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逆转1906 >

第584章

大逆转1906-第584章

小说: 大逆转1906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受到各国农业公司和农场主的欢迎,所以也被叫做社会主义农药机。它的起降非常方便,只需100米长的跑道就能起飞?降落,连草坪都可以。
  乐以琴跳下飞机,对他们喊道:“老五,你们谁先来?”
  “四哥,我们先来……”乐以忠和一个同学连忙跑了过去。
  “好,记得我们的航线哦,飞到垃圾处理厂就回头,别跑远了……”乐以琴帮他们把飞机转了个身,然后叮嘱了一番。
  “好的,知道了!”乐以忠他们很快爬上飞机。
  很快,“麻雀”很快飞了起来,下面的同学们齐声喝彩。
  “小明,怎么样?我就说嘛,开飞机比开汽车还容易。”乐以忠笑着对同学说道。“麻雀”确实是相当简单的飞机,飞机上的仪表很少,驾驶舱看起来真的不比汽车更复杂。
  “看起来是很简单,比起俱乐部的飞机多了两个控制喷洒器的开关……”小明同学看着有些手痒。“好,你飞了这一圈,就给我试试……”
  “麻雀”轻盈在云层下飞过,在机翼之下,是一片苍翠的绿色,黄河从北方蜿蜒而下,看不到一点儿黄土高原该有的迹象,一片片的城镇、工厂和居民区,都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如果此刻有一个从后世来的穿越者,他肯定会觉得,这幅画面上似乎少了些什么。
  确实,这里少了人类存在的最重要的东西——农田。是的,在黄河沿岸10公里内都看不到一块农田,最近的农田都在河堤基线外10公里外,在黄河两岸这两条10公里宽的区域里,全都是各种树木,树木之间是草坪。这也是科社党政府上台之后的严令,凡是河流的两岸,都必须种上树木和草坪,绝不允许在河边开垦,违者严惩,不但会进行为期三年以上的劳改,刑满之后还会被强制分配到新领土去,那就是随机了,没得选。
  这并不止是黄河,现在中国的各个河流都是按照以上的标准进行整治,凡是河流两岸都要求种上防护林,防止水土流失。防护林宽度从1公里到10公里不等,黄土高原这一带是重灾区,所以是最高的10公里标准。
  如果换一个手点儿的政府,这种涉及面极大的工程肯定不好搞,特别是涉及到当地的宗族势力时,就更加麻烦,这些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在当地经营日久,相当不好搞。但是科社党政权就是不一样的,他们和以前的那些政府不同,他们作风狠辣,手段果决,而且组织度极高,还有强大的武力为后盾。他们把这个河流防护林计划连带着“集村并寨”一起搞,在砍了几千个脑袋,另外丢了将近百万人进去劳改之后,这条规矩连同“集村并寨”就被彻底的贯彻了下来。
  现在的黄河,其实已经名不副实了,它一点儿都不“黄”了。严格说来,从1923年开始,黄河就不“黄”了。
  “麻雀”轻盈的继续飞着。
  “乐以忠,那就是你们承包的树林吧?”小明指着下面的森林说道。
  “是啊,一共60万亩,70多家人一起成立的农业股份公司……”乐以忠说道。
  当然,河流两岸也不是不搞农业,只是没有了传统农业的场合,而是用新型的木本作物取代了草本作物。这种新型农场看起来就和森林差不多,所以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农田。这些岸边的地都被包给了各个国有和私营的林业公司、农业公司。
  “这些木本作物收成如何啊?和普通的农田比起来怎么样?”
  “怎么说呢,因为是各有所长吧。就拿木禾来说吧,无论用途还是口感,这家伙都和小麦差不多。如果比亩产量的话,两者倒是差不多的,木本作物的木禾虽然一株就能出几十斤面粉呢,但毕竟这些家伙都是树,一亩地也种不了几株的,所以算起来还是差不多。不过比起小麦这种传统的草本作物,木本作物最大的麻烦是收获的时候。木禾的收割就远没有小麦那么方便了,你看收小麦的时候,收割机一过去,就一片片的割倒了。但木禾不行,得像摘果子那样摘,每年收割的时候,都要请外面的收割公司帮忙。”
  “哦,这么麻烦啊……”小明有些失望的叹口气。
  “不过也有好处啊。它不用每年都去播种插秧什么的,种下去就能管上百年,田间管理也容易得多,也不需要中耕什么的……”乐以忠解释道。
  这时,在他们斜下方出现了一片占地面积很宽广的建筑,是一个非常显眼的建筑群。
  “哦,已经到垃圾处理厂了,我们得掉头了。记住哦,等会儿你开过来的时候,一定要在这里掉头,要是过线了就会被空警逮到,会扣分加罚款的……”
  “我们的垃圾处理厂这么明显,我记得住……”
  垃圾处理厂确实很大,恐怕整个绥德县的所有工厂中,它是最大的。在当前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人比文德嗣更清楚垃圾回收的意义了。所以从一五计划开始,文德嗣就立项了“城市矿山计划”,也就是从垃圾当中回收资源,并大力开发垃圾回收技术,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垃圾处理厂,以及配套的循环利用产业链。
  到了现在,每个县都有一座或几座大型垃圾处理厂。每年都能从垃圾回收大量的资源,并能获得众多的肥料和化工原料。
  “好了,回去了……”乐以忠扳动操纵杆,麻雀来了个左转弯。
  这时,一架蓝白涂装的单翼飞机从他们上方掠过,机翼上写着“警察”。
  “卧槽,看到没有?警察叔叔刚刚从我们头上过去……是运五联络机……”小明吓了一跳。
  “我不是给你说了吗……”
  现在中国的交通很方便,各个市都有连同的省级公路,绝大部分的市级单位都通了火车,很多市级甚至一些县级行政单位都开通了空中航线。民间的飞机飞艇多了,空中警察自然也就随之出现了,当然数量并不多,一个市里也就几个,配上一架公务机。
  乐以忠他们刚刚回到机场,一下飞机,就听到同伴在欢呼。
  “马术金牌!马术金牌!我们在马术上得了一块金牌!”


第500章 新型合金核潜艇

  共和2774年(西元1933年)2月9日h南印度洋。
  今天是元宵节。
  这一年的春节,中国人民是过得非常愉快的,游戏机和网络学习机的推广使得人民的娱乐方式更加的丰富了。不过某些人就享受不到这一切热闹了。
  这片海域位于澳大利亚西南,远离主要航线,也远离渔区,除了一些科考船或者有什么特别目的的船只,否则都不会来这里。此时这片洋面上,却有一艘大型潜艇正在上浮。
  这是一艘没有舷号,没有标记,国籍不明的水滴形造型潜艇。这是一艘白鲸级核动力攻击潜艇,从未公开露面过的神秘型号。
  这艘潜艇是白鲸级的第四艘“长喙鲸号”(前三艘为白鲸、独角鲸、槌鲸),去年9月竣工,现在还正在海试期间。
  “报告艇长,据数据链传来消息,在我们附近300公里内没有船只和飞机。”情报士官向艇长报告道。
  何其幸的点点头,说道:“据我们现在最近的地标是哪里?”
  “是法属印度洋领地的阿姆斯特丹岛,在我们4点钟方向,距离约270公里。该岛目前没有常住人口,据高空侦查,也没有发现人类活动迹象。”
  “好,保持数据链连接,放出无人机在附近警戒……”何其幸下达命令后,就对艇长助理说道:“安全等级暂时确定为绿色,全体人员可以轮流上甲板活动,分三批,每一批半小时。安排专家组去第一批……”
  “是,艇长……”
  “嘭……”一声急促的喷射声响起,只见长喙鲸号的指挥塔上一个圆洞突然朝左舷喷出一根圆滚滚的柱子。这不是导弹或者鱼雷什么的,只是一架无人机。
  柱子飞出去三十几米就裂开了,里面的无人机就露了出来,随后无人机的机翼弹开,又向后面喷出一道火焰,一下子就冲了出去。两边的外壳掉进海水翻腾了几下就沉入海里,这是一种可降解的塑料外壳,一旦暴露在海水中,最多三个月时间就会自动分解掉。
  无人机上的助推火箭工作时间不长,但无人机的发动机开始工作后,这个助推火箭就自动掉落了。几秒钟之后,一架翼展两米多,怪模怪样的无人机就开始围着潜艇打转了,这架无人机的外形看起来有点儿像是《星球大战》里面的x战机,两对机翼呈交叉分布,螺旋桨在后面,推进式。
  它盘旋了几圈之后,就向着高处爬升,开始以潜艇为圆心,在上空警戒。这种无人机是从第二批开始配置,而且长喙鲸号和槌鲸号的无人机还不一样,长喙鲸号是从指挥塔上的专用发射管发射,而槌鲸号则是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这种安排很明显,是为了验证哪一种更好用。白鲸级的头几批都是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
  长喙鲸号的指挥室里,几名士官正在无人机操作台前忙活着。
  “01号就位,发动机工作正常,电磁波探测器工作正常,光学摄像头工作正常,红外探测器工作正常,预警程序开启,进入自动驾驶状态……”
  等到无人机进入自动驾驶状态后,操作无人机的几位就松了口气。领头的那个上士忍不住说道:“哎,艇长,咱们这无人机是挺好用的,可就是用一次就报销一架,用起来真是心痛啊,我一想到我指头一动,就砸出去三千大洋,心里都在流血……”
  另一个水兵也说道:“这无人机也真是的,居然比真飞机还贵,我们村的社会主义农药机也才买成650块,可这一架无人机就要3000大洋啊。”
  “呸,无人机怎么就不是真飞机了!”何其幸白了几个土包子一眼。“这无人机可是先进技术,比你们村的农药机先进了不知多少,20年多前的东西能和去年才出来的东西比吗?咱们这潜艇那样东西不贵,三千块已经很便宜了好不好。你们无人机就嫌贵了,人家鱼雷组该怎么说?打出一条鱼雷就好大几万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