归没有什么诗才。写不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来。不过这不妨碍他,做不出就吟诵前人的嘛!
  洪承畴吟诵起了前宋文天祥那“高大上”的《过零丁洋》诗为这几人送行……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同时,洪承畴也被自己的声音弄得感动万分,也更加的认定,处在这悲壮的时刻,“文天祥”正是自己这干人最好的写照!
  一时间洪总督胸中充满了“浩然正气”,他肯定地告诉大家:“只要见到奴酋洪太,破口大骂之后,自己便一头撞死……”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洪总督自己信了……
  然而。有一个人冷眼旁观这一切,却压根也不信。这个人,自然就是前辽东总兵,左都督,祖大寿。
  祖大寿与洪承畴正好相反,当祖大乐面红耳赤地跑来劝降他的时候,祖大寿想都不想,直接一口应承了下来。不过却提出一个条件,要亲自见黄台吉本人。
  祖大乐明白,堂兄这是要面谈投降的条件。也不敢怠慢,立刻向黄台吉作了汇报。黄台吉很快在汗帐中“亲切”地接见了祖大寿,并且当众封他为“抚远将军”,抬籍正黄旗!
  一般来说。为女真人做出贡献的汉人,抬旗也是常事。但正黄旗乃是大汗亲领,一般人压根也别想进这正黄旗。祖大寿能进入大汗亲领的正黄旗,说明了黄台吉对他的重视和礼遇。一时间,后金国又多了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汉臣……
  海州卫城失守的消息,黄台吉严令封锁。他带着骑兵部队火速回师。押解洪承畴的车队随步兵徐徐向东北而去。
  洪承畴被很“客气”的请上了马车,身体上并没有被加上什么刑具,而只派了二十名校尉看守,感觉上倒不像囚犯而像贵宾。面对这一切,洪承畴回之以冷笑而已!
  登上马车之后,洪承畴越发地端出一张庄严肃穆的神情来,一言不发的闭目而坐,心里则很明白的告诉自己,这一路北上,离“杀身成仁”的日子就更近了。
  车队驶出大明边关,进入朵颜卫腹地之后,行进的速度加快了,但是却不怎么颠簸,显然车夫的驾御术极好,道路也相当平坦。
  车队越往北行,洪承畴越发地伤感起来。这天午后,他打开车窗,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心中想起了自己的故乡……
  福建南安。印象中,那里也是一片蓝天白云。农人们在田地里种着水稻、油菜,少小离家的时候,他肩上扛着包袱,几度回头凝望,而后低头悄悄拭泪……
  一股混合着酸楚的温热在心中散播开来,洪承畴好不容易忍住,才总算没有在看守他的校尉面前留下眼泪来。但是,他却怎么也忍不住自己心中的思绪。
  洪承畴开始想家,想高龄老母,妻妾儿女,也想到自己有生以来的林林总总,从好不容易挣脱贫穷与饥饿的威胁道宦海的浮沉,乃至从西北转战辽东,最后到了此次带兵勤王。
  洪承畴喃喃自语地道:“俱往矣!而今,兵败被俘,一路北上,竟是要去送死……”
  突然间,他觉得不甘心!再一望车窗外的一片略显枯黄的草原,蓝天上偶尔飘过几朵云,草原上蒙古牧人放牧的大片牛羊,让他觉得生出了无限的生机,让他对生命产生了留恋……
  车队又行进了三五日,抵达朵颜卫建昌城的时候,女真诸葛亮、劝降“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