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211章

明扬天下-第211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林党听说这事之后,觉得弘光一时没有追究。但不代表他永远不会追究啊,怎么办,现在只有更多地引荐自己人把持朝堂了,这样或许还能保证安全。
  崇祯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主管吏部的张慎言在朝堂上又荐用吴猱‘曾在崇祯十六年被崇祯晋为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也就是内阁次辅)。
  这一大堆头衔是够吓人的,当时李自成在襄阳称王,建立大顺政权。崇祯命吴绞ξ洳峁秃钼畈欢啵弁磺埃珈跻慌拢髌涔僦埃环ㄋ疽樽铮辉卤磺彩颇稀
  他走到半路京师就破了,弘光帝登基后,东林党人立即请旨赦还了吴
  赦还就赦还吧。这也没什么,但张慎言还举荐吴氤馊猛ΩE沙沟妆┡恕
  我们举荐个阮大铖,你们说是思宗皇帝钦定的“逆案”人员。不能用。
  现在倒好,吴彩撬甲诨实巯轮挤⑴涞那辗福忝遣坏窗装祝咕偌鏊氤胃吖佟<蛑笔瞧裼写死怼
  这天的朝会上,张慎言刚刚举荐完吴弦獠蹩渍丫吞隼础O笸繁┡氖ㄗ樱缸耪派餮缘谋亲哟舐睿骸把┏艹祝澜篮樱俪甲右私本袂阕⒂诖恕D私袢战餐乒伲魅战采伲偶肺涑迹ㄑ∥某迹岬承兴健K鑫猱‘,有悖成宪,真奸臣也。”
  刘孔昭一骂完,灵壁侯汤国祚、忻城伯赵之龙等等勋贵也纷纷站出来,指着张慎言的鼻子大骂,众人气势汹汹,声色俱厉,竟然把张慎言吓得不敢辩白。
  此时内阁首辅史可法已经离开南京去扬州督师,东林党人中以内阁大学士高弘图为首,见张慎言被围攻,他连忙出面喝斥道:“吏部用人自有本末,此事何必在大殿上吵闹!”
  弘光见事情闹得不可开交,也连忙出面制止,但很显然,南京诸臣其实谁也没把他太当回事。
  特别是诚意伯这样的人,自以为从龙有功,更是嚣张,他竟突然从怀中抽出一把小刀,把张慎言赶出了朝堂,还扬言要杀了张慎言,把张慎言吓得肝胆皆寒,面无人色。
  这时还是司礼太监韩赞周出来喝斥道:“诚意伯,这是金銮殿,不是你家,持刀将大臣逐出朝堂,自古无此朝规。”
  刘孔昭可以无视弘光帝,但却不敢无视韩赞周,因为他非常清楚韩赞周背后站着谁,是为谁代言,这是一个以实力说话的时代。
  被韩赞周的喝斥后,刘孔昭才怏怏地收起刀子。
  这一天的朝会,被这么一闹,乌烟瘴气,也开不下去了,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也彻底地撕破了脸面,明争暗斗将进入白热化。
  单就这件事而言,同样是崇祯钦定的案子,吴梢陨饷饧鲇茫畲箢袢床恍小6值忱砜髟谙龋蹩渍训淖龇ㄒ簿阅苡梦薹ㄎ尢炖葱稳荨
  刘孔昭是开国功臣诚意伯刘伯温的后人,乍看血统很高贵,但这厮其实不是什么好鸟,他祖父叫刘尚忠,生了两个儿子,次子刘莱臣,是正妻胡氏所生。
  长子刘荩臣,是刘尚忠与家中一个叫莫巧云的婢女所生,刘孔昭是刘荩臣的儿子。
  以嫡子继承制,本来刘孔昭与他父亲是没机会继承爵位的。
  但刘尚忠死的时候,正妻胡氏所生的刘莱臣还很小,刘荩臣便僭袭了诚意伯的爵位;
  当时刘荩臣与胡氏达成了协议,将来自己死后便将爵位传给弟弟刘莱臣,胡氏为什么要和刘荩臣定下这样的协议,这其中存在什么猫腻不得而知。
  但是,在刘荩臣死后,他的儿子刘孔昭又冒袭了诚意伯的爵位,并且为了去除后患,将自己的小叔刘莱臣杀谋害了。
  从这些事可知,刘孔昭绝对不是什么好鸟,他骂张慎言时义正词严,说什么满朝大臣都应该将精力放到雪耻除凶,防江防河上,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他自己也没把精力放在这上面。
  不管双方如何强调自己的正义性,这都不过是一场狗抢屎的派系之争。
  东林党手上没有军队,硬的不行,只能用集体辞官来威胁,朝会一散,高弘图,姜曰广、张慎言等人纷纷罢工回家,然后上表请求辞官。
  弘光帝一日之间接到一大堆请辞奏疏,不禁焦头烂额,连忙派鸿胪寺官员分别到这些人家中安抚。并召见了高弘图、姜曰广、马士英三位内阁辅臣。
  弘光诚恳地说道:“京师沦陷,先帝大仇未雪,当此国家危难,社稷存亡之际,卿等都是朕所倚重的大臣,还望卿等以国家社稷为重,莫轻言辞官。”
  高弘图听了黯然一叹答道:“朝廷用人,本应由吏部铨选,择贤才而用,此乃朝廷规制。然则如今臣等说可,勋臣们就说不可,如此混淆是非,有制不遵,臣等实在是无所适从。”
  “朕刚刚登基,对国家大事,尤其是择贤用人方面无甚了解,因此,一直很倚重诸位阁臣,还望诸位阁臣不要有所误解。”
  弘光帝把姿态放得很低,话也说很真诚。他这番话的意思是让高弘图等人不要误会诚意伯等人拥立了他,他便会偏袒诚意伯等人。
  从东林党反对拥立他,而他登基后,东林党却能把持内阁六部要职这些事实来看,弘光确实没有刻意偏袒拥立他的一派。
  他把手上的糖果都平分下去了,甚至还多分了东林党一些,充分显示了他的大度,从他登基后种种所为来看,很有几分中兴之主的胸襟气度,也希望能消除党争,让满朝大臣一起致力于恢复中原。
  但他的愿望注定是要流产的,大明的党争已不是一日两日的事,各方已经结下太深的仇怨,想一下子解开根本不可能。
  比如现在,弘光就算没有对付东林党的意思,东林党因为做贼心虚的缘故,也会小心地提防着他,不断地往朝党里塞自己人,以增加自己对抗君权的实力。
  弘光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不能就此取信于东林党人,而且他们要的并不是弘光的低声下气,他们要的是今后不再受勋臣的掣肘,甚至是不受皇帝掣肘。
  因此,不管弘光怎么说,他们就是坚持辞官。
  弘光帝被逼无奈,最后只得答应他们,尽快把勋臣掣肘用人的问题解决掉。
  得了这句话,高弘图等人才顺坡下驴。
  但就弘光帝而言,让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根本就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勋臣不但是拥立他的功臣,而且掌握着南京的城防、江防。
  如果过于偏袒高弘图等人,必定又会引起勋臣的不满,若是他们也来个集体撂挑子,那南京的防务怎么办?
  南京城里这一大潭浊水怎么搅和秦牧懒得管,他非常清楚,除非让满清大军来砍杀一通,否则大明延续了几代人的党争根本销除不了。
  一直以来,他几乎不用东林党人,对接受勋贵集团投靠也持小心翼翼的态度,宁愿启用刘伯全那样的小吏,原因就在此。
  五月二十八日这天,秦牧又迎来了一位盼望以久的人才,这是一位天文历法,数学机械无不精通的人才,是秦牧一早就要求夜不收全力“绑架”的人才。

  ps:月票,推荐票,票票,票票。谢谢。
  。(未完待续。。)


第245章 汤若望


  秦牧右手展开,五指并拢,以中指点额头念声“因父”,点前胸时念“及子”,左肩到右肩时念“及圣神之名”,最后双手合十念了声:“哈里路亚!”
  对面身材高大,一头乱发的汤若望顿时睁大了眼睛,他努力传教多年,但在大明进甚微,能象秦牧这样完整地做完这套手势的人或许不少,但知道点额头时应该念“因父”,点前胸时应该念“及子”的人不多,更别提最后一句“哈里路亚”了,因为他们从未传授过这一句。
  中国人不好忽悠啊,汤若望与同伴前来传教,本着化繁为简,融合儒家的原则,连这些手势也精简了,做这套手势时,只在最后双手合十时念一声“阿门!”
  “秦大人是耶稣信徒?”汤若望惊喜地问道,说的竟是一口纯正的官话。
  “我期待着汤大人能把我变成耶稣的信徒。”秦牧露出一脸明朗的微笑。
  汤若望是继宋应星之后,被夜不收强行绑架来的人,去年刚打下湖广,秦牧就下令黄连山,让他派人进京绑架汤若望,可惜进京的人扑了空,当时山西危急,崇祯派汤若望去山西制造火炮去了。
  夜不收的人员只好追到山西去,汤若望一副西方人的相貌,可不好办,夜不收的密探费尽了周折,才总算把他给绑到了武昌。
  听了秦牧的话,汤若望有些失望,开始仔细地打量起秦牧来。他来大明已经二十多年,除了相貌之外,其它的已经跟中国人差不多,秦牧神奇的崛起经历,同样让他十分好奇。
  “那些人是秦大人派去的吧?”
  “冒犯之处,望汤大人海涵。”秦牧道歉的语气很真诚。但似乎又没把绑架一事看得太重,“北方战乱不休,汤大人再留在北方已经不适合。”
  快要六月了,天气很炎热,好在楚王府里花木扶苏,殿阁池塘之间倒也凉风习习,丫环端上茶来,秦牧伸手作请。
  汤若望端茶轻呷一口说道:“秦大人费尽周折把我找来,究竟要干什么?”
  秦牧直接说道:“第一,我需要汤大人的一身学识。我在长沙岳麓书院招收了两百名八到十二岁的学童,我希望汤大人能给他们授课,把自己擅长的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机械力学、化学这些知识传授给这些学童,第二,我需要汤大人帮我制造火炮,以便打败入侵的野蛮部族。作为酬谢,我会帮汤大人在长沙建一座教堂,支持汤大人在本官所辖境内传播耶和华的福音。”
  “我有选择吗?”
  “哈哈哈。。。。。。。。。。。。。”
  秦牧没想到汤若望还有些幽默感,确实。秦牧花这么大力气把他绑架过来,这本身就没给他选择的机会。
  “我听说汤大人出生在莱茵河畔的科隆。”
  “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