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宋道 >

第85章

宋道-第85章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宣和三年时(1121)赵明诚这才复出。


第一百三十章 【分金】

话说回来,这对夫妻的牛逼时间还未到来,所以黄大郎不知道他们也还正常。至于万春奴因为金石字画与李清照一晤,蹭了点鉴赏知识,也是机缘巧合而已。

    黄大郎瞧了万春奴似乎还真懂那么一点,便道:“反正这些都是不义之财,若能将它们折现,也可拿来多帮困扶贫,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好了。”

    万春奴倒也答应下来,却问:“夫君,这书房乃是读书做学之地,将这些钱财金银存放于此似乎不妥啊!”

    黄大郎想想也对,就如现在他还有课业要做,结果万春奴却把他书桌给占了,就道:“是有不妥,不如搬到你房中去?”

    旋即万春奴就如小鸡啄米一样的忙点其头,道:“也好!房中的衣笼箱柜还有空闲,倒也好收纳,算出账后便报与夫君知道。”

    然后万春奴就和冷枝儿开始了蚂蚁搬家,两人便一趟趟将书房里的公私两账一股脑的都搬到了卧房之中,甚至惊动了绿萼也不要她帮手,只是让她准备了茶水汗巾在一旁伺候。

    等她们忙完,天也快黑了,黄大郎倒是忙里偷闲的写出了一千多字的课业,便吩咐福寿又去要了一桌上好的席面儿,约好初更末刻送来黄家。

    随后黄大郎去了万春奴的房中,陪着快累瘫了的万春奴和冷枝儿用了些点心之后,这才重新回了花厅。

    花厅里,几个醉汉结果几个时辰的歇息,也都是缓了过来,瞧着花通和卢鱼儿湿漉漉的头发,也就知道了让这两人醒酒的办法。

    黄大郎坐下一看,却是发现人虽然到齐,却没见杨宗保,便叫了福寿一到去了杨宗保房中,将他请了来。经过这些日子的调养,杨宗保腹部的伤口也大致好了不少,也是能下床下地了,只是还不能做激烈的运动,按照孙三婆婆的说法至少也得养上百日才算初步康复。

    等人都坐定,趁着席面儿还没送来的档口,孙立和孙新拖进来一口箱子摆在众人面前,打开一看里面全都是金灿灿的金锞子,都知道这是要分金了。

    孙立道:“大郎下午听了我等在光州的行事,命我拿出一万五千贯来与大伙儿分润,这里便是一千三百两金子。”

    旁人瞧了金子还没什么反应,倒是杨宗保激动了起来,忙问:“敢问诸位哥哥兄长,这劫取花石纲之事果真成了?”

    雷豹哈哈一笑,半醒半醉的他此时还处在醺然之中,便解说起这劫取花石纲的过程来,直听得杨宗保是双目尽赤,热血沸腾。黄大郎瞧了,忙拍着他脊背道:“哥哥且心平气静,待你养好了伤势,自然能与他们一道去替天行道,做这好事。”

    被黄大郎打断了一下,杨宗保憋在心里的一口气也才吐了出来,便笑道:“大郎说的是,是俺急切了。”

    随后黄大郎便道:“下午俺与孙大兄商议了一下,有道是皇帝都不饿差兵,更何况大家做下如此大事。虽然这花石纲都是不义之财,但济贫助困的事情俺们也做了,总不能让大伙儿饿着肚子行此大事,因此俺和孙大兄的意思,此次行事的人,每人分润一百两金子花销,大伙可有异议?”

    这一百两金子便等于是一千多两银子,换成铜钱怕也有一千四五百贯的样子,自然不是一笔小钱。花通四人和卢家父子都没有说话,雷豹却是暗暗点头,至于孙家四老,下午的时候该说的话黄大郎也都说了,此时自然不会再做推辞,见大家都没有异议,孙立也就取了金锞子分了,不多不少正好每人两枚,也不用什么大秤来分。

    黄大郎等孙立分完,便拿出了一本册子,道:“下午俺让春奴儿点算了冲入公账的金银,计有金一千一百两正,银三千二百两,古玩字画一百六十七件,首饰珠宝价值无算,待大伙儿歇息几日之后,再从公账支出一万贯钱财,去往蕲春发散。这剩下的钱财虽然存放在俺这里,但却会用作日后行事的打算,大伙儿可有异议?”

    众人都是摇头,在光州就已经散去万贯,如今又要去蕲春再散万贯,这般散财的举动,谁人会有异议?

    算起来,这已散和将散的两万贯和眼下分润给大家的一万五千贯,这笔价值约有五万贯的花石纲这便去了三分之二,绿林道中虽也有劫富济贫的好汉,却还没听说谁人把劫来的钱财散出三分之二的。

    黄大郎瞧了瞧众人,却又拿出了三枚金锞子摆在桌上道:“再来,便是俺听闻花通哥哥还有些私事未曾打理好,要支他一百两金子,大伙儿可有异议?”

    花通听了神色一变,正要起身辩解两句,却被他身旁的胡仁伸手按下,并道:“俺等都无异议!”

    黄大郎便将两枚金锞子推到了花通面前,又对大伙儿道:“宗保哥哥之事,大伙儿也是知道,俺也早问明了哥哥心意,如今宗保哥哥既然入伙,所以这五十两金子,算是宗保哥哥的安家费,可有异议?”

    众人自然也是全无异议,倒是杨宗保忙道:“大郎,俺如今孑然一身,要钱做甚?只要诸位哥哥兄长能接纳俺入伙便好了!”

    黄大郎便道:“宗保哥哥又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岂能没有亲朋好友三亲六戚,这安家费与你,你便拿着,拿去安顿亲戚也好,或者再娶一房妻妾也成,休要多说。”

    一旁的孙七叔也道:“不错,大郎说的是。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今脱得大难,切不可就此断了你杨家香火,娶一房妻室也是正理。”

    一旁的九叔也摸着胡须笑道:“俺瞧宗保这娃子不错,老十二家的十九娘如今正好及笄,不若许了他为妻如何?”

    一向不怎么喜欢开口说话的孙十二叔听了,却瞪眼道:“九哥如何打了俺家十九娘的主意,你家十三娘今年都快十八还不许人,叫俺看来十三娘的倔驴性子与宗保倒是更般配一些,不若许了十三娘与宗保?”

    孙十二叔说完,手中暗暗动作,他身旁的孙十七叔便也道:“不错!俺也觉得九哥家的十三娘与宗保更般配一些!”

    孙九叔当即就面起了怒色,本想给杨宗保打算一门亲事,谁知却把自家女儿给摘了出来,正要发怒的时候,孙七叔却是将掌一拍道:“好!这事不错,过几日就叫十三娘和十九娘都来与宗保见上一见,宗保瞧上谁便是谁!”


第一百三一章 【太湖石】

别说杨宗保了,就是黄大郎自己也没想到,婚事居然如此就定了,孙七叔话虽然说是瞧上谁是谁,可杨宗保他敢一个都瞧不上么?

    别看杨宗保也算是杀人如麻了,可碰上这种拉郎配的事情也算头一遭,也闹了个大红脸。不过他最终还是把安家费收了,也不知是准备拿来做聘礼还是别有他用。

    待众人都收好了金子,黄大郎便要福寿把席面上了,又取来了酒这便开吃,或许是中午醉酒未醒的缘故,众人吃起酒来也斯文了许多,杨宗保也如愿与大伙儿干了三小碗入伙酒。

    只不过黄大郎倒是瞧出,这众人中真正开心的没有几个,雷豹和卢二都是忧心忡忡的样子,花通成了闷头的葫芦,而胡仁却是坐立不安,眼神老往门口扫来扫去,似乎在盼着什么人。

    这酒足足吃到了三更才罢,第二日黄大郎照例辰时起身练武而后去学馆上学,等下午放学回来时,便听孙立说,今儿一早孙七叔就把杨宗保领到孙家去了,此时都还没回来。至于花通,中午的时候跟雷豹和孙立招呼了一声,说是要外出办事并且准备会一趟青州老家,至多三个月便转回。

    这夜,烂醉的杨宗保是被孙九叔背回来的,瞧着孙九叔红光满面的样子,不用猜都知道好事近了。

    此后众人在黄家又好生歇息了几日,直到十月初三的头集时,孙七叔便领着孙新、张合、朱高、胡仁和卢二带着一万贯钱财出了黄州,直奔蕲春而去。

    政和二年的十月初九,苏州吴县的太湖岸边,正有数百号人拉着索子在拖拽两艏趸船缓缓北行。趸船用索子连成一体,上面载着一方硕大无比的太湖石,瞧模样应该是刚刚出水不久。

    这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为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园林石,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奇石之一,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

    太湖石原产于苏州洞庭山太湖水中,分水石和干石两种。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太湖石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黄色的最为稀少,充分体现“皱、漏、瘦、透”之美,由于长年水浪冲击,太湖石产生许多窝孔、穿孔、道孔,形状奇特竣削,是以自古受造园家青睐,可单独摆设,或叠为假山,具备很高的观赏价值。

    可以说,这花石纲的主要构成就是这太湖石。

    拖拽的队伍里,几个衣衫褴褛的民伕,一边使力的拖拽,一边却埋着头用苏杭土话在暗中商议着什么。

    只见其中一个六尺多高,肩背肌肉纠结的汉子,用土话道:“草鱼子,你听来消息当真,果真有好汉将那花石纲毁了?”

    一个瞧起来二十出头的后生奋力的拉着索子,低声道:“寅哥儿,此事当真,如今苏州城里都传遍了!还说那些自号天道盟的好汉,还劫取了十万贯钱财,却在光州各地发散,贫苦人家发散十余贯,寒门小户发散五七贯,如今许多人家都偷偷供着天道牌呢!”

    那寅哥儿嗤笑一声道:“不说是上月十五才做下的案子,如今都还没足一月,能有消息传来也算跟脚儿了,却如你说的都供着天道牌了,如何了得?再说这几日你与俺们同吃同住,如何又得了苏州的消息?”

    那草鱼子听了面色一红,便争辩道:“寅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