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808章

明扬天下-第808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缫不岜槐鹑舜虬堋!
  这一点秦牧是有自信的,随着大秦的冶炼技术不断提高,而且采取了蒸汽机鼓风,便得冶炼炉的温度大幅度提高,这是个革命性的进步,相信大多数人都懂,炉温的提高意味着什么。
  以前因为冶炼炉的温度不够,铁水溶解得不彻底,很多杂质没法分离出来,生铁液中的硅含量也较低(硅石促进石墨化的重要元素),炼出来的多数是那种密度不高的铸铁,硬度差,脆而易断。
  现在经过一系列技术的革新,大秦最好的钢材基本已经可以承受榴弹的膛压,军器正在加紧研制榴弹炮,而且是后装式线膛炮。
  线膛炮的射程、射速和射击精度等皆优于滑膛炮很多。由于弹带和膛线密合,可防止火药燃气泄露,保证火药燃气对弹丸有足够的推力,以增大射程和提高射击的密集度。
  不过后装线膛炮还有不少技术难点要解决,要造出来估计还需要些时间,但前装线膛炮却已不存在任何技术难题;
  前装线膛炮大致可看到成九式线膛枪的放大版,只是在炮弹方面,与子弹不同而已。目前军器监已经开始试制一些前装线膛炮。
  只是秦牧觉得目前有火箭弹使用,没必要在前装线膛炮上投入太多,有了技术储备就行了,免得后装线膛炮研制出来后,又要大批淘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因为有秦牧在,大秦在科研方面,可以少走一些弯路,进步之快,自然是别国无法比拟的。
  顾君恩改口道:“陛下,臣倒也不是反对向准噶尔提供一些武器,只是担心提供武器后,准噶尔未必会按我朝的意愿,进兵印度河流域。”
  “哈哈哈。。。。。。。。”秦牧朗笑一声说道,“这就不是顾卿需要考虑的事情了,这该是外交部的黄振林和甘南要考虑的事情。”
  顾君恩听了,也呵呵地笑起来:“陛下说的是,那就先由外交部遣使前往叶尔羌城,说服巴图尔汗后再决定吧。”
  秦牧点了点头,又和顾君恩商议了好一阵,等他告退,秦牧立即召见黄振林和甘南。
  等两人一同来到蒹葭殿,秦牧先问道:“黄卿,前往欧洲的舰船出发了吗?”
  之前秦牧与大臣们有一次谋划,遣使前往欧洲,与梵蒂冈的教皇联系,力争通过教皇的影响,争取整合东欧各国的势力,一起夹击奥斯曼帝国。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游走欧洲各国,尽可能搜集一些科技人才带回大秦,比如象牛顿那样的人才,还是有极大的价值的。
  要引诱这些人才来大秦,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拿出一些他们为之心醉的东西,这些秦牧都有。
  加上现在的中国,在世界上仍是公认的一流国家,花园一样的国度,西方人都是非常向往的,再以一些先进的理论有入诱以重利,要从欧洲诱些人才回来,还是可以的。
  说起此事,黄振林连忙答道:“陛下,由外交部主事张元率领的赴欧使团,共四艘飞剪式战舰,已经于宁波港启航,另外,方以智等几个民间学社,也有人随行,另有两艘葡萄牙人的商船同行,以为向导。”
  所谓的民间学社,就是在秦牧引导下成立的民间智库,这些智库网罗了不少人才,目前对朝廷的决策还谈不上有太大的贡献;
  但一个好处是,这些社会精英眼界广了,不再纠缠于国内鸡毛蒜皮的事,结党营私,排挤异己,抨击朝政的现象少了;
  象这次,各个智库主动要求,派人与使团一起前往欧洲,这是秦牧乐于看到的。
  他欣慰地点头道:“黄卿、甘卿,你们做得很好,这朕召见二位,是另有任务,要外交部去交涉。”

  ps:亲们看完书,顺手把推荐票投下来,支持一下俺吧,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第973章 清闲的黄昏


  让准噶尔部进军印度河流域,秦牧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让外交部无论如何也要说服巴图尔汗。
  黄振林和甘南接下任务后,连忙去安排人出使叶尔羌城。
  忙忙碌碌了一天,等黄振林与甘南告退之后,已是黄昏时分。
  一般而言,黄昏时分也是一天中秦牧最为悠闲的时光。
  董小宛带着宫女,把晚膳送到蒹葭殿来,她不但精于琴棋书画,而且厨艺非常出色,一些拿手菜便是御厨也自叹不如。
  秦牧喜欢吃她做的菜,她便不时亲自下厨做几个小菜,每次皆吃得秦牧唇齿留香,赞不绝口。
  晚膳过后,秦牧照例到园中散步,然后练剑,蒹葭殿外一树枫叶红于二月花,晚霞回照,殿宇飞檐留映,深秋的景色自有醉人之处。
  练完剑后一身舒畅的秦牧,靠在枫树下享受这一刻的清闲,晚风吹来,一派清爽,心情愉快的他,望着一天晚霞随口哼哼:
  姑苏城外第几春,
  便夜来湖上从相问。
  长洲苑绿到何门,
  那家云楼皆王孙。
  六朝碧台散作尘,
  剩九重门里万古冷。
  一朝山水一朝臣,
  一片园林一片声。
  留园清风过,吹尽薄脂粉。
  曲溪傍山房,何家小姐恨。
  艺圃药香闻,自醉一杯斟。
  丹壁藏书册廿三万,读与报君恩。
  正在沏茶的董小宛见他一手仗着剑,却用吴侬软语哼出一曲婉约的小调,偏偏他的苏州腔还不太准,曲调听起来很好听,却又有些怪怪的,她忍不住噗哧一笑。一时芍药含春,娇不自胜。
  秦牧回头看了她一眼,并不因为她的笑声而停下。
  天光晴影见飞虹,
  兴分碧千顷将风乘。
  沧浪赏月见诸公,
  拟诗笑那钓鱼翁。
  兰雪梅林共画中,
  缀云联璧入云龙。
  听雨荷风四面来,
  与谁坐相同。
  寒山隔远钟,野雪不留踪。
  若问何处去,河灯照桥枫。
  山塘十里秀,梅雨正分龙。
  芦苇结舟望君珍重。两处不相送。
  董小宛和李香君一样,都是苏州人,她家以前是开绣庄的,“董家绣庄”在苏州城内小有名气,因为活计做得精细,所以生意一直很好;
  在她父亲过世后,母女两被绣庄的伙计坑了,导致绣庄破产,还欠下一堆外债。逼得她不得不到秦淮河畔卖艺。
  但不论如何,她对故乡的依恋是不变的,听到秦牧用自己的乡音唱小调儿,她既高兴。又难受。因为,他的苏州腔唱得实在是让人受不了。
  “陛下,你这曲儿是从哪儿学到的?”
  “一个叫钱涵的小姑娘写的词,这曲子朕听着喜欢。听了几遍还就给朕学会了。”
  这下董小宛和柳如是都忍不住笑了,就你这苏州腔都快唱成秦腔了,这也叫学会了?
  董小宛一边给他端上香茗。一边笑着夸道:“陛下,唱得真好听哩。”
  “呃,那你们笑什么?”
  “没。。。。。。。没什么。。。。。噗哧。。。。。。。。。。。”
  “咦,还说没有,哪哪哪!”
  “奴奴不笑了。。。。。。。。”董小宛嘴上说不笑了,可眼角眉梢全是笑意,呡着嘴的样子,可知她忍得有多辛苦。
  秦牧往石桌边一坐,一边品茶一边说道:“看你难受的,想笑就笑吧。”
  “嘻嘻。。。。。。。。。。。。”
  “你。。。。。你们还真笑啊?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嘻嘻。。。。。。。。。。。。。。”
  最后秦牧也忍不住开怀大笑,“算了,回头朕找香君学学苏州腔。”
  董小宛见他舍近求远,不禁娇嗔道:“陛下,奴奴也是苏州人哩。”
  秦牧将她抱到膝上,轻刮了一下她的琼鼻含笑道:“谁让你嘲笑朕,朕还就不跟你学了。”
  “奴奴不敢了,再也不笑陛下了。”
  晚风吹来,一树红枫摇动,艳影婆娑,秦牧抛开一切政务,享受着这一刻难得的清闲。结果就在此时,女官李双儿突然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陛下,陛下,徐昭仪生了,生了。。。。。。。。。”
  秦牧一时还反应不过来,问道:“生什么了。。。。。。。呃,你是说徐昭仪生了?快说!生什么了,生男生女,母子可平安?”
  “陛下,还没生,还没生,李太医正在接生。皇后娘娘让婢子过来报与陛下知。”
  “走,过去瞧瞧。”
  “陛下,皇后娘娘要婢子来,就是要告诉陛下,您不能过去。”
  “那你来跟朕说什么?”
  “婢子。。。。。。。。。”
  按照这年头的规矩,女人生孩子,男人是不能去看的,但秦牧还是忍不住来到徐若诗的寑宫前,说来他现在已经有三子两女,但这五个孩子出生时,他都是征战在外,尤其是长子秦业,都快一岁大了,他才见着孩子的面。
  所以,总体而言,制造孩子他有经验,但生孩子他是没。。。。。。。。。呃,这话有点绕,就象在徐若诗寝宫外绕着弯转圈子的某人。
  皇后杨芷听说他在寝宫外后,出来劝道:“陛下,您先回去吧,有臣妾在这里看着就行了,陛下快回乾清宫吧。。。。”
  “皇后,你进去看着,朕就在外头等着好了。”天子反应就是与常人不同,劝杨芷进去后,他在外头一声吼。“来吧,取酒来,朕要喝酒。”
  结果徐昭仪在寝宫里生孩子,当爹的就在寝宫外喝酒,颇有点酒壮怂人胆的意思,好吧,没经验,什么样的反应都算正常。
  杨芷看不过去,又跑出来,直接把他拉回乾清宫,还找来云巧儿来看着他。
  云巧儿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根鞭子,在他面前踱来踱去,一丝不苟地执行杨芷下达的看管任务。
  秦牧为之气绝,酒壶往桌上一顿,凶相毕露地唬道:“丫头,你这是干嘛?”
  “看着你呀,姐姐可说了,徐昭仪生之前,不许让你出乾清宫一步,你去了只会添乱。”云巧儿得意地把皮鞭在手掌上轻轻拍着,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
  “赶紧把鞭子放下,这成何体统,成何体统?你还想抽朕不成?”
  “嘻嘻。。。。。。。。可人家不拿鞭子,就不知道拿什么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