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422章

明扬天下-第422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良玉已经七十二岁,柱着龙头拐杖,由秦祚明、秦佐明扶着,秦牧带着杨芷和儿子秦业到府门迎接,一头苍苍白发的秦良玉挣开两个侄子的搀扶,便要施礼。
  杨芷不用吩咐,连忙上去扶住她,反过来敛衽一福道:“大姑在上,请受我一礼。”
  “王后,使不得,使不得,老身如何受得起。”秦良玉连忙还礼,她年事虽高。但君臣有别,自是不敢接受杨芷的拜礼。
  杨芷再次上去扶住她含笑说道:“今日举行的是家宴,秦王也要叫大姑一声大姐呢,业儿,来,快过来拜见大姑。”
  秦业在杨芷的鼓励下,走上前去纳头便拜,稚声稚声地叫道:“侄。。。。。侄儿拜见大姑。”
  “哎哟我的小乖乖,快起来,快起来。”秦良玉露出一脸慈祥的笑容。她将龙头拐杖递给旁边的秦佐明,然后将秦业抱起来,含笑说道,“冲着你这一声大姑啊,老身今天不掏点见面礼是不行了,来,这是我秦家祖上传下的宝玉,今后就传给你了,来。大姑帮你戴上,保你呀今后无病无灾,长命百岁。”
  “业儿,快谢谢大姑。”
  “谢谢大姑。”
  杨芷怕秦良玉累着。连忙上去把儿子抱下来,小家伙似乎跟一脸慈祥的秦良玉挺投缘的,还眼巴巴地回头望着她,让秦良玉越看越喜欢。
  大家寒暄之后。杨芷一路搀扶着秦良玉,秦良玉牵着秦业,大家一起来到前院的偏殿。
  殿中已经摆好了宴席。各人归座之后,秦良玉就说道:“秦王,老身依老卖老,有件事要求秦王。”
  “大姐,咱们是一家人,有什么事你尽管开口。”
  秦良玉轻掠了那斑白的发鬓一下,正色地说道:“大秦一统天下,这是天命所归,已非人力所能改变。上天有好生之德,老身别无所求,只望秦王定鼎天下之后,能善待朱明子弟。”
  秦良玉说着遥遥下拜,一头白发叩于地上,她的心情秦牧是可以理解的,她为大明征战了一生,忠贞不渝,天下大势虽已至此,但又岂能不念旧主累世之恩。
  秦牧连忙起身上前将她扶起,正色地说道:“大姐不必如此,快快请起,我答应你,只要朱家孙子不与大秦为敌,我一定会善待他们,不做那赶尽杀绝之事。”
  “有秦王这句话,老身总算可以安心了。”
  开宴之后,秦良玉把秦业叫到自己身边,一口一口地喂他吃饭,就象看待自己的亲孙子一样。这场家宴,吃得其乐融融。
  秦佐明和秦祚明是秦良玉四弟秦民屏之子,在平安邦彦的战役中,秦民屏为国捐躯,秦佐明和秦祚明那时才十多岁,随父征战,皆受重伤。
  他俩身为将门之后,又征战多年,有极为丰富的实力经验,现在是京营参将,同时在大秦军事学院任教员,身份已经很高了,但在秦良玉和秦牧面前,俩人毕恭毕敬,连话都不敢多说。
  宴间秦牧提出赐一宅第,留秦良玉在金陵居住,秦良玉却说道:“秦王,老身是行将入土的人了,这人呀都叶落叶归根,老身这点心愿,还望秦王能成全。”
  秦牧笑道:“大姐何出此言,你老当益壮,身体康健,我呢,年轻识浅,正需要大姐不时提点一下,大姐万不可推辞。”
  “老身这一辈子,带兵打仗还马马虎虎,可要论这朝政,那是两眼一抹黑,秦王啊,老身就算有心留下,那也是帮不上忙啊。”
  秦牧立即笑道:“帮得上,帮得上,我现在就有一件事想劳烦大姐操持。”
  秦牧笑容可掬,秦良玉人老成精,稍稍一想,便猜到他要自己做什么了。
  她想了想说道:“秦王真打算招女子为军医?”
  秦牧点点头答道:“大姐,这些年战乱,天下很多女子孤苦无依,任由她们自生自灭,殊为不妥。而女子通常比较细心,只要稍加培训,让她们负责护理伤员,要比男人好得多,如此一举两得,既解决了这些女子无所依靠的问题,也解决了军中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只是此事一开始,需要大姐您这样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才行。”
  说白了,这件事不光是朝中官员反对,就是民间的妇子,恐怕也不敢应募,谁知道你是不是在招募营妓呢?
  秦良玉这样德高望重的人出面主持其事,情况就不一样了。
  秦牧随后游说了许久,连杨芷也加入游说的行列,秦良玉才总算答应下来。

  ps:还有三四天,追兵越来越近,情况危急啊,急求月票,急求月票,急求月票!兄弟们,急求月票啊!
  。(未完待续。。)


第498章 又见螯拜


  料峭春寒尚未退去,校场上却是热火朝天,上万士卒吼声如雷,激烈的拼斗着,掀起一阵阵的烟尘,直卷点将台上。
  对扑面而来的黄尘,蒙轲连眉头都不皱一下,站在点将台上就象一座雕塑,只有那冰凌的一样的目光,往来扫视着整个校场。
  虽然自打攻下寿州后,因为粮草紧张,秦军没有再向北推进,但每天的训练,一刻也没有松懈过。
  蒙轲的目光从校场上收回,转而向淮河北岸投去,他沉默地注视着北岸的一草一木,心底期盼着有朝一日,率领手下的劲旅,收复中原,杀回辽东,杀回曾经那片流过血也流过泪的土地上去。
  虽然,花若再开非故树,来日相逢非故人。
  但他杀回辽东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渴望着在不久的将来,完成故人平定辽东的壮志。
  一开始,他和崔锋四人跟随秦牧的心并不坚决。秦牧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嫡系,对他有意无意的加以压制。
  这些,蒙轲能理解,毕竟当初他们确实有其他想法。
  他默默地等待着,只希望有朝一日,杀回辽东的那场战役,由自己来完成。
  想到这些,他握着刀柄的手更不觉之间贯满了力道,手上的筋脉突起如蛇。
  初遇秦牧之时,他落魄江湖,被厂卫追杀,那时他几乎绝了重回辽东的念头。谁曾料到,短短两三年时间,秦牧奇迹般崛起,竟然让他再次看到了希望。
  而秦牧似乎看透了他的想法,这段时间朝堂上纷纷扰扰,秦牧让夜不收给他送来了一张便条,上面只有十来个字:安心训练。争取年底收复中原,乃至辽东。
  秦牧这是为了安他的心,为解决朝堂上的问题而先安抚好军队,这是一种政治手腕,但蒙轲看了这张便条,还是感觉十分欣慰。
  “蒙都督,刚刚接到消息,亳州的多铎似乎有南下的倾向。”军中都佥事万里匆匆登上点将台。
  蒙轲闻言,浓眉一蹙,想了想说道:“万大人不必惊慌。多铎就算真要南下,恐怕也不是冲着咱们来的。”
  蒙轲说话不疾不徐,莫名中散发出一种自信,很让人信服。
  万里闻言略加思索后,点头说道:“蒙都督言之有理,如今中原的义军还在闹,山东的东方盛转战兖州一带,燎原之势已成,多铎刚在滁州经历大败。士气低落,粮草缺乏,从各方面分析,他都没有能力再攻打淮南。。。。。。嘶!蒙都督。莫不成多铎是冲着螯拜来的?”
  “不离十。”尽管有此结论,但出于谨慎起见,蒙轲还是下令加强了沿河戒备,以防万一。
  万里等他下达命令之后说道:“蒙都督。多铎南下,说明咱们的反奸计凑较了,螯拜挣扎了二十多天。如今已是山穷水尽,咱们不妨再派人走一趟颖上,这回或许能说服螯拜来降也不定。”
  “本督正有此意,就让虞可铭再走一趟吧。”
  虞可铭接到命令,一骑白马,再次向颖上赶去,从寿州到颖上,只有十里距离,甚近。虞可铭快马加鞭,一日之间便赶到颖上。
  虽然距离不到百里,但两地的却有天壤之别。这点在两地百姓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得最明显。
  寿州收复之后,大秦立即就拨来钱粮赈济,官吏忙着重新丈量土地,分给农户。耕牛、粮种,家具等等,也一批批地运来,百姓有了赈济,又看到了希望,生活虽然还很艰苦,但个个精神焕发,笑容也回到了脸上。
  而颖上给人的却是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沿街百姓神情麻木,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了无生气。虞可铭看了心中感慨万端,真恨不得大军立即北伐,收复所有失地,救民于水火。
  他被清军押入县衙,再次见到螯拜时,虞可铭吓了一跳,差点认不出人来。只见螯拜两眼沉陷,仿佛患了重病,整个人瘦了一圈,胡须零乱,眼神阴鸷。
  螯拜一见又是虞可铭,立即怒道:“你还来做什么?还不死心吗?”
  虞可铭一整神色答道:“瓜尔佳将军,在下此来,是来救瓜尔佳性命来了。”
  螯拜扫了他一眼,突然桀桀地大笑起来,声震梁宇,震得灰尘噗噗往下掉,“我螯拜英雄一世,用得着你来救,你算什么东西?”
  “瓜尔佳将军英雄一世不假,但英雄也有遭逢末路之时,事到如今,瓜尔佳将军若是还不肯愿面对现实,下场恐怕还不如一只狗熊呢。”
  “找死!”螯拜霍然拔刀。
  虞可铭可不敢拿自己的性命作赌,螯拜此时有若疯狂,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真杀人啊。他急退两步,好在螯拜没有追杀上来,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嘲弄。
  虞可铭轻咳两下,暗吁了一口长气说道:“瓜尔佳将军要取下在性命,在下自无还手之力,不过请瓜尔佳将军容我把话说完,到时再杀我不迟。”
  “好,你说,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说得天花乱坠。”
  “瓜尔佳将军,我知道,你心里对我们秦王是不服的,觉得我们秦王是用计,并非堂堂正正的把你们满清打败。”
  “是又怎么样?我螯拜就是瞧不起秦牧小儿,有本事让他与我螯拜堂堂正正一战,他若赢了,我螯拜纳头便拜,甘为奴仆,就怕他没那个本事。”螯拜说完,退回厅中间的太师椅大马金刀坐下,抄起酒壶鲸饮起来,旁若无人。
  “哈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