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十国帝王 >

第260章

十国帝王-第260章

小说: 十国帝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本帅与之鏖战逾月,拥三万大军而不能胜,若还一味小觑他,岂非太过愚蠢了些?今日夜遁,洋装败退而设伏,固然为妙计,应对寻常良将已然足够,然而要瞒过李从璟,不被他料到、识破,又岂是那般容易的?”
  耶律敌刺抬头望天,但见明月高悬,月外有黑云遮蔽群星,整片夜空唯留一轮圆月独领风骚,他神色微动,有感而发:“固知中原人杰地灵,英雄层出不穷,豪杰接踵而生,奈何之前征战幽云十数年,难逢一败,便是如李存审这般名将,也只能龟缩幽州,无法踏足我契丹国境一步!经年累月的胜绩啊,已经蒙蔽了狼王清明锐利的双眼!我等皆以为中原时无豪杰,而我等可以饮马黄河了!殊不知,中原大地,从未缺乏过热血敢战的勇士,亦未曾断绝过惊才绝艳的将帅……中原有人啊,我大契丹要马踏中原,何其难也!”
  清风拂岗,耶律敌刺往下拉了拉帽檐,扭转马头,随着撤退的大军,往远处去了。
  待他走出近十里地,忽闻身后营州城外隐约传来喧哗声,回头一看,远处灯火点点,火光跳跃不停,连成一片,照亮了营州城。灯火中,无数人影往来奔走,相合相离,相撞相斗,状若混乱,而又似井然有序。
  不消说,扎图与唐军的战斗开始了!
  耶律敌刺勒住马缰绳,静立原地,对着营州城的方向,等待良久。
  终有一群游骑奔赴而来,马上骑士仓皇下马,急切向耶律敌刺禀报:“大帅,唐军识破扎图之设伏,其部为唐军所败,已是脱身不能了!”
  耶律敌刺微微动容,在马上遥向远处略微一礼,“扎图,待归至草原,本帅会为你立冢的,你且安息!”
  扎图伏击唐军,耶律敌刺理智上虽知其不会胜,但心理上不免抱有侥幸,他也已做好布置,一旦扎图果真意外成功伏击唐军,他就率大军回援,从而一举击败李从璟。然而,当扎图之败的消息被清晰告知时,他的这种幻想随之破灭,虽有心理准备,亦不免为之感到痛心。作为领军出征的将帅,哪有人不想战而胜之的?
  耶律敌刺仰天长叹,颇为悲愤道:“长生天!你不再眷顾契丹子民了么?!若非如此,唐朝为何会出现李从璟这样年轻、而却才华横溢的妖才?若非如此,唐朝为何会将李从璟派往幽云,来践踏我大契丹的国土、屠戮我大契丹的勇士?长生天,为何,为何?为何会有李从璟?!”
  “这天下,为何会有李从璟?!”
  “为何,为何,为何!”
  ……


第251章 北境边城战事烈,庙堂云谲天下变(十五)
  灯火辉煌的营州城头,李从璟凛然伫立,静观城外不远处的激战。那里,唐军正在围杀扎图所部。
  李从璟派遣大军出城追击契丹时,就叮嘱过诸将,防止契丹设伏。穷寇莫追,逢林莫入,这是兵家之法;契丹被破撤军,不可能不防备城中唐军追击,因是李从璟有此考虑。
  大军出城后,首先碰到了李荣、赵象爻的接应,军情处赶来营州城外已久,百余人也没闲着,被安排在各处,契丹设伏虽在夜里进行,视野不佳,但要瞒过百余军情处锐士,和八百绿林壮士睁得大大的眼睛,却不太现实。因此,扎图所部的断后、设伏,在唐军尚未与之接触时,就暴露了。也因此,扎图的意图,就成了一个笑话。
  耶律敌刺遣扎图断后,本就存了牺牲其部、以其性命迟滞唐军步伐的心思,换言之,扎图所部,就是耶律敌刺送给唐军的肥肉,是他给李从璟的“买路钱”,是注定要死的!如此行径,可谓残忍,但这却是契丹目下能保证大队撤离的唯一方法,不牺牲小部,不足以保全大部。
  耶律敌刺的心思,李从璟不能不了解,对方的“孝敬”,他坦然受之,毫不客气,命令李绍城、李彦超等人,将扎图所部围歼!李从璟也够意思,得了扎图这个军功,果然没再继续追击耶律敌刺。
  非是不想,而是不能。
  围歼扎图需要时间,且不说耶律敌刺已经远遁,夜路难行,视野不佳,若是唐军继续追击,耶律敌刺再于半道设伏,唐军就可能马失前蹄。
  退敌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李从璟于是见好就收,在将扎图所部尽数围歼之后,唐军高高兴兴凯旋入城。
  虽则如此,李从璟却未打算就这么放过耶律敌刺,在他看来,耶律敌刺走得还是过于惬意,大军虽然不能追击,但李从璟没忘派遣哨探,远远跟着耶律敌刺撤退的方向,一路追过去。只待天明,李从璟将再作打算。
  耶律敌刺退得仓皇,辎重无法携带、烧毁,城外契丹大营中累积了大量物资,现尽数落入唐军之手。能装备三万人的辎重,其数目如何,可想而知。况且耶律敌刺来时自以为必胜,甚至在白狼水渡河战中,还存有练兵之念,所图不可谓不大,因其所图甚大,则准备不能不多,现在这些供其所用的准备之物,也落入了李从璟手中。
  唐军接手这些物资之后,分门别类整理在一处。天亮时,饶是以李从璟的见多识广,也被城外堆起的座座“大山”震惊到,第五更是连连感叹,“何为战争财,我今日方知矣!”
  李从璟心思活络的盘算起来,眼前这些物资,至少可以装备近半边军!
  他要“护边击贼”,以一地战一国,最紧缺的就是物资,眼下耶律敌刺送给他的这些买路财,除却没有粮食,其他的可以说应有尽有,能满足边军七七八八的需要。有了这些东西,李从璟无论是搞军事建设,还是扩军,都有了不少底气。
  算一算,北上以来,旬月之间,李从璟复平州,杀卢文进,败耶律术赤,克营州,一路连胜,颇有缴获,然都无法与此次相比,甚至平州、营州城中府库的物资,都不及耶律敌刺给的多!
  李绍城因是笑道:“耶律敌刺奉上如此之多的买路钱,可见其心诚!”
  所谓以战养战,除却“因粮于敌”,便是如此了。
  李从璟初至幽云,便有连番大胜,所获不仅在于物资缴获,还有其他许多无法看见的东西。
  派遣出去追踪耶律敌刺大军的哨探回报,耶律敌刺于各道均布置有大量精骑,阻截唐军游骑追踪,因是唐军哨探竟无法探知其行踪!
  争对这一情况,李从璟却是不肯坐以待毙的,他给第五姑娘下了指令,让其命军情处想方设法绕过契丹封锁线,去侦探契丹大军动向——对方越是有意掩饰行踪,就越是有可能别有所图,需得谨慎对待。
  战后,黄宗、许伯先、陆君严等人领八百绿林壮士入城,李从璟亲自接待,以示尊重。这些人是接受李从璟“招安”而来的,面见李从璟后即为他麾下将士,李从璟思及日后怕是还有绿林来投,又为便于统率、管理,遂令这八百壮士自成一营,以黄宗为领兵主将,而许伯先、陆君严副之,待遇等同于其他百战军将士。
  就在耶律敌刺退军五日后,李从璟得到军情处传回的一个情报,这个情报让营州城中的全军将士,莫不惊骇,军议上,气氛再一次无比沉重。
  “契丹派遣援军来助战耶律敌刺,其携近五万之众,再次来袭。这便是军情处最新情报了,依照契丹大军脚程,四日后即到营州。是战是退,诸位有何意见,都可说来!”李从璟道。说完,见屋中诸将皆不言语,补充道:“观其旗帜,此番前来的契丹援军,乃是以契丹皇太子耶律倍为首!”
  片刻沉默之后,李彦超出声,依旧是粗狂的嗓音,“是战事退,但凭军帅定夺,我等谨遵之!”
  话音落下,卢龙军诸将各自相视,稍顿之后便纷纷抱拳,言道:“是战是退,单凭军帅定夺,我等谨遵之!”
  卢龙军都已表态,本来气定神闲,冷眼看卢龙军举止的百战军诸将,惊异之余,立即纷纷上前,“请军帅下令!”
  满屋中将领不下十数,皆俯身抱拳,虽面对五万契丹大军,愿将性命托付李从璟之手,不复再有二言。
  李从璟心中微喜,很满意这种效果,道:“军令:大军南撤,退守长城!”
  大军南撤不是难事,要带走前日所获契丹物资也不难,难的是营州城中的百姓如何处置。
  南撤,是大军出平州前的既定策略,克营州的目的也是为了保平州,之前李从璟以劣势兵力,力挫耶律敌刺,使其无法踏入营州城一步,更赖李荣、黄宗等人袭毁其粮道之力,得以让耶律敌刺知难而退,已是出乎意料的大功。如今南撤保卫平州,无论是全军将士,幽云百姓,还是大唐朝堂,都不可能有多少微词。
  原因无他,盖因李从璟已做到人力极致。此时面对契丹五万大军,若仍想困守营州孤城,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战而胜之,无异于痴人说梦。耶律倍来援,是意料之外的事,不是李从璟的过失,也非目前李从璟手中力量能够抗衡。
  “若带营州百姓南撤,势必拖累大军行进速度,且会束缚大军行动,不利于大军沿途应变,末将窃以为此举似不可取。”李彦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仍是补充道:“不过军帅或许有更多考量,如何取舍,悉听军帅之意!”
  营州百姓南迁,便是抛弃冗杂物什,拖家带口之下,速度也快不起来。之所以有带走营州百姓的想法,却是两个原因。其一,是担忧契丹复占营州之后,拿其泄愤;其二,是为李从璟名声考虑。李从璟在平州因有“抚民三策”,得以让平州民众尽皆归心,此时若是不顾营州百姓死活,未免为人所诟病——虽然天下军队莫不如此,然李从璟以一地战一国之事,本就不是常事,不能以常理度之。
  李从璟不由得想起刘备。
  刘备因带十万百姓撤退,速度极慢,而有长坂坡之败,可谓惨烈。但也正因此之故,方有日后蜀地百姓归心之易。
  “日前耶律敌刺攻城,城中百姓莫不上城协防、相助,其既有功于大军,亦怀复归唐朝之赤子之心,我身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