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名著文学电子书 > 四书五经合集 >

第111章

四书五经合集-第111章

小说: 四书五经合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其义也”。 为社会大众谋利益作出自我牺牲。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官也就是 以民的公务员。
  这种官,子路认为应该做,孔子也认为应该做,我们又何尝 不认为应该做呢?不仅现在没有做官的人应该做,现在已经做官 的人,不是更应该朝这方面做吗?
  ………………………………………………
  穷达行藏各有志
  【原文】
  逸民①: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②。子 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 降志辱身矣;言中③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 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注释】
  ①逸民:遗落于世而无官位的贤人。②虞仲、夷逸、朱张、少连这 四个人的身世言行已不可确考。③中:合乎。
  【译文】
  古今被遗落的贤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 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个分,是 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 了自己的身分;但他们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思虑。他们不过 如此罢了。”又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修身合乎 清高,弃官合乎权变。我则跟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是非这样 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
  【读解】   
  一般说来,逸民隐士是指那些志向高洁,确立了一个信念就 抱定不放,不肯和现实妥协的人。
  比如说伯夷、叔齐,由于不满于周武王用武力推翻殷朝的做 法,“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而不肯苟且偷生。所以,孔子 说他们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是典型的逸民风范。
  但也有次一等的情况,比如说柳下惠和少连。少连的情况今 天已不可考证,但柳下惠的情况却是清楚的。他三次做法官,又 三次被罢兔。当有人劝他离开鲁国时,他却不以为然,还是要坚 持下去。在孔子看来,他和少连已不像伯夷、叔齐那样“不降 其志,不辱其身”,而是“降志辱身”了,不过,他们的言语合乎 法度,行为合乎思虑,具有中正的精神。虽然忍辱负重,但其内 心志节还是没有改变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像虞仲、夷逸那样,完全避世隐居,放言高 论孔子认为他们的特点是做到了清高,舍弃做官也符合通权达 变的思想。
  至于孔子自己,则是与上面这些逸民都有所不同,主张以积 极用世为前提的灵活态度,“无可无不可”,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 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当然并不是不讲原则,在 《里仁》篇里他已说过一次:“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无适也,无莫也”就是“无可无不可”,衡量标准只 有一个,那就是“义之与比”,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行。说得具体 一点,也就是“用之则行,含之则藏”。或者用孟子的话来说, “应该做官就做官,应该罢官就罢官,应该做得久就久做,应该马  上走就马上走。”(《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孟子称孔子为“圣之 时”,圣人中的识时务者。
  总起来说,逸民隐士也罢,圣人也罢,虽然他们穷达行藏各 有不同,但都有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和志向,这一点却是相同的。他们的原则和志向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这是在上面已看得很清楚,因而不言而喻的了。
  ………………………………………………
  周公用人的经验谈
  【原文】
  周公①谓鲁公②日:“君子不施③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④故 旧⑤无大敌,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注释】
  ①周公:即周公旦,孔子心目中的传人。②鲁公:周公的儿子伯禽, 封于鲁,所以称鲁公。③施:通“弛” ④以:用。⑤故旧:指 老臣旧属,义近于“元老”。  
  【译文】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族;不使大臣抱怨自己得 不到重用;老臣旧属没有重大过错就不要遗弃;对一个人不要求 全责备。”
  【读解】   
  这段话大约是伯禽前往鲁国就职时周公对他的训诫。据《史 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初年,周公被封于鲁地,由于他要 留在朝廷辅佐周王,不能亲自到封地去治理,所以命令儿子伯禽 代替他去鲁地就封任职。
  周公的话为什么又收录在《论语》中呢?朱熹的《论语集 注》引胡氏的说法,认为孔子爱用这段话来教导学生,所以被收入 《论语》。从我们读《论语》的实际情况来看,至少周公这段话 的主要内容是在孔子及其学生的谈论中出现过的。比如说“君子 不施其亲”的问题,《学而》篇载有子的话说:“因不失其亲,亦 可宗也。”《泰伯》篇载孔子的话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都是要求君子不疏远自己的亲族。又比如说“故旧无大故,则不 弃也。”《泰伯》篇里孔子也说:“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最后说 到“无求备于一人”的问题,孔子也曾在《子路》篇中批评那种 “及其使人也,求备焉”的小人作风。
  可见,周公的经验之谈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孔门师生的脑子里, 并加以应用发挥。说到底,还是一个用人的问题,尤其是高级领 导人的用人问题。当然,对于我们一般人或基层干部来说,也仍 然有借鉴参考的价值。
  ………………………………………………
  子张第十九
  本篇全部是孔子学生言论的记录,主要有子张、子夏、子贡 等。所论内容包括学习、道德、人物评论等,最具特色的是子贡 寸孔子的凡段评论,维护圣人的形象和孔门的威望。全篇原文25 章,本书选18章。
  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原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 夷。”
  【译文】
  子张说:“读书人见到危难肯献出生命,见到利益想一想是否 该得,祭祀的时候严肃恭敬,遇到丧事发自内心地悲哀,那也就 可以了。”
  【读解】   
  在《宪问》篇里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完美的人时,孔子除了谈 到其他条件外,也说过“见得思义,见危授命”的话。在《季 氏》篇里说到“君子有九思”时,其中一思便是“见得思义”。至 于“祭思敬,丧思哀”之类的话,孔子的论述也有不少。所以。子 张不过是转述圣人的话而加以发挥罢了。
  问题当然不在于是孔子的原话还是子张的转述,而在于我们 领会了多少,做到了多少。尤其是其中“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两 条,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人来说,真不知是否有人能够做到?
  见危致命是献身精神,见得思义是廉洁风范。说起来,两条 都是非常重要而对于我们具有现实意义的。这就是过去大家常说 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但具体落实到我们每个人头上,关系 列我们的切身利益,我们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比如说,当我们 在长途公共汽车上遭遇车匪路霸时,你是挺身而出进行斗争还是 乖乖地模出自己的钱包递上去呢?又比如说,当你有一定权力在 手时,人家给你贿赂而让你开开方便之门,这时你是脸不红心不 跳地领而受之还是要想一想这东西你是否接受得呢?如此等等,都 是考验你是否具有“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精神的时候,你算不 算得上是一个纯正的读书人,也在这些时候见出本色来。
  有了这些标准,再回过头来看看你的周围,这样的读书人又 有多少呢?
  想来你是不难作出回答的罢。
  ………………………………………………
  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原文】
  子夏之门人间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 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 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①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 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注释】
  ①矜:同情,怜惜。”
  【译文】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请教怎样与人交朋友。子张问:“子夏是怎 样说的?”回答说:“子夏说:‘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 就加以拒绝。’”子张说:“那不同于我所听到的:君子尊重贤人, 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如果我自己很 好,什么人不能容纳呢?如果我自己不好,别人将拒绝和我交也 我又怎么谈得上去拒绝别人呢?”
  【读解】   
  子夏的回答有些像说绕口令,又有些像说禅语。“可以交往的 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加以拒绝。”等于说:“可以交往的就交 往,不可以交往的就不交往。”乍一听来,的确是说了等于没说。 什么意思呢?如果让我们来揣测琢磨,他的说法大概有孔子“无 友不如己者”(《学而》、《子罕》)的意思。也就是说,比我好的 我就交往,不如我的我就不交往。听来很有些实用主义交际学的 味道。不过,正如我们在《学而》篇的读解里已经说过的那样,对 “无友不如己者”也不可以作过分拘泥狭隘的理解,而是要求我们 在交朋结友中着眼于人家比自己好的方面,不要着眼于人家不如 自己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交友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不 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比较而言,子张的回答就比子夏明确多了,其交友的原则也 显得更加主动。如果说子夏的交友原则带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性 格显得狷介的话,那么,予张的交友原则则是“公关”型的,性 格也显得开放。所谓“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一言以蔽之 就是各方面的朋友都要交往,“三教九流,无所不为。”或者像孟 尝君那样,连鸡鸣狗盗之徒也在交往之列,因为子张想得很洒脱: 如果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