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逆转1906 >

第813章

大逆转1906-第813章

小说: 大逆转1906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就必须增强山地部队的运输能力,而在山地条件下,普通轮式车辆自不消说,那肯定是寸步难行的。哪怕是所谓的全地形车,以及越野能力最强的履带车辆,也只能适应少部分山地环境。直升机化也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是大家都知道,直升机这玩意儿实在太贵了,而且在气流变化激烈的山区也不好使用。
  于是步行式车辆这种很科幻的东西就出现了。在高能电池这个能源问题解决后,中国就开始开发适应山地作战需求的各种步行式车辆,尽管搞了十几年,但是现在还存在不少问题,到现在为止,也只是试生产了一些,作为实验型号,没有正式装备部队。
  熊家锋所在的144山地师也接到过实验任务,他们这些军官都是知道这种新式装备的。
  …………………………………………………………
  此时真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间。夜雾弥漫着整片天地,天黑得像锅底。此时,星月无踪,浓得化不开的夜色,把一切都涂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黑夜的帷幕笼罩着整个大地,四周不时响起虫鸣和野兽的叫声。植物的绿叶上滚落着硕大的露珠,滋润着这山区的夜色。
  突然,地面微微震动,若有若无的摩擦声从远处传来,几只夜行性的小兽慌乱的逃进森林深处,震动越来越近,几片树叶微微一抖,滴下了几滴露珠。
  片刻之后,一队面包车大小的履带式战车碾过狭窄的道路,擦着周围的枝叶,以70公里的时速向西南方向疾驰。
  “营长,数据链发来最新情报,a据点无异常行动……”情报参谋把一份侦查机得到的照片传到了熊家锋的电脑上。
  “嗯,我知道了……”熊家锋看着几张十分钟前的照片,松了口气。
  对于印军这个对手,熊家锋是决不会小视的。这帮人这二十几年来就不断地参与了包括一战、独立运动等等大小冲突,实战经验相当丰富。为了给中国添麻烦,英国和美国,还有德国、苏联等一些大流氓都给他们提供了不少先进武器,而他们对于这些武器的实际运用相当熟练。经历了这么多的战斗,能存在到现在的,就绝不是什么战五渣。
  这时,车队在一个山丘前停了下来。
  “营长,到了……”作战参谋报告道。
  “命令各连,准备战斗,另外发信号给总部,我们已经就位了!”熊家锋说道。
  因为电动车辆无声的特性,先锋营把下车地点设定在了距离目标只有3公里的山丘后。二十分钟后,先锋营的各连已经运动到了a据点外围。
  “嗯,看来对方没有察觉……”熊家锋在1000米距离的树林里,用夜视望远镜看着目标营地的动静,发现对方的情况还是和先前的情报一样,虽然增加的岗哨,但是看那些哨兵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没有料到会遭到中**队的突袭。
  准确的说,他们根本没有料到中**队的速度来得这样快。按照他们的经验,要翻越大吉岭山脉,起码得四五天呢。


第698章 打击(6)

  ps:第二更送上,请大家砸票啊!
  ………………………………………………
  此时是当地时间4:55,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时分。
  印军的这个据点是在一块台地上,周围是一圈山峰。他们在反斜面上构筑了坚固的炮兵阵地,配置了多门102和152毫米榴弹炮。当中国发出警告之后,他们还往这里加强了大量的防空火力,还设置了英美制式的对空雷达和防空导弹。这些武器大多设置在反斜面,而且地形复杂,常规的炮击和空袭都难以摧毁它们。
  一群电动版的直-11“蜂鸟”微型直升机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它们是来运输火炮的,刚才他们已经从后方把加强给先锋营的两个炮兵连和12门10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送上了附近的几处制高点。这种电动直升机最大的优点就是噪声超级低,而且还有后世大名鼎鼎的“隐形旋翼”,可以极大降低雷达的探测距离。用于隐秘行动,这种微型直升机是再好不过的载具。
  “蜂鸟”直升机本身就很小,像眼下这种复杂地形,印军使用的老式雷达几乎是无法发现的。因为采用电动机和减噪音螺旋桨,即使是无法隐藏的旋翼破空声,也低了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在六七公里之外,就难以分辨了。虽然这种直升机非常小,但是力气绝对不低,可以吊运500公斤以下的物资,2架直升机就可以把一门10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分装吊运走。
  当炮兵阵地布置好之后,作战参谋又给熊家锋报告一条新情报:“营长,我们师属陆航团的武装直升机已经到达,正在30公里以外,随时可以发动攻击。陆航要求我们指引攻击目标。前指命令,五点整发动全面攻击!”
  前指的攻击指令终于下达,刹那间熊营长只觉得热血沸腾。“好,现在都已经就位了。通知各连,炮兵加入攻击序列,步兵引导小组准备为陆航和炮兵指引目标……”
  下达命令之后,先锋营的官兵们全都利用这攻击前的最后楸分钟,对自己的武器进行最后的检查。熊家锋也不例外,他最后整理了自己的突击步枪和随身的武器。他用的步枪并不是制式的81式,而是星科防卫装备集团公司生产的“蝮蛇”式突击步枪。
  按照现在中国的规定,官兵们是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武器,自卫的手枪和主武器的步枪都可以自己选,觉得81式不爽可以自己买喜欢的,但子弹就那么几种,如果使用非制式弹药,那就请自备吧。另外,如果武器损坏了,后勤那边修不来或者没配件也请自己负责。所以大多数官兵还是选择了制式武器,只有一些自认为逼格比较高的,或者是枪迷的家伙才会自备武器。
  熊营长是属于后者,这家伙是个典型的枪粉,仗着“军官可以购买所有种类的轻武器”这条规定,搜罗了世界各国的枪支,家里起码有长短枪上百条,全是各国的经典型号。“蝮蛇”式突击步枪就是他个人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步枪,这种星科防卫出产的突击步枪,性能确实极为优良,但就是太贵了,售价是81式的三十几倍,所以无法成为步兵的制式装备。
  而且这把枪还是他特别定制的。打仗嘛,当然要用最趁手的武器。“蝮蛇”步枪精度高得让人惊叹,换上重枪管,加上瞄准具之后,在600米距离上可以当狙击步枪使用,还是连发的。当然,以他这种中级军官的身份,如果等他用上步枪,那就说明情况已经不妙了。但是有备无患嘛。
  ……………………………………………………………………
  当熊家锋手腕上的夜光野战电子表跳到5:00后,总攻击开始了。
  在这一瞬间,轰隆的巨响震撼了夜空,壮丽的火光在a据点周围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大批炮弹和火箭弹划过夜空的景象十分壮观,整个地区一片地动山摇。
  营属炮兵连的120、81、60毫米迫击炮,82毫米无后坐力炮与107毫米火箭炮以最大的射速向与a集群据发射炮弹,团部加强来的2个炮兵连则以105毫米榴弹炮猛轰b据点,集团军的远程火箭炮则以密集的火力砸向c据点。
  在炮弹出膛的同时,配属给先锋营的直升机也从20公里外的临时降落点腾空而起,以擦着树杈的高度向预定目标飞驰。
  4架直-10“虎甲”武装直升机(原型长弓阿帕奇)在前面开路,后面是4架搭载火力校正小组的直-5“黑鹰”运输直升机。不过它们都是电动版,现在的样子和原型区别极大,首先是机身背部的发动机和减速机组不见了,只是一个圆盘状的超薄大直径的直流电机紧贴在顶部,它拥有1500千瓦(2011马力)功率,用于直接驱动主旋翼。这个改进使得直升机的气动特性有了改善。更大的区别是尾桨不见了,只有一根略粗一些的尾梁伸向后方,其端部有一片垂尾。
  这是因为它们都采用了“环流控制技术”,使其成为了无尾桨直升机。也就是去除尾桨,在尾梁上开一条长缝,通过侧向吹气使主旋翼的尾流在尾梁两侧的速度不同,由此产生了平衡反扭矩的侧推力。尾梁内没有喷出的气流流向尾部,从可控制的喷气锥直接喷出,以提供航向操纵推力。本位面中国采用的技术也和这个差不多,但更有了改进。这些直升机尾梁的外壳由一台小电动机转动,由于附面效应主旋翼的尾流在尾梁的两侧形成了速度差,同样产生了平衡反扭力的侧力。只要控制转速就能提供航向操纵力。这种方法更节能,噪声更低。
  其实这项环量控制技术在后世的七十年代就有了,未能得到普及的原因是后来的直升机大都使用了涡轴喷气发动机,它们向后喷射的强大气流虽然提供了部分的前进推力,但极大地干扰了主旋翼吹向尾梁的下洗气流,导致环流控制力无法形成。而中国这些电动直升机的原理不同,发动机没有向后喷射的气流,下洗气流可以不受干扰的吹在尾梁上,尾梁外壳旋转后产生的环流侧向推力非常强劲。
  低速大扭矩直流电机取代了二台涡轮轴发动机及其减速机构,直接驱动巨大的旋翼,由于不需要向尾桨传递动力,动力实际上有了相当的提高。虽然电动机的重量比涡轮轴发动机要大,但驱动装置的总体重量并未大多少。而且电动机的效率远远超过涡轴加变速机组,前者可以达到90%,而后者只有30%,1500千瓦的功率看似不高,但是实际功率远远超过原版的两台1500千瓦涡轴发动机,其强劲的动力(短时间可达2700多千瓦)把最高时速提高到380公里。电动机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是全封闭的,在飞行时根本不会吸进杂物,从而造成发动机损坏坠机等事故。所以它们不怕沙尘暴和撞鸟。
  直升机群到了地头后,发现那里山上的印军哨位已经在刚才的炮击中土崩瓦解,只剩下几个惊慌的士兵,此时正徒劳的向直升机射击。于是“虎甲”立即投入残敌的打击,用它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