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医匡九合 >

第258章

医匡九合-第258章

小说: 医匡九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宗龙笑了,这赵兴发不愧是出自东厂呐!
  ‘唔,自然是建奴的细作!关外散布谣言的细作赵公公多费心抓捕,本官回到关内蓟镇,也要下海捕文书!哼,建奴细作真真是无处不在呀!‘
  赵公公脸都快笑烂了,扯起公鸭嗓子高声道:‘傅大人英明!‘
  傅宗龙摆了摆手,淡淡地道:‘不说这个。赵公公,你是皇上派来的监军,按说本官也管不着你。不过有句话,本官还是想提醒一二。‘
  确实,监军的太监身份有些微妙,并不属于文官系统,也不属于武将系统。
  监军并不能直接调派军队,更多的任务是负责给皇上打小报告,汇报前线军中的情况。
  辽西将门与监军沆瀣一气,监军的话,对辽西将门也很有影响,这一点蓟辽总督傅宗龙又岂会不知?
  赵公公一听傅宗龙这话,顿时警觉了起来。
  自己是监军不假,不过也不是为所欲为的。作为辽东最高长官傅总督若是向皇上抱怨几句自己的话,皇上多半会卖面子给他,将自己撤换。
  辽东此地虽然危险,然则每年过手的金山银海却是让很多人眼馋呀!
  赵公公一脸谄笑:‘傅大人但讲无妨。‘
  傅宗龙瞥了赵公公一眼,冷冷地道:‘张力可是有尚方宝剑的。他奉旨屯田练兵,即使占了几个屯堡,那也只是屁大一点事,明白吗?‘
  比起太监、武将这等人,傅宗龙虽说与张力没什么交往,但大家都是文官不是?故而傅宗龙也‘善意‘地点了赵公公这么一句。
  赵公公一脸死灰,讪讪地道:‘咱家明白了。多谢傅大人指点。‘
  傅宗龙点了点头,闭目养起神来。
  赵公公很识趣,小声道:‘傅大人且休息一下,晚上咱家给傅大人接风洗尘。若是赏脸的话,还望这几日傅大人便住在咱家府中……‘
  傅宗龙半睁眼睛,微微颔首:‘既如此,本官倒有些却之不恭了。又来打扰赵公公了!‘
  ‘哪里哪里,应该的,应该的!‘赵公公一脸谄笑,躬身一礼之后,便下去张罗宴席了。
  宁远卫城中最适合住的地方便是此处,大明文贵武贱,以傅宗龙的身份,自然是不可能住武将家中的。
  赵公公走后,傅宗龙眯起了眼睛,思绪飘得有些远了。
  宁远巡抚张力,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
  团山堡。
  夜已深,出了值守的卫兵之外,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
  可是木头却失眠了。
  木头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从下午得知自己要护卫张大人一起前往宁远卫城那一刻起,自己就陷入了极度的兴奋之中。
  听说是蓟辽总督傅大人要求张大人前往宁远卫城,而张大人自然也答应了。
  下午高游击将团山军分为两部分,最最精锐的一千人护卫张大人一起去宁远,另外五千人出外军事演习……啊,不,拉练。
  作为火枪队中枪法前三之人,自己自然是妥妥地跟着张大人去宁远呀!
  啊,齐小娘子,俺来了!
  木头摸了摸怀中鼓鼓囊囊的包裹,虽说这个月的军饷银子寄存了,不过先前发放的军饷和赏金却还在自己手上……
  木头又翻了一下身,还是睡不着,于是从怀中包裹里摸出一块银子,狠狠地咬了一口。
  啧啧,这银子成色真他娘的好!
  齐老爹怕是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吧?
  哼,先前齐老爹看见自己找齐小娘子,不是还骂什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么?
  现在俺这只癞蛤蟆就来吃了,怎么的吧?
  拿银子砸晕他!
  咦,莫不如劝齐小娘子一家来团山堡?
  是了,这样的话,岂不是天天可以与齐小娘子相见了?不用再这么挠心挠肝地想她了!
  可是,齐小娘子会来吗?
  哎呀,她可是最听他爹爹的话呢,不好办。
  得说服齐老爹才行啊,他老人家不点头,齐小娘子肯定不会跟自己走。
  等等,他们家在宁远卫城一直过得紧巴巴的,来团山堡可就不一样了。
  齐老爹是铁匠,团山堡兵工厂不是招收铁匠么?听说熟练铁匠一个月十两银子呢!
  哈哈,一个月十两银子的差事,齐老爹岂会不来?(未完待续。)


第277章 蓟辽总督

  张力这次前往宁远卫城,可谓深入龙潭虎穴,优中选优地选出了一千人的卫队,并不拘泥于建制。
  木头、疙瘩和大牛都被选中了,但是他们手下的新兵却只能跟着高元良出去‘拉练‘。
  此刻一千名团山军精锐正悄无声息地向着宁远卫城行进,张力并没有骑马,而是乘马车。
  队伍后部行驶着一部马车,马车用厚厚的牛皮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个小小的气窗。
  五十名孑然手下最精锐的斥候队员,早就在前进的路线上仔细打探过,张力并不担心有人在路上袭击自己。
  此刻张力在马车中闭目养神,琢磨着这次的宁远之行。
  蓟辽总督傅宗龙都来了的话,祖大寿一定不会轻举妄动。
  先前赵公公给自己的密信中言词颇为谦恭,侧面表达出了一番和好之意。
  政治斗争向来如此,昨天还打得难分难解之人,明日便抱在一起捡肥皂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团山堡目前民众需要休养生息,军队需要勤加训练,外部宽松一些,正合了自己的意思。
  毕竟来年春天,建奴恐怕会南下报仇,这个冬天自己袭击晋商商队让他们损失惨重。
  自己升任宁远巡抚以后,广宁巡抚戴健那孙子就没有理由插手宁远之事,现在宁远卫最大的文官就是自己了。
  虽说自己头上还有辽东巡抚和蓟辽总督,然则辽东巡抚驻扎在广宁,蓟辽总督驻扎在蓟镇,宁远乃是自己的地盘了。
  现在最棘手的就是宁远卫城控制在祖家手里,这事儿暂时解决不了,毕竟宁远总兵是祖泽溥,他又岂肯轻易挪窝?
  宁远卫城不能控制在自己手上的话,巡抚衙门就一定不能设置在宁远……
  ‘大人,辽东总兵祖大寿、宁远镇守太监赵兴发出城二里亲自前来迎接!‘
  一名斥候队的高声禀报将张力的思绪拉了回来,张力打开车厢的小气窗。淡淡地道:‘知道了。传我命令,护卫队都给本官精神一些,切莫丢了团山军的脸面!‘
  ‘是!‘
  ……
  宁远城南二里。
  祖大寿和赵公公早早地便来到此处,身后跟着宁远卫的一众文武官员。
  蓟辽总督傅宗龙和宁远总兵祖泽溥并没有来。
  傅宗龙是张力的上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会亲自出城迎接;
  祖泽溥么,则是偶染风寒,大家都懂的,怕是没什么脸见张力了。
  祖大寿的官职是辽东总兵,加左都督。
  大明朝现在的总兵官多如牛毛。然则总兵与总兵也是有差别的。
  明朝时的总兵官是挂五军都督同知出镇地方担任总兵官一职,简称‘总兵‘。
  其实总兵官是没有品级的武官,总兵官的级别和待遇,就要靠朝廷给他授予的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都督同知等来区别。
  一般的总兵,例如祖泽溥,亦或者吴襄,也就是加衔都督佥事、都督同知而已。
  然而祖大寿却是加衔左都督,级别那是非常高的了。
  大名鼎鼎的抗倭名将、‘少保‘戚继光,在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的官职,便是加都督同知衔。一直到万历二年才升任左都督。
  戚总兵混了一辈子。战绩彪悍,也就到了暮年,才加衔‘左都督‘而已!
  由此可见祖大寿这‘总兵加衔左都督‘的地位之高。
  宁远镇守太监赵公公在祖泽溥面前可以随意拿捏,然则对他老子祖大寿却不行。
  赵公公一脸笑意,躬身立于祖大寿身旁,扯起公鸭嗓子道:‘祖总兵,斥候来报张大人离咱们这只有五里地了呢,很快就要来了。‘
  祖大寿微微颔首,朗声道:‘张大人奉旨屯田练兵,竟然不驻扎在宁远。而是亲赴屯田第一线,实在是我辈楷模呀!‘
  赵公公一听这话,脸上立刻露出了一副‘敬仰‘之色,仿佛张力比他亲爹还亲:‘张大人公忠体国。一片赤胆忠心,每每奋战在与鞑子作战的第一线,啧啧……‘
  两人各怀鬼胎,‘隔空‘吹捧了一阵张力之后,渐渐地听见了远处整齐的脚步声传来。
  辽东冬季的早晨都有一些薄雾,视线并不好。所以首先听见的是声音。
  慢慢地,一支精神抖擞,提着正步,喊着‘一二三四‘的军队出现在了祖大寿眼前。
  当然,团山军的‘踢正步‘远不如后世阅兵仪式那么正规,整齐度要差很多,只是左右腿出得相当整齐罢了。
  饶是如此,祖大寿心中的震撼也已经可想而知!
  祖大寿眼睛眯了起来,不停地捋着颌下的胡须,努力地控制着微微有些颤抖的胡须。
  自己领兵三十余年,从未见过行军如此的军队。
  以前袁大人练兵的时候,大同镇总兵……绰号‘王跑跑‘的王朴……手下也有一支所谓的仪仗队。
  那些人个个鲜衣怒马,成天耀武扬威,一望而知都是些绣花枕头。
  然则张力这队兵卒却完全不一样,兵士的精气神,那不是装装样子就可以装出来的。
  没有一个人说话,所有人目不斜视,传入耳朵的只有低沉整齐的踏步声……
  祖大寿忽然想起一个可怕的名字……戚继光。戚继光当年的‘浙兵‘,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而祖大寿身旁的赵公公也看得目瞪口呆,直到团山军的潘霸天喊出‘立定‘二字的时候,赵公公才回过神来。
  尼玛,幸好当初没跟祖泽溥去打团山堡,这样的军队,祖泽溥那二愣子打得过?
  这些人,恐怕是张力的家丁了吧?
  看着规模,家丁恐怕有一千余人,光家丁都是这个数字的话,团山堡到底有多少人马?
  大明家丁与普通士兵之比,一般在十几到三十几比一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