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炮兵传奇-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心下定后, 陈锡联立刻作出了偷袭的具体部署。袭击机场的任务由3营来完成,其他两个营的任务是破坏崞县到阳明堡之间的公路和桥梁,阻击崞县和阳明堡方向的可能增援之敌。
为了对付有铁皮外衣的飞机,陈团长把团迫击炮连和机枪连全都拉上来,在滹沱河东岸预先构筑阵地,必要时用炮弹去直接轰击飞机。
10月19日夜, 正逢朔日,无月,无星,天空漆黑。3营按照预定的偷袭路线,悄悄地涉过滹沱河,摸到了机场的外边。
机场里死一般的沉寂,值班的哨兵也不在岗楼里,大概敌人觉得中国军队不堪一击,当然更不可能对他们进行主动攻击吧,所以警戒格外松懈。
3营官兵在营长赵崇德的率领下, 用铁剪剪开敌人的铁丝网,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机场。赵崇德带10连向机场西北角运动,准备袭击敌人守卫部队的指挥部,11连径直向中央的机群扑去。
11连2排的战士们首先看到了飞机, 这些银色的大鸟整整齐齐地分三排停在机场里,没想到在天上倒没觉得它有多大,可现今摆在面前竟然是一个个庞然大物。
战士们正准备冲上去,突然西北方向有敌人哇哇的乱叫声,紧接着响起一串串清脆的枪声。原来10连的行动被敌人的哨兵发现了,就在这一瞬间,双方几乎同时开了火。
枪声一起,八路军健儿便呐喊着扑了上去,两个方向同时发动了攻击,一捆捆手榴弹投向庞大铮亮的机身。顷刻间,枪声、爆炸声、喊杀声混成一片。
我军的迫击炮开始了集火射击,炮弹一发发准确地落在飞机丛中,把飞机炸得铝皮乱飞,身断体残。有几架装满汽油的飞机燃起了熊熊大火,几十丈高的火焰把黑夜照得一片彤红。
当驻在街里的香月师团听到机场被袭的消息,开着装甲车匆匆赶来解救时,我769团全体官兵早已顺利撤出了战斗。
日军香月师团长从装甲车里爬出来,望着机场上正在燃烧的大火和20多架飞机的残骸,双手掩面,发出了令人心悸的悲嚎。
我八路军夜袭阳明堡的报告送到抗日大本营后,蒋介石居然半信半疑,在晋绥前线作战的国民党官兵更是视为戏言。他们都消极地认定,土八路就凭着几杆破枪,几门小炮,居然能摧毁日军的飞机场,真是天大的笑话。
然而,自从10月中旬之后,一连十多天,忻口和太原的守军都没有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他们这才有些相信了,那些视敌如虎,胆小如鼠的国民党军官们这才被惊得目瞪口呆。
此后,夜袭阳明堡机场的胜利,像飓风一样吹遍了前线,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激情。
第六章
神头岭伏击战,徐向前用兵如神;周恩来从国统
区巧为炮兵请教官;日军重兵包围120师炮兵连,
贺龙惜炮如命率部救援;大战陈庄,贺龙以炮制
敌大破日军“牛刀子战术”
陈赓智算神头岭
1938年3月13日,山西武乡一个小镇的学堂里,129师正在举行高级指挥员参加的作战会议。
自从1937年7月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抗战以来, 中国军队也打过几个胜仗,像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偷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等。但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依然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其固守的防线一再被突破。到1937年底,太原失守,晋绥会战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告一段落,国民党的几十万大军已经完全崩溃,成了散群之羊,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日军则如崩堤之洪水,迅猛地向晋西、晋南进犯,在1938年初的月余间,便将长治、临汾、风陵渡等要地抢在手中,然后肆无忌惮地沿邯长路继续向晋西、晋南挺进。
为了钳制向黄河河防进攻的敌人,策应八路军115师、120师在晋西和晋西北保卫后方的作战, 刘邓率领的129师奉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指示,将主力适当集中于邯长路上,寻机打击敌人。
面对极其严峻的局势,与会者每个人的神色都十分凝重。
参加会议的有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副主任宋任穷,386旅旅长陈赓、政委王新亭,385旅旅长陈锡联、政委谢富治。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和争辩之后,刘伯承师长作最后总结发言。他语音沉稳地说:“对下一步的战法,大家虽然有多种多样的设想和方案,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由于我军同日军兵力、火力等方面的强弱差距,大家都不同意强打硬攻,最好的办法是打援敌,这是我们行之有效的老战法。问题是,围攻哪个目标最容易调动敌人呢?我看围攻黎城,引诱潞城之敌出援而于中途歼灭之,这个方案可靠性最大……”
刘伯承走到地图前,指点着说:“在邯长路上,武安、涉县等城镇十分重要,但它们离我军主力集结地域较远,我军若远距离开进,既劳师费时,又容易暴露意图。在敌后行动,一旦被敌人发现了我们的意图和行踪,就会立刻陷入敌人的重围……”
“还有一些同志坚持打潞城,虽然潞城离我们较近,极便于隐蔽接敌,但这里是日军精锐部队103师团和16师团的大本营, 驻有数千重兵。我如贸然进攻这一目标,恐难迅速奏效,一旦僵持不下,被敌人在这里粘住,那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把攻击目标选择在黎城, 情形就大不一样, 这里只驻有日军1000余人,属108师团的一个分队, 兵器火力相对较弱,一旦接火,我们进退自如,不会让敌人粘了我们的牛皮糖。另外,这儿是日军重要的兵站基地,日军进行晋西会战的粮食、辎重、武器、弹药几乎都存放在这里。因此,只要我们在这里一动手,保管敌人立刻调动潞城之敌前来救援,我们吸敌打援的方案就可以得以顺利实现。”
刘伯承师长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把大家说得频频点头,都深表赞同,战斗方案就这样确定下来。由陈锡联率385旅769团佯攻黎城,并阻击涉县的小股援敌;另两个团为预备队,在这里大造声势,设饵“钓鱼”,以引诱潞城日军前来增援。陈赓率386旅三个团, 在潞城至浊漳河畔的潞河村之间设伏,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接着,大家散会抓紧组织战前准备去了。
晚间,作战股长周希汉把刚刚侦察到的情况向陈赓作了汇报:根据最新情报,敌人在潞城的兵力已经增加到3000人,而且还有数量可观的坦克和战车,很显然,日军正在筹划着新一轮进攻。
陈康听到消息后,越发感到刘师长决心的正确。但同时,也感到了肩上压力的沉重。
第二天上午, 386旅举行团以上干部讨论会,会议的焦点,便是伏击地点的选定。伏击地点离黎城太近,怕日军一旦冲破包围,我攻城部队立刻陷入腹背受敌之困境;离潞城太近,敌人一旦发现情况不妙,又会调头跑回城去。可两城之间的大道边,几乎都是平坦的庄稼地,既没有险峻的山峰,也没有狭窄的山谷。大家围坐在地图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最后都把目光集中到一个地方:神头岭。
从图上看,这儿的确是伏击敌人的好地方,有高地,也有矮坡,公路从沟底通过。虽然沟不算深,但在平原上打伏击,这已经是最理想的地形了。
此刻,陈赓捋摸着脸腮上黑密的胡子说:“刘师长常讲,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靠地图吃饭要饿肚子的。我看,会就先开到这儿,马上备马,咱们先去现地看看再说……”
10多分钟后,一行人各骑一匹战马向神头岭驰去。
在潞河村边,大家下了马,一边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和道路,一边隐蔽地沿公路北面的山梁而行。只见邯长路跨过浊漳河,蜿蜒而来,一会儿跃进底谷,一会儿又爬上山腰。所谓跌进底谷,谷并不深;所谓山腰,山也不高。这谷这山藏个把连百十人还可以,可要打大规模的伏击战,显然太狭小了。
翻过一座山包,神头岭便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从图上看,公路应该从沟底通过,公路两边有数十米高的大雨冲涮形成的山脊。可眼前的情形却大相径庭,公路不在沟底,而是铺在一条光秃秃的山梁上,山梁的宽度不过一二百米,路两边地势虽比公路略高,但没有任何隐蔽物,紧贴路边,残留着以前国民党军队修筑过的工事,山梁北侧是一条大山沟,沟对面是申家山。山梁西部有个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那就是神头村。再往西,就是微子镇、潞城了。
明摆着,这样的地形是无法埋伏部队的,这里既不好隐蔽,战斗时攻击队形又难以展开。北面是深沟,又不便于预备队运动,搞不好,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陈赓意味深长地说:“怎么样,没白跑吧?粗枝大叶要害死人噢。凭着一张旧地图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这可怎么办呢?放眼四望,整个邯长路上,没有一个适合打伏击的地方,有的同志心里发急,陈赓却在那些废弃了的旧工事中来回走动着,细细打量着,认真地标记着,有时还会皱起两道浓眉,目光痴痴地凝视着远方。
晚上,作战会议继续进行,等大家发了一通牢骚后,陈赓出语惊人。
“我看,这一仗还在神头岭打。”
“神头岭?!”大伙惊异地喊出了声。
陈赓接着说:“一般讲,神头岭打伏击确实不是好地方,我们这样认为,敌人肯定也这样认为。地形不险要,敌人就会麻痹,这正是我们出其不意伏击敌人的好地方。当然,打伏击嘛!要有隐蔽接敌的地形。虽然那儿山不高,坡不陡,但却有国民党给我们留下的一些残弃工事。这些工事近的离公路几十米,最远的不过一百米。敌人对这些东西早已司空见惯了,如果我们利用这一点,巧妙地把部队提前隐蔽到工事里,敌人是很难提前发现的。山梁狭窄,不便于作战部队展开,可敌人呢,在我们的突然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