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199章

明扬天下-第199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勖欠吹隼匆谎庋掌械淖枇透秤枇嘶鸺桓鱿蚯暗耐屏Γ
  火箭的箭体本身在飞行时也会遇到空气的阻力,如何减小箭体所有的阻力呢,这就涉及到受力面积的问题,如果火箭的受力面积越大,它所受的到阻力也就越大,所以火箭前端做成尖形的,可以减少阻力。。。。。。。。。。。。。”
  秦牧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们讲解,同时不时用实物演示,学生们很容易理解,旁听的宋应星若有所思,似乎有所感悟。
  秦牧上完课离开时,宋应星叫住他说道:“大人刚才提到火箭,倒让下官想起一件事,研制迅雷铳的赵士桢在万历二十六年,曾制作过一种名为“火箭溜”的火箭发射器械,用这种火箭溜发身火箭,可赋予火箭一定的射向和射角,提高精准度,而且这种火箭溜便于携带。。。。。。。。。。。”
  不等宋应星说完,秦牧立即想起后世的火箭筒来,火炮铸造需要很高的工艺,材料的要求也很,而这种单兵使用的无后坐力火箭筒,构造极为简单,铸造材料和工艺要求都不高,只要解决炮弹的问题,完全可以大量装备军队。
  “宋大人,快去你的书房。”秦牧拉着宋应星便奔他的书房去。
  现在赣州那边离研制出黄色火药估计不远了,但光有炸药不行,现在的火炮太笨重,仍难满足发射方面的需求,现在连无缝钢都没有,普通的材料很难承受黄色火药产生的膛压,这钢材质量想一下子取得重大突破不现实,火箭筒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进入宋应星的书房后,秦牧先让宋应星找出他藏着的火箭溜图样,秦牧看了不禁大喜。
  这种火箭溜外形也是圆柱形,只不过比后世的火箭筒小得多,不过据宋应星说箭程要比弩和弓箭远不少,碰到之后会产生小型爆炸,但威力有限,爆炸规模大概像是火突然烧起来差不多。
  但总的来说,它的发射原理与后世的火箭筒已经非常相似。只不过是因为它太小,同时使用的是黑火药,威力当然有限。
  但如果把火箭溜的型号加大,炮弹和推进的火药都换成黄色炸药呢,它的射程和威力难道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吗。
  换句话也就是说,以大明现在的工艺,制造火箭筒已不存在任何技术难点,只要换上黄色炸药增加它的威力就行了。
  秦牧高兴得一把抓住宋应星的袖子急声问道:“宋大人,刚才你说这是谁发明的?”
  “赵士桢呀。”
  “他在哪?人才啊,本官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找来。”
  宋应星有些怪异地看着秦牧说道:“大人竟然没听说过赵士桢,赵士桢赵大人才华横溢,以布衣之身入仕,万历年间官至武英殿中书舍人。著有《神器谱》、《神器杂说》、《神器谱或问》、《防虏车铳议》等关于火器研制、使用训练等方面的论著,万历三十一年因涉“妖书案”而身心劳瘁,终至一病不起,抑郁而终。”
  靠!老子还真得挖地三尺才能找到赵士桢了。
  秦牧老脸微红,为自己辩解道:“本官当初但求名题金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补缺到赣南后,又是战乱不休,戎马倥偬。。。。。。。。唉,不提也罢。”
  秦牧说完,立即把话题引回到火箭筒,一边用笔画图,一边说道:“赵士桢这火箭溜给了本官不小的启发,宋大人请看。。。。。。。。。。。”
  秦牧详细地把后世火箭筒的结构图画了起来,火箭筒本身的结构非常简单,反而是火箭弹本身相对复杂一些。
  “前头这个是保护帽,发射前要取下保护帽,拉出拉火绳,这是弹头,后边是推进药的药室,这里是着发引信,这是喷吼。。。。。。。。。。。
  这是卡槽,这是止动槽,这是连接器,固弹簧片位于此处内部。旋转瞄准盖,使固弹簧片退出发射筒子入止动槽后,再将瞄准盖后退到连接器最后方,然后旋转连接器,可将带连接器的瞄准盖与火箭弹分离。。。。。。。。。”
  秦牧画好后,在各个构件之间又标注了文字说明,一一给宋应星讲解,其实除了炮弹相对复杂一些外,他这火箭筒与赵士桢的火箭溜构造大同小异。宋应星自是一看便明了。
  真说起来,只要将赵士桢的火箭溜的弹头和推进药换成黄色火药,同样可以了,只不过按秦牧画的火箭筒来的话,发射时更简便一些。
  当然,弹型和推进装置的喷吼设计,也会影响到火箭弹的精准度,因此这些改进还是很有必要的。
  宋应星本身就兼着总装备部的副部长一职,秦牧画完之后立即对他说道:“宋大人,尽快拿这图纸去总装备部进行实物研制,测试,不妨多研制几个型号,只要单兵能使用就行。赣州那边不久应该就能研制出威力巨大的火药,你们这边研制好之后,到时换成那种火药填充便行了。”
  宋应星这边其实也在进行雷汞的研究,自然知道他所说的威力更加巨大的火药指的是什么,他连声应道:“大人放心,下官这就前去总装备部。”(未完待续。。)


第231章 绝色双娇


  秦牧从岳麓山回到巡抚衙门时,已是寅时一刻,他刚准备回后衙用晚餐,一个瘦小的身影突然从屏墙边窜出来,破口就问:“大人,您说的淋巴结是。。。。。。。。。。。。”
  “停!”秦牧大喝一声,痛苦地拍着自己的脑门,没好气地说道,“吴有性,你还没有没有人性?你天天来衙门口劫道儿,象话吗?本官都累了一整天了,连口热饭都没吃上,你还来问我什么淋巴结,太不象话了。”
  吴有性不以为忤,振振有词地说道:“大人,下官这也是为工作,如今北方瘟疫处处皆是,这万一再传播过来。。。。。。。。。。”
  “再传播过来你问这什么淋巴结也没用。”
  “大人明明说疙瘩瘟是什么淋巴结肿大,怎么会没用?”吴有性特有韧性,硬是缠着秦牧进了后衙,问个不休;
  自从前两天秦牧带他进军营,看了缝针、验了血型之后,秦牧的恶梦便开始了。
  这两天吴有性缠着他问个不休,秦牧对这些东西其实又只是一知半解,往往被问得哑口无言,十分尴尬。
  吴有性这位新鲜出炉的医疗部主事如此敬业,赶也赶不走,秦牧也无可奈何,就连端饭上来的董小宛对此也见怪不怪了。
  秦牧只得一边吃饭一边给他解释道:“本官也只是一知半解,听说人体的淋巴结遍布全身,一般只有豆粒那么大,其作用应该是对血液有过虑作用,淋巴结里的细胞还能杀死一些有害的细菌;象鼠疫这样的病菌太过强大,淋巴结细胞杀不死,反而被感染,整个淋巴结就会肿大成个大疙瘩。”
  吴有性极其认真地问道:“大人见过淋巴结?在人体之中。如何确定哪里是淋巴结?”
  秦牧翻了翻白眼说道:“我也只听西方的传教士说起,没见过,想知道淋巴结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你自己可以去找个吃奶的动物来解剖仔细瞧瞧,只要是吃奶的动物都有,不过本官估计跟人的肯定不一样大。”
  “解剖?”
  “解剖很奇怪吗?你是学医的,见过〈欧希范五脏图〉吧,这难道不是北宋时期广西宜州推官吴简一次解剖56具尸体才画成。。。。。。。。。。。。呸呸呸,吴有性,说你没人性。不吃了,气煞我也!”
  这饭吃到一半,突然谈什么一次解剖几十具尸体,想到那花花绿绿的内脏,秦牧哪里还有半点食欲。
  这吴有性还真是没人性,根本不管秦牧吃还是不吃,秦牧的话让他有种茅塞顿开的觉悟,立即便央求道:“大人,以后若处决死囚。能不能把尸体给下官用于解剖。。。。。。。。。”
  “给给给,战场上大把敌人的尸体,你要多少我给你多少,滚!快滚。。。。。”秦大官人终于崩溃了。
  “对啊。湖广好象也在剿匪,大人能不能让他们把尸体运些回来?”吴有性终于露出笑容。
  “吴有性,你再不滚蛋,本官就先把你给解剖喽。还有,明天别让我再见到你。”
  “那可不行,下官还有好多问题想求教大人呢。”吴有性这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没有一点悔过之心。
  见秦牧有拿碗砸人的冲动,他适可而止,嘿嘿一笑离开了。
  在饭桌上谈了半天解剖尸体,秦牧实在没有半点食欲了,吴有性一走,他立即冲着后院门处大喊道:“李式,牛万山,你俩给我听好了,以后再让这家伙进后院,我拿你二人是问,晦气。。。。。。。。”
  “老爷请息怒,先喝杯茶。”董小宛嘴角噙着淡雅的微笑,秦牧扬言不让吴有性进后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一向言出必行的他,在这方面却很宽容,最多也就是气头上嚷嚷两句,不会真个当真。
  她文静地微笑道:“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老爷,这是杭州刚送来的雨前龙井,请老爷品尝。”
  董小宛头三千青丝挽成一个飞鹄髻,一枝和田玉簪坠着几颗珍珠,身上散发出一种淡然的清香。颈间肌肤如雪,锁骨清冽。腕上白玉镯衬出纤纤素手有若春葱白儿般优美。
  秦牧接过茶轻呷一口,顿感清香沁人肺腑,回味无穷,吴有性带来的那点不适感一扫而空。
  不得不说,董小宛确实是个善解人意的贴心人,一杯香茗,一首小诗,轻易便让人如坐幽林清溪之上,忘却烦恼。
  “来。”秦牧伸手一扯,把董小宛扯到自己的大腿上坐下,那香臀触感温软,正好压在秦牧的要害部位上;
  加上她身体那幽幽的女儿香极为透人,使秦牧忍不住搂紧她弱袅袅的纤腰,让她紧紧贴入自己怀中,下身的是非根竟是迅速撑起,硬绷绷地顶在董小宛的臀沟处,把她顶得浑身酥软。
  秦大官人也不明白这些天自己为什么变得这么冲动,大概是春天来了。
  他一双大手刚滑入董小宛的衣摆下,正准备作进一步动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