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王洪文传 >

第19章

王洪文传-第19章

小说: 王洪文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无法入眠。
  过了子夜之后,昆山中学的灯一盏盏熄灭了,从一个个教室里传出一阵阵鼾声。
  大抵是一连几夜未得安眠,就连看守“牢房”的“尖刀班”的小青年,由站着到蹲着,到坐着,终于也发出了鼾声。
  王洪文和周宝林蹑手蹑脚地走出了“牢房”。关押了四个多小时,王洪文算是“自由”了。
  周宝林送他,走了一里多地,才在路边看见那辆银灰色的轿车。
  王洪文坐进轿车,不住地向周宝林挥手。
  银灰色轿车迅速地消溶在黑色的夜幕中。
  张春桥答应了五项要求
  一夜“历险”,王洪文一溜烟逃回了上海。
  王洪文挂通了张春桥的电话。他没有完成张春桥的使命,从电话耳机中传出的声音听得出,张春桥很不高兴。但是,当王洪文问张春桥,原定下午在文化广场与“工总司”造反队员见面,是否如期举行,张春桥以非常坚决的口气说道:“照样举行,我当众签字,答应你们的五项要求!”
  消息飞快地从“工总司”传出来,造反队员们在互相通知:下午,张春桥在文化广嘲接见“我们!
  消息飞快地从“工总司”传到上海市委,传到曹荻秋耳中。
  中午,上海市委决定召开书记处紧急会议。中午开会,在往常是几乎未曾有过的。
  张春桥仍兼着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的职务。接到曹荻秋的电话,张春桥只得去开会。
  他心中明白,中午开会,显然是为了针对下午的“工总司”的会议。不过,张春桥有所恃而无所恐,因为他已连夜与江青通了长途电话……上海市委书记处,曹荻秋与张春桥面对着面。
  曹荻秋申述着自己的意见:
  “‘工总司’是一个全市性的跨行业的群众组织,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根据市委讨论的意见,我们对于‘工总司”仍然应当坚持不参加、不承认、不支持的态度。……“料定曹荻秋会说这番话,张春桥一支接一支地悠悠抽烟。
  曹荻秋继续说明自己的态度:
  “‘工总司’在安亭拦截火车,阻断交通,这是什么行为?这难道是革命行动?”
  “‘工总司’在安亭同事,造成沪宁线中断二十个小时。这是很严重的破坏生产的事件。这个事件的责任应当由谁来负?难道由上海市委来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责任只能由‘工总司’来负!
  陶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文革小组”顾问,是当时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在那位“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之上。曹荻秋当着张春桥的面,向陶铸说明了上海市委对“工总司”、对安亭事件的意见。
  从电话里传出陶铸清晰的话音:“我同意你们的意见!”
  曹荻秋对着电话话筒说了一句:“陶铸同志,张春桥同志在这里,请你跟他也说明,一下。”
  曹荻秋要张春桥听电话。
  “嗯,嗯,嗯。知道了。好的,好的。……”张春桥一边听着电话,一边点着头。
  “照陶铸同志的意见办吧!”等张春桥听完电话,曹荻秋说了这句话,紧急会议就结束了。
  张春桥把烟头往烟灰缸里用力地一捻,站了起来,不言不语走了。
  当张春桥的轿车终于出现在上海陕西南路,站在文化广场门口久等的王洪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工总司”的造反队员早已在文化广场那扇形大厅里等候,一遍又一遍地念着“最高指示”。张春桥迟迟未到,使队员们的心越来越着急。
  一次次打电话给张春桥,才知道他在上海市委开会。据告,会议重要,不接电话。
  王洪文不由得坐立不安:张春桥会不会变卦了呢?如果张春桥变卦,站到曹荻秋一边去,那么“工总司”就面临着总崩溃!
  张春桥在王洪文的盼望之中毕竟来了。文化广场顿时响起一片口号声:“向中央文革学习!”“向中央文革致敬!”
  张春桥在欢呼声中登上主席台,站到话筒前。
  张春桥说些什么呢?当年的“工总司”印发的传单《特级报导》(大抵因为太急,所以把标题中的“特急”误写成“特级”)尚可查到。兹照录于下:特级报导:十一月十三日下午三时半,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张春桥同志在上海文化广场,接见“工总司”由安亭返回上海的部分造反队员,作了重要讲话。
  张春桥同志说:
  “同志们,大家在这里等了很久。刚才在这里跟你们总部的同志商量了几个问题。
  现在说明一下
  “头一个问题,就是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是不是一个革命的合法的组织?
  “我认为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是一个合法的革命的组织。
  “第二个问题,十一月九日的大会后,有人要到北京去控告上海市委,这是什么性质?
  “我说,这是一个革命的行动。
  “第三个问题,安亭事件造成的后果,你们的代表提出,责任应由上海市委和华东局负责。
  “我也同意这个意见。
  “第四,要求曹荻秋同志公开向群众做检查。
  “这个要求我同意。有的同志关心我的安全问题。其实,我到这里来,对你们是没有怀疑的。我不是把你们当成坏人。如果你们都是坏人,我就不会一个人到安亭去了。
  曹荻秋同志的安全问题,倒是要注意的。我希望你们有事讲理。曹荻秋同志一次检查不行,还可以来第二次。
  “第五,给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提供方便。
  “这一条我同意……”
  就在这《特级报导》刚刚印发,上海的大街小巷马上又贴满浆糊未干的新传单,标题为《张春桥签名同意五项要求》。
  大抵反复传抄的次数太多,种种“版本”的《张春桥签名同意五项要求》传单文字互有出入。笔者从当年的“一月革命胜利万岁”展览会所保存的展品中,查到张春桥签字原件。那是写在一张笔记本的横格纸上,字迹幼稚,其中把曹荻秋写成“曹获秋”,大抵出于“工总司”哪个头头之手。末尾,有蓝黑墨水所签“张春桥1966。11。13。于上海”。
  照手稿抄录,全文如下:
  一、承认“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是革命的合法的组织。
  二、承认“11。9大会”以及被迫上北京是革命行动(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应派少数代表)。
  三、这次所造成的后果全部由华东局、上海市委负完全责任。
  四、曹荻秋必须向群众作公开检查。
  五、对“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今后工作提供各方面的方便。
  张春桥1966。11。13。于上海
  张春桥签字的这“五项要求”的传单,飞快地传到了中共华东局书记魏文伯手中,传到了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丕显手中,传到了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曹荻秋手中。上海的“三巨头”聚集在一起。
  “老陈,你看过张春桥的传单了吗?”魏文伯扬了扬手中的传单。
  “早就看过了!”陈丕显指下指桌上放着的传单说道,“张春桥算是什么?谁给他那么大的权利,可以签发这种‘五项要求’?”
  “他完全违背了市委在中午作出的决定,违背了陶铸同志今天中午在电话里对他的指示!”曹荻秋怒形于色。
  “三巨头”越说越生气。
  陈丕显提议:“给北京挂电话!”
  魏文伯、曹荻秋双手赞成。
  电话占线——那是打给“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的电话。因为陈伯达正在给张春桥打电话!
  过了一会儿,电话接通了。大抵是陈伯达那福建式的“普通话”很难令人听懂,便让王力替他接电话,充当“翻译”。
  “张春桥在‘五项要求’上签字,你知道了吗?”陈丕显劈头便问陈伯达。
  “知道了,知道了。”王力替陈伯达回答道。
  陈丕显向陈伯达提出了一系列“为什么”:“原先中央说过不承认建立全市性工人造反组织,为什么张春桥擅自承认了?卧轨拦车,明明是破坏交通,为什么张春桥说这是‘革命行动’?安亭事件的严重后果,明明应当由‘工总司’负责,为什么张春桥反而说由华东局、上海市委负责?魏文伯、曹荻秋都在我这儿,他们都不同意张春桥的意见。今天中午,上海市委书记处还开过会,张春桥也参加的,他为什么违反组织的决定?”
  陈伯达的答复,象做大报告似的,从宪法规定工人有结社自由讲起,一直讲到要正确对待群众运动……他冗长的回话,清楚地表明,他站在张春桥一边。
  陈丕显啪的一声挂上电话,看得出,他的心中窝着一把火!
  张春桥呢?他在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下午与上海“工总司”代表的谈话中,曾回忆道:“我同上海市委早就有分歧。十一月十三日下午,我在文化广场给你们签了字。回去以后,我给陈伯达同志挂了电话,汇报了情况。晚上,陈伯达同志打电话给我,他表示完全同意我的做法。他显然是在下午接到我的电话之后,已向中央作了请示、所以给我打电话的。我们通话结束之后才一分钟,据陈伯达同志后来告诉我,陈丕显给他打去了电话。陈丕显代表他们三个人的意见(引者注:即魏文伯、陈丕显、曹荻秋)。这样,‘中央文革’就听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伯达同志同意了我的意见,批评了他们的意见。……”在陈丕显给陈伯达挂了电话之后,曹荻秋说道:“我给陶铸同志挂电话!”
  电话里传出陶铸清晰的声音:“张春桥签署‘五项要求’,是错误的!张春桥是一个没有群众运动经验的人!”
  陶铸的鲜明的态度,给了魏文伯、陈丕显、曹荻秋以鼓舞。
  就在上海“三巨头”与陶铸通话的时候,张春桥打电话找王洪文。
  王洪文在干什么呢?他正在跟“工总司”的一班小兄弟们“庆贺胜利”。因为张春桥签署了“五项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