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随从打扮的中年人连忙说道:“是的,少爷。您看,还有这个桥车,也是星科公司搞的,这东西有扶手有栏杆,比跳板稳当多了……少爷,您请……”
这位同学并没注意到,在他踏上码头的那一刻起,就有好几双眼睛盯上了他。
“相貌对比符合,客轮登记的名字也对得上,没错了,就是他……”在码头旁边的一栋两层楼房里,几个生化人正盯着屏幕监视着这个高大的学生。楼房外面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招牌,上面写着“星科公司交通安全监察部码头区监控站”。
一个生化人拿起电话:“报告部长,我是码头区监控站,执勤代码128546。我们刚才发现,光复会的【复汉子】已经在码头下船……”
“知道了,你们继续监视。并且通知邻近监控站。这是重要目标,只要还在我们的监控范围,就要掌握他的一切行动……”王琦放下电话,立即从面前的电脑上调出一份资料看起来。
王琦是第二批高级生化人,他目前负责星科公司的内卫部门,这个部门很低调的起了一个“交通监察部”,这种明显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名字。
…………………………………………………………………………
总部办公室。
“这个官静就是光复会的【复汉子】?他的资料没搞错吗?”文德嗣看完手上的资料,表情怪异的问道。
“绝对没错,这个官静是本地的知名人物,据我们了解,他在整个四川都非常有名。”王琦平静的答道。和大多数情报人员一样,王部长也是那种丢人堆里就找不着的平凡外表,和他们现在讨论的官静同学截然相反。
文德嗣合上资料,一脸黑线的说道:“确实太有名了,但这正是我觉得奇怪的原因,像这种主角模板的人物,为什么我们的历史资料上一点都没提?啧啧,文武双解元啊!这么牛叉的人物,不可能这么默默无闻吧……”
按照“交通监察部”提供的资料,这位官静同学怎么看怎么都像是挂了主角模板的人物。
官静,字俊卿,号双解堂。生于1879年,出身于内江的大地主家庭。清水袍哥,峨眉临济宗的俗家弟子,精通骑射、峨眉通臂拳和峨眉枪法,14岁起参与武林较技七十八次,四十二场立下生死状的,全都当场格毙对手,没立下生死状的,悉数致残。江湖人称“天府小霸王”。
1896年,18岁,应童子试中秀才。1898年,20岁,会试中武举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武会试。同年在北京与大刀王五切磋,秒胜之。1903年,又中癸卯恩科乡试第一名,翌年举行甲辰恩科会试高中进士。于是榜其堂曰:“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同年辞官不就,考入马震伯刚刚创办的上海震旦大学,学习化学。
他是震旦大学的首届学生(这所教会大学位于法租界吕班路,背后是法国天主教会,第一外语是法语)。也是这一年他在上海他通过陈独秀结识了章士钊,协助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上海秘密加入光复会,结识了徐锡麟。
据“交通监察部”的调查,他在光复会指示下,曾经在上海、江苏和安徽等地,用弓箭屡屡狙杀清廷官员得手。是光复会的第一金牌杀手,代号“复汉子”。
可是眼下这位像挂了主角模板的金牌杀手,却跑到文德嗣地盘上了。好吧,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本来就是内江人,回老家玩玩难道不可以?但是,从几天的情报来看,这位官静同学只是回家里大宅转了一圈,和父母见了面就出来了。这几天,他一直都在星科公司的地盘转悠,内江以及附近的所有工厂、医院、学校,全部一个不落的看了一遍。
最重要的是,今天上午,人家就派人送上了拜帖,要求拜会文德嗣。
虽然这个家伙是金牌杀手,但文总还不至于担心他会对自己下手。但是这家伙那逆天的经历,却让文总闪瞎了狗眼。
旁边的顾晓绿笑着说道:“文总,根据平行空间理论,我们现在可能是回到了一个平行时空。所以和我们原本时空的历史相比,有一点儿差别也是很正常的……像那个林深河的家族,是泰国的高官。但是我们的原历史上,就完全没有这家人的资料。”
文德嗣想了想,也笑了起来:“嗯,我知道。穿越时空这么不科学的事情我都遇到了,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不科学吗?我只是惊讶这个家伙的经历。好吧,晓绿,你安排一下见面的事情,我对这个家伙也很好奇……”
“是,文总。”
文德嗣问道:“对了,我们和光复会的合作,现在进行了什么程度?”
顾晓绿翻了下掌上电脑,说道:“根据我们计划,我们向光复会提供了十万元的资金援助和武器援助,另外有34名特工以海外华侨的身份参加了光复会……到目前为止,我们与该会在国内的骨干成员都建立了联系。至于他们在日本的部分成员,目前还在接触中。不过其中有部分会员已经加入了同盟会……”
王琦却说道:“文总,我觉得光复会对于我们用处不大,他们的组织软弱涣散,不是什么好帮手。”
文德嗣笑道:“这些我知道,要是光复会组织严密,那就没有合作价值了。我要的只是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这恰恰是我们欠缺的。最重要的是,比起同盟会这个伪装成革命组织的三流黑帮,与光复会合作更符合我们的利益,也更符合我的三观。”
第27章 拉羊与被拉羊(求收藏。。。
星科公司总部。
“哈哈哈,久仰双解堂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文德嗣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不时试探着这位“贵客”的底细。
这“贵客”自然是前来拜访的“复汉子”官静,眼下这位进士老爷却是一身洋装,穿着燕尾服戴着礼帽,看着比文德嗣还洋派几分。不得不说,这家伙确是生得一副好皮囊,这洋装一上身,那西洋绅士的范儿就出来了。
官静拱拱手,笑道:“星海先生谬赞了,您才是做大事业的……在下对星科公司也是闻名已久。”
宾主入座后,就开始寒暄起来,至于互相恭维吹捧以及对于天气的讨论就不必细表。文德嗣以前就参加过不少商业谈判,经验丰富,看到官静不说正题,他自然也不急。当下就天南海北的扯开了。
最后还是官静忍不住了,终于说明了来意。
“星海先生的支持,鄙会上下都感激不尽……先生虽久居海外,仍不忘光复故国,正是吾辈楷模。”官静面色一正,郑重说道:“如今鞑虏虽日渐衰败,然树大根深,非一时可翻覆。光复之事,任重道远,以鞑虏之势大,非人多势众不可为!先生既有意恢复,何不与我等携手?一人计短三人计长,鄙会不才,也有会众十万,志同道合之士遍布南北……”
官静这时拿出了进士老爷的本事,滔滔不绝的忽悠着,民族大义、青史留名、个人前途等等种种说辞,轮番上阵。最后说道:“鄙会愿以副会长之位以待先生……”
文德嗣笑容丝毫不变,心里却在腹诽:这家伙果然是来给光复会“拉羊”的,看来我的赞助是起了作用。
当然是有作用,那时候的十万大洋可不是小数目。一出手就砸出十万大洋赞助的狗大户,更是没几个。更何况,光复会的高层又不傻,他们对于文德嗣也下了一番功夫去调查,更是了解到了星科公司的实力深不可测。对于这样倾向自己的狗大户,如果不去拉拢过来,那才叫脑子进水了。
陶成章、徐锡麟等人商量之后,就派出了官静这位骨干跑来“拉羊”了。官静经过这几天在内江的了解,也是被星科公司的大手笔闪瞎了狗眼,别的工厂项目暂且不说,单单是威远钢铁厂、成渝铁路这两个大项目,就足以把人雷得外焦里嫩了。
“副会长吗?呵呵……”文总笑着摇摇头。
官静一看,心中大急,就准备拿出光复会的底线来——让文德嗣当会长。
按照光复会原本的计划,只要文总肯加入,一个副会长是稳当的。其实按照老陶本人的想法,就算把会长让给文总,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现在大家接触时间不长,还不太了解,就算老陶自己愿意,其他人也不见得愿意多一个“空降”会长,无功劳难以服众嘛。所以这个计划只是作为最后的方案。
官静的话还没出口,文总就说道:“双解先生,贵方的诚意我很感动……但是,以贵方现在的一些状况,别说是副会长,就算是会长,我也不会参与……”
“哦,星海先生言下之意?”官静眉头一挑,心里不禁有些生气。
“双解先生不必生气,我是就事论事。不但是光复会,现在所有的革命党,都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做事缺乏计划和组织溃散!”文德嗣不紧不慢的说道。
对于清末的革命党,文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主要就是因为这些组织都太过散漫,太过中二,做事缺乏组织,都是凭着一腔热血。这些年来,无数志士牺牲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行动中,让人感到说不出的惋惜。
中华有如此之儿女,所以才能历无数艰难困苦,终绵延不绝。革命虽然难免牺牲,但革命党却全无组织,更无计划,图然牺牲了如此之多,有很多的牺牲却是完全无谓的。这种情况不但光复会有,其他的入同盟会、兴中会也无一例外,甚至更严重。
从十九世纪末,革命者们就开始起事。但如果革命党有决心有毅力,踏踏实实,筹集的资金不用来起事,部分用来经商,以获取资金,掩饰身份;部分用来宣传,组织革命力量。咬紧牙关,花上五到十年的时间,全面的投入到思想的宣传鼓动中去,并且努力构建和健全一个严密的革命组织,培养革命所需的人才。
起码可以掌握新军中的相当部分人员,影响大部分人员。并且在革命成功后,可以尽快稳定地方,接管政权。何至于辛亥以后,手中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