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688章

明扬天下-第688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改变,再不是象以前那样,注重阵法配合,步骑协同等等。
  枪兵的训练,更加简单,作战时号令也大大简化,只要士兵体能跟得上。能熟练操作枪支,基本上就行了。
  如此,所谓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弊端,对战斗力影响也就不大了。也就是说,在宋代行不通的更戍法,到了我大秦,却能把它的利发挥出来,而又能让它弊降到最小。”
  确实,热兵器与冷兵器的作战模式。有着巨大的差异;
  冷兵器时代,没有一两年的训练,只能算是乌合之众。
  热兵器时代,无论是训练还是指挥,其实都简化了很多,受更戍法的弊端影响自然也就小。
  “陛下,宋代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冠以驻泊、屯驻、就粮等名目。通常出戍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荆湖、川峡、广东等地戍军,以三年为期轮换。
  出戍边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如此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易于控制。
  再看明代之京营,因长驻京城,久无战事。糜烂不堪,空有二三十万大军,真有战事却不堪一击。如果实行更戍法。内外轮换,如此对保持军队战斗力很大的帮助。”
  秦牧说道:“如此内外轮换,耗费巨大,恐怕也难以长久施行。”
  “陛下,主要是换将就可以了,至于士兵内外轮换,每次数量无须太多。南京驻军,每三年轮换一至两万即可,如此便不至于所有京畿驻军都不堪一击。”
  只要定期换将,连带着把商人勾结将领的问题也解决了。
  秦牧说道:“这样吧,司马先生先拟个详细的章程出来,让大臣们讨论一下,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补充的。”
  “是,陛下。”
  秦牧其实一直以为,就小心防范着,在用将方面,都是搭配着用,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策,实行将领定期轮换,这是势在必行的。
  另外,一但战争平息,象蒙轲、马永贞这些将领,肯定是要回南京的,不可能继续让他们“辛苦戍边”。
  司马安接着说道:“陛下,陇右战事已经平定,还请陛下早日班师回西京。一来,关中兵力过于空虚,让人担忧。二来下雪之后,后勤转运越发困难,大军长驻兰州,会造成极大的负担。”
  能顺利解决固始汗这个心腹大患,进军青藏,不光是秦牧,所有大臣都大松了一口气。
  至于西域的准噶尔和河套的奇他特,随着大雪降临,这个时候再大举兴师讨伐已经不现实。
  西域其实秦牧并不太急,留几年都没关系,巴图尔汗大肆摧毁叶尔羌汗国时期建的清真寺,强制当地百姓改信黄教,这点秦牧是乐见其成的,让巴图尔先折腾着也不错。
  至于河套的奇他特,秦牧也不打算再自己去征讨。
  马永贞与蒙轲在漠南整编了近五万蒙古兵马,剿灭诺尔布后,总得找点事给他们干,这五万大军得先找由头拉出去征战一两年,由佥事官大力洗脑再说。
  还有青藏的高一功,也会整编吐蕃各部青壮成军,你平白无故的把这些青壮拉下高原,不好。做强盗还知道找个“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理由呢。
  讨伐奇他特和巴图尔就是不错的理由。讨伐完这两个,再找其他敌人。
  是以,解决固始汗之后,秦牧再带几万大军留在兰州意义就不大了。
  秦牧点头道:“那司马学士就安排一下班师的事宜吧。”
  “是,陛下。”见皇帝没有再远征西域或河套之意,司马安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次战争,事关国运,大秦开国未久,皇帝亲征是必然的。
  纵观历朝历代开国之初的一两代君主,一有大战事多数选择亲征。这是因为正统尚未深入人心,没有几个皇帝敢把几十万大军交给一个将军。
  打输了不用说,打赢了主帅的威望就盖过皇帝,这种高功高震主的将领没有几个有好下场。
  遇上李世民那样的明君,李靖灭东突厥后,还得隐退过着幽居的生活,徐达也一样,李文忠甚至差点进不了长城。
  所以,开国之初把几十万大军交给一个将领,几乎是逼他们造反。秦牧这次亲征,朝中大臣没有过多反对,也正是这个道理。
  不过司马安担心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继续亲征河套或西域。见他从善如流,司马安起身时不禁深深一拜。
  秦牧突然想起一件事,又叫住他道:“司马学士。”
  “不知陛下还有何吩咐?”
  “皇家蒙学之事,司马凯主持得力,进展颇为喜人,朕心甚慰,朕心甚尉呐!”
  如果秦牧夸他,司马安一定会战战兢兢,但夸他儿子,没有什么比这更让司马安更高兴的了,只不过他不会表现出来而已:“陛下,犬子年轻鲁莽,能为陛下办事,那是他莫大的福气,陛下万万不可夸他,以免惯出他骄逸之性。”
  “哈哈哈,这个朕倒不担心,有司马学士教导,朕相信他是知道进退的,这次的差事办得确实好,朕总不能有功不赏。朕如今有个新的想法,想办几个专教数理化的学院,此事便一并交给司马凯来办吧。”
  “数理化?”司马安一脸疑惑,不知皇帝这又要唱哪出。
  当然,皇帝不时冒出些新奇玩意来,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果不是事涉儿子,他还懒得管这么多呢。
  关于工科人才培养,秦牧不打算再拖下去,但由于师资的缺乏,也不可能一次办太多学院,先办一两个,以后再慢慢扩办。
  至于办学的钱,秦牧不是崇祯,他要弄这点钱,绝不是什么难事,现在皇家的产业中,光是香皂厂的收入,办几所学院都绰绰有余了。
  他是考虑到此事可能会遭到孔孟弟子的反对,所以才把司马安拉来顶缸。
  司马安鬼精的人,自然想到了这种可能,但无论如何,让儿子与皇帝绑在一起,对司马安是有益的,所以他也就装着不知:“陛下,若是觉得犬子可用,臣自然不敢反对,只是犬子年少无知,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只怕。。。。。。。。。”
  “好了,你不用担心,能出什么差错?正因为他年轻,才需要多多历练,不是吗?”
  “是。。。。。。。。。。是的,陛下。”

  ps:拜求月票,年度作品票,2015开始这几天,无论是月票还是年度作品票,都是关键,再拜求票!请兄弟姐妹多多支持!
  。(未完待续。。)


第821章 无声的较量


  “盟长,阎应元带了大量的火枪,僧格一万人马回去,未必是阎应元的对手,不行,我们得立即回救我们的族人。”
  “就是,我们要回去。”
  “盟长,我们的族人不死不知,让人士兵怎么还有心继续在这里作战?”
  “河西我们来年再来夺取不迟,可族人却等不得啊!”
  “就是,就是,就算我们听盟长的,留下来继续作战,恐怕手下的士兵了不答应啊。”
  巴图尔汗的大帐里,各部头领吵吵嚷嚷,人人急着赶回漠西救妻儿老小。吵得巴图尔汗脑袋嗡嗡作响。
  “只怕你们回去,不但救不了族人,连自己的命也赔进去了。”巴图尔汗大声说一句,大帐中顿时静下来。
  杜尔特部首领克尔台不以然地说道:“难道盟长打算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族人被阎应元掳去吗?”
  “就是,还有机会,不回去将士们会怎么想?”
  巴图尔汗霍然站起那雄壮的身躯,目光如鹰地扫视着各人说道:“大伙请听我把话说完,我的族人也被掳去了,难道我心里就不急吗?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我们全部回去,恐怕不但救不了我们族人,还可能害死他们?”
  “盟长,这怎么会呢?”
  “怎么不会,我们不回去,阎应元显然不会大开杀戒,不然他当初直接杀掉就是了。但如果咱们大军一回去,阎应元自觉难以逃脱,换了你们是阎应元,你们会怎么做?”
  最简单的是把所有累赘杀掉,把漠西的根本全部毁掉,然后轻骑逃离。想到这种可能,大帐中的各部族头领脸色顿时难看到了极点。
  巴图尔接着说道“如果阎应元真的那么干,咱们就算杀了阎应元。自己恐怕也得冷死,饿死,族人没人,牛羊没人,这一回去,西域又丢了,到时咱们连这个冬天都撑不过去。”
  “盟长,难道咱们就听天由命了?”
  “当然不能听天由命。”巴图尔汗决绝地说道:“现在就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咱们合力击败李定国,占领河西。如果能俘虏大量的秦军和汉人,就可以拿他们换回咱们的族人和牲口。”
  “现在,李定国倾巢出动,显然是想趁咱们赶回漠西之机,一举占领整个西域,其实他不用占领整个西域,只要守住天山的关隘,咱们这个冬天就得冻死饿死。”
  “漠西没了,咱们还有西域。咱们的主力还在,如果西域也丢了,咱们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连命都没有了。”
  巴图尔不断地游说着各部头人。说实话,也幸亏有他,换了别人,一准不顾一切的杀回漠西去了。
  经他这一劝。各部族的首领都安静了下来,反复琢磨着他的话,越想越有理。
  巴图尔汗不容他们多想。接着说道:“李定国仓促出兵,准备一定不足,咱们正好将计就计,全歼他。”
  “盟长,你打算怎么做?”
  “诸位听我说,你们等下就去告诉你们的士兵,咱们马上就回漠西。”
  “盟长,你不是说。。。。。。。。。”

  李定国大军才推进到赤斤城,就接到确切消息,阎应元确实成功了,横扫了漠西草原,众将士确认了这个消息,无不欢欣鼓舞。
  游击将军韦松立即对李定国说道:“大都督,这回西蒙古各部老窝被端掉,军心必然大乱,末将建议立即让所有骑兵加快突进,以免让巴图尔回巢。”
  李定国望了望白皑皑的原野,这些天虽然下雪了,但还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