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502章

明扬天下-第502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城之后,红娘子一直温言细语,特别温柔;
  待到夜里上床休息时,她更是主动缠上来,含箫弄笛,然后婉转奉迎,让他尽情驰骋,结果这一夜秦牧大发神威,前后二次将她送上云端,弄得她浑身瘫软如泥;
  云收雨歇之后,红娘子躺了好一会儿,稍稍恢复力气后,便爬起身来,用她那对温比玉,腻比膏的,在秦牧背上来回厮磨,极尽殷勤。
  秦牧一边享受,一边暗暗好笑。
  红娘子把他侍候舒服了,才开口说道:“秦王,贱妾记得秦王说过,你的内库赞了不少钱,是打算用来办学的是吗?”
  “噗哧!”秦牧终于忍不住失声而笑,“你呀,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才好,这鱼水之欢,本是男女乐事,你非要得有事求我,才如此殷勤吗?还妾啊妾的,这还真是破天荒了。”
  “我。。。。。。。。”红娘子为之大窘,她在秦牧面前,一向比较率真,还真没这么低姿态地自称贱妾过。
  秦牧伸手轻揉着她的玉股春湾,笑道:“说吧,有什么事?”
  “你说要解决南北文化失衡,就要兴办书院,还说内库攒的钱,就是用来兴办学堂的,秦王,你看河南这么残破,你能不能用内库的钱,在河南多办些学堂,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读得起书。”
  “我说嘛,今晚莺儿为何如此殷勤,感情是盯上本王的内裤了,哈哈哈。。。。。。。。”
  “你别笑好吗,我打小过的是苦日子,没机会读书,我也不瞒你,以前我表面上对你们吟诗作对很不屑,其实心里很自卑,你说我今晚怎么样都行,我只希望家乡能有多些孩子能读书识字。。。。。。”
  “不是,我没笑话你,只是本王是天下共主,总不好厚此薄彼,咳咳!”
  “你又想打什么坏注意?”
  “莺儿,你不是练过软骨功,可以随意的卷起身体摆出各种姿势,这个。。。。。今晚,给本王表演一回可好?”
  “你这个坏家伙,怎么还不知足。。。。。。嘶。。。哦。。。。。好了,你说让我怎么做。。。。。嗯。。。”

  ps:定都之事,感谢大家的建议,给了我不少启发,谢谢!
  求推荐,求订阅!
  。(未完待续。。)


第594章 我泽如春(求推荐票)


  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比较浓,红娘子想为家乡多谋些好处,这是人之常情。
  秦牧的内库攒下了不少钱,主要是当初百姓捐款兴建皇宫的折余,以及福建郑家献出的“纳降银”,两者加起来达到一千多万两。
  秦牧本来就是打算把这笔钱投到教育上去的,毕竟一个国家要兴盛,人才是根本。
  经红娘子这么一闹腾,秦牧倒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打算将这笔钱主要投到北方来,以缩小南北整体的文化差距。
  科举上,开南北两榜,照顾一下北方的读书人。财政上,更多地倾斜于北方,加强北方的基础教育。
  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思想的差异。
  长期以来,由于南方人更多的接触海外文化,及以其它种种因素,思想上比北方稍为开放。总体上北方民众的思想则相对保守。
  从唐代之后,中国的经济文化的重心逐渐南移,这种差异也逐渐突显出来,北宋时期,支持政治革新的多数是南方人,而北方人多数是反对革新的保守派。
  秦牧觉得,这次内库的钱投到北方,不能光是为了缩小北方文化的差距,更应该从思想上对北方加以引导。
  还是那句话,什么落后不要紧,思想不能落后。
  要引导北方读者人的思想更趋于开放,那么光靠四书五经这些教材肯定不行,有必要让北方的孩子从小就接触一些有利于开阔他们视野的教材。
  那加入司马凯主持编撰的数学启蒙教材仍远远不够。要增加些什么教材,才能达到自己希望达到的效果呢?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秦牧就独自在后园里思索此事;
  皇家投钱办学,那也是私学,朝廷管不着私学,要教些什么内容,有很大的自由度。这可得好好利用才行。
  红娘子今天换上了一套白底绣梅花的衣裙,一改往日的红装,让人耳目一新。
  昨夜梅开三度。把她滋润得水灵灵的。本已白皙许多的肌肤,更是白里透红,水润细滑;
  她眉梢的英气未减,但对秦牧却是越来越温柔。称呼上也不再你呀你的了。都用上了尊称。算是逐渐摆正了自己的位置,知道替秦牧维护应有的尊严了。
  她端着果点先一步在凉亭里等着,秦牧从花径一路行来。口中念念在词。
  “秦王,先吃些东西吧。”
  “嗯。”秦牧入亭,拿手帕擦了擦手,拿起一块点心边吃边道,“莺儿,修个梨子来。”
  锵!红娘子应声拔出短剑,将一个雪梨抛起,剑光缭绕,最后一刺,将雪梨刺在剑尖上,皮已修好。
  这一招秦牧喜欢看,她表演起来也颇为得意,“秦王,请吃果。。。。。。。。。。”说到这,红娘子突然发现,秦牧眉心粘着一片果皮,发髻上也是,好好的秦王,变成了准备上台表演的戏子。
  “噗哧!”
  “你还笑!”
  “我,对不起。。。。。。”红娘子虽然在道歉,但脸上的笑意却止也止不住,巍峨的双峰一耸一耸的。
  “光说对不起可不行,今晚必须给本王再来几个高难度动作。”
  “你。。。。。你这个登徒子!”
  红娘子脸上刹时大红,她身材修长,打小练有软骨功,昨夜秦牧让她摆出各种夸张的体态,比如让她双脚绷直,上身弯下、从自己胯下穿过,看着他用力冲击,甚至让她同时用莲舌侍候等等;
  那种羞人而又极度的刺激,让她几乎晕眩,个郎也因这样的刺激变得不知疲惫一般,把她弄得魂销欲断,死去活来。
  她这且羞且嗔的模样,俏颜潮红,双峰起伏,让秦牧几乎忍不住立即又把她推倒。
  “咳咳,登徒子什么登徒子,这惩罚就这么定下了。”秦牧别开目光,强迫自己把心思转回到刚才思索的问题上来。
  红娘子咬着嘴唇不说话,靠上前来,替他拿下发髻上的果皮。
  秦牧坐在凉亭里,一边用点心,一边思索,感觉北方的启蒙教育有必要加入一些世界历史和地理,以及西方的知识。
  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一个初步的概念,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大,这对开阔他们的视野应该有不小的用处。
  想到了,秦牧立即就做,他到前院找来燕高飞,让他传信司马凯,让司马凯找汤若望,一起负责编撰,小学教育而已,不需要太深渊复杂,只要能让孩子们对世界有个初步的概念就行。
  上午,秦牧在府学接见了当地的一些贤才士子。
  归德府本是文风鼎盛之地,虽然饱受战乱,但民间散落的人才还是不少的。
  满清统治期间,有些读书人虽然不能反抗,但也不屑于接受满清的官职,这种人不在少数,他们往往会选择隐居不出。
  现在秦牧发出招贤榜,还派人四处寻访,这些人对大秦政权,不似对异族政权那么抵触,大部份欣然而来。
  秦牧走进府学时,松柏院落里坐了将近三十桌,每桌八人。
  桌上摆着四个荤菜,四个素菜,一坛酒。
  “秦王驾到!”
  听到喊声,正坐着低语的两百多人纷纷起身,只见一个男子,头戴梁冠,身着黑底绣金龙的大袖王袍,腰间悬着宝剑,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走进府学。其势英姿勃发,其态沉着庄重,众人见了,不禁一齐拜倒:“叩见秦王,秦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
  秦牧走到上首,轻轻一展大袖,对下面的读书人说道:“天下攘扰,尚未全定,本王做事,也不喜拖泥带水;如今中原刚刚光复,百废待兴,本王急于招诸位贤才前来,是希望诸位能献计献策,让饱受战乱的中原地区早日得到大治。诸位不弃,前来攘助,本王理应盛情款待,只是如今民生还过于困苦,区区薄酒,怠慢了诸位贤达,还望莫怪。”
  秦牧作为一国之君,如此礼贤下士,各人心中欣然,连道不敢;
  坐在前头一桌,地位比较尊隆的归德府名士高应龙躬身道:“秦王高举义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救万民于倒悬,浩荡天恩,我等如沐春风,秦王相召,我等受宠若惊,岂敢不来。”
  秦牧欣慰地说道:“好,好,诸位能来,本王甚慰,中原各地这些年饱受战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急需治世贤才前去治理,不瞒诸位,本王是求才若渴啊。”
  一听秦牧这么说,下面的读书人更是满脸喜色,有些人是确实是想为百姓做些事,有些人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晋身机会,总之,各人想法,自是不尽相同。
  秦牧端起酒杯,请大家同饮了一杯,含笑说道:“本王记得,天宝四年李锡调任虞城县令时,唐玄宗写了一篇赦文赐他,在坐的诸位都是归德府一时之选,应该都记得这篇赐文吧?”
  “秦王在上,不才献丑了。”一个叫吴连英的年轻士子,起身一揖,朗吟道:“我求令长,保刈下人。人之不安,必有所因。侵渔浸广,赋役不均。使之离散,莫保其身。片兹善理,寄而良臣。与之革故,政在维新。讽风变俗,背伪存真。教先于富,惠恤于贫。无大无小,以躬以亲。青旌劝农,其惟在勤。墨绶令行,孰不攸遵。曷云效之,我泽如春。”
  “曷云效之,我泽如春。”秦牧慨然说道,“本王欲使天下大治,还须良臣辅佐,如今天下未定,本王诸事繁杂,实难以面面兼顾。诸位若愿辅佐本王,还须谨记这篇赦文,将来为官一方,当无大无小,以躬以亲,青旌劝农,其惟在勤。”
  秦牧的话,让大家心中痒痒的,似乎官职已经垂手可得,其实,秦牧只是把自己求才若渴姿态摆出来,收拢人心;
  但到底谁能做官,还得由随行的吏部侍郎岑岭南主持考核过才行。
  否则胡乱派送官职,得到的全是些庸碌无能之辈的话,那岂不是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