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587章

明扬天下-第587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上,激出一片片巨大的水花。
  秦军的鹰船、唬船如雄鹰贴着大海在飞翔,自西班牙人前后方,冒头炮火不断地逼近,四周的水柱不断地冲起,他们就在水柱中轻快地穿梭,看得人直捏了一把汗,
  那黑色的船体和黑色的帆,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感觉。不难想象,要是被他们堵住,一定是群狼抢食的画面。
  除此之外,更让人心惊胆战的是远处那数百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也开始一分为二,远远的进行包抄,海上波澜壮阔,黑帆如云,遮天蔽日,那无比壮丽的画面太美,让人不敢看。
  至少托马斯就不敢多看,“快!继续右转舵!向西!向西。。。。。。”
  看到西班牙战舰转向,拿着望远镜观察的海如风立即吼道:“敌舰要逃,快追!”
  轰!轰轰轰!
  第九营与第十营四艘炮舰走着“之”字,此时侧舷终于转到敌舰的方向,四十门千斤佛朗机炮立即轰鸣起来;
  这种火炮射完立即更换子铳,每分钟能达到三发左右的射速,四十门火炮一起咆哮轰鸣,炮弹跟瓢泼大雨一般,远处的海面上,一根根水柱冲起数丈高,让西班牙人的两艘战舰就象奔逃于水柱丛林中。
  双方已经接近四百步以内,托马思不敢恋战,秦军太强大了,六百比二,双方的实力相差不是一点半点,敌方每人放一个屁,也能把他们喷倒,这仗实在没法打啊!
  秦军的炮弹不断追着敌人两艘战舰跑,海上硝烟弥漫,火光喷薄,水柱冲天,原来安静如少女的大海,此刻就象玩起了蜡烛鞭皮的女王,让西班牙人直呼消受不起。
  在托马思的指挥下,两艘战艘连续转向,每一次侧舷转过来,船上的火炮就会争相咆哮,猛烈地还击着;
  炮声如雷,弹丸如雨,水花四溅。秦军一艘鹰船被击中主帆,嘭的一声,主帆当即破了一个大洞,好在桅杆没断,船上的水兵一边破口大骂,一边抓紧降下破帆,换上新帆。
  海如风见己方的炮弹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而未能命中敌舰,反而是敌人炮弹的落点越来越近,激起的水花都溅到他脸上了,他忍不住破口大骂道:“孙十三,你他娘的拉稀了吗?该死,你就算拉稀也要给本将喷敌人一脸。。。。。。。”
  炮长孙十三数轮齐射未能击中敌舰,本已懊恼之极,再被指挥使如此大吼,不禁上前把炮手吴三培踢开,亲自校准角度。
  轰!
  前主炮再次咆哮起来,巨大的弹丸带着孙十三的怒火,呼啸而去,嘭!的声巨响,弹丸狠狠地砸在托马思旗舰的舱室一侧,一时木屑纷飞,舱中惨叫一片。
  弹丸击穿右舷舱壁后,余威不减,猛烈击在左舷一门火炮上,竟把那门火炮击得飞出舷窗,掉落海中。
  而那枚弹丸击中火炮后,又反弹回来,把两个西班牙炮兵撞得血内模糊,不成人形。。。。。。
  秦军战舰上随即传出一阵狂喜的欢呼声,孙十三更是兴奋得毛发直竖,嚣张地大吼道:“再来,快装弹!老子要喷他一脸。。。。。。。。”


第697章 两头忙(求保底月票)


  在遥远的南海,顾容、和郑四海率领的东海舰队、以及南海舰队,在吕宋岛北端海域遇上西班牙上尉托马思率领的两艘战舰。
  秦军是遇上就打,毫不迟疑。
  托马思见秦军势大,六百艘战舰遮满的海上,实力相差过于悬殊。双方几轮交火之后,托马思不敢恋战,立即逃往马尼拉港,大秦皇家海军则一路紧追不舍,向马尼拉杀去。
  南海的硝烟燃起的同时,南京城里,对两广的收尾工作的部署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广东的绍武君臣,被艾能奇迅速逼到广州城下,艾能奇限其一日之内出城投降。
  结果苏观生不见棺材不落泪,拒不投降。
  艾能奇于第二日挥军攻城,在攻城的过程中,南门守将苏幕遮不愿给苏观生陪葬,主动放弃抵抗,大开南门,广州城乃破。
  朱聿鐭、苏观生等尽皆被俘,如今正押往南京。
  随之,广东各州县的官员基本放弃反抗,接受大秦招抚。
  反而是桂林的瞿式耜,依然没有表态,随军的王夫之主动请缨,前往桂林府劝降,目前结果如何尚不得而知。
  但总体而言,除了广西桂林、柳州、全州、宜州这几个州县之外,两广基本告定。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不光是一家一户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
  如今已经快进入二月中旬了,岭南春季来得早,一般在二月中下旬春耕就要开始了。
  能不能迅速让两广安定下,这关系到春耕能否顺利展开,而春耕能否顺利展开,则关系到两广百姓今年能不能吃饱饭。
  所以,这绝对是头等的大事。
  为了促使瞿式耜尽快投降,使战火早日平息。秦牧命夜不收给王夫之带去旨意,只要瞿式耜愿意归降,立即任命其为广东布政使,即日上任。
  包括吴毓、吴炳等人,皆有重用。
  另外,派卞狄巡抚两广。
  安排完这一切,秦牧又让人当堂宣读汤越有关龙州改土归流的奏疏。
  从汤越的奏章上看,由于明朝中后期对西南各个土司缺少约束力,所以这些土司多变得暴虐狂妄,为了满足私欲。对内残酷剥削,对外不断用兵,试图吞并他部,扩大自己的地盘。
  各个土司治下的土民,家中三餐不继,还要不断接受土司的证调参与征战,死者甚众。这让生活在奴隶状态的土民极为不满。
  从汤越对龙州的改土归流的情况来看,现在确实是不错的时机。
  韩赞周把汤越的奏章读完之后,秦牧向满朝大臣问道:“朕时常跟你们说。每一项大政推行,都需要经过实践验证,不能凭空臆测推行。现在汤越对龙州改土归流,可算是一次实践。对此,各位大臣可有更深的见解。”
  吏部尚书杨廷麟执笏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西南之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凡土州土县者数百。情况复杂,不可一一照搬龙州之成例。臣以为,还须根据各个土司之实情。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行。
  且臣以为,此事宜缓不宜急,如今云南尚未完全平定,楚雄以西,尚处于沐天波控制之中。若是改土归流行之过急,三省土司恐将叛乱不休,让整个西南重陷于战火之中。”
  秦牧听了轻轻颔了颔首,他心里也清楚,改土归流确实不能急于求成。
  历朝历代之所以容忍西北留有如此多的土司,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山高林密,道路险峻,补给困难,大兵团难以进入。
  加上气候变化莫测,中原王师进入这些地区后,很容易因水土不服而大量减员。
  现在大秦派往西南的士兵,基本都是由赣南、瀟湘、湘西、贵州一带的士兵组成,就是为了防止士兵进入西南后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而这些地方能凑出的兵力毕竟有限,所以目前进入贵州、云南的兵力并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大举改土归流,确实难免会引发动乱。
  但如果不能完成改土归流,对西南的控制力就弱,进而也就更淡不上出兵交趾了。
  毫无疑问,交趾秦牧是一定要拿回来的。
  作战方案他都有腹案了。他不会象以前各朝一样,从中原大量派兵征讨交趾的。
  正所谓业术有专攻,用兵也一样,你非要把北方的士兵派往南方作战,结果往往是兵败丧师,铩羽而归。
  要征伐中南半岛,中原的士兵是不能用的,马六两的三千“山地师”就是秦牧的一个试点,现在看来,效果非常不错。
  所以秦牧决定多从西南招募兵马,按马六两那个“山地师”的模式进行训练,然后用这些西南土生土长的士兵征伐中南半岛。
  越南猴子不是能钻山林吗,咱们比他还能钻,到时看他还有什么依恃。
  要实现这个构想,前提是先控制住西南地区才行。
  因为西南地区不光是进攻中南半岛的兵源出处,也是后勤补给的基地。连西南都控制不住,还谈何征讨中南半岛?
  “杨尚书所言甚为有理,诸位大臣可有何针对性的策略?”
  工部主事黄振林出班奏道:“陛下,臣也同意杨尚书所言,改土归流当视各地土司实情而灵活制定对策,而且确实宜缓不宜急。臣有一策,供陛下与各位大臣参考。”
  “哦?黄卿既有良策,便快快道来,让大家一同议议。”
  “陛下,臣建议暂时保留目前土司治土人的政策,以安抚西南各个土司。但辅官要由朝廷派遣,协助土司日常治理;
  比如土州,知州依旧由原来的土司世袭,但同知要由朝廷派遣,土县则由朝廷派遣县丞辅助,如此类推。”
  满殿大臣听了黄振林这一策,纷纷小声议论起来,许多人忍不住频频点头。
  秦牧也觉得此策大善,类似于温水煮青蛙。现在派个副手过去,说是辅助,但不理实务,这样不容易引发土司激烈反抗。
  但这些辅官过去后,却能实时模清当地的情况,为朝廷的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而且毕竟是辅官,能力稍强的甚至不难离间当地土司与土民的关系。
  象龙州土司那样,一但失去民众基础,要改土归流便不是什么难事了。
  首辅司马安对黄振林此策也大为赞赏,他出班奏道:“陛下,老臣以为,黄主事此策可行。但各个辅官派去之后分散于各个土州,难以协调。且西南数省,离南京毕竟有些路程,一但时机来临,等层层上奏南京,只怕会错失良机。
  是以,老臣建议派出一名巡抚长期坐镇西南,统辖西南三省改土归流事宜,协调各土州辅官,时机一到,巡抚可临机决断,以免错失良机。”
  秦牧颔首问道:“诸位大臣可有异议,或者有什么要补充的?”
  满朝大臣纷纷答道:“臣等附议!”
  这情景让秦牧油然想起后世某些贴子后面一连串的“顶”字,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好在当他问起由谁出任巡抚一职时,大家不再只是“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