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119章

明扬天下-第119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军中士兵都已知道此事,纸是包不住火了。袁州城里的吕大器也很快会得知,咱们的军心不稳,吕大器士气大增已成定局。只怕这袁州也不是一两日能攻下的了,而且这时间耗得久了,左良玉一定会派兵增援袁州,加上让秦牧在长沙站稳了脚跟,咱们到时反而背腹受敌,进退两难啊。。。。。。。。”
  “招集军中诸将议事,快去!”张献忠怒吼着,手上的宝刀凌空飞出,插在帐门上,帐门的亲兵吓得跪倒一地,面无血色。

  长沙城头上,秦牧一身五品按察佥事官服,巨阙剑太重,让李式捧着,自己手拿一把羽扇,洒脱无比的站在城头观察敌情。
  他身后跟着一大群长沙士绅,个个绅长了脑袋,惊疑不定地向西北张望着,但见西北方向烟尘漫漫,一面张字大旗下,叛军多如蝼蚁般奔来,刀枪如林,步声如潮。
  这次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从长沙城逃出去的张文秀,张文秀是张献忠手下四大镇将,负责留守长沙。自武昌南下以来,大西军所向披靡,进展十万顺利,加上整个湖广都打下来了,长沙处于湖广心腹,没人想到会有敌军来袭,所以防备上不免有些疏松。
  现在,一夜之间,长沙易主,张文秀比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所以他逃到益阳后,立即带着益阳的一万多人马回来攻打长沙,同时传令各州各县派兵来援,无论如何,必须在张献忠回来之前,夺回长沙,否则等着他的只有一个字:死!
  “可有人会奏将军令呐?”秦牧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来,一脸恬适地问身后的士绅。
  一个身着儒衫的年轻士子应道:“学士杨慎略知一二,兵宪大人若是不嫌弃,学生愿献上一曲。”
  “杨慎?”秦牧不禁多看了他一眼,此人二十五六岁,面容清朗,身材挺拔,态度不卑不亢。
  杨慎当然知道秦牧因何有此一问,他也不多解释,只是又长身一揖为礼。
  古今同名之人何其多,秦牧也没太在意,颔首说道:“好,快取筝来,本官与各位就在这城头听一曲《将军令》。”
  筝很快取来,杨慎一展双袖,临城而坐,双手抚弦闭起双眼,听着城外叛军发出的声浪越来越近,他一拂琴弦,紧张而神秘的旋律随之响起,有如鼓角声声,凝重而肃穆。
  秦牧手上的羽扇向城外一指,朱一锦令旗随之一摇,长沙西门轰然打开,苏谨的骑兵排着整齐的队形,踏着小碎步首先出城;
  紧随其后的是蒙轲、刘猛、霍胜、凌战、宁远、黄连山等人率领的步兵,每个士兵脸上都涂上了黑彩,与那雪亮的刀枪一映,森森如鬼,虽然不到两千人,但那浑然一体军阵却是凝重如山,充满了秘密、冷酷、威凌的感觉。
  不错,秦牧这次就是要以一挡十,堂堂正正地在长沙城下打一仗。不再取巧,他要以巨斧一般凌厉的进攻,把张文秀这一万多叛军劈成碎片;
  他要告诉长沙的官民,乃至整个湖广的百姓,他夺下长沙并非全靠侥幸,他不光只会耍些花招,实力,老子照样有以一挡十的实力。
  当然,也不能说他一点都没取巧,张文秀火烧眉毛似的率军急吼吼地赶来。秦牧趁他劳师远来,立足未稳之机,派出最强阵容迎击,细算来这还是有点取巧的成分的,只不这一点不失堂皇之名。
  此时杨慎的琴声通过左手夸张的吟、滑手法勾画出智勇双全的将军形象;接着用持续加快的“快四点”技法,表现了士兵们编队急进的情形。
  城下的秦军确实开始急进了,先是苏谨的骑兵如离弦之箭向左翼掠出,带起滚滚烟尘嚣腾向半空,雨点般的铁蹄声让人心头阵阵发麻。
  接着是蒙轲、刘猛他们的步兵大阵。大盾如墙,长枪如林,步伐铿锵,就象一座移动的山岳。向叛军迎面扑去。
  杨慎的琴声一气呵成,节奏紧迫有度,凝重而肃煞,充满了气势。但见他大袖再拂,用琴声描绘出两军对垒、沙场厮杀、号角齐鸣壮烈的景象来,同时以湘楚之声昂首长歌:
  大漠落日。残月当空。
  日夜听驼铃,随梦入故里。
  手中三尺青锋,枕边六封家书。
  定斩敌将首级,看罢泪涕凋零。
  报朝廷 。。。。。。。。。。。。。。
  城下千军万马这犷放的歌声中轰然撞在一起,漫天的箭雨遮住了天空,浪潮般的喊杀声响遏行云,一蓬蓬鲜血在阳光下绽放如花,蒙轲、刘猛率领的步兵视死如归、毅然决然从正面犁入敌阵,就象天神的巨斧劈入敌军的胸膛。
  苏谨的骑兵则一分为二,一左一右掠出一个新月形的弧线,贴着敌军两翼飞一般掠过,轰!轰!轰!一声声巨大的爆炸声从敌军两翼传出,但见火光冲腾,硝烟弥漫,无数的弹片把敌军两翼扫得一片狼藉。
  紧接着两股骑兵一合,从零乱的左后方狂冲而入,劈波斩浪一般向张文秀的帅旗冲去,一个个敌军被奔腾的战马撞得倒飞而出,一道道雪亮的刀光划下,血溅如雨,残肢乱飞。
  从城头望去,城下已变成一个血肉屠场,城头的士绅第一次见到如此惨烈的场面,个个屏住了呼吸,连大气也不敢透,手心里满是汗水,唯有秦牧羽扇轻摇,唯有杨慎琴声铮铮。。。。。。。。
  一曲《将军令》奏完,城下的叛军在前后夹击之下,已然大溃,方圆四五里地内,尽是狼奔豕突的溃兵,苏谨的骑兵已经掠出外围,再次分成两队,不断飞驰着,象圈羊一般圈住叛军。
  蒙轲、刘猛、霍胜等将则各带一队步兵,交相掩杀,城头的长沙士绅看到这,早已是惊呼连连,阿谀奉承之声此起彼落,一比十,不到一柱香时间,叛军溃不成军,若不亲见,谁敢相信这是事实?
  张献忠南下湖广时,整个湖广的官兵没有一次象样的抵抗,听到的都是望风而降,听到的都是弃城而逃,若不亲见,谁能相信还有这样彪悍善战的官兵?
  然而事情还没完,长沙士绅的阿谀奉承之声很快就消失了,因为京观,因为传说中的京观再次出现在了长沙城下,数千颗血淋淋的头颅在西门外垒起了一座小山。
  士绅们看看城头羽扇纶巾的秦牧,再看看城下那些满脸黑彩有如厉鬼的士兵,眼神全变了,有的人甚至吓得两脚发软,当场摔倒在地。
  魔军,这是一支魔军。
  所有人都不禁想起叛军中流传着的这个传说,秦牧手下这支人马是魔鬼组成军团。

  ps:好冷清啊,兄弟们都疲软了吗?推荐票,求推荐票!当然,连月票一起投来鼓励一下更是大善。。。。。。。。。。。
  。(未完待续。。)


第328章 招兵买马(求推荐票)


  只要有点见识的人,都不难看出大明国运已经式微了,要到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在这兵荒马乱的王朝末世,城上大王旗变幻莫测,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靠实力来说话,看到了你的实力,别人才会确信追随你会有奔头。
  秦牧在长沙城下,以一击十,以无比自信,无比强横的姿态大破张文秀一万多大军,并以数千颗人头在城外垒起高高的京观。
  这就象他那面黑底红字的秦字大旗一样,把深沉、冷酷、庄重、神秘,充满了力量和权力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长沙的士绅对他是又敬又怕,只要是他作出决策的事,没有人敢说个不字,哪怕私底下搞点小动作都不敢。
  他的招贤榜一经贴出,前来投奔的人络绎不绝,这使得他可以把治理民生的行政构架迅速搭建起来。
  行政构架一搭起,秦牧让这些属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皇册上明确记录的土地返还给士绅富户,现在战事未息,这件事进展不会很快;
  但这姿态做出后,就象给水深火热中的士绅富户画了一块大饼,立即得到了他们热烈的拥护。
  秦牧同时贴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开仓放粮,赈济下层百姓,以赢得长沙普通民众的拥护。
  城东、西两大军营前,蒙轲、刘猛各拉着大车的银子摆在大营前内,应募者每人立即发放十两银子安家费,一时之间,应者如潮,第一日便招募了四万七千人马;
  当然了,秦牧不可能再给他们每月二两银子的饷银,在会昌这么干,是要迅速练出一支精兵。所以不惜发放高额饷银;
  赣州的那些老兵,将来或是作为亲卫军,或是充入新兵营做军官,他们的饷银高些无妨,现在大量招募士兵,秦牧才不会做那个冤大头。
  前来应招的人中,有些曾是明军士卒,有些曾是叛军士卒,多少经过些短暂的整编或训练,马马虎虎能摆出个阵形来;
  秦牧也不挑肥拣瘦。武器一发,立即让霍胜、凌战、宁远等人带着这部队分人马出征,攻打周边州县,抢占战略要地。
  张献忠攻打湖广时,官兵望风而降,根本没打几场象样的仗,也就是说他的军队根本没经厉过战争锤炼;
  现在大西政权不得人心,加上长沙一失,张文秀一万多大军被秦牧一千人马砍瓜切菜般。人头被砍下来筑成京观,这对周边州县的叛军一定能造成巨大的震慑作用。
  两相对比之下,张献忠能让湖广的官兵望风而降,秦牧为什么就不能让叛军望风而降呢?
  让秦牧惊喜的是牛氏兄弟。二人在湖广是鼎鼎大名的武林豪强,光是徒子徒孙就有将近两百人,这些人大多自小习武,身强体壮。只要稍加训练,就不难成为劲旅。
  除了他们的弟子外,牛氏兄弟还遍发武林贴。邀各路豪强入伙,又得四百多人,这些人常行走四方,多会骑术。秦牧将一部分充入苏谨的骑兵营;
  并从前来应募的十多万人中,挑出两千骑术比较好的人,交给苏谨,这使得苏谨的骑兵营一下子增加到了两千五百人。
  就是这样,秦牧手上还有近七千匹空余的战马。
  奔袭长沙时,他就有战马近六千匹,在长沙城中又缴获了两千多匹,合计近万匹战马啊,可惜不是能骑上马背就能成为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