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红色的起点 >

第5章

红色的起点-第5章

小说: 红色的起点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苏联塔斯社记者闻讯,也赶到兴业路。于是,在上海发现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国外。
  不过,那时,兴业路七十六号上的“恒昌福面坊”几个大字,仍刷在墙上。屋里,则挂起了马克思像、列宁像以及毛泽东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年冬天,国家文物管理局局长王冶秋从北京来,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之后,说了一番很重要的话:“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布置应该完全恢复当年原状,使来馆景仰者能想象当时情景生肃然起敬之感。”于是,马克思像、列宁像、毛泽东手迹被取下来了——因为当年开会时,墙上没有挂。于是,“恒昌福面坊”招牌被铲掉了,巨大的“酱”字被铲掉了,外墙上的石灰被铲掉了,“混水墙”变成当年的清水墙——露出了青砖与红砖。
  王冶秋还叮嘱:“做成模型送北京。”
  模型在一九五三年春做好了。这年六月十九日,中共上海市委派沈子丞带着模型前往北京,送到中共中央宣传部。
  王冶秋、胡乔木看了模型之后,转呈毛泽东、董必武观看。
  董必武看了说:“是这座房子。”
  毛泽东看了则说:“叫包惠僧去上海看一看。”
  于是,一九五三年八月十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李兰天、杜民奉命来到北京西四羊市大街四十八号,寻访内务部研究员、五十九岁的包惠僧。他本名包道享,又名包晦生,后来改名包惠僧。他也是中共“一大”的出席者,历尽风风雨雨,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从澳门返回北京,安排在内务部工作。毛泽东记起了这位老朋友,要他写点回忆文章,并到上海实地踏勘。
  一九五四年三月,包惠僧与李书城夫人薛文淑一起来到上海。包惠僧出席过中共“一大”,而薛文淑则是当年望志路一○六号的女主人。他们详细回忆当年的情景,使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布置越来越接近于原貌。只是薛文淑指出会议是在楼下开的,一时定不下来——因为李达说是在楼上开的。当然,薛文淑的回忆,显然比李达可靠。因为薛文淑是那里的主妇,天天在楼下吃饭,餐桌便是那张长方桌,而中共“一大”的代表们是围着长方桌开会的,理所当然是在楼下。
  不过,薛文淑没有出席会议,而李达是中共“一大”代表,李达的话势必比薛文淑更富有权威性——尽管李达只在那里开过几天会。人们仍遵从李达的意见,把会议室布置在楼上,供人瞻仰。
  一九五六年春节,事先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一辆轿车驶入兴业路。从车上下来一位白发长者,留着白色髭须,那面孔是报上照片里常可见到的。哦,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共“一大”代表、七十岁的董必武!
  董必武作了“裁决”。他说:“当年开会不在楼上,而是在楼下,会议室应该布置在楼下。”
  董必武说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当时不似现在,人家有女眷,我们怎么好走到楼上去开会呢?何况那时我们的会议还有外国人参加。”董必武的话,一锤定音。从此,那长方桌从楼上搬到楼下,完全恢复了历史原貌。董必武兴致勃勃,当场挥毫题词。他借用《庄子·内篇·人间世》的一句话,写下自己的无限感慨:“作始也简,将毕也巨。”(《庄子》原文为:“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这八个字,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简”到“巨”的历程。中共“一大”纪念馆自从一九五二年建立以来,至二○○三年六月已经累计接待了海内外参观者一千多万人次。
  如今,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展览场地已经显得狭小,自一九九八年六月起开始扩建——原纪念馆保持原貌,在西面新建一幢仿造上海石库门式的建筑。扩建之后,陈列面积比原先扩大了四倍。
  第一部分:小引追寻美国发现中共“一大”文献 1
  费尽周折,在历史的长河中,终于找到了中共“一大”会址,恢复了当年的原貌。
  然而,会址只是表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什么地方召开。会议的内核——中共“一大”文件,却茫然不知所踪。健在的中共“一大”代表们都记得,中共“一大”曾通过一个纲领和一个决议——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显然,这是中国共产党极端珍贵、重要的历史文献。寻找这两篇历史文献,其意义绝不亚于寻找中共“一大”会址。遗憾的是,这两篇文献当时只有手抄稿,并没有正式发表过。在那样动荡的岁月,几份手稿能够保存下来吗?沧海横流,何处寻觅?
  早在一九三七年——在中共“一大”召开后的第十六个年头,尼姆·韦尔斯女士在访问陕甘宁边区时,便向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问起了中共“一大”文献的下落。
  在尼姆·韦尔斯所著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书第一卷《红尘》中,记述了董必武的回忆:“原来陈独秀要参加会议并确定为这次会议的主席。但是,那时他必须在广东,于是张国焘代替他。关于这次会议的所有记载都丢失了。我们决定制定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宣言。但是,党的这个最早的文件,我们一份也没有了。……”是的,是“都丢失了”!“一份也没有了!”一年又一年流逝,中共“一大”文件杳无音信,遍寻无着……完全出乎意料的事,发生在大洋彼岸——与中国万里之遥的美国纽约。
  一九六○年,坐落在纽约的美国排名第七号的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名叫韦慕庭(C。Martin Wilbur;按照音译,应译为C。马丁·维尔巴,而他却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式名字“韦慕庭”)的美国人,处于极度兴奋和极度忙碌之中。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史教授,曾和夏连荫编过《关于共产主义、民族主义及在华苏联顾问文件,一九一八至一九二七年》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版。,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颇有研究。
  霍华德·林顿先生告诉他的消息,使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哥伦比亚图书馆最近在整理资料时,从尘封已久的故纸堆里,发现一篇一九二四年一月该校的硕士论文。论文是用英文打字机打印。作者署名为“Chen Kungpo”,而论文的题目令人注意——《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China》(《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
  在一九二四年一月,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怎么会写出这么一篇硕士论文?“Chen Kungpo”这名字,跟“陈公博”同音。稍知一点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此人乃仅次于汪精卫的第二号大汉奸,在汪伪国民政府中担任过“立法院院长”、“上海市市长”要职。在汪精卫死后,他取而代之,任汪伪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此人怎么可能写出《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论文?也许是与“陈公博”同音的“陈恭伯”或者“陈功柏”吧?韦慕庭教授赶紧调阅学校的微型胶卷档案。从《注册登记簿》第三卷,即“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六年毕业生登记簿”上,查到了“Chen Kungpo”其人,有三次注册记录:
  第一次,一九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注册,他填写的生日是“一八九一年八月二十八日”,“生于广州”。
  第二次,一九二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注册,他填写的生日为“一八九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第三次,一九二四年九月注册,生日只写“一八九二年”。
  真是个道地的怪人,他的生日怎么在不断“变化”着,每一回都不一样!赶紧去查日本一九四一年出版的《日本名人录,附满洲国及中国名人》,查到陈公博,生于一八九○年,广东南海人。这表明陈公博很可能就是那位“Chen Kungpo”:他的生日不断“变化”,大概是因为他不会把中国阴历换算为公历。他的生日可能是阴历八月二十八日,头一回写的是阴历。第二回换算成公历而又少算一日——应是九月三十日。第三回也许是笔误,也许又一次算错,写成“一八九二年”。至于把出生地写成“广州”,是因为广东南海的名声太小,美国人不熟悉,干脆写成“广州”。那么,陈公博怎么会写起《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呢?韦慕庭在仔仔细细读毕《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之后,认为这篇论文倘若不掺杂着虚假的话,将是一重大发现:此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极为难得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早期历史文献——写于中共“一大”之后的第三年。此文的重要性还不在于论文本身,而在于它的附录。附录全文收入六篇文献:
  附录一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一九二一年);
  附录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目标的第一个决议案(一九二一年);
  附录三中国共产党宣言(一九二二年七月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
  附录四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案(一九二二年);
  附录五中国共产党章程(一九二二年);
  附录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宣言(一九二三年)。
  在这六篇附录中,附录一、二、四、五是散失多年,连中国共产党自己也未曾找到的重要历史文献!作为历史学家,韦慕庭搁下了手头别的工作,全力以赴来考证这篇一九二四年的硕士论文。他把论文交给了多年的合作者——夏连荫女士,请她对论文本身进行初步评价。
  他自己则集中力量,考证那个陈公博:他拜晤了纽约市立大学的唐德刚博士。几年前,唐博士曾一次次访问当时侨居美国的胡适博士,为胡适录音,写作《胡适的自传》。唐德刚熟知中国的情况,何况胡适当年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哲学系,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一七年)。胡适参加过《新青年》编辑工作,后来担任过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后去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甚至与蒋介石竞选“总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