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十国帝王 >

第363章

十国帝王-第363章

小说: 十国帝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整座大殿中,有大唐朝堂如今正身居高位、掌握极大权柄的众多文臣武将,然而在此时,他们的身影都变得模糊,唯独李存审这个已经是一介白身的老者,身姿挺拔,气度惊人。
  末了,李存审在归去自己座位的时候,对李嗣源道:“陛下虽不将契丹放在眼里,但契丹蝼蚁撼大树,竟然猖狂攻占丰、胜二州,这让陛下即便是有心不去理会,也会面子上过不去,心中气息不顺。陛下虽不准你出征,但在内心深处,陛下却也是希望有人能替他分忧,还击契丹,夺回丰、胜的!如今从璟替陛下做成了这件事,既回击了契丹,又没有引起更大的战端,陛下高兴尚来不及,又怎会责怪从璟?只要从璟仍受陛下重用、信任,你这个做父亲的,便是处境再难,又能难到哪里去?你这一门的天,塌不了!”
  最后,在李嗣源沉思的时候,李存审犹豫了半晌,还是推心置腹道:“嗣源,从璟虽然年轻,但却比你聪明得多,你从来都是行事谨慎,生怕触犯陛下忌讳,让他忌惮,但是从璟却不同,他懂得恃宠而骄!君主并不会忌惮臣子举止放纵,因为会犯错的臣子,才是君王自信能够轻易掌控的;而不会犯错的臣子,有厚宠而不骄的臣子,不禁让人想问,位高权重,还在拼命蓄积人望,你到底是想作甚?”
  李嗣源悚然一惊,后背冷汗直冒。
  ……
  李存审离开后,李嗣源一直在反复咀嚼对方方才对他说的那些话。这些话,让李嗣源一度深入沉思。
  李嗣源与李存审虽然交情不错,但李嗣源之前从未和李存审如此推心置腹过,尤其是李存审最后那一番话,可是只有关系极度亲密,互相信任的人,才会谈这些秘而不宣的问题。李嗣源自认为他和李存审的交情并没有到那个份上,而今日李存审却对了说了那些话,其因在哪里?
  这并不难想到。
  李嗣源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当日一幕。灭梁之战中,李嗣源曾与李从璟酒后夜入高楼,纵论天下。彼时星高月明,云淡风轻,而他的儿子,风采折人。
  李嗣源知道,若不是因为李从璟,李存审今日不会对他说这样一番话。
  想起李从璟,李嗣源心中感慨万千。父子情深,他此时也对李从璟颇为牵挂。别人时常都会忽略李从璟的年龄,然而李嗣源却记得无比清楚,身在幽州,为大唐坐镇边境,防御契丹,经受北地苦寒的李从璟,如今,不过是刚过及冠之龄。
  李嗣源呢喃道:“从璟……这个年,你过得如何?”
  ……
  没多久,李存勖端着酒杯,来到李嗣源座前,与他把酒言欢。
  君臣两人,一个神态恭敬,恪守人臣之道,一个言谈随和,与臣子亲密无间。
  好一副君臣相宜的画面。
  宴席完毕,君臣各自散去,李存勖也离开了大明殿,在皇后刘氏陪伴下,前往后宫。两人一起乘坐玉辇,在前后侍从、官吏、卫士的拥簇下,在灯火通明,一片喜色的皇宫中缓行向那处深宫。
  李存勖饮酒颇多,这会儿靠在玉辇上,闭目养神,气息稳沉。刘氏依偎在李存勖身侧,白嫩的纤手抚着李存勖的胸膛,温顺乖巧的如同一只小猫,满脸幸福自得的神情。
  在今日这个分外重要的日子里,李存勖在大明殿大宴群臣,后宫嫔妃无数,却只有贵为皇后的刘氏,能够陪坐在李存勖身侧。那些个或者年轻、或者娇美的嫔妃们,却连靠近李存勖的机会都没有。晚宴时,享受了整整一晚文武官员、诰命夫人们敬畏眼神的刘氏,觉得分外满意。
  这就是她想要的东西。
  在后宫争斗中,她始终死死抓着李存勖,用尽手腕,拴着这个天下最有权势男人的心,不让他有恩宠其他嫔妃的机会,同时,也不让这个男人因为江山社稷而冷落了她。她做到了,如今的李存勖,日日与她相伴,莫说嫔妃,便是江山,都也忘记得差不多。而但凡能讨她欢心的事,无论是昏聩之举也好,还是让人诟病也罢,李存勖向来都是毫不犹豫的去做。
  做一个帝王的妃子,能做到让帝王费尽心思,不顾江山社稷讨她欢心的地步,无疑是成功到了极处。
  刘氏对自己很满意。
  她才不管什么社稷,什么黎民百姓呢,那跟她有什么关系?天下都是李存勖打下来的,难道还会跑掉不成?她与他是天下最尊贵的人,理所应当享有天下、挥霍天下。若不能使天下结己之欢心,这样的天下,辛辛苦苦挣来作甚?
  歌姬出生的刘氏,曾今卑微如蝼蚁,而现在,她是时间最高贵的女人,世间一切荣华,都只是她的胭脂水粉,是她的陪衬。
  李存勖忽然挣开了眼睛,刘氏不失时机的腻声道:“陛下,臣妾还以为你睡着了呢,今日这么重要的日子,臣妾还以为你要丢下臣妾不管,让臣妾做不好美梦呢!”
  她这番娇柔作态,暗示很明显。今夜的鱼水之欢,她已经准备了良久,可是费尽心思,折腾出不少新鲜玩意儿,为的就是牢牢拴住眼前这个男人的心。每每刘氏有如此作态,李存勖都会兴致勃勃,急不可待。
  李存勖坐直身子,没有搭刘氏的话,问:“这是何处?”
  “勤政殿。”李存勖问起地点,刘氏心想李存勖是迫不及待要到宫闱中,与她寻欢,故而掩嘴娇笑,想都没想便答道。
  “勤政殿……”李存勖低头沉默了一阵,突然抬头道:“停驾!”
  “陛下……”刘氏不解其意,眨着无辜的双眸,“停在这里作甚?”
  御驾停住了脚步,但没有刘氏说话,他们竟然没有立即放下玉辇来。
  李存勖纵身跃下玉辇,头也没回,径直离开,摆手道:“卿且回去歇息,朕要去勤政殿坐坐。”
  刘氏阻拦不及,而李存勖已经走远,“陛下……”
  眼见李存勖如此决然,竟然破天荒没有征询她意见、顾及她感受的意思,刘氏意外之后,脸色变得极为难看,愤愤一甩衣袖,恼羞成怒,冷喝道:“回宫!”
  李存勖在一众侍从、护卫的跟随下,走进勤政殿大院。来到大殿正门前,却看见大门紧闭,一只金锁挂在上面,锁着门。
  李存勖走到门前,伸手搭上金锁,骤然发现,金锁上已经落满灰尘。他沉静的眼神,在这一刻变得各格外凌厉。
  “陛下……”跟在李存勖身后的侍从,皆不解其意,面面相觑,都觉得今日的陛下似乎有些奇怪。敬新磨走上前,轻声呼唤,但终究是话到嘴边,却什么都没有说出口。
  “打开它。”李存勖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
  敬新磨连声应是,回身赶紧向那些侍从招手,让他们去找钥匙来打开门。
  但是钥匙这些侍从又岂会带在身上?这一阵手忙脚乱,却没有半分结果。
  伫立门前的李存勖,眉头渐渐皱起来,他忽然抬起脚,猛地一脚踹在门上!
  他本是世间英豪,一身勇力非同小可,这下全力施为之下,大门立即松动。
  但也紧紧是松动而已,并非出现锁崩门塌的场景。
  李从璟怔了怔,显然是没料到,他奋力一脚之下,竟然没有将门踹开。不仅如此,他刚刚猛然出脚,脚趾竟然被震得生疼。
  “陛下,请保重龙体!”敬新磨大骇,和一种侍从、侍卫,尽皆跪倒在地。
  出乎他意料,李从璟并非发怒,而是在门前发起呆来。
  过了许久,钥匙终于被找来,敬新磨忙不迭接过,将锁打开,和侍从们推开门,迎李存勖入内。
  门一开,站在门口的李存勖,立即闻到一阵浓浓的霉味。但他面色不改,踏步走进殿中。殿中空旷异常,正中最上面的位置,九步台阶上,一座威严的皇案静静伫立,轮廓森然。然而,皇案落在李存勖眼中,却有一股说不出的落寞。
  敬新磨让人去找钥匙的时候,也找来了烛台,李存勖进门之后,他们慌手慌脚将烛台点燃。原本漆黑、只有月光的大厅,顿时烛火依依,黑暗被驱散了不少。
  “都出去吧。”李存勖走向皇案,吩咐道。
  侍从们你看我、我看你,都觉得意外,不知为何今日皇帝性情大变。敬新磨朝他们使了个眼色,带着他们恭敬退出殿外。
  空旷的大厅,就只剩下李存勖一人。
  他走到皇案前,手在皇案上抚过。皇案上,两叠奏章上,灰尘厚的已经看不清书册原本的颜色。
  李存勖在皇案前的九级台阶上坐下来,十指交叉,放在鼻梁下。面对这座空无一物的大殿,他沉默了许久。
  月光与烛火纠缠不清,李存勖思维也杂乱不堪。
  良久,这位功盖当世的帝王,露出一个自嘲的笑容,自言自语道:“果然,面具戴的久了,自己都会认不清自己,做别人做的久了,自己都会忘了自己。”


第348章 来日取城馈送别,他乡何曾遇故知(一)
  当夜,李从璟接上莫离和桃夭夭,即刻返回。及至翌日上午,众人才稍作歇息,吃些干粮补充体力。
  久别重逢,李从璟和莫离自然有许多话说。之前两人虽分隔两地,但书信往来却十分频繁,李从璟在幽州行“变天”之举时,莫离虽不在身侧,但各项大政,莫离皆是主要参谋者。两人毕竟十多年的交情,莫离是当世最为了解李从璟之人,两人尚是少年时,莫离就对李从璟的军政思想一清二楚,并且也深受影响,甚至于像“逻辑”“国防”这些词汇,莫离也都运用自如。而莫离在渤海国的所作所为,李从璟也都完全了然于胸,并且居中谋划,以旁观者的视角对其指导。可以说,对彼此这逾年来的经历,事无巨细,两人都分外了解。
  虽然如此,书信毕竟简短,不可能说尽所有事,也不可能详尽去说每件事的经过。
  两人言谈许久,多有感慨,说到心怀激荡处,李从璟抚剑,莫离摇扇。末了,李从璟笑道:“之前老见你拿把折扇在面前晃荡,还觉得碍眼,如今余年不见,再看时,却是有了不同感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