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汴京风骚 >

第130章

汴京风骚-第130章

小说: 汴京风骚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十四年结发共枕的老妻吟着爱的绝唱撒手离去了,半个月来亲自侍病于床榻前的司马光一下子痴呆了。他无言无语,仍然握着妻子的手,默默地淌着泪水,他的一双昏视的眼睛,如同雾漫的泪泉,滴嗬不停。他似乎在用泪祭奠着妻子四十四年来的锦心浓意、暖怀柔情、甘苦共尝、风雨同舟;他似乎在用泪回忆着妻子四十四年来的离愁别苦、萤影雁鸣、义如宾友、勤瘁相成;他似乎在用泪感激着妻子四十四年来朴俭持家、洒水执帚、炉火灰颊、锄蔬湿衣;他似乎在用沼赞扬着妻子四十四年来的潜德不耀、宽厚待人、梯奉舅姑、慈礼役婢。两心相知,情若连环啊!司马光突然摇着妻子冰冷的手哭出声来:“卿今撒手去,留我独何如……”
  司马康跪地号啕,吕直代地痛哭,范祖禹啼嘘不止,仆役婢女都大放悲声,“独乐园”也在寒风冷雨的黄昏哭泣着……
  二月三日,司马光带着儿子司马康、老仆吕直,赶着载有老妻张氏灵柩的马车,走出独乐园,走向五百里外的故乡陕州涑水。司马光崇尚简朴,没有乐班鼓吹,没有亲朋送行,只有两个仆女身着孝衣,跟着高举灵幡的司马康,“向西走去。
  二月二十九日,六十岁的张氏,被安葬在谏水南原林木葱绿的司马家族的墓地里。墓穴深七尺,无青砖砌宫,无石木装饰,无一草陪葬,无僧人超度,亦无碑石作记,仅在墓地一侧,结草庐一间,为司马康居丧之合。然方圆十里的男女老幼,相识者和不相识者,闻讯送葬而来,众以万计,号啕哭祭之声,终日不绝。这位连名字也没有留下的女人,在葬礼上却赢得了人间真情。
  夜风残月,林木苍茫,送葬哭祭的人群散尽了,留下了一座散发着泥土芳香的黄土墓冢。年老的司马光更显得衰老了,他步履蹒跚,举止迟钝,站在老妻的墓前,弯下颀长微驼的身躯,低下白发稀疏的头颅,悲怆而亲昵地叮咛着:“……入土为安,你劳累了一生,该静静地安歇了。让明月伴着你,让清风伴着你,让康儿伴着你,我该回洛阳著书了。可身边没有你,我今后怎么活啊……”司马光声音哽咽,语不成声,泪水滂沱而下。
  三月十日,司马光带着日直回到洛阳,他一踏进独乐园,就陷入无法排解的苦情哀伤之中。看到柴门内的菜地苗圃,他就想起老妻浇蔬除草的身影;看到“读书堂”,他就想起妻子提壶送茶的身影;看到“弄水轩”,他就想起妻子制肴捧酒的身影;看到“钓鱼庵”,他的心在跳,他的泪在流,眼前就浮起妻子为给自己送食而失落湖中的大悲大哀。触景生情,见物思人,他怀疚而悔恨地喃喃自语着:悲由我起,哀缘我生,形骸不灭,不敢忘卿,形骸俱灭,魂伴卿行。
  ……
  司马光把自己关在钓鱼庵里,以伏案著书分散着心灵上苦情的折磨。司马康已不在身边,文牍之役由范祖禹兼任;妻子离去了,一日三餐由老仆吕直送上案头;《唐代长编》七百卷里国事的不幸和大幸,抑制着亡妻之哀。
  司马光决计不再离开书案,不再离开《唐代长编》,不再停止手中的笔墨,不再放纵自己“相看,相亲,相爱”的苦情思念,他定稿于书案,饮食于书案,困眠于书案,日以继夜,从春到夏,从夏到秋,定稿的进度加快了,精力的消耗将尽了,衰老的身躯将垮了。“靡哲不愚”,他不仅不知更大的悲哀将至,反而为自己的自制、自抑、自束、自约而庆幸。
  其间,“耆英会”的朋友们频频来访,无意中调解着他头脑中越崩越紧的神经,延缓着不幸事件的发生,但拜访交谈中,朋友们传来的朝政讯息,却也在无意中撞击着他紧绷欲断的心弦。
  八月十日夜晚潞国公文彦博来访,惊慌地说出了知制诰兼御史中丞徐禧不顾“灵州丧师”后的军心颓丧、士气低沉,再次举兵讨伐西夏、图取永乐谍的消息,并预言“永乐之战必败”,司马光惊骇,激动地挺身站起,突然眼前一黑,倒在文彦博的怀里。
  司马光中风跌倒,右肢偏瘫,舌僵失语……
  篇四 汴京 宣德楼前
  “献俘”与“大赦”,文治与武功相映相彰的辉煌 鹿阝建路飞马传送“塘报”的小校,力竭气绝于宣德楼 皇帝赵顼吐血了
  “灵州会师”于元丰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失败,几十万兵马溃退于西夏“坚壁清野、诱敌深入、抄绝饷道、聚兵歼灭”的战略下。十二月二十五日,奉诏监军、指挥“攻取灵州、以张天威”的内侍押班李舜举和知制诰兼御史中丞徐禧,才匆匆地抵达鹿阝延军的住地延州城。他俩见到的,是灵州突围而出的疲惫兵马和鹿阝延路经略安抚使沈括、副经略安抚使种谔。他俩从种谔口中听到的,是对五路兵马监军李宪失期不至的痛骂,是对环庆路经略使高遵裕“嫉功不协”的控告,是对河东路昭宣使王中正“遇敌先逃”的憎恨,是对“灵州丧师”的败而不服。他俩从沈括日中听到的,是监军李宪所率的十万熙秦军已于十天前退居兰州,高遵裕所率的八万七千环庆军现时只剩下一万三千兵马,刘昌柞所率的五万经原军几乎溃散殆尽,王中正所率的七万河东军早已退回麟州,鹿阝延军十万兵马围攻灵州十八天,不克强虏的重大伤亡和“灵州丧师”后边事险危的现实。边臣们此时不同的处境和心机,产生了不同的应变“方略”,随着报忧请罪的“塘报”飞马送往京都,上呈皇上。
  李舜举,字公辅,开封人,时年五十岁。其人世为内侍,忠恭老实,有自知之明,此时已知边事之不可为,主张采用苏轼奏表中“聚重兵境上”的奏议,以观西夏动静,相机而进。
  种谔,字子正,洛阳人,时年五十五岁,是庆历年间百北守将种世衡之子。其人熟悉边情,性烈骁勇,屡建战功,此时积怒在胸,主张再次讨伐西夏,雪“灵州丧师”之耻:“今之兴功,当自银州始,其次迁寡州于乌延,又其次修夏州。三郡鼎峙,则横山之地已囊括其中。又其次修盐州,则横山强兵、战马、山泽之利,尽归中国,其势居高俯视兴州、灵州,可以直覆西夏巢穴。”
  徐禧,字德占,洪州分宁人,时年四十八岁。其人性倜傥,少博览周游,不事科举,自视甚高,喜论兵事。熙宁年间,作《治策》二十四篇以献,得王安石青睐,以布衣充经义局检讨,后累迁至知制诰兼御史中丞,仍有怀才不遇之叹。此时奉诏执掌兵马,抱凌烟之志,贪西讨之功,主张“筑城永乐,直逼夏都”。
  沈括,字存中,杭州钱塘人,时年五十一岁,附徐禧“筑城永乐”之议:“银州虽据明堂川、无定河之会,而故城东南已为河水所吞,其西北又阻天堑,实不如永乐之形势险恶,若选择要会,建置堡栅,名虽非州,实有其地,归来疆塞,乃在心腹……”
  “灵州丧师”的“塘报”,使皇帝赵顼愤懑、沮丧、愧疚,而徐禧、沈括奏议的“方略”,适应、宽慰了皇帝赵顼“愤懑”的雪耻心和“愧疚”的自尊心:只有一场征伐的胜利才能抵消“灵州丧师”的耻辱啊!在王珪、蔡确、张璪、蒲宗孟等人“唯上为是”鼓动下,皇帝赵顼思准了徐禧、沈括的“方略”,重新召集各路兵马,于元丰五年四月,打响了再次讨伐西夏的“永乐之战”。七月初,鹿阝延路经略副使种谔攻取夏州(靖边),七月底,鹿阝延路钤辖曲珍攻取银州(米脂北),八月中旬,鹿阝延路钤辖高永能攻取寡州,八月二十五日,知制浩兼御史中丞徐禧、内侍押班李舜举督军十万攻取军事要冲永乐城。这些威逼西夏京都兴州的胜利,立即引起了各国驻京使者的注目和京都黎庶的昼夜狂欢。王珪、蔡确、张璪、蒲宗孟神采飞扬。九月五日,几百名西夏战俘被押进京都,立即刺激了王珪、蔡确、蒲宗孟等人的狂想。为宣扬皇帝的“英明天纵”,为展现大宋的“中兴业绩”,为宣告大宋“积贫积弱”历史的终结,在皇帝赵顼志得意满的恩准下,一场“献俘”与“大赦”的隆重礼典在宣德楼前举行。
  九月十五日巳时的皇宫宣德门,呈现出庄穆威武的雄伟景象:黄瓦流金,红柱闪光,画梁绘檐,飘云飞彩,龙凤翱翔;楼台四周,整齐地排列着五百名着甲戴胄的禁军士卒,面外而立,甲胄闪光,映耀艳阳,雄壮威武;灿灿闪光的楼檐下,十盏巨大的朱红宫灯挂起,若十日悬空,宫灯下依序排列着后宫嫔妃、宰执大臣、宗室王公,他们似乎都振作了精神、改变了性情,端出一副庄重神态。宣德楼东西两侧临时筑建的观礼台上,依序排列着朝廷百官和大辽、高丽、于阗、回鹘、真(月葛)、大理、大食、交趾、三佛齐等诸国使者及其随员。
  宣德楼前长五百步、宽五百步的方形广场,今天成了京都万千黎庶目光关注的所在。广场四周的道旁、巷口、楼台、回廊、屋顶、树上,站满了观看的人群。广场外边,一千五百名禁军士卒担任警戒,一色红缨长戈。广场上端,立黄色大旗十面,旗绣飞龙,高与宣德搂齐,名曰“黄龙旗”,俗称“盖天旗”,在云空中“哗哗”作响。“盖天旗”前,立“鸡竿”一顶,高二十丈,直插云际,竿顶有朱红木盘,八尺见方,木盘内一只金制公鸡展翅昂首而立,首尾五尺、高为三尺,口衔数丈红幡,上书金色“皇帝万岁”四字,飘展于空,在阳光下分外耀眼。木盘四角,有彩索四条,凌空垂下,四个身着黄色紧身短衫的年轻内侍,手拽彩索,恭立待命,以备皇帝登临宣德楼颁诏大赦西夏战俘时,攀索而上,取下圣诏,以喻“恩从天降”。“鸡竿”之后,四周漆黑栏栅圈围,五百名身披绳索、散发垢面的西夏战俘,分十列等距离两臂负背跪地,每个战俘的背上,插有五尺木牌,上书姓名官职;各个战俘身旁,站有禁军士卒一人,皆着戎装,佩刀握柄,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