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少之君临天下-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非当众历数贪官污吏和白莲教徒的罪行,然后作出判决,罪行较轻的犯人,要么发配充军要么发配官营矿场服劳役,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主要犯官和白莲教头目,判斩立决。
随后,韩非命亲卫军布置刑场,准备将近百名主要案犯当众处斩。
这时,原岳州府知府高声叫嚷:“姓韩的,你这是滥用职权,我是四品朝廷命官,你无权杀我!”
(本章完)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民心
按照朝廷的律法,钦差出巡掌钦差旗令,拥有制约地方官吏的权利,若是被皇上授予“便宜行事”,还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四品以下的普通官员,四品以上的封疆大吏的最终审判权则在朝廷。
在一旁观斩的新到任官员,见韩非要当众处斩原岳州府知府,也是面露惊愕之色,与韩非同一阵营的官员走近他的身边,准备提醒一句。
韩非把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喝道:“请出天子剑!”
杜一虎双手捧着一柄宝剑,递给了韩非。
韩非接过宝剑,高举过顶,朗声喝道:“天子佩剑在此,如同圣上亲临,本官代天子传令——斩立决!”
刀斧手接令后立即执行,随着一阵惨嚎,近百人头滚落一地,数十亩方圆的土地被喷涌的鲜血浸透,闪现着妖艳的红色光晕。
现场一片死寂,所有人脸上都惊惧胆寒的表情,已经忘记了叫喊。近百人一起被处决的现场是何等的惨烈震撼?所有围观的人都吓破了胆,望向韩非的眼神里是满满的恐惧。
从这以后,韩非得了一个绰号——鬼见愁,意思是说,连魔鬼都怕见到他。当然,你若是魔鬼,自然害怕见到他,若是安分守己的人,则大可不必。韩非对案犯是霹雳手段,毫不容情,但对百姓们却是即非常的亲善,亲自走进田间地头,安抚慰问返乡耕作的农人,关注百姓的民生问题。
为了侦破此次荆湖大案,锦衣府出动了很多人手,尽管最终告破的主要证据不是锦衣府查到的,但毕竟付出了很大的苦劳。韩非把锦衣千户召进值房,说道:“千户大人,犯官虽然伏诛了,但他们贪墨的钱粮必须要追回来,锦衣府是圣上的亲军,对圣上和朝廷忠心耿耿,本官打算把查抄犯官家产的事务交给锦衣府负责,你看如何?”
查抄犯官家产油水丰厚的美差,锦衣千户想不到韩非会让给锦衣府,瞬间失神,继而大喜过望,感激地说道:“大人的恩德,卑职不多说了,以后但有差遣,卑职一定竭力效劳!”
“千户大人言重了,本官与锦衣府指挥佥事唐越大人有交情,与锦衣府的兄弟也算是朋友了,见外的话就不多说了!你们按照规矩办事,径自将查抄的钱物上交国库即可!”
“卑职明白怎么做了!”
打发走锦衣府的人,韩非又准备遣回三营精兵。一千多名闲散的军人驻扎在当地,耗费钱粮是一方面,也容易滋生事端。韩非令三营精兵返回京城复命,顺便将服劳役的案犯,押送矿场。
韩非打发走锦衣卫和亲卫军,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稳定民心,向百姓传递一个信号,朝廷不会再追究以前盲从白莲教的人,让百姓们安心恢复生产,尽快完成夏种的任务。朝廷赈灾的钱粮,只能用于应急,百姓们以后的生活还是要靠秋收来保证。
韩非当众处决了近百案犯,对新任官员和百姓们的震慑效果极大,钦差行辕令行禁止,所有人都严格执行,就连不是韩非同一阵营的官员也不敢敷衍。如此一来,官员百姓上下一条心,对恢复生产有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大人,不好了,出大事了!”
韩非正在值房审阅材料,一名侍卫匆匆跑进值房,惶急的叫喊,他忙喝道:“何事如此惊慌?”
“启禀大人,城郊两个村庄的百姓为了一头耕牛打起来了,现场聚集了数百人,非常混乱,知县带领衙役赶到现场制止了打斗,但两个村庄的人依然对峙,随时可能再次发生打斗!”
韩非明白此事是因为耕牛严重短缺造成的,必须尽快解决了,不然很有可能还会发生类似事件。
“立即备马,本官赶去现场查看!”
韩非赶到现场,看到两个村庄的人,都是手持棍棒,怒目对峙着,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这若是打起来,很有可能会闹出人命。
“钦差大人,您看这……”知县对此也是一筹莫展,没有解决问题的法子。
韩非摆摆手,快步走到两个村庄对峙的中间。
两个村庄的村民看到钦差大人来了,不约而同垂下手中棍棒,惶急地喊道:“钦差大人——”
“父老乡亲们,大家都放下手中器械,各自后退一丈,听本官一言!”
韩非的威信,让村民们不由自主放下了棍棒,默默后退一丈。
“本官理解大家的心情,都是忧急夏种,才会发生争抢耕牛的事件,本官对此事就不追究了,但也决不允许再发生类似事件!”
韩非扫了两边村民一眼,又道:“荆湖一带连年灾荒,又加上贪官污吏和白莲教徒的祸害,连人都快活不下去了,耕牛短缺也就可想而知。这确实是个大困难,但咱们再大的困难都挺过来了,如今已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眼前这点困难还难得住咱们吗?”
稍停一下,韩非振臂高呼:“乡亲们,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再大的困难又如何,咱们合力克服就是了!来人呀,将本官的坐骑牵过来,给乡亲们耕作,并传令将城中富户代步的马匹暂时集中起来,用于耕种!”
村民们见韩非将自己的坐骑都献出来了,都感动地喊道:“钦差大人,草民会想办法耕作的,不能用大人的坐骑呀!”
“民以食为天,当前首要任务是夏种,坐骑用于耕作是物尽其用!来人呀,给本官那把锄头来!”
村民们不知道韩非要锄头何用,茫然递上了一把锄头。
韩非手握锄头,高喊道:“耕牛紧张是客观事实,为了不耽误农时,咱们不能坐等,年轻力壮的后生们跟随本官挖地去!”
“啊——”现场官员百姓都呆住了,继而,村民们都跪伏在地,拦住韩非,呼喊道:“钦差大人万万不可呀,您是金贵之人,岂能干此粗活?草民承受不住呀!”
“乡亲们,快快起来!”韩非亲手扶起身前一位老者,高声说道:“乡亲们,官员们的俸禄哪里来的?都是你们上交税赋呀!乡亲们都是我等的衣食父母,如今父母有难处了,我等岂能坐视?”
(本章完)
………………………………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中毒
民心齐,泰山移。
韩非身为忠义伯荆湖宣抚使,朝廷的重臣,深入田间地头,亲自耕种劳作,百姓们感动了,荆湖地区的士农工商都感动了,整个荆湖地区官民齐心协力,掀起了大生产的热潮。
“荆湖地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官兵和百姓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呔,齐动员呀么嗬嗨。庄稼汉呀么嗬嗨,互动组呀么嗬嗨,劳动的歌声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呔,满山川呀么嗬嗨……”
韩非亲自改编的《大生产》歌曲,每天都响彻在田间地头,山川湖泊,城市乡村,成为整个荆湖地区最流行的元素。这股旋风,连带着这首歌曲,也因为韩非传扬天下的名望,被慕名而来的士林商贾旅人,带到四面八方。
这两年,荆湖地区的乱象,越闹越盛,终成了大华的心腹之患,皇上为此忧虑不已。朝廷派去宣抚的钦差大臣,竟然被袭杀,朝野震惊,人心惶惶,人们担忧会爆发内战。
韩非临危受命,宣抚荆湖,施展霹雳手段,铁拳重击,先是一网打尽贪官污吏,再是歼灭白莲教南天法王部,迅速让动荡的局势稳定了下来。
但这些手段只能暂时压制不稳的局面,要想长治久安,关键是要解决百万灾民的活路问题。朝廷的赈灾钱粮毕竟是有限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恢复生产自救,只有让老百姓生活有了盼头,民心才能真正稳固下来。
皇上对此心知肚明,传命韩非放手施为,彻底把灾区的隐患解决好,并且吩咐锦衣府关注荆湖地区情势,定期向他汇报。
今天,皇上散朝刚刚回到御书房,锦衣府都指挥使捧着一叠奏折,匆忙走进御书房。
“启禀陛下,荆湖道锦衣府卫所传来了近期密报……”
皇上扫了一眼锦衣府都指挥使手上厚厚的奏折,说道:“捡重要的说,荆湖地区目前情势如何?”
“恭喜陛下,荆湖地区民心安定,一片繁荣!”锦衣府都指挥使喜形于色地说道:“陛下,荆湖地区百姓衣食无忧,商路通畅,可说与数月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上闻言大喜,迫不及待地问道:“快跟朕说说,韩非是如何做到的?”
“陛下力排众议任命忠义伯宣抚荆湖,当真是圣明之举,老臣敬佩得五体投地!”锦衣府都指挥使感慨地说道:“忠义伯出京宣抚荆湖,让钦差仪仗和亲卫军缓缓而行,在荆湖外围绕行,迷惑荆湖地区的恶势力。而他自己则微服分道而行,先是去金陵募捐了二十万担粮食,随后不顾自身安危,深入荆湖民间查访,掌握了民情民意和恶势力的动向,后来才能以瞬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拔除了荆湖地区的毒瘤!”
皇上颔首道:“韩非运筹帷幄杀伐果断,朕是深知的,能够迅速控制局面,这不意外,但要彻底安定民心不容易,他是如何做的?”
“陛下,荆湖初定,百姓在官府号召下,逐渐返乡,忠义伯将查获的朝廷赈灾钱粮以及募捐来的粮食,悉数分发下去,让混乱的局面基本稳定下来了。但此时田地荒芜,民生凋敝,市井萧条,若不尽快改变局面,必然还要生乱子。忠义伯亲自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