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宋道 >

第117章

宋道-第117章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就是按说这大户人家的小妾是没资格祭祖的,可早上老倌还是让万春奴和周燕奴随黄大郎一并祭拜了,这是因为在他看来这万春奴名义上虽然是妾,可却是按照妻礼娶进家门,还有周燕奴虽然是妓伶出身,但如今却怀了黄家的子嗣,也是有资格的。

    往日居家过日子,老黄家逢年过节时也不过搭张案子将饭菜摆好,烧了香烛外加磕上几个响头就算祭了祖,如今刚有起色就来讲究什么大户人家的排场,可不是徒惹人笑话么?

    反正一句话,当年黄家祖上是渭州逃难来此的难民,背井离乡之人哪有凭多的臭规矩。

    见黄大郎领了苏廿娘和姚玉来了,老倌也知道黄大郎如今在明秀楼还有一大桌子人要招待,便让姚二娘烧了香烛,然后便亲自向列祖列宗汇报了一下今日黄大郎考了县试第一名案首的事情。

    待他交代完了,就要黄大郎领着苏廿娘、姚玉、万春奴和周燕奴来磕头告祭,黄大郎自然当先跪了,却把四女给难住了。见有苏廿娘和姚玉在,还是万春奴胆儿大些,对老倌道:“老大人,予等如若行礼,只怕不合规矩。”

    这宋时北地方言可将父亲称为大人,儿媳亦可将公爹称之为老大人,而民间将当官之人称呼为连姓称呼为某大人,也是褒其为父母之官的意思。

    只听万春奴这般说话,黄大郎便有些不耐,便道:“在俺家,父亲大人的意思便是规矩,让你等一道告祭,只管行礼就是!”

    万春奴被说得眼珠儿一红,还好周燕奴机灵便来搀她拜倒,一旁的苏廿娘和姚玉瞧了不知如何是好,还是黄大郎解围道:“廿娘和玉儿还未过门,一旁观礼就好!”

    随后三人便行礼告祭,又来拜了老倌和二娘,引得两人笑中带泪,悲喜难分。老倌倒是瞧着黄大郎居然轻而易举能将四女都压服,且还是夫纲稳固的模样,更是偷瞄了姚二娘一眼,老怀大是宽慰。

    这之后,黄大郎便要速速上了家宴,简单作陪之后便告罪退下,去赴明秀楼的宴席。

    众好汉此时也才吃过了头席,都知道黄大郎这般考了县试第一名案首可是大事,家中诸事繁杂,谁会怪他失陪,便也欢欢喜喜的重开次席。

    恰好卢二父子还有孔伯、孔云也安排好诸事带着叶大龙他们赶来赴宴,倒也算是齐聚一堂,便也畅饮起来。

    席间卢二抽空将此次下江之行的经过,大致与黄大郎说了,这次他共计带了雪盐一万斤、雪糖五百斤赴杭州。到了杭州经过月余的探问,发现杭州的私盐行情不好,雪糖倒是能估高价,可就怕首尾难顾,万一被人惦记上可就祸事了。这期间正好遇着了贩私盐来杭州发卖的曹诚,这曹诚往日也与卢二做过几笔私盐生意,算来也是相熟,得知卢二手上有这等白盐和雪糖之后,便鼓动卢二直接去泉州发卖与胡商,定能博得高价。

    恰好这时孙新带着杨宗保等人赶了上来,大伙儿一合计,也就听了曹诚的建议,直奔泉州而去。抵达泉州之后,曹诚忙前跑后寻了许多胡商,果然都给出了高价,这其中雪糖的价格最高,经过数家的博买竞价,最后竟到了三十贯一斤的价格。

    毕竟黄大郎采用的饱和结晶法在此时算是跨时代的黑科技,洁白如雪的白糖和白盐让胡商瞧见了,他们想到的唯一用法就是拿回去卖给宗教界人士搞诈骗,所以白糖给出三十贯一斤的价格倒也不算出奇,毕竟物以稀为贵,而且白盐也让他们自己抬价到了一千二百文一斤的价格。

    这里可能有人会奇怪,这时期不是已经有了西夏的青盐,以及颜色相对较白的解盐了,为何还能卖出这般高价?

    这是因为黄大郎弄出的白盐一没有海盐的海腥味;二没有井盐池盐解盐的土腥味和烟火味;三是颜色足够的白、四是颗粒结晶非常的细(经过三道研磨)。

    因此根据胡商们的说法,黄氏出品的雪盐甚至比西域那边有名的威尼斯雪盐还要纯净,还有雪糖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绝世好物,这般好物如果不运回西方高价卖给各教的神甫、牧师和伊玛目、阿訇,让他们去献给上帝、真主和耶稣基督,这罪过可就大了去咯!


第一百八十章 【花石乱】

最终,光是这批盐糖,就合计卖出了差不多十七万贯之多,但胡商们哪有这么多现金,所以卢二也就自由发挥,弄了六艏福船回来。此外,还以物易物拉回了差不多十五万斤的交趾稻米,二十万斤南方粟米,三万斤岭南土红糖,还有足足十万斤粗盐被用作压舱石给走私了回来,就连给雷豹找来炼药的阿芙蓉也收来了二百斤之多,将六艏福船的货场塞得满满。

    这宋时舰船大小主要用“料”来标示,“料”是一个较为奇怪的复合单位,它既可以表示排水量、载重量,也可以表示船舶的长、宽、高等技术参数。而且官方的“官料”比民间“民料”要大一倍,为的是少给工钱。譬如在北宋时期,一艘官府船场建造的五百料船,合民料就是一千料,排水量差不多就达后世的250吨左右。

    而卢二弄回来的这六艏福船,全都是“泉舶”出品的五百官料原装船,并且全都是下水不足五年的新船,仅是船价就是八万余贯。

    众人一直吃酒叙话,不知不觉中黄大郎又自醉了,他反正提前跟福寿交代,见他醉了便迅速送回家里,莫要再让人套出了胡话。只是醒来时黄大郎再次发现自己断了片儿,记忆仅仅停留在卢二这次泉州之行的来龙去脉上,这之后应该还有很多事情与自己说了,可惜全都不记得了。

    二月初八,黄大郎的谢师宴如约在明秀楼举行,只不过气氛就有些愁云惨雾不堪忍睹,只怪安庆府陷落的消息早谢师宴一日到了黄州,满城接惊,因此这谢师宴只能是草草收场,便是一首好诗词也没有留下来。

    对于安庆府的陷落,黄大郎却是浑不在意,只是让朱高和张合两人前去打探。他如今考完县试,不过是科举途中越过了一道小坎,片刻也分神不得。

    先说黄万联庄的事情,自打刘钰带着二百捧日军进驻之后,进度自然快了起来,二月下旬就将原来规划的鱼塘全都开挖完毕,塘土也按黄大郎的反复分批开挖后运到了回龙山下的下田铺撒,猪舍、罐肉和鱼鲊作坊等等也都建好,用谷糠、麦麸和酒糟试做的混合饲料也先弄出了五百石来,黄大郎干脆就将二百捧日军当成了免费的劳力,半数投入到了生产运作之中,另外半数又刘钰、刘锜带领护卫联庄的安全。

    齐姨被黄大郎指派为作坊的大管事,带着几个卖身给了黄家的家仆在灌装车间负责最后的高温灌装工序,但黄大郎很是担心这罐肉的灌装工艺只怕保密不了多久,因为那送苏廿娘来黄州的王监事带着几个亲随就守在车间外,宣称是官家命他守着不使秘方外泄,可他会不会自己偷学了去就谁也不知道了。

    至于罐肉作坊的运作,黄大郎只能让二娘出面主持,万春奴和苏廿娘从旁协助,从三月末开始就能保证每个旬日可以往东京发货五千罐,但受限于原料的供应,产量从最开始的忽高忽低到现如今日产五百罐,产能也就止步于此了。

    还有就是,因为与苏廿娘的婚期近了,原本想将叶大龙他们还有雷豹等人安置到联庄里的打算如今已是不行,黄大郎想了想干脆又花钱就在孙家宅院的隔壁卖了一处大院,将人都安置了过去。

    另外,八黑九白十七个来自耶路撒冷的胡人最终在卢二的砍价之下,以一百五十斤雪糖的价格给盘了下来,也一股脑的丢到了大院里,交给孙立负责教授他们语言。由于语言不通,黄大郎只是从阿杰布的口中知道九个白胡都是什么十字军的骑兵,黑胡是十字军仆从,更多的信息只怕还得等孙立教会他们宋话之后才能得知。

    不过黄大郎也好奇这些什么十字军的骑兵武力究竟如何,便让他们与众好汉试手,结果全都被打得很惨,张合一句“自会些许粗浅的战阵武技”便给定了性。

    还有就是卢二拉回的米粮,借了万家的粮仓囤积了大部分,其余也都赶制成了混合饲料存在了黄万联庄,同时也顺带将弄回来的粗盐和粗糖运去了联庄经行加工,待到四月末时便又凑了一批雪盐雪糖出来,还让卢二父子领着龚老七和曹诚他们拉去下江贩卖。

    诸多杂事,一件件忙碌起来倒也耗时,转眼便是五月端阳近前。

    这一日,乃是政和三年的五月初二,黄大郎一早起来先去周燕奴的房中看她,如今她已经是八个多月的身孕,腹大如球,且肚儿尖尖都道定是个男娃。看完周燕奴后,这才去县学点卯,枯坐半日研读经义,午时下了学便往家走去,却看见本应该在弘文学馆打混的曹阿宝居然穿了一身叶子甲,手中提着一把角弓,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正往东门走去,黄大郎瞧着愕然便唤他道:“衙内往何处去?”

    曹阿宝瞧见路边的黄大郎,便满脸兴奋的道:“大郎,听说东门有流贼叩门,本衙内自然是平贼去也!”

    “流贼?”黄大郎恍然道是想起了这几个安庆府的破石军风头正劲,已经接连打破了周边的太湖、怀宁、桐城等县,甚至还分出小股的贼军袭扰了蕲州,不过听说朝廷已经下令要无为军出兵征剿,如何能来黄州叩门。

    可若不是这破石军,周围绿林山寨、水寨乃至剪径蟊贼,谁人又敢来黄州叩门呢?

    曹阿宝见黄大郎满脸惊讶,便也兴起道:“大郎,且随本衙内前去见识一番,如何?”

    黄大郎心想闲来无事,不如去看看热闹,便道了一声好,曹阿宝便策马来接,黄大郎便跳上马后,随他去了。

    待两人来自东门,就瞧见城门早被守卒给牢牢关上,城头上守着好几百号厢军弓手正探头探脑的望着城下,曹阿宝身为知州衙内,自然没人拦他,便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