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八,行了吧?这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打圆场。
那么法德边界得以莱茵河为界!除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外,它旁边的德国萨尔区也得归我们!克列孟梭拿着地图,比划着,挥舞着拳头咆哮着。
这回美国总统威尔逊也不答应了。英国首相更是坚决反对。因为这样一来,法国就控制了欧洲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区,法国就可以在欧洲大陆称霸。这当然是英国所不情愿的。劳合·乔治指着克列孟梭的鼻子说:小心点!俄国布尔什维克已经革命成功,德国的革命烈火正在熊熊燃烧,整个欧洲的反叛情绪在高涨别把德国逼到布尔什维克主义那边去!
法国总理反唇相讥说:英国既然这样慷慨大方,那么索性把殖民地和海洋统统奉送给德国算了!
英国首相气得面红耳赤,一甩手,和美国总统转身扬长而去。但是法国总理不肯罢休,他拿着地图,追逐着他们从一个房间跳到另一个房间。他们讨价还价,真像一群野兽在为争夺一块肥肉厮咬。老虎总理最后使出杀身锏:不给萨尔,法国退出和会!
那好,我们美国代表团立即回国!威尔逊口气更硬。
在美英两国的坚持下,法国只好退让,同意把萨尔地区交国际联盟代管。其实,用退出和会来要挟对方,倒不是法国总理的发明。首先在巴黎和会上要退出的倒是那个大学教授出身的美国总统威尔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全部战费和经济损失共2700亿美元。战争打了4年多,最后德国、奥匈帝国和土耳其为一方的同盟国战败,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等为一方的协约国战胜。战胜国在1919年1月18日召开了会议。会议在巴黎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的镜厅召开。
巴黎和会表面上是协约国对同盟国制订和约,实现战后和平,防止新战争威胁。实际上它是英、法、美和日本等国借以从战败国中夺取领土、殖民地和榨取大量赔款的分赃会议。
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原来成立和会的一个主要机构叫十人会议,这个十人会议对帝国主义列强分赃问题很不方便,于是改为四人会议,即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和意大利首相奥兰多。但是意大利在大战中作用不大,本国的底子薄,英法又都不愿意大利成为一个强国,所以把它冷落在一边。所以三人会议实际成了巴黎和会的主人,只有他们三个人说了算。
美国、英国和法国对战后的瓜分和世界秩序都各有各的打算。威尔逊主张先讨论建立国际联盟组织问题,英法则主张先讨论战败国的领土和殖民地问题。如果照英法的算盘打,美国什么也捞不到。因为在战争期间,同盟国一方许多殖民地,事实上都给英、法和日本占领了,他们早已秘密谈判要瓜分这些领土和殖民地,而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联盟,正是打算通过这个组织来控制这些地方。所以威尔逊的提议,一开始就遭到英法两国的反对。他们彼此争吵不休,从1月吵到4月,谁也不肯让步。威尔逊火了,他一方面电令财政部长,不要给英、法、意以任何新的贷款,还命令华盛顿号军舰驶来法国,准备退出和会回美国去。后来,他们三个人又经过无数次激烈的争执和讨价还价,结果英国得到了国际联盟所规定的委任统治制度下拥有1000万人口的领土,法国得到了750万人口的地区,日本也得到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而他们则同意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即让美国资本与商品进入这些地区,实行机会均沾,也就是大家都沾光的意思。
日本代表牧野在欧洲分赃问题上不吭声,但他准备利用美、英、法之间的矛盾,来迫使和会接受它对中国山东的要求。
原来,清朝政府早把胶州湾沿岸地区租借给了德国。后来昏庸腐朽的清朝政府又放弃了对这块租借地行使主权。德国便把山东半岛据为己有,开矿山,铺铁路,设邮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占领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租借地。本来中国当时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曾把大量粮食支援协约国,还派出了17。5万名劳工,牺牲约有2000人。作为战胜国一方的中国,索回战败国德国过去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在强权政治的帝国主义时代,最后竟由英美法三国作主,要送给日本!真是岂有此理!中国著名的五四运动就是以此作为导火线而掀起来的。
1919年6月28日下午3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各方代表齐集于凡尔赛宫的镜厅。德国代表在和约上低头签字。但是这个十足的分赃会议,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对德国苛刻的条款,也埋下了复仇的种子。难怪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和约签字消息的时候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
历史真是无情,1939年9月,德国希特勒以进攻波兰为开端,再次在欧洲掀起大战,时间刚好是在巴黎和会之后20年零两个月!
98。新经济政策
俄国的十月革命使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就使帝国主义列强接捺不住愤恨的情绪,要进行干涉了。
从1918年3月起,还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法、美、日各国,以及他们的对手德国,都派军队直接入侵苏维埃俄国,进行直接的武装进攻,企图推翻苏维埃政权。国内的反动势力也纷纷叛乱。内外敌人从各地发动进攻,很快占领了乌克兰、乌拉尔、西伯利亚和顿河流域等重要地区,列宁也在这年的8月被刺客暗害,中了两弹。
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府号召全国人民投入战争,打退敌人的进攻。经过近3年反对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到1920年10月,红军终于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但是,治理战争的创伤是更加艰巨的事。在战争中,苏维埃政府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城市实行供给制,把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在农村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了留下口粮,剩余的粮食全部上缴国家。大部分农民是拥护苏维埃政府的,因为是这个政府把他们从地主手中解放出来,给了他们土地。可现在白匪被打垮了,农民迫切需要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帮助他们,要求城市供给他们布匹、鞋子、钉子、犁和其他工业品,要求改善生活。
可是,当时苏联的工业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连年的战祸同样使工业衰败不堪。工业生产还没有恢复到战前的四分之一。千百个工厂都处于半毁坏状态,大多数工厂和作坊的设备都破旧得成了一堆废铜烂铁。企业倒闭使一部分工人失业,跑到了农村。几个最重要的工业区,如顿巴斯、乌拉尔、巴库等,刚刚被苏维埃政权接管,而它们在白匪手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铁路运输几乎停顿,几百座铁路桥被炸毁,几千公里长的铁轨成了废料,大部分机车和车厢已经超过使用期限。
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还在暗地里组织匪帮和富农暴动,企图颠覆苏维埃政权。
面对严峻的形势,列宁认识到,党的政策必须立刻来个重大的转变,必须让农民有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改进农业的基础上,使工业恢复起来,必须把机器和货物供给农村,从经济上加强工农联盟。为此,列宁提出要把斗争的重心逐渐转向经济方面,主张在国家电气化的基础上恢复工业。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贸易、并且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尽管这一政策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但是它终究给国家带来了莫大的好处。20年代初,美国企业家哈默和列宁之间建立的友谊就说明这一点。
1921年,阿曼德·哈默才23岁。可是他已成了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独一无二的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这年6月,他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他原先是想帮助苏俄人民医治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但大量事实使他更为饥荒所引起的灾难而震惊。他立刻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去销售。这件事被列宁知道了。他热情地邀请哈默来克里姆林宫会面。列宁用英语同哈默交谈,对哈默说: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我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说到这里,列宁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本《科学的美国人》杂志,一边翻着,一边说道:瞧!这是你们人民作出的成绩。这就是进步的含义,高楼大厦,发明,发展机械来替代人的双手。
列宁又问哈默:你在我国旅行过吗?哈默说:我刚在饥荒地区和乌拉尔区呆了一个月。列宁听了,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忧郁,缓慢地说:是的,饥荒,我听说你本来想做些医务救济工作,这种工作非常需要,不过,我们最需要的是美国商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用这些来使我们国家的轮子再次运转,对不对?
哈默对列宁谈起了访问乌拉尔区的印象。他认为,俄国的物资和人力都很充足,许多工厂的状况比他预计的要好。
列宁点点头:不错,问题就在这里。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新经济政策要求重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为你们提供很好的机会。
不久,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