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老兵不死 >

第260章

老兵不死-第260章

小说: 老兵不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个世纪三十四年代的人不会预见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同理,当今的人也无法准确预见到六七十年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任何人都没有任何理由去厌倦生活。

    无数的可能性激励着每一个人奋勇向前。

    不向前走,终将会被历史的长河给湮没。

    “呼——”王亮长叹了口气。

    这些道理,希望有人能够参悟到。

    王亮又开始进行下一个问题:“谈到可口可乐,我不得不要介绍一下它的历史。”

    1885年,一个名字叫彭伯顿的家伙发明了深色的糖浆称为彭伯顿法国酒可乐。

    因为口感不错,喝下后提神醒脑,对感冒也颇有疗效,因此这款酒在当地广受好评,开始流行起来。

    但是好景不长,几乎就是在当年,美国政府发出了禁酒令。

    含有酒精的彭伯顿法国酒可乐自然在被禁的名单之中。

    美国政府发出禁酒令,而几乎于此同时

    因此彭伯顿发明无酒精的可乐。

    一天,彭伯顿正在搅拌作好了的饮料,发现它具有提神、镇静的作用以及减轻头痛。

    他将这种液体加入了糖浆和水,然后加上冰块,尝了尝,味道好极。

    不过在倒第二杯时,他的助手一不小心加入了苏打水,这下味道更好了。

    王亮耸耸肩:“一番机缘巧合之下,可口可乐就这么戏剧性地诞生了。”

    售价为五美分。

    创新新的商业模式运营。

    专门的糖浆供给、商标、广告、装瓶系统。

    可口可乐的工厂遍地开花。

    “最开始可口可乐是在药店里售卖的,后来干脆在火车站也开始卖了,结果越卖范围越广。没过多久商店和加油站提供顶端开口的冷柜开始销售瓶装可口可乐,随后第一台投币自动售货机应运而生。”王亮道。

    王亮又接着介绍起来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故事。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

    搞笑的是可口可乐一开始在中国落地的名字,当时在中国真正懂洋文的人屈指可数。

    于是,可口可乐被翻译成了‘蝌蝌啃蜡’。

    “好在丢人没有丢大了,这个名字没过多久就被蒋彝教授翻译的‘可口可乐’所代替。也由此成为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王亮无奈地笑道。

    棕褐色的液体、甜中带苦的味道,以及打开瓶盖后充盈的气泡,让不少人感觉到既好奇又有趣。

    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自然相当差。

    1949年,随着美国大使馆的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

    自此之后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

    现在说起来,王亮甚至还记得当年可口可乐回归时候的一些细节。

    王亮意识到自己有些跑题了,连忙把可口可乐和二战联系起来:“可口可乐公司积极开展国际业务,开展国际业务主要的渠道就是出口。”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可口可乐公司响应艾森威尔将军的号召,保证每一名美国军人可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以五美分的价格得到一瓶可口可乐,而不管其成本是多少。”

正文 0394 战争和饮料

    0394 战争和饮料

    【—在异国他乡的征战岁月,美国士兵对可口可乐的热爱逐渐融入思乡、爱国和自励的复杂情绪,他们甚至将这种依赖上升为外人无法理喻的情感归属—】

    有句老话说的好,枪炮一响,黄金万两。

    可口可乐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可口可乐出现没有多久,其另一个竞争对手百事可乐就诞生了。

    双方的较量同王老吉和加多宝差不多,一次又一次的过招。

    王亮道:“一般来讲啊,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军工企业会最大的赢家,靠着政府的大把军需订单即可旱涝保收,赚个盆满钵满。但这个可口可乐这个和军事一毛钱都搭不上边的饮料公司怎么就通过二战火了呢?”

    事实上可口可乐在二战前就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纳粹党卫军急需要一款清甜可口的饮品。

    于是,可口可乐德国分公司与希特勒达成一致,开始在德占区修建瓶装厂。

    可口可乐在投入到德国市场后,十分畅销。

    到1939年的时候,德国就已经有了四十三个装瓶厂和六百多家分销商。

    “1936年的时候德国举办了奥运会,当时可口可乐专门为奥运做了专门的广告。”

    说到1936年的奥运会,王亮不由得多说几句:“那是第11届夏季奥运会。有趣的是这次奥运会在纳粹德国进行,德国金牌榜上升到第一位,而这届奥运会也成为了希特勒宣传纳粹德国强大实力的一届。”

    “这次奥运会自始至终都受纳粹的控制,为德国法西斯施放和平烟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客观上替希特勒作了粉饰和宣传,在政治上起了极坏的作用。奥运会过去三年后,纳粹发动侵略战争,给包括德国人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也正是因为在纳粹主导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德关系极度紧张,贸易禁运开始了。

    所以可口可乐德国分部已经无法从美国总公司得到可口可乐的主要糖浆配方了。

    很快,可口可乐几乎在德国消失。

    为了维持厂的运作,可口可乐公司德国业务新负责人利用德国仅可以获得的原料,创造了一款新饮料并取名芬达。

    此芬达非彼芬达,王亮进一步解释道:“因为各种物资短缺,战时的芬达的口味完全取决于能找得到的材料,所以它没有固定的产品形象。”

    “大家今天所熟悉的芬达饮料是1955年可口可乐公司在意大利推出的一款完全不同的橙味汽水。”

    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然对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袭击。

    美国就这样被迫卷入到了世界大战的漩涡。

    一度紧张的战事让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陷入到了极端困境之中。

    可乐在国内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更别说国外的销路,更是一塌糊涂。

    突如其来的战事让可口可乐面对着巨大的经营危机。

    但在美国对日本宣战之后,可口可乐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因为在调研中,可口可乐的调研员发现在前线作战的美国军人对于可口可乐有一种特殊的想念。

    二三十年的时间,他们已经习惯了那个味道,那种另类的感觉。

    刚入口,无数气泡冲击着口腔。

    所到之处,充斥着剧烈的快感。

    开心的时候,能感受到庆祝。

    难过的时候,又能够消愁。

    可乐已然已经发展成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种文化。

    就如同中国的茶。

    调研员发现,百分之九十的美军士兵都表示怀念可乐的味道。

    “咕咚咕咚咕咚。”

    “呼啊——”

    “嗝。”

    真的是太怀念了。

    如果能够再喝上一口,就算是在战场上被打死了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就是这样,可口可乐的负责人发现了商机,如果前线的将士都能喝到可口可乐,这样一来销路岂不是打开了。

    还有,美军所驻当地国家的人们也是潜在的客户啊。

    可口可乐对自己的产品有绝对的信心。

    王亮摇摇头,苦笑道:“于是参战的美军就成了可口可乐潜在的消费者与推销员。”

    随后,可口可乐总裁发表公开声明道:“为了支持祖国的正义战争,不论我们的将士走到哪里,本公司都将不惜成本,保证每位战士只花五美分就能喝到一瓶家乡的可口可乐。”

    很快,官方也站出来支持。

    1943年6月29日,五星上将,盟军在欧洲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在北非给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发出急电:“本军先行要求三百万瓶可口可乐,以及每月可以生产两倍数量的完整装瓶、清洗封盖设备,请提供护航。”

    由于军力运送紧张,瓶装可口可乐难以快速输送到前线。

    于是可口可乐再想新招,干脆在美军所驻的地方设立装瓶厂。

    同时派遣员工随军提供生产服务。

    王亮哭笑不得地说道:“我现在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那位被派遣到战地做可口可乐灌装工作的员工被美国军方授予了‘技术观察员’的军职,成为了军人,军衔最高的是上校,可口可乐上校。”

    现在说起来有些疯狂。

    但王亮这个老兵能够理解。

    这些‘技术观察员’同我军在自卫反击战期间派出的文工团差不多。

    虽然不是直接参与战斗,但在精神上给予了参战官兵们以激励。

    王亮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尽管可口可乐想尽千方百计把自己的产品推广到全世界,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口可乐仅仅在加拿大、古巴和德国等有限的国家普及。”

    “而在二战期间,可口可乐公司在世界各战区共建立了六十四家装瓶厂,总计卖出一百亿瓶饮料。由此,可口可乐在欧洲和亚洲国家获得了占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并且一这一优势地位一直保持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可口可乐将它最接近的对手百事可乐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占有了近百分之七十的可乐市场,上百家小型的地区性软饮料公司继续生产各种各样的调味剂,瓜分了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的市场。”

正文 0395 不屈战俘馆

    0395 不屈战俘馆

    “说得有点多了哈。”王亮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又开始了老年人絮叨模式,不由向大家致歉:“抱歉了,朋友们,是我太激动了。咱们继续看展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