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道-第6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军每阵除拥有战车外,士兵分别配备有拒马、长枪、床子弩(大型连发弩机)、步弩、步弓、刀剑、盾牌等武器装备。
此外,每阵还有“望楼车”(可移动的瞭望楼)八座,每楼有“望子”士兵八十人。左、右翼军阵各两列,前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五十骑,共六千二百五十骑。后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三十骑,共三千七百五十骑。即左、右翼每阵一万骑,两阵共计两万骑,另有探马六百五十骑。前、后军阵亦各两列骑兵,前列六十二队,每队五十骑,共三千一百骑。后列六十二队,每队三十骑,共一千八百六十骑,另有探马四十骑。前后阵各五千骑,共计一万骑。
左、右、前和后军阵全部由骑兵组成,包括轻骑兵和使用骑枪、骨朵及团牌等装备的骑兵。
因此,一个完整的“平戎万全阵”布设下来,共投入兵力需要十四万余人,而在所布置的五个军阵中,其主力无疑为超过十一万人的中军阵。10
第一千零五六章 【变阵】
需要指出的是,中军阵所拥有的战车与先秦车战之战车应完全不同,并无冲锋攻击的作用。《武经总要》在描述车在战争中用途时称:“车战三代用之,秦汉而下浸以骑兵为便,故车制湮灭”。
以后,西晋马隆及唐代马燧在作战时使用过车具,但主要以配备鹿角之类器械的车发挥阻击功效,另外还可载运兵甲。至宋真宗即位初,也有人献战车之计,也大致是用车体为掩护战具,在平原上防御敌人骑兵冲击:“此数者皆谓以车为卫,则非三代驰车击战之法,然自足以御敌制胜也”。
“平戎万全阵”中的战车,同样配有拒马等装备,实与马隆、马燧所用之车功能相类,主要承担防御功效。因此,中军阵以步兵为主体。而前、后、左、右四阵由骑兵组成,总数仅有三万骑,显然为中军之辅助力量,主要承担警戒和掩护任务。
根据以上部署情况,可见“平戎万全阵”明显是以步兵为主的阵法,体现以步制骑的战术意图。从该阵法布局上看,步、骑、车排列整齐有序,气势不可谓不壮观,但就实战角度而言却不能不说存在巨大的缺陷。
首先,若按其阵图部署,方阵总宽度达二十里之遥,这就势必对地形提出苛刻的要求,唯有在宽大平坦且无障碍的地带才能使用;其次,阵形庞大沉重,既设前锋、殿后、中军、左与右翼四个方阵,中军之内又再设三个车营,实有重复之累,很难快速布阵,实际操作性不强,甚至会出现未及列阵已遭敌袭的情况;再其次,缺乏机动性,不利于调度和灵活应变,一旦侧翼或后部被对手攻破,全阵都将陷于混乱;最后,这种阵法的本质是防御性,是摆出全面防守的态势以应对敌军的进攻,如果当敌军撤退时,只有前锋和左右翼部分骑兵能够追击,以步兵为主力的中军则无法迅速反应,不具备进行运动战的能力。
因此,这种静止状态下壮观的阵法,其实被动呆板,既不能“平戎”,事实上也无法发挥“万全”之效。
而如今就在宋军眼前,由杨可世亲自率军布设的阵型,就要比这所谓完全的“平戎万全阵”精简了许多。
首先,整个阵型虽然依旧还是五军并列,但人数只有一万四千四百人,仅是全阵所需十四万余人的十分之一。其次,全阵的宽度仅为三里半、长度为二里,折现在战场上所占区域也不过是东西一千二百余步,南北一千步,所占区域正好在总长三千步的战场南侧。
此外,前阵与后阵(即前锋与殿后)各两列骑兵,前列骑兵十八队,每队十六骑,共二百八十八名骑兵。后列十六队,每队十二名骑兵,共一百九十二名骑兵。两列共四八十名骑兵,另加探子(侦察)二十名骑兵,总共五百名骑兵。
东西稍阵(即左、右翼)各两列,前列一百队,每队五十名骑兵,共五千名骑兵;后列一百二十队,每队三十名骑兵,共三千六百名骑兵。在加上探子和预备队(将领亲卫队)共三百名,杨可世的这个“平戎万全阵”总共有八千四百名骑兵。
剩余的六千步卒,倒也十分平均的分为了三个步军战阵,每阵配有战车十二辆、辎重车三十六辆(就是之前提到的鸡公车,车上满载的全是箭矢),然后盾牌步枪手八百、刀斧手六百、弓弩手六百。
所以,经过杨可世这么一改,也就将原本需要十四万人才能摆出来的步战阵型,生生改成了一个以骑兵为主要攻击力量的骑战小阵。
虽然比起昨日在辽阳城下,金军摆出的那又是跑圈造烟、又是万马奔腾的盘龙骑阵而言,杨可世摆出的这个阵型在气势上十分不足,不过在瞧看了宋军摆出的这等战阵后,宗望他们也是苦笑着露出了难色来。
按照交战的惯例,自然都是将对将、兵对对,刚才的第一阵虽然打了个七负一平,但也至少还有两胜挽回了些许颜面,只是如今瞧着宋军摆出这等乌龟不似乌龟、蛟龙龙不似蛟龙的阵型出来后,还真不知道如何破解才好。
便也见得宗望伸手往宋军战阵一指,便也扬声对身边的各军将领问道:“谁人知道这宋人摆出的到底是什么阵型?何人有破阵之法?”
这话问来,但见首当其冲一脸懵逼的就是白山诸部的将领,其次完颜本族和亲附(亲密附庸)的铁骊部诸将也是一脸的空白,最后宗望只能把目光投向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便也是以郭药师为的汗、奚、契丹和杂胡等附军将领的一边。
但也说,附军将领之中,要数郭药师的地位最高,见得宗望来问又无人可答,待到宗望目光瞄向自己的时候,郭药师也只能硬着头皮答道:“禀元帅,此阵或许是……或许是宋军的平戎万全阵,只是……”
“只是如何?”听得郭药师故意打抖,宗望忙也跟着追问,郭药师便也答道:“只是……此阵改动了太多,那平戎万全阵算起来本是步军战阵,且所需的成阵人数也是颇多。而如今此阵人数偏少不说,这骑兵也太多了一些,竟是叫黄杰变成了骑阵?”
要说黄杰此时听得了郭药师把改阵的功劳扣在了他头上,只怕多少还是要谦虚一下推辞一番,不过宗望却是对此毫无怀疑,听得郭药师居然说得出这等战阵的名号,当即便也问道:“既知此阵,不知郭猛安可有破阵之法?”
郭药师听来当即面显难色,好生斟酌了一下用词后,这才小心答道:“元帅也知,这要破骑阵,只怕还得骑军!郭某手下附军骑、步不均,步卒占了七成还多,若是由郭某手下出战,只怕不妥!”
宗望作为主帅,统帅大军多年,自然听出郭药师这话既是呈情也是托词,便左右看了看后,便问:“若本帅与你一支骑军,你可有把握破阵?”
其实郭药师如今手下管带的汉附军,总数差不多已经接近了五万,虽然兵力的构成良莠不齐,且宗望暴出的这波兵在半年之前还是在金国各地打流的贱民破落户,可经过在辽阳城前半年多的对峙,郭药师倒也算是勉强将这批签军给训练了出来。
而且,就骑兵而言,虽然他手上正牌的常胜军新军,或者说由原来常胜军骨干扩成的新军的确没多少,连一万人都不够,但骑术怎么说也是辽东汉人的天赋技能之一,所以郭药师还真不是不敢战。
如今听得宗望愿意直接给他一支骑兵出战,郭药师面上虽然并无表情,甚至还露出了一脸难色,但其实他心里却是乐开了花,当即便也听他道:“末将以为,此阵非得四太子麾下铁浮屠出战才可取胜,若非如此,断无一丝取胜之机也!”10
第一千零五七章 【入阵】
宗弼的铁浮屠部队,其实就眼下而言还是一支试验性质的部队,不但总人数还未达到万人的规模,就连全军的重甲也都没能完成制式定装,许多士兵根本就是把缴获的敌军战甲胡乱套在身上了事。
当然装备制式化问题也是如今困扰金军的一大难题,虽然吴乞买接过阿骨打的指挥棒后凭着自身实力搞翻了曾经牛逼的契丹辽国,继承了庞大的疆域、人口和历史关系,但却偏偏没能把辽国的工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继承下来,虽然这和金国动辄喜欢屠城灭族有很大关系,也难说这跟女真人其实根本就不看重工匠行业也有很大关系。
反正,此时言归正传,郭药师提出想要破了宋军的这个“变态版”的“平戎万全阵”,想要用他麾下的汉军去当炮灰送死是不可能的,至少也得用铁浮屠陪绑才行的意思,宗望自然听出来了。
不过就算听出了,宗望也不能说的郭药师要求不合理或打算很过分,毕竟他手下的新附军是个什么情况宗望也是知道的,因为这半年来就是宗望亲自下令给郭药师手里塞人,活生生将他从瘦猴子给塞成了大胖子,如今你还真不能不讲道理的命令一群步卒去硬闯骑阵杀敌吧?
只是,郭药师提出的计策,又委实有点为难人了,宗望略微思考了一下后,倒也不得不厚着脸皮问宗弼道:“乌朱,你手上的铁浮屠还有几多人马?”
宗弼听来皱眉,他当然也听出了郭药师话里意思,但也还是如实答道:“如今不足三千人马!”
宗望一算,郭药师手中的骑兵满打满算也就一万人不到,加上宗弼的三千,一共也才一万三千而已,按照两军相邀的交战规制,如今宋军出战一万五千人,那么金军也可以出战一万五,总不能吃了这个亏,于是左右一瞧倒也寻着了一个背时的人,便也吩咐道:“郭猛安,本帅命你领本部九千人马出战,乌朱与铁勒都各领三千铁骑为你遮护两翼,如何?”
听得宗望下达了这般命令,郭药师倒也明白这事躲是躲不过的,只能抱拳道一声得令,便也拍马回到本阵点校了人马。至于宗弼与铁勒都二人,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