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香草美人邓丽君 >

第30章

香草美人邓丽君-第30章

小说: 香草美人邓丽君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灵芝微嗔说:“我的事,不用别人管。我只是要你别像我这洋,成了一个与尘缘无关的女寡人才好!”
  小轿车驶进了夜间仍然人流稠密的油麻地,前方不远就是邓丽君多年来港下榻的富都大酒店了。
  到美国去演唱——邓丽君找到了新的起点1978年的炎炎盛夏。
  台湾的南部港口城市高雄,在8月里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场突然而至的暴雨。邓丽君独自组团来到高雄港的蓝宝石歌厅演出已有半个月的时间,这些日子里不知为什么她的心绪一直处于一种从未有过的焦顿之中。
  邓丽君下榻在高雄的海天酒店七楼,从这里她可以远眺深水港湾那一片水势滔滔的碧蓝大海,可以望得见港口南端那有名的旗后山和北面的寿山。两座在阴雨下显得灰濛濛的嵯峨山峦,遥遥相对。即便在淫雨罪案的天气里也可以透过邓丽君客房窗口望得见大海上往来如梭的各种商船和客轮。
  邓丽君近几天一直在留意着高雄港客轮进港的时间,她是在盼望着林振发的到来。
  5天前,林振发从马来西亚给邓丽君打来电话,告知商务结束以后他将来高雄与她见面。邓丽君知道他的来意无非有二:一是她与林振发的婚期在即,两人已订在9月于吉隆坡正式举办一次相当规模的婚礼,林振发来到高雄意在将他们林家对婚礼的地点,宴席的档次,宾客的名单以及如何宴请从台湾来的女方宾客等细节问题,与邓丽君作一次详细的协商;二是关于邓丽君1979年年底去美国演出的事宜。在林振发看来,邓丽君去美国首次演出,甚至比他们的新婚佳期还要重要。为这件事,邓丽君刚抵高雄演出不久,就收到过林振发从吉隆坡发给她的一件特快专递。
  在沙沙的细雨声中,愁肠百结的邓丽君从皮箱里取出林振发写给她的亲笔信函,其中有这样诚恳的语言很使得邓丽君动情:“……如果能够实现你去美国的演唱,那将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而拉斯维加斯又是美国较有影响的城市,你的歌声能否在世界上广泛传唱,到那里去演唱则是关键。所以我目前正在吉隆坡设法和美国方面的朋友在洽谈此事,他们对于一位已经享誉东方的著名歌星的访美演出是会持欢迎态度的,不过能否顺利地进赌城的凯撒皇宫去演出还需要耐心的谈判。请你不要太急,只要有去那里演出的心愿,我想经过努力,美国人最终是会同意与你签订一个演出合约的。但愿上帝保佑你能够成功……”
  邓丽君手捧着这封信在床榻上读了又读,林振发对她前程的关怀洋溢在信笺上的字里行间。1977年7月她与林振发在香港的那次相见,彼此仅仅共度了5天,但是林振发却不止一次地与她谈起去美国演出、发展的事来。
  “在亚洲你通过到日本的5年声乐训练,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可是如果邓小姐的奋斗目标是世界级歌星的水准,那么你仅仅在日本进行演出和训练显然还是不够的。”邓丽君的眼前闪现出香港的铜锣湾。在邓丽君个人演唱会结束的次日,她陪同林振发出现在铜锣湾北边的灯笼洲。坐在一丛丛碧绿的杉树下,他们可以面对波光浩态的大海。林振发开导邓丽君说:“我不懂音乐,可是我从小就喜欢音乐。我在20岁那年因为经商的需要,只身前往欧洲。我曾经到过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人们称那个地方是‘音乐之都’。我对那里感兴趣是因为那里有伟大的音乐天才舒伯特的故居。我从小就喜欢他所作的一首歌,叫做《菩提树》。我现在还能哼出那支美妙的歌曲来!”林振发说着,当真在邓丽君的面前低声地哼唱起来:“门前有棵连颈树,生在古井旁边。我有过无数美梦,躺在它绿荫之中。在它的树身上,我曾刻下甜蜜的诗句,无论快乐忧愁,我都到树下流连……”
  “林先生,你对舒伯特有如此良好的印象吗?”邓丽君问道。
  林振发说:“我很仰慕舒伯特的音乐天才,这位出身很贫贱的人一生中几乎没有什么地位。他从小根本没有受到过正规的音乐训练,但是靠天才悟会了小提琴、中提琴、钢琴。他还能唱出很好听的男高音。可是,他并不能够作曲,他不能成为作曲家。后来,舒伯特知道如果继续依靠自己先天的才智,已经无法进一步走音乐这条路时,才决心去拜求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但是,贫困的舒伯特无法直接向莫扎特和贝多芬求教,他只能学习他们的音乐成果。莫扎特那时在中欧名重一时,舒伯特无法接近他,贝多芬更是傲气十足,可是后来当他发现了舒伯特送来的曲谱时,才大吃一惊地称他忽视了另一位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在晚年很注重辅导舒伯特,才使得这位贫穷又地位低下的音乐人才得以身后留名!”
  邓丽君从前根本没有料想到从小在商海浮沉的林振发居然对外国的音乐情有独钟。她远望着晴日下大海上的点点帆影,陷入了沉思。
  “邓小姐,你一定感到我是在有意卖弄学问?其实我决无此心,我只是个商人,并不想对声乐深求,”林振发急忙收住话头,将话锋一转说:“我所以向您说起舒伯特,是因为我从这位杰出作曲家的身上想到了你呀!”
  邓丽君静静地睁着一双大眼睛,等着林振发的下文。
  林报发笑着说:“我是说像舒伯特这样有绝对天才的音乐家,如果他不能走出限制他发展的小圈子,如果后来他不能得到已经成功了的贝多芬的指点,那么他不可能成为后来世人皆知的大作曲家。所以我想邓小姐能否下决心突破你现在在歌坛上的局限,到欧洲或者美洲去闯一间?你以为如何?”
  “到欧洲或美洲去?”邓丽君有些意外地睁大她那双漂亮妩媚的大眸子,当她一下子明白了林振发的良苦用心时,心中很感动。
  “为什么去那里呢?”林振发像一位学识渊博并且循循善诱的兄长,关切地指点迷津说:“在历史上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等一批乐坛大师们,均生长在欧洲。我以为欧美的音乐比我们亚洲更先进一些。邓小姐许多年以前就表示说到日本去进修,仅仅是你准备向世界级别的音乐水准迈进的第一步。既然有此雄心大志,为什么老是在亚洲这个小圈子唱呢?”
  “您是说我到美国去唱歌,可以在那里先造成影响,是吗?”
  “一点不错!”林振发很欣赏邓丽君的心有灵犀,他望着邓丽君那双闪烁着欣喜光彩的眼睛说:“我是说只要你能到美国唱歌,不久就会造成影响。你在那里演唱后,还可以到美、法等国去演唱或深造。这就是我对你的全部希望。邓小姐,让我们共同去努力,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这个突破,好吗?”
  “真该谢谢你……”邓丽君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阳光灿烂的新景象,她心驰神往地对林振发说:“只是我现在想到美国去唱,一时还难以找到可行的途径呀!”
  林振发胸有成竹地对她说:“请你不必太急,我会想办法为你去美演唱找到途径的!”
  如今,林振发果然言行一致,他在马来西亚通过商界友人,已经与美国的拉斯维加斯的演出经纪人取得了联系。据林振发在电话上说,如果与美国演出经纪人洽谈成功的话,也许在1979年底或1980年初,她就可以来到该城那座非常有名的凯撒皇宫,作为第一位华裔歌星到那里歌唱。邓丽君每天都在期盼着来自马来西亚的好消息,更盼望林振发尽快地来到高雄港。
  邓丽君在焦盼林振发到来的时候,白天困守在酒店里,夜晚便在蓝宝石歌厅里继续演唱。在五彩缤纷的太空灯摇曳的光影下,邓丽君如泣如诉他唱着一首名叫《相思泪》的新歌:情入别去后人消瘦,相思别离惹人愁。
  难忘往日情。心厚,忍心抛弃负情未说原由。
  相思孽债情难受,恨他负恩负义痛心疾首,朝思夜念暗泪流。
  邓丽君唱得很投入,她将歌词与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来唱,所以整个蓝宝石歌厅里冒雨赶来听歌的人们,都深深为邓丽君缠绵的歌声打动了。
  就在8月里的一个雨夜,邓丽君演唱刚刚结束,正准备乘汽车返回她下榻的酒店时,老板神色紧张地从外间跑了进来。他的手里拿着一封刚刚由邮差送到的加急电报,喘吁吁地说:“邓小姐,吉隆坡发来的急电,请您快些过目。”邓丽君吃了一惊,暗想:林振发此时正在新加坡来台湾的途中,为什么从吉隆坡发来急电?莫不是吉隆坡的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邓丽君又感到有些蹊跷,据她5年来与林振发相处的经验,处事精明的林振发,在他外出时一般都会将企业的商务委托给总经理代为管理,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紧急的大事,总经理是不会打电报来打扰林振发的。
  邓丽君拆开电报一看,又是一怔。原来电报是发给她的,发报人也不是林振发,而是她未来的婆母。电文仅是寥寥一行字:“振发忽染急病,望见电后火速来吉隆坡……”
  “啊——?”邓丽君只觉得天旋地转,两眼发黑。邓丽君做梦也没有料到,林振发会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忽染急病。从她未来的婆母亲自发来电报,催促邓丽君火速前去来判断,林振发的病情一定很重,否则林家是决不会轻易给她发来电报的。邓丽君仿佛突然被重重一击,双脚发软,险些跌倒在地。
  上苍再次夺去了他挚爱的男友“邓小姐,别来无恙?”邓丽君刚想在床上躺下,和衣美美地睡上一觉,不料房门开启,一位熟悉的身影飘然而入。他身穿浅灰色的笔挺西装,花纹领带,潇潇洒洒,大步走来。
  “林先生,您……这是从哪里来呀?”邓丽君惊愕地一古碌从床上爬坐而起。
  林振发用帕子拭拭头上的汗水说:“我从新加坡来。我是特来与你告别的,因为我马上就要有一次很远很远的旅行,也许今后再见面不容易了,所以才来高雄与你再见一面的。”
  邓丽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