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扬天下-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传唱众官皆跪。捧宝官开盒取玉宝(即传国玉玺)授予司马安,司马安捧宝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
秦牧颔首示意。然后尚宝卿受宝,收入盒内。
通赞官唱:“就位,拜,平身。”百官按通赞指引拜、平身。
通赞官再唱:“复位”,引礼官引宰辅自西复归原位。
通赞官接着再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摚恕⒕瞎⑷璧浮⒐蜃笙ァ⑷低贰⑸胶敉蛩辍⒃偃簟⒐蛴蚁ァ⒊鲶恕
百官按通赞官所唱步骤做,山呼的意思就是让你有多大声就叫多大声,于是文武大臣练嗓子的时候到了,每一次叩拜,皆齐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外围观礼的千千万万百姓,此时也全部拜倒,如同浩瀚的海洋,一起跟着山呼万岁,一时间,声震九霄,地动山摇,秦淮河的清波震起了细浪,钟山为之久低昂。
山呼之后。新皇解严,通赞唱:“卷班”。百官退下,礼毕。
按照旧礼,这个时候应具卤薄导从。皇帝率领大臣前往太庙,奉上册宝,追尊四代考、妣,告礼节性社稷。
但大秦比较特殊。太庙并不设在南京,所以早有礼部官员以及两百禁卫等候,带上册宝。日夜兼程赶往西京。
秦牧此时具衮冕回皇宫,御紫宸殿,百官上表称贺。
然后文武百官各就位,太常寺奏大乐,乐曲气势恢宏,跌宕起伏,低沉的鼓声,磅礴的大钟,让人荡气回肠的音符,回荡在金碧辉煌的宫阙间。
琉璃瓦覆盖下的庄严大殿,大气而不失瑰丽的大秦服饰,金黄色的巨大华盖,汉白玉雕刻的台阶,威武雄壮的金瓜武士;
目光所及,耳边所闻,无不彰显了这个国度庄严瑰丽、如同史诗一般辉煌的底蕴。
在大气磅礴的礼乐声中,一身黑色袞服、头上戴着十二旒冕冠的秦牧,在万众注目之中,一步步沉稳地踏上玉阶,升御座。
鼓吹至乐止。
将军卷帘,尚宝卿捧御宝置于案上,拱卫司鸣鞭,引班引文武百官入丹墀拜位中,向北立。
然后奏乐,百官在通赞官的指引下,文武百官面向御座,行三跪九拜,齐声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乐声和响,万岁的山呼震动了整个辉煌的宫殿群,秦牧高坐于御座之上,平视而去,万众臣伏,殿外祥云绕脊,阳光普照,这一瞬间,大有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的感觉。
他徐徐地说道:“众卿平身!”
从此,君臣名份定了下来。在这过程中,外国使节只能在金銮殿外参拜,他们是没有资格入殿的。
朝贺完毕,秦牧遣官册立皇后,并向天下颁布即位诏书。
诏书由嗓子洪亮的太监奉至午门之上,午门外的宽阔的御街上,此时已经聚集了数以成千上万的士民,等着听皇帝即位诏;
太监打开黄卷,面向午门外大声念道:
“皇帝臣牧,敢用玄牡,昭告於皇皇后帝:
天生民,而后之在德者为君也,奉天即安养其斯民。昔者明政陵夷,行气数终,禄昨运尽,率土分崩,民乱四起,遂夺神器,建州虏酋,窃名乱制,民失安养,士骨露野,衣冠沦丧。
牧本江左寒儒,本无窥视神器之心,然不忍吾民涂炭,沦陷膻腥,随举义旗,提孤军车左右豪杰者,干戈所至,志在拯世,所思靖之。赖天眷顾,祖宗之灵,内诛乱匪群獠,外攘后金建虏,复我汉家衣冠。
今四方戡定,民安田里,然天序不可无统,人神不可旷主,皇帝位虚,郊祀无主。是以群公卿士民,文武将士,合辞劝进,以主乾黎。
牧畏天命,敢不敬从,于大秦一千八百六十八年十二月初八,登坛受禅,即皇帝位,复天下之号曰大秦,建元龙武。置三京。封杨芷为皇后,母仪天下。封秦业为太子。大赦天下,告类上帝,以答民望,永保有秦,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这即位诏书中,皇后人选,太子人选,大赦天下,置三京这些事情,大家都没什么奇怪,唯独“大秦一千八百六十八年十二月初八”这个日期的由来,让许多人困惑。
午门外百姓听了,立即响起一片议论之声。有读书人猜测这1868年的由来,大概是追溯到始皇帝登基称帝那一年。
但是历朝历代年号多如牛毛,要一个一个统计下来,到底从始皇帝登基称帝那年算到现在,是不是经过了1868年,这可是个大学问,需要去翻各朝史书,一个年号一个年号的算才行。
心思敏捷的读书人,突然意识到,如果真是以始皇帝登基那一年为元年,今后的史书都以此编年,那么就容易捋顺得多了。
不管如果,皇帝登基了,天下有主了,大秦再次雄立于东方了,天下大赦了!
听完诏书,士民奔走相告,南京城中欢呼震动,整个沸腾了!
ps:写这个要查一大堆史料,很辛苦,兄弟们,请投点月票支持一下吧。
求月票!
求月票!
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661章 秦风篇(求月票)
有关历法,秦牧决定象后世那样,阳历、阴历一起用。
阳历以秦始皇称帝那一年为秦元年,细算下来,到秦牧登基这一年就是1868年,以后所有史书纪年主要以阳历为先。
阴历则照旧,以后各个皇帝年号怎么变都好,都是按阴历算,你爱叫啥叫啥,阳历纪年不会乱。
登基称帝之后,自然是封赏群臣了。
大秦和明朝一样,异姓不封王,最高爵位为公。封国公者计12人,分别是:
魏国公司马安。宋国公路振飞。曹国公李源。韩国公杨廷麟。荆国公邵华。卫国公刘猛。信国公蒙轲。吴国公马永贞。鄂国公李过。楚国公李定国。齐国公刘伯全。燕国公何亮。
封侯爵者三十二人,分别是:
江宁侯杨慎、长兴侯霍胜、六安侯崔锋、济宁侯凌战、南安侯宁远、广德侯高一功、永嘉侯李辰、南雄侯韩刚、江阴侯阎应元、靖海侯狄中行、江夏侯秦翼明、会昌侯田一亩、建德侯马六两、颖上侯苏谨、历城侯白铁。
另有卞狄、覃秋白、顾君恩、宋应星、惠登相、金声桓、郝摇旗、李九、赵坚、螯拜、胡守亮、牛万川郭云龙、秦祚明、秦佐明、艾能奇、梁涛、刘体纯、郑四海、刘忠秦、顾容等等皆封侯爵。
余者亦各有封赏,不一一赘述。
在后宫嫔妃等级方面,设皇后一人,妃子数人,妃以下是婕妤、昭仪、贵人、美人、选侍。
除了杨芷封后,云巧儿封妃外,卞玉京因产下一女,与红娘子以及朝鲜送来的文惠公主皆封昭仪,顾含烟因为正式选入宫的大家闺秀。也封昭仪。
董小宛与李香君则升一级封为贵人。为了拉拢科尔沁,孟古青亦封贵人。
这一算下来,整个后宫中连皇后在内,有封号的女子只有九个人。后廷三大殿、东、西六宫都没住满,这七零八落的后宫,确实有些不象话;
好在路振飞经杨芷同意,提前选得381名适龄少女,充实后宫。
这些秀女都是经过层层挑选出来聪颖美貌女子,严格来说都是皇家的后备生育力量。
其中又从这381名女子中,选出了九名姿色绝佳、贤淑温良者封为美人。以备侍御。
登基大典以及金銮殿的封赏结束之后,秦牧在宫中大宴群臣,紫宸殿前摆开了一大片酒席,文武大臣各踞席位,济济一堂,气氛热烈非凡。
秦牧身着皇帝十二章衮冕,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十二旒冕。
所谓的十二旒冕。就是冕冠悬垂的玉串,这玉串的多少是有严格规定的,天子是最高等级的十二旒;
帝王冕冠上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
秦牧觉得这个寓意可谓是至理。就象马六两,即便是在这御宴上,也难掩一身匪气。但你不能盯着他身上的匪气不放,而要看到他的优点。
“建德侯。”秦牧叫了一声。
这一天之内封侯者三十有二人,而且这侯爵还没捂热,马六两一时间竟没意识到秦牧是在叫他,仍旧与久未见面的韩秀等人聊得欢天喜地。
直到韩秀暗暗扯他衣摆,他才懵然地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陛下是叫微臣吗?”
席间一众大臣,无不为之莞尔。
这喜庆的时刻,秦牧也颇为幽默,含笑说道:“朕也不记得建德侯是封给谁了,你最好把自己的封册拿出来一观,以免错认了。”
马六两还真依言掏出自己的封册来看,满殿大臣本来只是轻笑,这下谁也控制不住,失声大笑起来。
马六两老脸有些挂不住,连忙收起封册,纳纳地道:“臣。。。。。。臣失仪,请陛下降罪。”
“嗯,就罚你各敬在坐在大臣一杯吧。”
“啊!”马六两一看数百文武大臣,脸都绿了,每人敬一杯的话,那还得了。“陛下,您还是直接罚臣二十军棍。。。。呃,廷杖吧。”
“行了,收好你的封册吧,万一掉了,朕封的建德侯恐怕就真的没人认领了。”
众臣复大笑,马六两亦嘿嘿而笑,装模作样地向秦牧一拜:“臣,谢陛下隆恩。”
众臣一齐三敬秦牧之后,教坊司乐伎出来进献歌舞,先是一阵洪钟大吕,跌宕起伏的鼓乐声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间回荡。
接着三百秦军将士打扮的舞者,在殿前表演《无衣》。
舞者持秦戈、挎秦弩,随着鼓乐踏着雄壮有力的舞步,边舞边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那粗犷的秦腔,有力的动作,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