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我的明朝生涯 >

第417章

我的明朝生涯-第417章

小说: 我的明朝生涯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是目前大明朝廷两年的赋税,这些银子能干多少事啊。
  “皇上!”
  很快一个那苍老的声音在大殿上响了起来,钟炌也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颤巍巍的对崇祯道:“皇上,此事可是当真?”
  崇祯不满的说道:“此事岂能有假?岳阳在奏折上写得清清楚楚,此乃查抄那些暴力抗税之商贾士绅所得,况且他已经派出军士押解这些金银前往京城不日便可抵达,届时爱卿若是不信尽可前来观看嘛。”说到这里,崇祯有些不满的瞪了他一眼,这个老货就是爱较真。
  其实听到这里钟炌的心里也信了七七八八了,毕竟这种事没法作假,而且也没有谁会傻到去作假。他那紧握着双拳的手慢慢的松开了,轻叹了一声后便退回了位班再也没有说话。
  大殿上也是一片寂静,原本吵吵嚷嚷着要对岳阳治罪的官员们也哑了,再也没有人说要押解岳阳进京了。因为他们知道无论他说什么也比不上那一千多万两的真金白银。说一千道一万,这年头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银子才是真的,如今的大明朝廷缺的就是银子。
  不过事无绝对,很快就有人站了出来说话了,而这个人就是户部尚书程国祥。
  “皇上,眼下朝廷户部窘迫,既然忠勇侯派人送来了这么一笔银两,臣以为就应该尽快派人押解进京送入户部库房以供朝廷所需!”
  程国祥的话一出口,顿时便是一片齐刷刷的目光都望向了他。不少人心中都在惊呼:“草……这个老小子动作倒是挺快的啊,立刻就打起了这笔银子的主意了。”
  而让他们更想不到的是程国祥刚说完,杨嗣昌也站了出来说道:“皇上,程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朝廷户部已无银子,忠勇侯送来的这笔银子可是解了咱们燃眉之急,正应将其送入户部库房让户部统一调度。”
  众人一听,纷纷用看天人般的眼神看向了杨嗣昌,“尼玛的。这厮刚才在众人声讨岳阳的时候一言不发,现在看到好处了却跳得比谁都快,怪不得人家能当上首辅呢!”
  其实不止是众位官员,就连崇祯也脸色微微一变。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还没看到那笔银子呢,就有人急吼吼的跳了出来要抢银子了,你也太不要脸了吧。崇祯打心眼里不愿意把这些银子送入户部,毕竟这些银子一旦进了户部那可不就是自己的了。他可以肯定那些早就等得饥饿难耐的各衙门很快就会把这些银子瓜分得一干二净,可他偏偏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阻止。
  有明一代,朝廷把钱财分得很清楚。户部的银子是国家的,皇帝要是想动用户部银子的话那是要经过内阁批准的,因此老朱家又设置了一个内库,这个内库也就相当于老朱家的小金库,皇家的一切开销都从内库里支取。但事情怪就怪在这里,当户部一旦没钱可朝廷又急需银子的时候,大臣们都会上书给皇帝,让他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掏银子补贴。而且还美其名曰家国天下,这天下都是你的,现在有事难道你不应该出点血吗?于是乎原本在万历的时候还颇有积蓄的老朱家也变得越来越穷,最后崇祯竟然不得已派太监把宫里的古玩弄出宫变卖,当皇帝当到这种程度小朱同志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正当崇祯心急的时候,一旁的武清却说话了,“诸位,这些银子是我们家侯爷送来的,你们要动这些银子似乎也应该问问我们家侯爷吧?”
  “呃……”
  武清的话让众人呆了呆,这话好像也有道理啊,人家千里迢迢的把银子送来,自己连声招呼都不打就想把银子拿去这也太不厚道了。
  程国祥这才捋了捋胡须对武清道:“你是宣大军的赞画吧,你说的似乎也有道理,不过你们侯爷将银子运入京城难道不应该将其送入户部库房以供朝廷用度吗?”
  “谁说要运入库房的?”武清淡淡的说道:“刚才下官在外头可是听说了,朝廷里不少大臣们都在劝皇上要将我家侯爷抓起来治罪,若按这样的道理来将,这笔银子都是脏的,那就不应该入了户部免得脏了诸位大人的眼。”
  “你……”
  程国祥不禁为之气结,你小子这是存心找茬啊。刚才老子可是一句话都没说啊。他强忍着心中的不满沉着脸道:“那依你之见这比银子应该如何处置啊?”
  武清冷着脸道:“下官在来之前侯爷已经说了,他老人家早就料到此番朝廷必然有诸多大臣弹劾他,既然如此这笔银子就应该送入内库,让皇上来定夺如何处置这笔银子才是。”
  “这小子实在太上道了!”
  听到这里,正在心疼这笔银子的崇祯激动得简直就象抱着这小子亲上一口,这小子实在是太善解朕意了,有前途!
  可是和崇祯不同,一旁的官员们听后却像是吃了一大坨翔一样难受,岳阳这家伙实在太坏了,就算人在山东也不忘恶心他们。有心想反驳吧,可刚才确实有一大堆人跳出来弹劾岳阳,说他与民争利屠戮官绅商贾,现在人家把银子送来了自己却急吼吼的想要把银子送入户部库房,饶是他们早就将节操扔到了爪哇国,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之下还是没办法自圆其说。可若要他们看着这么一大笔银子就这么送入内库,从此掌控在皇帝手里,他们又做不到,因此一个个都在那抓耳挠腮的好不难受。
  最后还是崇祯做了决定,这一千万两银子送三百万入户部银库,其他的全部送入内库,就这样,岳阳送来的一千多万两银子还没到京城呢,就被人瓜分干净。(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六章 威海卫

  在没有保密意识的时代,大臣们的嘴巴往往都缺了个把门的,虽然这个时代没有电话更没有互联网,但消息传播的速度丝毫不亚于后世的互联网,散朝后不到半天时间岳阳在山东抄家抄出了一千万两银子的消息立刻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并且还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整个大明辐射。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千万两银子虽然是一个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但正因为距离他们太遥远了,所以一般的百姓只是将这件事作为平日里和人吹牛侃大山的谈资,可对于朝廷六部官员来说却是天大的事。
  一千多万两银子啊,这可是相当于如今朝廷两年的赋税,这比银子对于财政几近枯竭的大明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纵观如今大明户、礼、吏、兵、工、刑这六个衙门谁不是穷得叮当响,别的不说,大明的京官已经陆陆续续拖欠了半年的饷银了,由此可见朝廷穷到了什么地步。
  “不行,一定要在这块大蛋糕上咬下一大块来。”这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思。
  由此事而引发的后果就是还没高兴两天的崇祯惊愕的发现在那些原本在朝堂上喋喋不休的六部尚书们开始在朝堂上为自己的衙门争取更多的份额。六部尚书们一个个都在相互扯皮,这些平日里一个个张口孔孟闭口道德的大员们仿佛变了个人似地,开始在崇祯面前抢夺起这些银子的份额起来。
  内阁首辅兼兵部杨嗣昌说国内匪患严重,河南、四川、湖北各处流寇肆虐,卢象升、洪承畴和孙传庭这三路大军那一路不需要海量的银子呢,所以这些银子理应由兵部拿大头。可工部不同意了,工部尚书刘尊宪也顾不上杨嗣昌还是内阁首辅的事了,他也急吼吼的喊道:朝廷这两年都催着要工部仿制宣大军的火器,兵器以及铠甲,可你不给银子让我用什么来做。难不成我能凭空变出来吗?不止如此,就连吏部、礼部和刑部也搀和了进来想要参一脚,说什么朝廷已经拖欠了n年的办公经费,现在是时候交付了,这些平日里一个个道貌岸然的大臣们此刻全都化身成商贾,一个个为了银子而吵得唾沫横飞。
  看到这些人相互争夺,只有身为户部尚书程国祥却是稳坐钓鱼台。甭管这些人怎么抢,无论如何这些银子都得先入户部的银库最后才能落到别人手里,这是铁律谁也不能违背。
  原本这些人吵归吵,崇祯皇帝也是太当回事。可是当大臣们吵着吵着小朱同志却越听越不对劲了,因为已经有大臣提议既然户部分到的那三百万两银子不够用,那干脆把剩下原本应该送入内库的七百多万两银子也划入国库以供朝廷之需。
  听到这里,崇祯的脸色迅速就变了,当场便在大殿上发了飙将,除了连降三级外还把这个敢捋虎须的人赶出了太极殿。从这以后众人便知道,皇帝老子的银子是不能随便动的。
  这一千万两银子引发的轰动效果还在扩大,很快岳阳的喉舌《大明时报》迅速刊登了岳阳亲自操刀写的一片文章。岳阳在文章中写到:当大明的百姓还在为如何吃饱饭而发愁的时候,当大明的皇帝正在为如何筹措军饷而绞尽脑汁的时候。却在山东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抗税事件。为了眼生此种暴戾之气,宣大军不得已对其进行了果断镇压并没收了一些商贾非法所得。
  山东不是富庶之地,此番查抄的商贾士绅身家在山东来说只能算是一般,而且也只有一百多家。可就是这些人竟然查抄出了上千万两的银子。正是这些人……他们一掷千金,他们花天酒地、他们纸醉金迷、他们穷奢极欲,可也就是这些人却不愿意上缴哪怕一文钱的赋税给朝廷,他们不愿意为大明尽哪怕一分的力气。拥有万贯家财的他们宁愿把这些银子用来养相公、逛青楼也不愿意上缴给朝廷一分一毫,为了区区几百两银子的商税他们宁愿冒着造反的危险反抗朝廷杀害税吏,这就是大明的商贾。这就是大明的边关将士抛颅头洒热血保护的商贾,对此在下不禁要问一句,这些人究竟是怎么了?古人尚且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是大明没了,他们空守着这些万贯家财又有何用?
  岳阳的这片文章是用白话文写的,意思也很直白。在那些读书人看来用简陋来形容也不为过,但偏偏这片文章却如同一把利剑般刺向了所有商贾士绅的胸膛,不少士绅商贾看到这篇报道后气得连肺都要炸了,可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